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流落全世界的中國敦煌文物在美重聚

流落全世界的中國敦煌文物在美重聚

摘要它們大都是1907、1908年由斯坦因、伯希和等人從敦煌獲得並帶出中國的文物。其中的41件文物原本放置在莫高窟第17窟,即「藏經洞」。


騰訊文化 崔瑩




流落全世界的中國敦煌文物在美重聚


《馬與駱駝圖》 9世紀 大英博物館藏



流落全世界的中國敦煌文物在美重聚


《金光明經變草圖》 10世紀 大英博物館藏



流落全世界的中國敦煌文物在美重聚


天王造像 吉美博物館藏



文書、絹畫、綉品、草稿和儀式示意圖……一百多年前流失異國他鄉的43件敦煌文物,從大英博物館、大英圖書館、法國國家圖書館及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等地,重新聚集到了一起。5月7日,「敦煌莫高窟:中國絲綢之路上的佛教藝術」展在美國洛杉磯蓋蒂中心開幕,這是敦煌藝術在美的首次大展。


此次展覽由美國蓋蒂保護研究所、蓋蒂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和敦煌基金會聯合主辦。主辦方通過珍貴的展品、逼真的複製技術和高科技手段,向觀眾展示了精美絕倫的敦煌藝術。

蓋蒂保護研究所首席項目專家內維爾·阿根紐(Neville Agnew)博士是此次展覽的主要策展人之一。78歲的他從1988年開始就參與敦煌的保護工作,並帶領中外學者對莫高窟第85窟進行了深入研究,在壁畫修復和洞窟維護上頗有建樹。



流落全世界的中國敦煌文物在美重聚


內維爾·阿根紐在莫高窟崖頂參與治理風沙



5月6日,在「敦煌莫高窟:中國絲綢之路上的佛教藝術」展開幕式酒會舉辦前,騰訊文化對內維爾·阿根紐進行了電話採訪。採訪中,他用多個「令人驚訝」來形容敦煌藝術,這大概也是吸引他一直致力於敦煌保護工作的原因之一。以下為訪談內容。


這是敦煌藝術在美國的首次大展




流落全世界的中國敦煌文物在美重聚


展覽海報


騰訊文化:這次展覽有什麼特別的意義?


阿根紐:2013年底,美國華美協進社(China Institute in America)曾在紐約舉辦過敦煌主題的藝術展覽,但規模較小,展品也有限。


而這次的「敦煌莫高窟:中國絲綢之路上的佛教藝術」展是敦煌藝術在美國的首次大展。它是蓋蒂保護研究所、蓋蒂研究所、敦煌研究院之間逾 28年合作的結果。我們希望它展示我們對敦煌所進行的保護性工作,同時把美麗的敦煌藝術介紹給美國大眾——目前美國普通大眾對敦煌藝術的了解非常少。


兩周後,結合這次展覽,我們會在洛杉磯召開關於敦煌藝術的研討會。


騰訊文化:在這次展覽中,43件來自大英博物館、大英圖書館、法國國家圖書館及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的敦煌藝術珍品跨越大半個地球,匯聚在了一起。這個過程是如何實現的?


阿根紐:它們大都是1907、1908年由斯坦因、伯希和等人從敦煌獲得並帶出中國的文物。其中的41件文物原本放置在莫高窟第17窟(又稱「藏經洞」)。這些經卷、文書和絹畫的質地都是紙和絲綢,非常脆弱,所以在包裝、運輸過程中都要特別小心。



流落全世界的中國敦煌文物在美重聚


《釋迦在靈鷲山說法》 8世紀 大英博物館藏



騰訊文化:有博物館拒絕你們的請求嗎?


阿根紐:有。因為一些展品太脆弱,不適合被運來運去。我們會和博物館談判,借其他相似的展品,並保證完璧歸趙。


騰訊文化:聽說這次展覽會展出一些特別的文書。


阿根紐:是的。這些文書有漢文、藏文、蒙古文甚至希伯來語的。其中有一份6世紀的文書,類似和尚的「護照」。文書上說,持證者是高僧,請給他照顧,協助他從中國到印度。



流落全世界的中國敦煌文物在美重聚


中國僧人朝聖印度那爛陀的「護照」 大英博物館藏




流落全世界的中國敦煌文物在美重聚


《金剛經》 大英圖書館藏



騰訊文化:這次展覽的重要展品之一是借自大英圖書館的《金剛經》。它原本也存放於藏經洞。這部經書為何重要?


阿根紐:有兩個原因。第一,《金剛經》是佛教的基本經典。第二,流傳於世的《金剛經》版本很多,而這部問世於848年的《金剛經》,是現存最早有紀年的最完整的雕版印刷書籍。


騰訊文化:在這次展覽中,你個人最喜歡的展品是哪件?


阿根紐:這些展品或美麗,或有趣,各具特色。我最喜歡的是一件兩米多高的佛教綉品。它是一幅佛說法圖,非常漂亮。



流落全世界的中國敦煌文物在美重聚


《樹下說法圖》 大英博物館藏




流落全世界的中國敦煌文物在美重聚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公元600-900元 大英博物館藏




三個全尺寸複製的洞窟幾可亂真



騰訊文化:此次展覽的亮點之一,是在蓋蒂中心廣場上的臨時建築物內出現的三個全尺寸手繪複製的敦煌莫高窟洞窟。它們是誰複製的?


阿根紐:它們都是由敦煌研究院複製的。


對敦煌石窟藝術進行複製的傳統,從上世紀40年代就開始了。1944年,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成立(即現敦煌研究院),常書鴻是首任所長。當時他們就開始對敦煌壁畫進行臨摹、複製。


在籌備這次展出前,過去的七十多年裡,敦煌研究院已經複製了8個洞窟。因為有些洞窟已經很脆弱,不再適合直接讓遊客參觀,但它們又十分重要,所以複製之後,遊客可以通過看複製洞窟了解敦煌藝術。這些複製的洞窟都陳列在莫高窟附近的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



流落全世界的中國敦煌文物在美重聚


莫高窟第275窟 圖片由敦煌研究院提供




流落全世界的中國敦煌文物在美重聚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 圖片由敦煌研究院提供



騰訊文化:這一次的展覽複製了莫高窟第275窟、285窟和第320窟。為何選擇這三個洞窟?


阿根紐:它們分別是5世紀、6世紀和8世紀的洞窟,都很美麗,能展現不同時期的石窟藝術,而且它們的尺寸不太大,方便運輸。


275窟的複製品在展覽前已經存在了。它的複製工作開始於1989年,完成於1994年,歷時6年。285窟和320窟是敦煌研究院專門為這次美國展覽新複製的。它們的複製工作從2013年的9月開始,歷時近3年。敦煌研究院美術所有三十多人參與了複製工作。


騰訊文化:複製要經過怎樣的步驟?


阿根紐:要先對洞窟進行拍照和列印,之後把這些照片拿進洞窟,對照洞窟實景進行修改,調整細節。接下來要用透明的描圖紙把照片上的情景描摹下來。同時將莫高窟前大泉河河床上的沉積泥土塗在準備好的桑皮紙上,作為繪畫原色的底色。最後,將透明描圖紙上的壁畫轉畫在桑皮紙上再塗色,就完成洞窟的複製了。


騰訊文化:你覺得其中的難點在哪裡?


阿根紐:這個過程全部需要手繪,對參與複製人員的臨摹繪畫技藝要求很高。


騰訊文化:你如何評價這三個石窟的複製工藝?


阿根紐:簡直和原先的洞窟一模一樣!



藉助虛擬實境技術觀看盛唐石窟精品




流落全世界的中國敦煌文物在美重聚


莫高窟第45窟 圖片由敦煌研究院提供



騰訊文化:這次展覽中,高科技的運用也是一個亮點。觀眾可以通過虛擬實境(VR)眼鏡,觀看敦煌莫高窟第45窟的壯觀彩塑與壁畫。這一手段過去從未用於博物館展覽。你們如何想到進行這樣的創新的?


阿根紐:在選擇虛擬現實技術時,我們首先想到的是Oculus Rift頭戴式顯示器,但我和同事都不喜歡這種技術。最終,我們採用了yU+co(好萊塢知名動畫設計公司)的技術。一年前,它的創辦者余志雄也去敦煌參觀過,他本人也非常喜歡這個項目。


這種虛擬實境技術令參觀者如臨其境。我想,它能吸引許多的年輕觀眾。


騰訊文化:為何選擇第45窟運用這一技術?


阿根紐:因為這個洞窟內保存著精美絕倫的彩塑造像,包括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共七身像。主佛結跏趺坐在束腰式金剛座上,左側是弟子阿難,右側是弟子迦葉。它們堪稱莫高窟盛唐時期的代表作品。洞窟內的南壁畫觀音經變和北壁畫觀無量壽經變也很精美,而且描繪的都是人們比較熟悉的主題。


騰訊文化:你體驗VR眼鏡時的感受如何?


阿根紐:太神奇了!比看2D時的畫面精彩和有意思得多。



「敦煌保護是我投入最多時間的項目」




流落全世界的中國敦煌文物在美重聚


莫高窟遠景 圖片由敦煌研究院提供



騰訊文化:二十多年來,你一直致力於敦煌的研究和保護。就你所知,蓋蒂保護所和敦煌研究院最早是如何開始合作的?


阿根紐: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國政府希望外國專家參與莫高窟的保護和管理工作,所以,1988年,我代表美國蓋蒂保護所參與了雙方合作的洽談。同年,中國國家文物局、敦煌研究院、蓋蒂保護所簽訂了保護敦煌莫高窟的國際合作項目協議。此外,日本東京國立文化研究所也參與了敦煌保護的項目。


騰訊文化:這二十多年來,蓋蒂保護所和敦煌研究院取得了哪些成果?


阿根紐:很多。比如在第一階段,我們對附近的風沙災害進行防治,對莫高窟崖面進行加固防護,對周圍環境進行監測,培訓景區管理人員,召開相關研討會。


在第二階段,我們對洞窟內的壁畫進行保護。我們以第85窟為案例,因為這個洞窟比較大,幾乎所有莫高窟的壁畫病害問題在這個洞窟中都能找到。通過對它的研究,提出針對所有洞窟的保護對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我們也在部分洞窟中安裝了特製的LED冷光源,方便遊客參觀。我們還對整個遺址進行了整個規劃,對客流量進行合理控制。


騰訊文化:除了敦煌,你也致力於埃及獅身人面像的保護、坦尚尼亞拉多里原始人類足跡保護等項目。你的工作時間如何分配?


阿根紐:我參與的項目包括埃及、南美、地中海、非洲的……在它們中,敦煌保護是我投入最多時間的項目——我工作時間的40%用在它身上。


騰訊文化:敦煌吸引你的原因是什麼?


阿根紐:敦煌具有令人驚訝的歷史,絲綢之路也具有悠久的歷史,我對這些很感興趣。


此外,我們和敦煌研究院也有很好的合作關係。我和敦煌研究院前任院長樊錦詩非常熟,交流也非常多。我想,當這些失散的文物聚集在一起時,樊錦詩一定也很高興,因為敦煌研究院是這次展覽的聯合主辦方之一嘛。



本文系騰訊文化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文化 的精彩文章:

「廣電總急」一片好心,它的禁令為何讓人不服
賈平凹撰文懷念陳忠實:他依然在世間
悼陳忠實:一部作品成就的非凡作家
《白鹿原》不一定寫好了女人,但寫好了對性的恐懼
在未名湖畔,聆聽「百年新詩」
您可能感興趣

從敦煌看世界:敦煌藝術中的「國際元素」
全球敦煌石窟藝術精品首聚美國展出
流失英國的敦煌文物的法律歸屬
大美敦煌 | 去敦煌藝術中找尋設計中的人性
不可錯過:流落全球的敦煌文物在美展出
敦煌文博國際理想節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行
流落異鄉的國寶:大英館藏敦煌珍貴圖卷
美超敦煌:北京法海寺整修開放,無雙國寶震驚世界
「敦煌莫高窟:中國絲綢之路上的佛教藝術」展亮相美國
中國首次成功阻止日本拍賣敦煌佛教流失文物
敦煌遺書中的經典
「大風敦煌——張衛平中國畫作品展」在德國柏林開幕
舞劇《大夢敦煌》開啟蘭州國際民間藝術周
首屆「敦煌文博國際理想節」開幕 「音樂旅遊+」模式打造創新產業生態鏈
法國經典藝術作品亮相敦煌國際文博會
張大千:敦煌壁畫對中國畫壇的十大影響
敦煌大展 震撼文藝界人士
敦煌壁畫中的服飾,美輪美奐
敦煌文獻與世俗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