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的孩子們都玩些啥?內有多張美圖,讚歎古人智慧!

古代的孩子們都玩些啥?內有多張美圖,讚歎古人智慧!

明天兒童節了,為人父母的親們,想到送小朋友什麼玩具了嗎?如今小孩子的玩具基本都是智能電動的,高級一點的直接是手機或者平板,想想我們小時候,一個娃娃,一把玩具槍都能樂半天。那麼,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小朋友都玩點啥?其實,古代的小孩玩的並不比我們差太多,而古代玩具的製作也體現了民間藝術的精良。


中國民間玩具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至遲在新石器早期已經出現了兒童的玩具,歷代沿仍,傳承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中國重要的民俗文化組成部分。


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已有多處、多次發現陶球與石球。以西安半坡出土的石球最為著名。西安半坡為原始氏族公社部落遺址,處於發達的新石器時期,相當於母系公社繁榮時期。石球發現於兒童墓葬中,墓主是一個約四歲的小女孩,在遺骨左側發現了直徑約2厘米的石球三枚。在當時的生產條件下,可謂精工製作的工藝品。石球作為狩獵工具的投擲器或「飛球索」,是有效的武器,曾在新石器時期遺物中多次發現。但半坡兒童墓葬中的石球,體量較小,若作為投擲彈丸似不堪用,應為兒童玩具而無疑。

彩陶球與紅陶球也屬於新石器時期的遺物,發現於湖北京山縣屈家嶺文化遺址。這時出現了空心的陶球,內部裝有石粒,搖動時可發聲。


中國的史前玩具,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塑型能力。玩具的造型記錄了那時候人類的觀察力與表現力。塑型玩具的內容多是與當時生產活動關聯密切的事物,人、魚、鳥、豬、狗是出現率最多的形象。夏商周三代的塑型成就更為顯著,已發現的商代陶俑品種繁多,有陶人、陶豬、陶狗、陶雞、陶虎等。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不斷進行兼并戰爭,是一個大動蕩、大變革的時代。金屬、陶瓷、漆器類玩具等都有了較大的發展,產生了很多在玩具史上有影響的作品,其想像之豐富,造型之優美,技術之精湛,真是開一代新風。


戰國時期出現了一種玉連環,成為民間至今流行的「巧環」玩具的前身,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同類型玩具——九連環,相傳它是根據古代貴重腹地機關門鎖的原理改進過來,且流傳千年而不衰,曾征服了古今中外無數愛好者。

古代的孩子們都玩些啥?內有多張美圖,讚歎古人智慧!



紅樓夢中解鎖九連環的劇照


戰國時期還出現了撥浪鼓。撥浪鼓的主體是一面小鼓,兩側綴有兩枚彈丸,鼓下有柄,轉動鼓柄彈丸甩動擊鼓發聲。鼓身可以是木製的也可以是竹製的,還有用泥、硬紙製成的;鼓面用羊皮、牛皮、蛇皮或紙製成。

古代的孩子們都玩些啥?內有多張美圖,讚歎古人智慧!


國博收藏的撥浪鼓


漢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強大興盛而又統一的輝煌時代,也是民間玩具第一次呈現全面發展的時代,銅製、漆制、陶瓷製和泥制等玩具的製作工藝都達到了較高的藝術水平,具有各自不同的藝術特色。


安寧臨涇人王符曾在《潛夫論·浮侈篇》描述了有人取好土做「彈丸」「泥車瓦狗」「馬騎倡俳」等兒童玩具出售。這說明,東漢時期的泥玩具、陶玩具已比較普遍。從考古工作者所發現的大量漢代的「泥車瓦狗」「馬騎倡俳」之類兒童玩具的實物中,可以看出當時模製工藝與捏塑工藝的水平均已達到相當精緻的程度。


漢代是玩具行業發展成型的一個比較重要的時期,這段時期除了泥玩具以外,還出現了其他類型流傳更廣、更久的玩具。

春秋時期巧匠魯班製造出來的風箏是用木或竹製成的,漢代發明紙以後,就改用紙做,叫「紙鳶」。到南北朝時,風箏開始成為傳遞信息的工具。宋朝時,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寫道:「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鳶」就指風箏。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宋蘇漢臣的《百子圖》里都有放風箏的生動景象。


漢代棋類玩具——圍棋,作為一種玩具已經非常流行,它是以鍛煉頭腦、益智為目的,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遊戲玩具之一。兩漢至南北朝,塑型玩具徹底成熟了。「泥車瓦狗」成為此時期塑型玩具的代名詞,並一直被後代延用。已發現的陶瓷玩具數量極多,大約是陶質不易毀損的緣故。但是,纖維材料、獸皮材料、羽毛材料、木石材料等也都充當著製作玩具的材料。已知的史料可以證明,漢代的木玩具、布玩具都至少具備了雛形。


孔明鎖,相傳是三國時期諸葛孔明根據八卦玄學的原理髮明的一種玩具,曾廣泛流傳於民間。近年來又逐漸得到人們的重視,它對放鬆身心、開發大腦、靈活手指均有好處,是老少皆宜的休閑玩具。


這只是傳說之一。另外一種傳說是,魯班為了測試兒子是否聰明,用6根木條製作一件可拼可拆的玩具,叫兒子拆開。兒子忙碌了一夜,終於拆開了。這種玩具後人就稱作魯班鎖。其實這只是一種傳說,它起源於中國古代建築中首創的榫卯結構。榫卯結構就是在相連接的兩個部件上採取凹凸固定咬合的處理方式。這種精巧的工藝為中國所獨創,有著悠久的歷史,直到現在也常常應用在建築和傢具設計中。雖然它被稱為「孔明鎖」或者「魯班鎖」,但是沒有任何文字記載或證據能夠說明這種結構是孔明或者魯班發明的。目前看來更加靠譜的說法是出自民間藝人之手。

最簡單的孔明鎖由三根條棍組成,而最常見的孔明鎖由六根條棍組成。中國的孑孔明鎖可以由不同數量的條棍組成,它們的材質可以是木、竹、象牙和黃銅。孔明鎖不用釘子和繩子,完全靠自身結構的連接支撐,就像一張紙對摺一下就能夠立得起來,展現了一種看似簡單,卻凝結著不平凡的智慧。其實內中奧妙無窮,不得要領,很難完成拼合。孔明鎖是一種老少皆宜的休閑玩具.受到人們的喜愛。

古代的孩子們都玩些啥?內有多張美圖,讚歎古人智慧!



孔明鎖資料圖


唐代的彩塑成就極高,手捏成型與模印成型都相當成功,在泥胎上施彩繪的技法也非常嫻熟,與當代彩塑如出一轍。


唐代節令玩具有花燈、風箏、草編粽子、雙陸與投壺也已出現,其精美的形態與精緻的工藝證明了這兩種貴族玩具在當時的重要性。唐代房千里首創彩選格,為後世「陞官圖」開創了先河。


宋元時期市井文化發達,商業繁榮,為玩具的生產流通提供了廣闊的背景。此期玩具品種較為豐繁,以節令玩具「磨喝樂」為代表的塑型玩具為歷代所稱頌。 「磨喝樂」帶動了兩宋民間彩塑的發展。蘇州、杭州、鄖州的泥人都有出色表現,鎮江出土的泥孩兒證明了此期的塑型水平。


在宋代泥玩具有了重大的發展,出現以製作泥玩具為業的民間藝人,泥玩具成為商品,城鎮市場上出現了專售泥玩具的貨攤、貨擔。從古籍文獻記載可以推知宋代的主要泥玩具是磨喝樂與黃胖。

古代的孩子們都玩些啥?內有多張美圖,讚歎古人智慧!



磨喝樂,也寫作「摩喉羅」、「摩侯羅」、「魔合羅」,是流行於宋代的一種「七夕」節令玩具,亦指稱一種以娃娃手執荷葉為造型特徵的玩具樣式。《夢粱錄》:「七月七日,謂之『七夕節』。……內庭與貴宅皆賣磨喝樂,又名摩喉羅孩兒,悉以土木雕塑,……市井兒童,手執新荷葉,效摩喉羅之狀。」何以稱「磨喝樂」呢?對此,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七夕」條後自注道:「『磨喝樂』本佛經『摩喉羅』,今通俗而書之」。可見,此怪名出自佛經中的「摩喉羅」(梵文的譯音,為釋迦在俗受胎、出家六年乃生之子);亦可推測.這種玩具最初可能與佛教有某種關係。但是,由文獻記載的形象來看,這種可能與佛教有關的磨喝樂,在宋代已形成中國老百姓喜聞樂見的造型樣式了。其內涵也和民問世俗觀念相結合,而有祈子宜男之寓意。即如《唐歲時紀事》所謂:「七夕,俗以蠟作嬰兒形,浮水中以為戲,為婦人宜子之祥,謂之化生。本出西域,謂之摩喉羅。」不僅宋代,以後歷代都有磨喝樂玩具流行宮廷和民間的記載,且依其樣式而在材料、具體形象和使用場合等方面有所變化和發展。在元人雜劇中.甚至有的用「磨合羅」總稱泥玩具或泥塑偶像。


兩宋時出現了專門記述益智玩具的《燕几圖》和專門記述雙陸的《譜雙》,這兩部玩具專著的出現標誌著玩具的文化地位得到了提升。


兩宋的繪畫作品中出現了較多的反映兒童生活的內容,被統稱為「嬰戲圖」。圖中的玩具形象與文字史料共同記錄著當時的玩具情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李嵩的《貨郎圖》,圖中描繪了多種玩具,如今可辨識的也有數十種,尤其是風箏、撥浪鼓、風車、撲撲噔等民間玩具,流傳至今。

古代的孩子們都玩些啥?內有多張美圖,讚歎古人智慧!



李嵩的《貨郎圖》


兩宋的節令玩具以「門外土儀」 「湖上土儀」中的玩具品種最為豐富,食品玩具、塑型玩具、活動發聲的音響玩具和各種材質的觀賞性玩具都具備了穩定的地位。


到了明清時期,民間的玩具又上升到了一個高峰期。七巧板我國古代一種著名的拼圖玩具.它由兩個大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個中等腰直角三角形、兩個小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個正方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共七塊組成。七巧板也稱「七巧圖」、「智慧板」。七巧板與九連環、華容道被稱為我國古代智力遊戲三絕。


七巧板的歷史可追溯到我國先秦的古籍《周髀算經》,其中有正方形切割術,到明代基本定型。我從文化數理淵源來看,七巧板源於人們對「矩」直角三角形的認識。


清代陸以湉《冷廬雜識》說::宋黃伯思燕几圖,以方几七,長段相參,衍為二十五體,變為六十八名。明嚴瀓蝶幾圖,則又變通其制,以勾股之形,作三角相錯形,如蝶翅。其式三,其制六,其數十有三,其變化之式,凡一百有餘。近又有七巧圖,其式五,其數七,其變化之式多至千餘。體物肖 形,隨手變幻,蓋遊戲之具,足以排悶破寂,故世俗皆喜為之。」


自明代開始,玩具的發展成就主要是真正意義上玩具行業的興起,出現了專門的玩具作坊和銷售商鋪。從經濟學概念來講,玩具產業在明代才出現了較明確的生產和銷售一條龍的產業化經營,這是產業化的形成標誌。明代的蘇州虎丘就是規模宏大、熱鬧非凡的民間工藝品市場。民間玩具在虎丘市場的諸多商品中佔有重要的位置,被稱為「虎丘耍貨」。


當時社會對玩具已經有了概念認同。明代流傳下來的玩具以陶瓷器居多,而從各種文獻、繪畫資料當中我們也能發現當時玩具的繁盛,除了一些用傳統材料(泥土、竹木、蠟、食物原料等)製作以外,值得一提的是明末劉侗所著的《帝京景物略》中所提到的「倒掖氣」,其製作材料是玻璃,將玻璃製作成細頸瓶狀,瓶底極薄,用嘴吹吸空氣引起底部震顫發出聲響, 「倒掖氣」由玻璃液吹制而成,上部細長的空管連通下部的葫蘆狀薄殼,外平面極薄,噙在口中吹、吸,氣流帶動薄殼的外平面振動,發出「咯嘣、咯嘣」的響聲,所以人們叫它琉璃咯嘣兒。

古代的孩子們都玩些啥?內有多張美圖,讚歎古人智慧!



吹琉璃咯嘣兒


清朝在工藝美術在各方面得到了較大的發展。玩具也在清代發展到了高峰階段,無論是行業生產、技術品種、風格藝術都呈現出集以往之大成的面貌,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也受到西方人的影響,例如比較流行的「西洋鏡」,就屬於一項新的玩具類型,而其他傳統類型的玩具諸如泥偶、布偶、竹木類玩具則在形式上大為擴展,就題材而言主要還是與民俗活動密切關聯。


塑真也叫「捏塑」或「捏相」,即按照真人捏塑小像。明代晚期有著名藝人王竹林工於塑作;清代初期這一特殊工藝得到繼承與發揚,至康、乾兩朝盛極一時,達到高峰,塑真作品載譽天下。在清代,抖空竹已發展成為受人歡迎的雜技節目。雜技藝人們在原有花樣的基礎上,又創作出許多新的花樣和高難技巧。表演時與優美的舞姿和動聽的伴奏音樂融為一體,更提高了人們的審美情趣。


自鴉片戰爭後,隨著中國國門逐漸被打開,更多的西方玩具傳入中國,如八音盒、西洋棋等,。由此,我國玩具的演變在原來傳統的基礎上受到了外來文化較深遠的影響。


道光時,有一張《道光帝行樂圖》為我們提供一個紫禁城裡的小孩的娛樂方式。這張很有愛的圖片,道光帝坐在亭子正中,溫柔地看著他的7個不同大小的孩子:坐在芳潤軒里讀書的,是道光皇帝的孩子奕詝和奕,也就是後來的咸豐帝和恭親王,中間三個小孩在放風箏,分別是皇七子、皇八子和皇九子。右側穿粉紅色衣服和綠色衣服的兩個小女孩,分別是四公主固倫壽安公主和六公主固倫壽恩公主。公主腳邊兒跑著一黑一白兩隻小狗,可見,在宮廷里,豢養寵物也是后妃及孩子們消遣的方式之一。

古代的孩子們都玩些啥?內有多張美圖,讚歎古人智慧!



《道光帝行樂圖》


明清兩代風箏、化燈、煙花、爆竹、兔兒爺等節令玩具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成為民俗活動中的重要內容,甚至成為節日的標誌。七巧板、九連環等益智玩具的傳播範圍也突破了文人士大夫階層的局限,成為婦孺皆知的民間玩具。空竹、毽子、羊拐、撲撲噔等特色玩具在清代亦都完成了最終的定式。


很多地域性鮮明的民間玩具都成熟於清代,發展為著名品種,如無錫泥人、大吳泥塑、魯南木玩具、陝西鳳翔泥塑、河北白溝泥人、南京秦淮花燈、江蘇南通板鷂、北京面人湯、面人郎、北京風箏哈、湖南湘西聶氏紙紮、浙江硤石針刺燈,等等,名家名作舉不勝舉。各地小同功能、不同藝術風格的民間玩具共同構建了中國玩具的寶庫,是巨大而豐繁的物質文化遺產。


說了這麼多,還是讓我們來逐一欣賞古代玩具藝術的美圖吧,如果能在市場上淘到這些東西,也不妨送給孩子作為六一禮物,畢竟是中國的傳統藝術結晶啊!


1

古代的孩子們都玩些啥?內有多張美圖,讚歎古人智慧!



搖頭張口獅:高11.4 厘米,寬7厘米此獅的下巴足活的。獅身的項脖處呈半網形,獅頭插脖上。玩者持獅座稍稍左右側動,獅頭就會左右轉動,獅口還能上下活動。


2

古代的孩子們都玩些啥?內有多張美圖,讚歎古人智慧!



布老虎是民間布玩具中最有代表性且最有魅力的品種,南北各地都有廣泛的分布。民間之所以普遍喜愛老虎,源於人們對虎的崇敬,老虎威猛無比,被尊為百獸之王,所以民間認為它是一種瑞獸,可以鎮宅護家、驅除邪惡、保佑平安, 製作布老虎玩具,一般有兩個日子:一個是端午節,另一個是孩子滿月或過生日的時候。 布老虎通常是奶奶或外婆親手縫製,希望孩子能像小老虎一樣健康成長。


3

古代的孩子們都玩些啥?內有多張美圖,讚歎古人智慧!



鳩車曾是古代社會最流行的小兒玩具之一。晉人杜夷在他的《幽求子》一書中說: 「(兒童)年五歲有鳩車之樂,七歲有竹馬之砍」鳩車的基本形制類似於今天山東臨沂的未鳥車,主體為一隻鳩鳥,身下為兩個輪予,可牽引而行在目前出土或傳世的鳩車玩具中,以河南新鄭博物館藏的最具代表性。此玩具整體為一隻昂首翹尾的鳩烏,雙爪處安有兩個輪子,鳩背上站有一隻調皮的堆鳩,大鳩應是母鳩,而小鳩則為雛子。望之頓覺一陣母慈子愛、其樂融融之氣撲面而來。鳩烏胸前的鈕環不僅可用於繫繩拖拉,還添掛了一副鈴鐺,在牽引奔走的基礎上又增加了聲響的效果。在物資和娛樂生活相對匱乏的古代,鳩車突出的遊戲功能對兒童具有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4

古代的孩子們都玩些啥?內有多張美圖,讚歎古人智慧!



這是一件精美的唐代三彩玩具,小狗為陶質,施三彩釉,昂首巷尾,雙目前視,雖體量較小然渾厚健碩之氣凜然,頗顯大唐雄風。三彩釉以黃、綠、褐為主色,興於隋表盛於唐,故稱唐三彩,唐代三彩玩具的出現,使釉陶玩具從釉色單一變得色彩斑斕。


5

古代的孩子們都玩些啥?內有多張美圖,讚歎古人智慧!



羊拐是羊腿的關節骨,作為玩具,我國東北地區的人們稱之為「嘎拉哈」,滿族人稱之為「羅丹」,蒙古族人稱之為「沙」;明代曾稱之為「貝石」。羊拐玩具可能始於遼金時期,源於游牧民族的生活習俗。明·劉侗《帝京景物略》稱:「是月(指十月),羊始市,兒取後脛之膝之輪骨,日『貝石』。」羊拐的四個面、兩個頂,都有名字。凹陷的一面名「真」;凸起的一面名「詭」;側面有凹陷的一面名「騷」;像耳朵的一面名「背」。兩個頂端,略平的一端也名「詭」,兩歧的一端也名「真」。


明清兩代羊拐的玩法是各人持一拐,投擲後視其位置賭勝負。當代,則四拐為一副,加一隻沙包。一隻手把沙包拋向空中,趁未落下之時擺正一個拐,再接住沙包。如此反覆,直至把所有的拐都按要求擺好為勝。若沙包落地或擺拐不對,算輸,換人。


參考資料:


《中華傳統玩具民俗》 作者: 王連海


《中國民間玩具 畫冊》作者: 李寸松,張連瑞


《中國最美玩具》作者: 王偉


關於我:一本正經說歷史(ybzjlishi)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本正經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屁股被打開花,古代統治階級自上而下的「特殊嗜好」
別看民國娼妓合法,但民國的警察也「抓嫖」
梁啟超被協和醫院錯割了腰子,卻為何還要替其辯護?
為何偏生在帝王家?歷史上真實的「弘皙逆案」始末
毛澤東時代的「赤腳醫生」:出診不分嚴寒 紮根農村基層
您可能感興趣

這些美圖有多浪漫?讓陳喬恩看了很喜歡
當你在朋友圈曬美圖,有多少人正盯著你?
別的女人靠美圖軟體秀早餐的時候,我能做些什麼?
美圖 | 請珍惜你身邊養多肉的那個人,因為…
「不老女神」趙雅芝青澀少女舊照,懷念那個還沒有美圖的年代
英拉身穿黑絲的美圖,真沒有想到會這樣美!
古力娜扎和盧靖姍同曬美圖,一甜一妖,誰是張翰的最愛?
炫妻狂魔李茂發弦子美圖,稱:襯衫是我的,妞也是我的
選個好句子美圖,讓你的朋友圈變精彩
污萌動漫 美圖鑑賞!可愛系美少女是你眼中的女神嗎?
#湖說旅途# 微博評論說,有人正退出你的朋友圈,我發現微博粉絲雖然增長了,但是大家都喜歡說話了,只有發美圖的時候,白金級的朋友才出來點個贊
英拉的美圖如此之外,但是最美麗的還有這幾張美腳圖!
美圖丨女朋友擁有蜜桃臀是種什麼感覺?
少女心有多可怕?美圖的這款手機讓全球妹子們集體瘋狂!
美圖:女人無論哪一種美麗都源於女人對自己的愛
如何拍一張讓朋友圈都羨慕的用餐美圖?
美圖 | 這輩子的夢想,就是開一家多肉雜貨鋪!
沒有美圖的時代,他是當之無愧的顏王,可惜斯人已逝,只留懷念
真心被驚艷美到了!趙麗穎的這些手繪美圖你見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