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抗美援朝時的戰術:戳穿「人海戰術」的謊言

抗美援朝時的戰術:戳穿「人海戰術」的謊言

現下的軍迷實在是太牛了,骨灰級的發燒友們,侃起武器來一套一套的,聊起戰例來一篇一篇的,常常讓許多穿著軍裝的人也自嘆不如。但軍迷就是軍迷,他們與真正的軍人之間--注意!這裡說的是真正的軍人--總是有那麼一點不同,甚至可以說是本質上的差別。差別在哪裡呢?借用老電影里的一句台詞:「你的,軍人的不是,戰術的不懂」。出現在這句話里的,是一個人們既熟悉又陌生的詞:戰術。於是就有了接下來的問題--翻開《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語》,戰術的定義很簡單:指導戰鬥的方法。


可真正的答案究竟在哪裡呢?18年前,看到一本新書,軍事科學院主編的《抗美援朝戰爭史》,還沒翻開呢,封面就讓我眼前一亮。這張略顯模糊的老照片讓我(而且我相信會讓每一個真正的軍人)由衷地讚歎照片上的那支軍隊。我覺得醍醐灌頂,一下子就明白為什麼志願軍會在朝鮮打贏了美軍。

抗美援朝時的戰術:戳穿「人海戰術」的謊言


看看這張照片,上面有將近40位軍人,整整一個加強排,他們展開的是一個近乎完美的排進攻隊形。每3人組成一個戰鬥小組,每個戰鬥小組形成前三角或後三角衝鋒隊型;整個隊型疏密有致,整體疏開,避免密集火力的殺傷,前後呼應,以保證衝擊的連續性;所有的戰士都是低姿、快速衝擊的姿態。

抗美援朝時的戰術:戳穿「人海戰術」的謊言


照片左下角,一門60迫擊炮作為上級加強的主要支援火力,配置在山腳的斷崖下,那是敵方直射火力的死角,相對安全,同時曲射的迫擊炮彈,又可以超越斷崖轟擊據守在山頭的敵人,炮陣地左側更加隱蔽的位置,還有一名士兵,應該是迫擊炮的彈藥手,迫擊炮彈放在這裡,相當安全。照片的右下角,似乎是一個機槍陣地,一個低矮的土坎再加上積雪,形成了天然的機槍掩體,掩體前沒有大樹,也沒有稀疏的灌木,射界開闊。


機槍陣地右側的灌木叢中,隱蔽著一位匍匐的士兵,這可能是一位特等射手,專門負責狙殺對方指揮官或機槍射手。迫擊炮和機槍陣地之間的樹叢後,是指揮員的位置,這裡便於觀察整個戰場的情況,又隱蔽安全,距離迫擊炮和機槍陣地只有十幾米,可以隨時指揮控制所有的重火力……盯住照片,展開想像:照片上看不到的右側的山坡上,會不會還有一個同樣完美的排進攻隊形?兩個排進攻隊形之後不遠的隱蔽處,是連指揮所吧?也許,還有作為連預備隊的另一個排吧.

抗美援朝時的戰術:戳穿「人海戰術」的謊言



透過這張照片,看到的是一支具有高度戰術素養的軍隊,這樣的軍隊加上一往無前的戰鬥精神,所形成的戰鬥力,足以壓倒一切敵人。物質的力量只能以物質消滅,但在戰爭中,物質的力量並不是簡單的靜態比較。物質的力量、運用物質力量的能力、包括精神的能力在內,一同構成了戰場上的動態力量對比,決定著戰爭的勝負。當一支軍隊以他們壓倒一切的戰鬥精神,和超乎尋常的力量運用能力,戰勝了物質力量空前強大的敵手時,給人類留下的將是一部驚天地泣鬼神的戰爭史詩。

抗美援朝時的戰術:戳穿「人海戰術」的謊言



抗美援朝戰爭,就是這樣一部史詩。還說《誰是最可愛的人》,因為這篇文章,差不多人人都知道松骨峰戰鬥。但如果要問:這一仗是誰指揮的?怎麼指揮的?為什麼一個連能把成團成師的美國兵擋住?大多數人沒去細想這些問題。打這一仗的,是志願軍38軍112師335團1營3連,指揮員是連長戴如玉。


那時候的連排長,都是解放戰爭之前,甚至抗日戰爭初期入伍的老兵,身經百戰。一上陣地,看到腳下低矮的禿山包和對手一眼望不到頭的汽車、坦克、大炮。這些人一下子就能明白,自己接受的是什麼性質的戰鬥任務了。說白了,就是死戰。但死戰也不一定就能拖住敵人,等到主力趕來。

抗美援朝時的戰術:戳穿「人海戰術」的謊言


戴如玉採用的是「添油戰術」。把全連分成4個戰鬥小組,陸續投入戰鬥。他帶第一小組,指導員帶第二小組,副連長、副指導員分別帶第三、第四小組。按說,「添油戰術」是兵家大忌,打仗最忌分兵,但是當時的情況又不得不分,只有分,才能把時間拖下來。你想:以美國人的兵力、火力,如果所有的人都上去,一下子就打光了,下面的時間怎麼辦?這就是戰術。當然,這樣的仗能打下去,一個前提就是大家都抱定了必死的決心,否則,這一仗肯定打不下來。合理地使用勇敢精神和進行兵力配置,就是這次著名戰鬥所運用的戰術。


戰鬥的結果是,整個阻擊一共打了8個多小時,也就是說,4個小組,差不多等於每小組打了2個小時。生死關頭,對手也下了血本,飛機、坦克、大炮都用上了,而且後續部隊源源不斷。最後一次衝擊,出動了32架飛機、18輛坦克,還有幾十門榴彈炮,但是沒有拿下山頭。如果不分兵,一連人在這種情況之下打這麼長時間是不可想像的。


不知你在讀這次戰鬥的時候,是不是也讀到了這些細節。戰術大多是不會明白寫出來的,讀一場戰爭、一個戰役、一次戰鬥,就要深入到細節之中,品味這些細節,然後才能悟到戰術是個什麼玩意兒。軍迷中有裝備發燒友,有戰史發燒友,但卻很少有戰術發燒友,原因就在這裡。大家很少有接近戰場環境的條件,找不到真正有用的可資研究戰術的細節。過去,我們的文藝作品裡對軍人的塑造是包含有戰術在的。

抗美援朝時的戰術:戳穿「人海戰術」的謊言



比如《渡江偵察記》《奇襲》這樣的電影,特別是《地道戰》《地雷戰》,它們本身就是軍教片。但後來很長一段時間裡,文藝作品中的軍人形象往道德完人上走了。他們是一個完美的人,但不再是一個優秀的軍人了。為什麼呢,缺少了軍人特有內涵的描寫。說白了,就是這些軍人都沒有戰術了。直到李雲龍出現。李雲龍在劇中的評價就是「打仗點子多」。點子多,說得再清楚一些,就是戰術方法多、戰術靈活。


有人看完《亮劍》後說,李雲龍這個人確實不錯,但這樣的人在解放軍里應該是極典型的,是少數派。但我認為恰恰相反。從解放軍的歷史來看,為什麼一直是極劣勢,卻一直能打贏,甚至是在各個戰場上勢如破竹?從我個人與老軍人的接觸看,我甚至覺得他們個個都是李雲龍。解放軍的戰鬥力當然要來自於這支軍隊的正義屬性,具體地說,還有支部建在連上等具體的武裝辦法,再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戰術意識滲透到了所有骨幹人員的骨子裡了,組織這支軍隊的核心,就是一夥子李雲龍們。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推理 的精彩文章:

20張照片讓你了解到中國的污染實況
世界上唯一一個不與中國建交的鄰國,哪國這麼牛逼
泰國租妻價格公道還帶發票,背後隱藏著的真相
德國退休妓女可享勞保,盤點世界各國妓女的另類新規
宇宙構成被模擬:暗能量之謎或可解?
您可能感興趣

星條旗下的戰刀:美國軍隊與戰術格鬥刀的歷史情緣
一戰和二戰中採用「閃瞎」敵人戰術的炫目迷彩塗裝的各國海軍船隻
美國只派「杜威」來挑釁:是為了演練新「戰術和戰法」
人海戰術在現代戰爭中還有用嗎?為什麼熱兵器時代還有人海戰術?
抗戰時期的心理戰術:罕見的日軍侵華宣傳單
用教科書般的游擊戰術圍殲法國傘兵:越南抗法戰爭黑水河之戰
朝鮮戰爭雙方兵力與傷亡對比:志願軍是用人海戰術嗎?
戰國時期的城池攻防戰術
中國陸軍戰鬥力世界第一,靠人海戰術換來的?勿被神劇誤導
二戰中蘇聯真的是靠人海戰術打敗德國的嗎?
近戰肉搏中叱吒風雲的美國蝴蝶戰術匕首
國防大學喬良少將:鄧華上將找到了對付「磁性戰術」、「火海戰術」的辦法
閃電戰VS人海戰術:兩伊戰爭薩達姆之失策
漫談弱光戰術:武裝執法人員的弱光戰術
重鎚與暗箭:騎兵的兩大戰術
戰術匕首與戰術手槍的完美融合,真的帥爆眼球!
人浪加白刃,二戰日軍嚴謹的衝鋒突擊,卻為何被蔑視為人海戰術
『戰術』二戰美軍步兵分隊進攻戰術之衝擊突破戰術
戰鷹出動時的戰術隊形讓人拍手稱絕,陣容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