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一日本人到南京,看到孝陵很破敗,有兩個地方卻很新
1910年,一個日本人,開書店的,跑南京玩。拍了很多照片,回國之後,出了本書。前頁為照片,後頁為短小的文字說明——這錢,真容易賺啊!
秦淮河必去。其背面的說明,相信很多人猜得到,不錯,正是「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講的是陳後主與貴妃張麗華的故事。然而,杜牧的板子是不是打錯了呢?陳朝要亡,是亡在後主之手,是亡在那些大臣之手,跟歌女有何關係啊?若我們不唱,國就不亡,那我們立馬把嘴巴用透明膠封上,如何?其實,杜牧沒錯,生在中晚唐的他,對唐朝的衰落深感痛心,不過是借史而希望皇帝大臣們,不要沉湎於奢華慾念之中,該奮起啊!
方孝孺墓,磚已傾頹一角。靖難之後,方孝孺拒為曾經的燕王現在的新皇朱棣擬寫即位詔書,並與其有一場精彩的論戰。然而,拿毛筆的口才再好,也敵不過朱棣的大刀長矛。方孝孺被誅十族,成為中國歷史的傳奇。問題是,那麼多無辜的人替他陪葬,他就那般忍心!朱棣早說了,我們的家事,你不必管。他卻一杆子腦子不轉彎,害了親友學生八百餘人,數千人被流放充軍。
方孝孺效忠的朱元璋,他的孝陵,經歷五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已然有些破敗不堪了。從一個被祭祀之所,變成了旅遊景點。當時也還是有保護的,只不過估計是圍起來,就算了,沒什麼人管。否則,那鐵欄之中,怎麼能栓馬呢?
比起孝陵滄桑中的寥落,新建的學堂,顯得生機勃勃。兩江師範,光緒三十二年(1906)由張之洞創建。至1910年,據日本書店老闆的統計,有學生六百餘人,職員三十八人,其實——日本人十一名,差不多佔了三分之一。奇怪嗎?不奇怪。因為同為遠東的古老帝國,日本成功了,清朝還在路上。向曾打敗自己的日本學習,不算丟人。
培養軍官,要從青年抓起。什麼世襲武官,什麼八旗,什麼綠營,早已不能滿足現代戰爭的需要了(清朝那個時代,在清朝人眼裡,就是現代)。要強國,從教育抓起!
只不過,一切晚矣。清朝權貴們,本以為訓練了新軍,能讓自己的統治更加鞏固,實際呢?那些剪了辮子的士兵們,反而成了清王朝的掘墓人。真算得上諷刺了。
微信公眾號 屏山石(感悟歷史,犀利時評)






※鏡頭下:1930年的十三朝古都西安,破敗不堪,越看越心酸
※浙江有一座隋代古剎,40年前破敗不堪,卻連日本首相都慕名而來
※老照片,100年前的山東,破敗卻很寧靜
※40歲她辭掉工作,花2年改造了3間破敗農舍,從此詩和遠方成了每一個日常
※1901年日本侵略者拍攝的北京照片,皇宮的破敗不堪想像
※9張圖看清1950年代的日本,相當破敗
※1901年北京老照片,皇宮的破敗不堪想像
※中年會不會破敗?中年41-50歲的運程怎麼看!
※80後的他從阿里辭職,4年遊歷50多個國家,還把破敗老院子改成臨海花園
※那個捐贈19件國寶的河南漢子遇難,當年「萬元戶」破敗讓人垂淚
※澳洲夫婦200萬買下百年古堡,破敗不堪恐怖陰森只能住4個房間
※實拍20世紀80年代的紐約 破敗不堪
※德國夫婦租下400年歷史的破敗老宅,用1年時間讓它起死回生
※他花20000小時拍一貧困縣,破敗國寶竟奇蹟般重現百年前生機
※他把一面破敗的夯土牆,改造成莫干山最早的民宿,再花上7年,聽5萬個異鄉人講他們的故事
※「國寶」昭陵六駿100年前老照片,破敗落寞半截在土中
※悉尼破敗小樓,被外國投資者炒到200萬美元,供不應求
※法國學者拍攝的晚清1907年老照片:街道破敗,民眾貧困
※在英國埋著五名中國軍人,一百多年來無人過問,墓碑早已破敗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