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人 是不變的嗎?
法新社
?吳淡如
愛
誰都得變,如果他變得更好,日趨上游;你一定也不能變得更糟,日趨下游;不然,我不相信愛不變。
某一次,搭機從巴黎回台,辦登機時,和氣的地勤人員很訝異我只有一件隨身行李。
「沒買?」她笑道:「怎麼可能?我看到的女子,行李沒有超重已是萬幸!」
我搖搖頭,真的沒有。除了身上的這一件外套。舊外套已經捐出去了。
並不是巴黎的東西變差了。
好長的一段心路歷程。25歲時在巴黎,很窮,連吃個午餐都要算算有沒有超支,看到名牌商店只能瀏覽,心想,好貴啊,如果有一天能夠要買什麼就買什麼,多好!
30多歲到巴黎,至少也有一大箱行李。那時專跑outlet,看到好牌子打打折,也不管自己是不是穿得合身,買買買。
奮鬥了許多年,然後到了大概所有的消費品都可以買得起的時候,忽然沒有什麼購物慾了。
最重要的原因有三:一、自己是什麼人,已經很了解,大概都有那麼一定的形狀,如果是「失心瘋」買的,和自己的使用習慣差太遠,買了也只是垃圾,就不會下手。因為貯物空間比消費品貴得多。
二、連鎖店的影響,很多牌子本地也有,不需要為了要省錢專程跑到國外。算一下時間及機會成本,實在也沒有省很多。
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變了。個性變了。想要體會的,記憶的,是氛圍,不是戰利品。越來越能夠把錢花在無形的東西上,而不是帶回家的重量上。
每每聽到人家或咬牙切齒,或兩眼含恨地說「唉,他變了」,我總會聽到另一個聲音:難道,你沒有改變嗎?我們常常責怪別人不信守承諾,或已違背初衷,難道,我們的「初衷」真的完完全全還是天真無邪時那個樣子嗎?
心當然會變。標準也當然變了。如果你問我「理想情人要件」,若我還有資格回答的話,那麼,絕對不會是25歲時要的樣子。
「你不能接受什麼樣的男人?」——不能接受的,也絕對與25歲時不同。這當然是受過教訓的結果。
個性,的確會隨和環境互動而改變。
唯一能夠確定的不變,只是抽象的概念:某些堅持的人道精神不變,某種累積出來的理性原則不變,還有,我希望自己是在變好,而不是變得連自己也討厭,此趨勢不變。
中國歷史中有個家喻戶曉的人物叫做陳世美,負心漢典型,因為考上狀元,不要原先婚配對象,後來陰錯陽差,娶了宰相女兒,沒想到就是自己髮妻──結果討了一頓打。
很可惡,是嗎?
其實,人年紀長,環境變,見識不同。要不變,還真難啊。對舊人的歹毒是不對的,但,愛意是會變的。
別以為,以不變應萬變,就可以克服得了變。
誰都得變,如果他變得更好,日趨上游;你一定也不能變得更糟,日趨下游。不然,我不相信愛不變。
(傳自台北)






※唯有「變」是不變的真理
※從古到今不變的和味、不變的味道,你值得擁有!
※男人其實最討厭這樣的女人你有沒有中標,才知道不變的是真心
※沒有永恆不變的愛,只有永恆不變的包容
※我做了那麼多改變,只是為了心中的不變!
※不論什麼樣的圖片,不變的是搞笑和有趣
※房子會變,不變的是人心!
※以不變應萬變的人,也許就是那隻可憐的火雞!
※好好鍛煉,強身健體,不管有沒有保險,這都是永恆不變的真理
※最難的不是「改變」,而是「不變」
※從范爺變成李夫人,不變的是這個!
※柳岩,從清純到性感,不變的是身材,變的是她的容顏!
※那些愛你永不變的星座,有你的ta嗎?
※沒有什麼是註定的,也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
※很多事情就像既定好的一樣,不會因為人的意識變或者不變
※講真,這樣才能讓男人不變心
※一成不變的從來不是生活,而是那個不願變化的你
※乜仝:真絲為什麼是時尚圈不變的寵兒?
※人生,沒有不變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