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粉處理劑?麵包裡面有它嗎?它有什麼作用?
麵粉處理劑
有沒有小夥伴用過麵粉處理劑呢?
相信很多廚房的「專家」肯定知道是什麼了~
但是廚房「小白」可能還摸不著頭腦。
但是,到底麵粉處理劑有什麼作用呢?
為什麼要用它呢?
1
什麼是麵粉處理劑
麵粉處理劑,是指能促進麵粉熟化、增白和提高製品質量的添加劑,又稱麵粉品質改良劑。
按照《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的定義,麵粉處理劑,是指能促進麵粉熟化(儘快地達到麵筋強度要求)、增白和提高製品質量的添加劑,又稱麵粉品質改良劑。
按照最新的國家標準,麵粉處理劑現包括:
偶氮甲醯胺(ADA)、L-半胱氨酸鹽酸鹽、碳酸鎂、碳酸鈣、抗壞血酸(維生素C)
已禁用麵粉處理劑:溴酸鉀、碘酸鉀已經禁止使用(2005年)、過氧化苯甲醯和過氧化鈣(2011年5月1日起禁用)
2
關於麵粉改良劑的疑問
麵包改良劑一般是由乳化劑、氧化劑、酶製劑、無機鹽和填充劑等組成的復配型食品添加劑。
用於麵包製作可促進麵包柔軟和增加麵包烘烤彈性,並有效延緩麵包老化等作用。
在使用麵包改良劑過程中要注意使用成份和量的掌握,因為有的成份屬於健康違禁用品,而過量使用會對人體有害。
3
經典方式生產小麥粉存在的三個問題
(一)麵筋強度低
新磨製(特別是用新小麥)的麵粉,在制粉過程中,機械力使小麥蛋白質中的二硫鍵斷裂,吸水率低,降低麵筋的強度、筋力及麵糰持氣性能下降;此外,酶的活動也會影響麵粉的性能。
一般小麥粉生產的後,得經過近1~2個月的倉儲時間才能進入它的消費環節。這個過程,稱之為熟化。如此,將增加產品(倉儲、流動資金)的成本。
(二)色度不好
小麥粉中含有胡蘿蔔素,賦予小麥粉以淡黃色澤。出粉率越高,色澤越深。所以,出粉率影響著麵粉的色澤質量。
(三)小麥原料的質量的參差
因小麥的品種、種植的條件(氣候、土壤的肥力等)不一,小麥麵粉的質量難以一致。
4
麵粉處理劑的作用
為縮短新麵粉後熟、增加白度,國內外均採用加入促熟劑的辦法來增強新麵粉的筋力,改善色澤。這類促熟劑亦稱增筋劑(化學名稱是氧化劑),兼漂白的作用。
麵粉強筋劑加人麵粉中可加速-SH的氧化。一方面抑制麵粉中蛋白酶的活性,從而使麵粉處於最佳水合狀態;另一方面使麵粉中的谷蛋白氧化,使原來雜亂無章的蛋白分子相互連接成三維空間構成網狀結構。因而加強麵筋的強度和伸展性,使麵糰經過酵母的發酵作用以後具有更強的持氣能力,烘焙出來的麵包體積大、結構均勻、質地柔軟、外觀漂亮。
通過氧化麵粉中的類胡蘿蔔素,提高麵粉的白度,而且也提高出粉率。一般可以使麵粉的白度提高3~5個點;在小麥出粉率方面,提高2~3個百分點。
5
麵包粉改良劑單體的作用效果
麵粉行業保持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適用性是非常重要的。要保證麵包粉質量的穩定如一,除了原糧搭配、生產操作和配粉幾方面以外,改良劑的選擇和使用也很關鍵。
各麵粉工廠麵包基礎粉的特性都不一樣。單體改良劑可根據不同的基礎粉調配出最佳的配方,以達到麵包粉的最好烘焙效果。對於同一個麵粉工廠、同一條生產線的同檔次麵包粉,不同的季節,麵粉自身含有各種酶活力都不一樣。使用單體能靈活快速地消除季節變化對麵包粉質量帶來的影響。
另外,根據食品標籤的相關要求,生產企業必須標註配料表,包括改良劑的成分。複合改良劑對於麵粉企業來說,因為不是自己生產,所以改良劑成分的知情權比較滯後,使用單體就不存在這方面的問題。
參考文獻:王偉鵬,麵包粉改良劑單體的作用效果,現代麵粉工業,2012年第5期
營養師之家
中國營養師網
微信號:yingyangshiwang
網址:www.yingyangshi.com
新浪微博:@公共營養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