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論當今物理科學存在的問題

論當今物理科學存在的問題

論當今物理科學存在的問題



下面摘錄百度文庫關於費米子和玻色子的一段文字:

「現代科學對宇宙研究的紛繁體系已經嚴重製約了對宇宙研究的進展,現在科學對宇宙的研究需要一個大統一模型,這個大統一的模型已經把意識和物質統一了,但國內科普的力度不夠,當今物理科學把微觀粒子分為費米子和玻色子兩大類,其中費米子是構成物質實體的基本粒子,玻色子是傳遞力或能量的粒子,一般情況下玻色子不能獨立於費米子存在,但在實驗室條件下(大型強子對撞機)可以分理處游離的玻色子,所以,脫離物質實體的能量可以單獨存在,甚至是脫離物質實體的能量可以具有一定質量,之後,科學家們把這種單獨存在的能量也歸到「物質」中了。」


一、意識與物質的區別


由上述摘錄的文字可知:當今物理科學無論怎樣研究都不可能發現意識與物質的區別。


本文通過對佛經、易經的研究得出意識屬於法性之相、法性物質,而人類觀測到的物質屬於識變之相、普通物質,意識屬於太極真空振動直接產生的第一層次的宇宙幻相,就是宇宙的精神世界,而識變之相就是由意識變出來的微觀粒子之相,由不同能級的意識結構與微觀粒子結合構成不同法界的生命形態,由八卦構成的具有不同振動頻率的意識結構散發著不同頻率顏色的法性之光,因為構成意識結構的八卦單元的陰陽爻均為純陰或純陽之爻構成,陰陽爻發生動變不會產生能量交換並伴隨光電熱輻射的物理變化,只是導致卦象隨著意識過程不斷變化從而形成一條由不同卦象連接而成的意識生命信息帶儲存在靈魂之中。而與之對應的識變之相的微觀粒子在不斷地生滅變化之中產生能量交換並伴隨著光電熱輻射的物理變化,這是因為構成微觀粒子的費米子是集質量與能量於一體的陰陽複合粒子,而陰陽複合粒子的生滅不但導致微觀粒子的生滅變化,陰陽複合粒子能量交換的過程必然伴隨光電熱輻射的物理變化,例如:夸克同時具有質量和能量屬性,這就是識變之相的特徵,玻色子表達物質的能量屬性,質量與能量、正電荷與負電荷、微觀粒子整數自旋與分數自旋是構成微觀粒子具有不同性質和不同存在狀態的三個基本原因,本文先把電荷和自旋放在一邊,只談質量與能量的關係,根據佛經的「一切萬法、心現識變」的法理可知,當今物理科學發現的微觀粒子必然為意識所變,所以,我們首先就要搞清楚意識是一種什麼東西?因為人類觀測不到意識的結構及運動方式,所以,當今唯一可行的做法就是通過易經來解讀意識的結構和運動方式。

如何建立意識的結構和運動方式?我們可以根據宇宙存在的同一性法則,推導意識的結構與微觀粒子結構的對應關係,把微觀粒子結構中的相關概念引入到意識結構中,根據無極轉太極的原理,真空由原來如如不動轉為動與靜並存的陰陽互根的存在狀態,就是太極狀態,太極分二儀,就是太極的動與靜並存的陰陽互根的性質由真空振動產生出太極最小不可分極微塵粒子:一動一靜兩種性質相反的最小不可分極微塵粒子,易經稱作陽爻「—」和陰爻「- -」,陰爻表達的是靜止的振動頻率為0的粒子,不具有能量,只具有質量屬性,陽爻表達的是永不停止振動粒子(弦或波),不具有質量,只具有能量屬性。二儀陰陽粒子只具有單一的陰或陽的一維線性分別識,而不具有二維平面及三維立體空間分別識。

論當今物理科學存在的問題



在三維立體空間坐標系中,三個相互垂直的數軸具有三種陰陽互根的二儀線性陰陽粒子,分別為(X,-X), (Y,-Y), (Z,-Z)。


在三維立體空間坐標系中,三個相互垂直的平面(XY、XZ、YZ)具有三種四相陰陽複合粒子,分別用(X,Y)與(-X,-Y),(X,-Y)與(-X, Y);(X,Z)與(-X,-Z),(X,-Z)與(-X,Z);(Y, Z)與(-Y,-Z),(Y,-Z)與(-Y, Z)表達,一共有6對陰陽互根的四相平面粒子。

在三維立體空間坐標系中,一共有4對陰陽互根的八卦空間粒子,分別是:(X,Y,Z)與(-X,-Y,-Z),(X,-Y,Z)與(-X,Y,-Z),(-X,-Y,Z)與(X,Y,-Z),(X,-Y,-Z)與(-X,Y,Z)。上述一維線性加二維平面再加三維空間這三個維次的最小不可分極微塵粒子共有(6+12+8)=26種。是構成宇宙意識結構的法性物質元素。


在上述26種物質元素中,一維線性粒子可以根據因緣法則進入二維平面和三維空間內參加活動,二維平面粒子可以根據因緣法則進入三維空間內參加活動,三維空間內的乾卦單元除了坤卦單元不能進入,可以根據因緣法則充滿、存在於三維空間其他6個(震卦離卦兌卦翼卦坎卦艮卦)八卦單元內,唯有三維空間內其他6個(震卦離卦兌卦翼卦坎卦艮卦)八卦單元只能存在於各自的象限內。


一維線性陽粒子、二維平面太陽粒子和三維空間乾卦單元均為三個層次的純陽能量粒子,純陽能量粒子只具有能量,不具有質量,稱作法性之光,法性之相中的純陽能量粒子因為純陽同性而只具有完全平等識,因而具有振動波長無窮小、頻率無窮大的法性,此純陽能量必然盡虛空、遍法界,由此可知有形的器世界在充滿能量的宇宙中必然只佔有非常小的部分。


法性之相中的純陽能量粒子與純陰粒子交合產生的其他6個(震卦離卦兌卦翼卦坎卦艮卦)卦均為陰陽爻交錯混合之卦,所以法性之相中的其他6卦由純陽同性轉為陰陽合和的分別狀態,有分別就會有變化,宇宙意識一旦有這6卦參與進來才能形成佛經描述的十法界。


一維線性陽粒子、二維平面太陽粒子和三維空間乾卦單元有何的區別?

乾卦的意象有:乾卦為陽、為動、為圓、為起始。從乾卦的意象推知:我們可以把一維線性陽粒子理解為一個極小的圓環,二維平面太陽粒子理解為由二個極小的圓環的同性複合粒子,三維空間乾卦單元相應地理解為由三個極小的圓環構成的同性複合粒子。


例如:根據量子場論,一對正反粒子可發生湮滅變成一對高能伽馬光子,而一對高能伽馬光子在高溫下亦可發生反應產生一對正反粒子。比如在T=10K的溫度下可發生光子向質子和中子等重子的轉化。


我們通過易經可知:太極生二儀首先形成的一陰一陽的一維線性粒子(一陰與一陽互根)、二維平面(太陽與太陰互根)粒子和三維空間粒子(乾卦與坤卦互根)這三個不同(維)層次純陽能量粒子與純陰質量粒子的陰陽兩極互根的狀態和格局,而後二維平面中的太陽與太陰相交產生出兩對反物質粒子:少陽和少陰,三維空間中的乾卦與坤卦相交,產生出三對反物質卦,分別為震卦與翼卦、兌卦與艮卦、離卦與坎卦,這三對反物質卦同時具有以下共性:


1、三對反物質卦都是由純陽乾卦與純陰坤卦交合而變出來的。

2、三對反物質卦都是集能量與質量於一體的陰陽爻交錯混合之卦。


3、根據當今物理科學發現反物質相遇即發生溟滅,還原為純陽乾卦與純陰坤卦。


乾卦的反物質卦就是坤卦,但與上面三對反物質卦正好相反,乾卦與坤卦相遇溟滅為震卦與翼卦、兌卦與艮卦、離卦與坎卦這三對反物質卦。所以當今物理科學說光子的反物質就是光子本身,這種說法與易經原理不符。


當今量子科學把微觀粒子分為費米子和玻色子兩大類,但同時應包括暗質量和暗能量才算是一個完整的微觀物質系統,也許暗質量和暗能量根本就不屬於微觀粒子系統的組成部分,而是產生和形成微觀粒子系統的父母級物質系統,就如同乾卦與坤卦是其他六卦的父母之卦。


翼卦表達的是我們地球人類時空微觀物質原子核內質子的結構,震卦表達的是佛經須彌世界四大部洲中的東勝神州微觀物質原子核內反質子的結構,根據量子場論,震卦與翼卦相遇可發生湮滅變成一對高能伽馬光子,這裡觀察到的一對高能伽馬光子必然就是一對乾卦,而真實情況應該還有一對坤卦,因為坤卦振動頻率為0,人類觀察不到,所以只能觀察到一對乾卦。反之,一對乾卦與一對坤卦相互作用亦可發生反應產生一對正反粒子,這一對正反粒子就是震卦與翼卦。


二、如何看待光子的本質


當今量子科學並沒有真正找出光子的結構,只是推測光子不具靜有質量,光子是人類時空中已發現的速度最快的能量粒子,光子的發射與吸收,使發射體失去能量,使吸收體增加能量,而無論是發射體還是吸收體都是集質量與能量於一體的識變之相(即科學認定的普通物質),也只有識變之相(普通物質)在光子的發射過程中會伴隨著熱輻射,在吸收光子的過程中也會吸收熱輻射,識變之相(普通物質)在光子能量的傳遞過程中導致相互作用的物質之間及鄰近空間的溫度發生變化。而法性之相產生相互作用時,在陰陽爻的動變過程中,只會伴隨著卦象的更迭,就不會產生所謂熱輻射現象,這是因為法性之相的變化只會使識變之相的存在狀態產生變化,而識變之相生滅變化的本質只是微觀粒子不斷地分解與重新聚合的過程而已。所以,含藏法性之相的靈魂只有變異,而永遠不會生滅。


當今人類科學發現的光子並不就是法性之相中的乾卦本身,光子只是識變之相中的乾卦,所以,若今後人類科學那一天若發現光子也具有微小的靜質量,並且由此推翻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我們對此也不會感到奇怪。


在研究微觀粒子時,我們始終要明白在識變之相的上面有一個高高在上的法性之相在操控著識變之相的變化,大家只要看看沈今川教授關於《關於人體「特異功能」研究報告》一文就可以對法性之相-意識的功能有一個小小的了解,這只是孫儲琳女士演示的意識功能,大家可以將這個意識功能放大到全宇宙,我們就應該把法性之相稱作宇宙意識,宇宙意識不是屬於哪一個人的,而是宇宙眾生意識的共振,所以,佛經說:我們地球、太陽系乃至銀河系都是意識運動類型相同的眾生共感而變現出來的。


三、如何看待希格斯粒子


當今物理科學把希格斯粒子理解為能產生質量場的玻色子,這與易經的原理不相符合,也許有的人並不認為易經是多麼嚴謹的智慧經典,但本博客的許多文章的結論都說明易經不僅能印證佛經所說的十法界的識變之相和一真法界的法性之相,還能印證當今物理科學在微觀粒子方面的許多概念及當今物理科學存在的問題,例如:微觀粒子存在的電子、介子、夸克、質子、中子及光子都能在易經的二儀線性粒子、四相平面粒子和八卦空間粒子這三個不同維次中找到對應的位置,質量是在易經的二儀線性階段就產生並存在的與能量互為其根的純陰粒子,是產生有形器世界的母親,而當今科學推測的暗質量就與易經中法性之相的坤卦及為相似,而暗能量與易經中法性之相的乾卦及為相似,所以,搞清楚暗質量和暗能量及與微觀粒子的相互關係是今後科學最重要的課題,因為暗質量和暗能量與宇宙意識結構非常接近了。


本文源於gjgtsy新浪博客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探索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一項嚴肅的海洋物理科研發現,倒是論證了衝浪的科學方式
漲姿勢:星際穿越中的物理科學是真的嗎?
中國物理科學家在量子加密通信研究領域取得重大技術突破
千年大揭秘:世上到底有沒有鬼?物理科學家終於給出了答案
這種「電磁輻射」危害最大!物理科普「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這個為竇唯彈琴的北大物理科學家徹底火了 一個視頻破上億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