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設計師究竟分享了哪些乾貨,沒到現場的朋友請不要錯過

設計師究竟分享了哪些乾貨,沒到現場的朋友請不要錯過

6 月 4 日下午,設計癖在北京日壇國際酒店成功舉辦了「設計外的設計」線下分享交流活動。今天,設計癖為沒能來到現場的朋友們整理了活動現場的詳盡回顧,滿滿的乾貨請不要錯過。

設計師究竟分享了哪些乾貨,沒到現場的朋友請不要錯過


設計師究竟分享了哪些乾貨,沒到現場的朋友請不要錯過


設計師究竟分享了哪些乾貨,沒到現場的朋友請不要錯過


6 月 4 日,設計癖的工作人員一早便到了活動現場,排好了桌椅,細心地準備了零食和禮物,靜候大家的到來。

設計師究竟分享了哪些乾貨,沒到現場的朋友請不要錯過


設計師究竟分享了哪些乾貨,沒到現場的朋友請不要錯過


設計癖還為嘉賓準備了IdeaShow 的阿拉神燈作為小禮品,並且為參加活動的朋友們準備了各種抽獎獎品。貓王收音機提供了精美的貓王 2 代和貓王 3 代產品,讓大家在現場試聽體驗。

設計師究竟分享了哪些乾貨,沒到現場的朋友請不要錯過


設計師究竟分享了哪些乾貨,沒到現場的朋友請不要錯過


設計師究竟分享了哪些乾貨,沒到現場的朋友請不要錯過



臨近活動開始時間,熱心的志願者們與設計癖的工作人員一同在酒店的各個位置引導大家入場。

設計師究竟分享了哪些乾貨,沒到現場的朋友請不要錯過

設計師究竟分享了哪些乾貨,沒到現場的朋友請不要錯過



參與活動的設計愛好者們按時來到現場,在門口有序簽到入場。

設計師究竟分享了哪些乾貨,沒到現場的朋友請不要錯過


設計師究竟分享了哪些乾貨,沒到現場的朋友請不要錯過



設計癖的主編梅子也與在場的各位朋友進行了溝通交流,聽取了各位對設計癖的看法與意見。

設計師究竟分享了哪些乾貨,沒到現場的朋友請不要錯過


設計師究竟分享了哪些乾貨,沒到現場的朋友請不要錯過



終於,活動正式開始了。嘉賓們都說了什麼乾貨?讓我們一一回顧。

設計師究竟分享了哪些乾貨,沒到現場的朋友請不要錯過



設計癖創始人李艷波「設計變現的四種方式」

設計師究竟分享了哪些乾貨,沒到現場的朋友請不要錯過



我們的老大李艷波與大家分享了話題「設計變現的四種方式」,闡述了他多年在設計圈中的觀察和思考,詳細分析了將設計變成現實與現金的幾種方式。以下便是我們老大分享的一些觀點和內容:


「設計變現」就是「將設計變為現實和現金」,沒有商業價值作為基礎,設計將很容易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中國第四次消費升級中,中產階級對於設計的認可度更高,設計在國民經濟以及人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是越來越重要。當設計能夠變現時,才能體現設計最大化的價值。


設計變現的第一種方式是「設計服務」,是最傳統的設計變現方式。這種方式可以以「服務費」這個詞進行概括,「設計服務」為一鎚子買賣,產品的銷量、銷售渠道等等後續發展都與設計服務提供方無關。


設計變現的第二種方式是「設計換傭金」,相較於第一種方式,設計價值得到更高級別的體現。例如,隨著設計產品的銷量提升,設計師的收益也隨之增加。這種方式對於設計提供方而言是一種進化。曾有設計提供方以「設計換傭金」的方式設計了一款牙刷,帶來了三四百萬人民幣的純收入,與傳統設計變現方式相比是一種大躍進式的進步。


設計變現的第三種方式是「設計換股權」。設計方提供打包式的設計服務,但不收一分錢,取而代之的是部分股權。相較於「設計換傭金」,這是一種更加深入的合作。在這種模式下,設計提供方會竭盡全力地提供優質的設計,而甲方也會十分信任設計公司。常見的形式有成立合資公司,這樣的方式能更大限度地發揮設計的價值。


設計變現的第四種方式是「設計創業」。由設計團隊或者設計公司自主創業,由自己完全掌控產品的方方面面。從 15 年開始,陸續有設計公司開始「設計創業」,且獲得的商業回報更大。


洛可可設計總監陳力田「設計師的角色和定位」

設計師究竟分享了哪些乾貨,沒到現場的朋友請不要錯過



洛可可設計總監陳力田在分享中,分析了在如今企業轉型的大環境中,設計師會遇到的機遇與挑戰以及新人設計師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並培養自己無法被別人替代的技能,以下是陳力田分享的一些觀點和內容:


這個時代對設計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最好的時代,是因為社會對工業設計的渴望與需求正在增加,最壞的時代,是因為即便是非工業設計專業的學生也對工業設計充滿興趣,本職的工業設計師將面臨來自全方位的巨大挑戰。除了對美感、情懷的把握,設計師還要培養一些別人無法替代的技能。


工業時代,設計是為了解決大批量生產產品的功能與質量問題,信息時代,設計師需要關注人的「興趣」、「情感」和人的「自我」,在智能時代,設計師將接觸更多的「大數據」、「物與物」、「人與物」。


設計師設計產品的原因有很多,近因有美學、材料、工藝、色彩、人機交互等等與產品密切相關的傳統因素,遠因則為哲學、藝術、社會學、工程、營銷、心理等一些看上去和工業設計不太相關的因素。而這個時代需要找遠因的設計師,設計師要給產品賦予一個故事,讓用戶參與其中。創新產品=口碑+情感+興趣=講故事,日本馬桶蓋、德國廚具都是一個物美的故事,現在的消費者願意為故事買單。


前北汽高級汽車設計師現設計總監黃將「圖紙外的汽車設計」

設計師究竟分享了哪些乾貨,沒到現場的朋友請不要錯過



前北汽高級汽車設計師現設計總監黃將以「圖紙外的汽車設計」為話題,為大家揭秘了汽車外觀設計的具體工作流程,以下就是黃將為大家分享的內容:


以實際的汽車工業設計為例,首先要進行產品、競品等進行分析和歸納,對比國內外品牌,並了解概念車和量產車的設計趨勢,找對目前項目車型的定位。再進行細緻的汽車總布置和參數設定,下一步才是草圖的設計。各種限制讓汽車設計的草圖不能像是學校中的汽車設計那麼天馬行空,天馬行空的設計或不符合工程,或不符合法規,草圖必須是更接近量產車的設定。不過有趣的是,在行業中待久了的設計師,常常會回過頭從學生的設計作品中尋找靈感。


之後是貼膠帶圖模型設計、油泥模型設計、油泥貼膜設計、數字模型設計、VR 虛擬現實設計以及樣件驗證設計。要做汽車設計,需要有強大的三維空間想像能力。因為生活環境的關係,我們與歐美人相比,對三維空間的感知較弱,需要加強訓練。

設計師究竟分享了哪些乾貨,沒到現場的朋友請不要錯過



在汽車設計中,一個關鍵的因素就是 DNA。如寶馬前臉經典的雙進氣格柵設計,以及寶馬 3 系轎車一直延續的傳統比例,都讓寶馬在人的腦海中留下了一個固有的形象,這就是品牌的 DNA。不過尷尬的是,因為中國市場的龐大,讓寶馬的傳統比例也有所動搖。但我們必須承認,品牌 DNA 的概念,在工業設計中依舊十分重要。


聯想設計師庄金萍「為什麼而設計」

設計師究竟分享了哪些乾貨,沒到現場的朋友請不要錯過



全場唯一的女嘉賓,來自聯想的設計師庄金萍以「為客戶、為市場、為世界」三個切入點,詳細闡述了她在實際工作中對「為什麼而設計」的思考以及設計師的成長之路。以下就是庄金萍為大家分享的內容:


一是為「客戶」而設計。不管客戶是正常還是奇葩,設計師需要準確解讀客戶需求,從功能、成本、美觀三個層面考慮。設計方案可能會因為客戶的意見而被改得很醜,但設計師的審美未必就是市場的需求,且美很難定出標準,設計師需要平衡自己與客戶的審美。就工業設計而言,有一種美叫做「把功能做到極致」,實現功能的最大化。


二是為「市場」而設計。根據大數據、調研,可能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需要調整產品的定位,並不斷汲取市場中的競品優點以及完善用戶的需求。設計師需要明白,一款產品不是用來表達自身的想法,而是要達到市場的需求。


三是為「世界」而設計。設計不再只專註於美感或者盈利,設計師通過產品來表達自己的理念和對這個世界的情感。


品物設計總監王光源「商業·創新·設計」

設計師究竟分享了哪些乾貨,沒到現場的朋友請不要錯過



品物設計總監王光源,以商業邏輯、技術創新以及合理設計為分享點,闡述了「從產品思維,到商業思維」的過程,以及如何以更務實的態度面對設計。以下就是王光源為大家分享的內容:


設計師所處的一個真實世界是商業世界,一定要了解商業的基本邏輯,這是第一位,是做設計的開始。第二位,設計要以創新的技術應用為核心,一個晶元、一個感測器或者一種工藝和材質,這些都是設計的基礎語言和素材。最後一點才是設計,我們推崇合理的設計,不推崇差異化、個性,差異化和個性是通過最後的結果表現出來的,並不是一開始追求的目的。合理的商業邏輯、明確的技術創新和合理的設計才是設計師追求的目標,從產品思維到商業思維。許多紅點、iF 獎的產品賣得並不好,設計師作為商業群體,一定要為客戶創造價值,這種價值要兌現為商業價值,這是設計師的謀生之本。

設計師究竟分享了哪些乾貨,沒到現場的朋友請不要錯過



設計產品,首先需要明確產品目標原點。下一步是客戶細分,設計核心不是創意,是邏輯,設計中的難點是做減法,設計師需要明確知道自己的客戶標準,以此了解產品的邊界。再者是為客戶輸出價值,明確自己的設計能為客戶帶來什麼價值。


總結為一句話就是,做產品設計,一定要尊重商業邏輯。


圓桌會議:現場問答環節

設計師究竟分享了哪些乾貨,沒到現場的朋友請不要錯過



在內容分享結束之後,四位嘉賓與各位設計愛好者面對面坐下,回答來自大家的問題。


首先由設計癖創始人李艷波提出了兩個問題:


「工作中遇到最大的坑是什麼?」


王光源:最大的坑是分不清工作和生活的邊界,喪失了協調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的能力。


黃將:設計方案依照上級的意見修改後,與原方案相比已經沒法看了。另一個坑就是,設計師的培養過於速成,許多設計師缺乏了知識的沉澱。


庄金萍:最大的坑就是改完 N 稿之後,客戶覺得第一稿最好。另外,作為女設計師,一定要協調好工作與生活。最後,設計工作中要與同事、客戶提高溝通效率,減少工作中的麻煩。


陳力田:最大坑是如何做好設計決策,因為好的設計是以不可測量的修飾詞、概念開始,可測量的設計過程過渡,比如達到客戶要求的各項要求,最終的結果又要是不可測量的。另外一點,不能算是坑,就是現在的設計師缺乏社會責任,沒人願意去設計身邊的公交站或者路邊的垃圾桶這些最簡單的事物。


「年輕設計師參加工作後如何迅速地適應職場?」


王光源:無論選擇工作,還是選擇生活狀態,要集成你生活所有的資源來做這件事。另外,大家要重視自己的生活,這會影響到工作的節奏。


黃將:如果做汽車設計,進入設計公司,你能在最短的時間接觸到最完整的整車項目。國企或者合資企業,你接觸整車項目會很慢很慢。另外,設計師需要多看多學多跨界,參與到產品的每個環節。


庄金萍:需要考慮清楚自己是否真的想做一個設計師,因為設計師非常辛苦,經常加班,需要堅持下去。


陳力田:設計的技能大部分來自工作之後,且人對美的感知不會隨著時間而淡忘。我建議設計師畢業後可以從事其他行業的工作,比如媒體、營銷,增加對世界的理解。設計師必須經過各種角色的歷練,對各個環節都要有所了解,才能夠掌握一個產品的成敗。


以下是來自觀眾的問題:


「設計師是短命的嗎?」


王光源:首先排除一個底層的概念,設計需不需要堅持?設計不需要堅持,我喜歡一個姑娘,幹嘛還要堅持呢。設計師是不是短命,從目前看,設計師與碼農是有的一拼的。第一,設計這個行業確實不規範,第二,大多數設計師不懂得經營生活。


「設計管理是一種經驗還是一種技能?」


陳力田:我不喜歡設計管理這個詞,設計沒辦法管理。設計決策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無法量化創新的價值。至於如何讓設計師的價值輸出最大化,我覺得經驗和技能都不是最重要的,設計的 why 和 how 無法用語言去描述,洛可可就推行師傅帶徒弟的模式,讓設計中的直覺,在師傅帶徒弟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傳遞。


王光源:設計管理有兩個維度,一個是目標管理,一個是時間管理。目標、時間的管理是一個技巧層面的問題。


「我各類設計都做過,但這麼多年仍不知道內心的點到底落在哪裡。」


陳力田:每個設計師都去做情懷產品的話,那誰來解決問題,我覺得設計公司在當今社會被嚴重低估。社會上有許多需求等待著設計公司去解決,我建議你到設計公司。


在活動的最後,我們的嘉賓抽取了五個幸運中獎號碼,並分別與獲獎的朋友們合影留念。

設計師究竟分享了哪些乾貨,沒到現場的朋友請不要錯過


設計師究竟分享了哪些乾貨,沒到現場的朋友請不要錯過


設計師究竟分享了哪些乾貨,沒到現場的朋友請不要錯過


設計師究竟分享了哪些乾貨,沒到現場的朋友請不要錯過


設計師究竟分享了哪些乾貨,沒到現場的朋友請不要錯過



活動結束後,各位設計師嘉賓仍留在現場為大家耐心地解答疑問,交流心得。

設計師究竟分享了哪些乾貨,沒到現場的朋友請不要錯過



嘉賓合影留念


設計癖在此再次感謝各位嘉賓的經驗分享以及帶給各位設計愛好者的幫助,同時,也再次感謝各位放棄周末休息前來參與活動的志願者與設計愛好者。對於本次活動有任何的看法和建議,可以留言告知我們,我們會在下次線下活動中努力改進,為大家帶來更好的設計分享會。


圖片來自 設計癖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設計癖 的精彩文章:

夏日消暑神器
你的專屬空間:Object-O
這張桌子或許能讓高考考生們取得更好的成績
有個叫「250」設計的工作室設計了一款香薰燈
公共衛生間內別踩沖水閥了,切激光吧
您可能感興趣

這些「熊孩子」的犯罪現場,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人不錯穿著卻大膽,鍾麗緹出席撈金現場,這些細節決定她真的老了
朋友帶只狗來我家,沒想到發生這樣的事情,現場一片混亂!
令人匪夷所思的車禍現場:你絕對想像不到這些車是怎麼做到的!
何炅現場發飆喊話,宋茜嚇傻了,沒想到竟然是為了這個!
這場婚禮想忘都忘不掉!一般人不敢參加!現場太恐怖了!
不知道你看沒看過王菲的演唱會,反正你肯定沒看過她的綵排現場,甩高跟鞋,光腳,又穿拖鞋的海量花絮可是讓人開了眼
電影拍攝現場,我們看不到的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閨蜜結婚竟然不叫我,我偷偷溜進現場,看到新郎我把婚禮給砸了
沒去過現場,別跟我說你看過球!
帕托,女朋友在現場,單刀可不能再丟了!
敗家娘們兒撞車,得知不是賓利後我鬆了口氣,到現場後卻傻了眼!
陪閨蜜去墮胎,竟發現老公也來到現場,瞬間知道孩子是誰的了
把何炅氣到發飆?錄製現場打架罵人?如果不清楚出道的意義就不要出道了
還沒來現場看展覽?沒關係!「乾貨」都在這裡!
媳婦撞了一輛B標車,得知不是賓利後我鬆了口氣,到現場後卻傻了眼!
打衣櫃免漆板好還是現場漆好?很多家庭都錯了,現在看還來得及!
留守兒童的苦,誰還懂,現場很多人沉默了
這才是婚禮現場,你看到的都是擺酒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