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文可比蘇軾,武能出岳飛,比曾國藩更強健,比王陽明更有文采
來源:新史記(ID:mashaohua108)
提起歷史上「文武雙全」的名人,人們都會想起曾國藩,想起王陽明。
不過,曾國藩這個人總給人一種陳腐的感覺,活得太累,太憋屈,一點都沒有大英雄那種豪情;王陽明比曾國藩好點,但在「文」的方面更多的是一種思想,而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文采。
其實,在歷史上還有一位文武雙全的典範,為文,比王陽明更有文采;為武,則比曾國藩更有豪情。這位文武雙全的大英雄,就是辛棄疾。
首先,他的為文,自然無需多說,中國文化史上唯一一位與蘇軾並稱的豪放派大詞人,有「詞中之龍」的美譽,「橫絕六合,掃空萬古,自有蒼生以來所無。」
清朝大學者陳廷焯曾有一段關於蘇軾和辛棄疾的評價:「蘇辛並稱,然兩人絕不相似:魄力之大,蘇不如辛;氣體之高,辛不逮蘇遠矣。」
確實,辛棄疾不光在詞的方面,甚至他的整個人生,都是魄力奇大,千古獨步。
看看他的那些詞,無不讓人心潮澎湃,即使坐在書齋里,也會陡然而生一股不可遏抑的豪情,比如「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比如「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比如「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如果說蘇軾的詞體現了文人的曠達,那麼,辛棄疾的詞則完全超出了文人的範疇,體現了一種比盛唐邊塞詩更加慷慨、更加沉鬱的精神。說到底,在辛棄疾眼裡,詞之一道,並不是他最看重的,他是超脫文人之外的,或者說是給所有文人拔份的。
辛棄疾的詞,除了豪情,還有不少體現「愁」的地方,比如「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比如「人言頭上發,總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比如「此生自斷天休問,獨倚危樓。獨倚危樓,不信人間別有愁」……
在中國文化史上,「愁」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李白寫過,杜甫寫過,但跟辛棄疾的「愁」相比,他們的「愁」都顯得太小兒科了。
至於原因,就是下面要說的辛棄疾的「為武」之道。
陸遊曾說辛棄疾有「管仲、蕭何之才」,陳宰也說辛棄疾有「張良、諸葛亮之謀」,可見,辛棄疾絕對是一個治國安邦的頂級人才。但可惜的是,他生錯了時代,讓他的絕頂才華無處施展,只能在詞中抒發一下感情。
正如葉嘉瑩所說,辛棄疾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以英雄豪傑手段寫詞」,卻能「表現了詞之曲折含蘊之特美」的大詞人。
辛棄疾出生於山東濟南,自古山東出好漢,此言不虛。但是在他出生的時候,山東已經是金國的領土了,所以辛棄疾從小就受到了比南方宋人更特殊的教育,年僅21歲時,就組織了一支軍隊,率眾起義。
中國歷史上的文人大多有一種夢想,就是投筆從戎,征戰沙場,「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但是,大多數人都只是夢想罷了,他們的心理都太萎縮了,不足以撐起他們的夢想。而辛棄疾,卻是一個心理極其強健的人,更是一個擁有驚天才華的人,這一點,比那個一生都在按部就班、如履薄冰的曾國藩要強多了。
看看他的《美芹十論》,看看他率領50人勇闖50萬敵軍大營,將叛徒生擒活捉,你不得不感慨,這個人太驚人了!
但是,南宋的皇帝沒有給他施展才華的機會,他夢想一生的抗金大業,總是在走走停停中消耗掉了他的一生豪情。
直到他64歲那年,主張北伐的韓侂胄上台,才終於讓辛棄疾有了用武之地,並在第二年寫下了那首著名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但可惜的是,南宋的氣數已不足以支撐他的夢想,沒多久就又遭到了彈劾。
公元1207年,68歲的辛棄疾鬱鬱而終。臨終前,辛棄疾仍在大喊:「殺賊!殺賊!」
這些年來,曾國藩成了顯學,但其實辛棄疾比他更強健,也比他更能代表中國人的熱血豪情,更加值得我們研究。
辛棄疾之豪放詞
《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首詞從元宵節絢麗多彩的熱鬧場面入手,反襯出一個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於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託著政治失意後,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辛棄疾欲補天穹,卻恨無路請纓。他滿腹的激情、哀傷、怨恨,交織成了這幅元夕求索圖。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髮生。
在詞中作者用創造雄奇的意境,生動描繪出一位披肝瀝膽、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將軍形象。在結構上前九句為一意,末一句另為一意,一句否定九句,前面的寫得酣恣淋漓,正為加重末五字失望之情。「壯詞」瞬間變成「哀詞」,陡然下落,戛然而止,無限悲憤不言中。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
愛上層樓,愛上層樓,
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
欲說還休,欲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個秋。
此詞通篇言愁,上片描繪出少年涉世未深卻故作深沉的情態,下片寫出滿腹愁苦卻無處傾訴的抑鬱,通過回顧少年時不知愁苦,襯托「而今」深深領略了愁苦的滋味,卻又說不出道不出,寫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變化。表達了內心無限的痛苦之情。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
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遊子。
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
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
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
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這首詞通過寫景和聯想抒寫了作者恢復中原國土,統一祖國的抱負和願望無法實現的失意的感慨,深刻揭示了英雄志士有志難酬、報國無門、抑鬱悲憤的苦悶心情,極大地表現了誠摯無私的愛國情懷。一波三折、一唱三嘆,抒慷慨嗚咽之情,別具深婉之致。
《西江月·遣興》
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
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這是辛棄疾廢退閑居時一首有名的小詞,詞中借醉酒而大發牢騷。一個「且」字,就從字裡行間流露出這「歡笑」比「痛哭」還要悲哀,下片的一片醉態正是借酒消愁。不拘形跡,其實也是在反抗現實。歡之可貪,正因為它暫得之不易。
《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
惜春長恨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
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迷歸路。
怨春不語。
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
閑愁最苦。
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這是一首憂時感世之作。詞中表層寫的是美女傷春、蛾眉遭妒,實際上是作者藉此抒發自己壯志難酬的憤慨和對國家命運的關切之情。全詞托物起興,借古傷今,融身世之悲和家國之痛於一爐,柔中寓剛,沉鬱頓挫,寄託遙深。
《鷓鴣天·壯歲旌旗擁萬夫》
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
燕兵夜娖銀胡觮,漢箭朝飛金僕姑。
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鬚。
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這首詞中,作者恨報國無門、壯志難酬。想辛棄疾當年五十騎劫營,何等威風;引兵南投,何等忠義;上書獻策,何等慷慨?最終卻終老鄉間不得用,如何不能心傷透骨?上片激昂悲壯,下片卻沉鬱蒼涼。人生長恨,盡在這悲涼如冰,心傷透骨的詞中。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單從表面上看,這首詞的題材內容不過是一些看來極其平凡的景物,不雕飾,不用典,平平淡淡。卻在看似平淡之中,有了稼軒詞於雄渾豪邁之外的另一種境界。一個個畫面,流露出詩人對豐收之年的喜悅幸福和對農村生活的悠然神往。
《清平樂·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卧剝蓮蓬。
這首詞描繪了農村一個五口之家的環境和生活畫面,藉此表現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把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態,以及他們的美好的農家生活被描寫得惟妙惟肖,活靈活現,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詞中全用白描,有聲有色、形象生動,呈現出一種清新、寧馨的風格。
本公眾號發布一線與二線地產融資、併購轉讓、交易、等信息;有上市公司併購增發過橋信用借款等業務,歡迎合作。
房地產投資融資俱樂部:微信公眾號:fdctz888
投融資俱樂部:微信號(tzrz888)
----管理員微信號fdctz8888 QQ:838355301
文章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QQ:838355301刪除或支付稿費。
長按二維碼,識別二維碼,一鍵關注!





※王者榮耀老夫子:文能為師,武能上王者,簡述一個能文能武的傳奇
※武能戰舒淇,文能潑毫墨,演藝界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徐錦江!
※文可削蘋果,武能披荊斬棘,正宗「要你命三千」來了
※主人家金毛太懂事,文能照顧小泰迪,武能下樓取快遞!
※《文能提筆安天下 武能上馬定乾坤》「文物國寶」劉德明——之七
※文能上書懟大臣,武能揮刀砍小人,好牛逼的古代特工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東晉名媛謝道韞,文可詠雪武能殺敵
※民國將軍「四川王」劉湘書法欣賞:能武能文,筆力勁挺,書法剛勁
※最有文化的民國軍閥徐樹錚:能文能武能唱崑曲
※武林第一美女松夏央宗:武能太極加刀術,文能著詩迷眾生
※文能顏射科詹韋,武能朱八組合拳,朱芳雨退役,誰人扛起中國男籃
※男神-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武能上陣殺敵,文則滿腹經綸,中國首位大使閃亮登場,卻黯然落幕
※劉邦滅秦平楚建大漢,功勞簿上蕭何第一他第二,文能治世武能滅國
※男神-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顧炎武能成為思想家,還要拜康熙所賜,兩次文字獄認清清政府面目
※這是我軍歷史上唯一一個女子大學:能文能武能勞動能生!
※蔡鍔書法8幅:反清反袁功德無量,能武能文名揚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