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兒童用品一定「安全」嗎?進口的餐具奶瓶竟然...
本報訊 (通訊員 呂一峰 記者 李曉平)「二孩」時代,進口兒童用品越來越成為媽媽的首選。然而,進口未必「安全」。昨日,廈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通報2015年和2016年1-5月進口兒童玩具、紙尿褲、服裝、食品接觸產品等重點敏感進口兒童用品質量安全情況。
兒童玩具缺少警告標識
去年,廈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共計檢驗進口兒童玩具337批773.1萬美元,包括嬰孩車及配件、塑料玩具、填充玩具、鐵質玩具等。發現不合格7批75.2萬美元,不合格的主要內容有,標籤標識上的年齡組標識及小零件警告標識缺失;進口時未取得我國強制性產品認證;包裝塑料薄膜袋未達到我國強制性標準要求等。今年1-5月,廈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共檢驗進口兒童玩具69批次121.1萬美元,發現不合格3批9.3萬美元。
紙尿褲標識不合格批次增
今年1-5月,廈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共檢驗進口嬰幼兒紙尿褲219批1327.5萬美元,發現不合格109批459萬美元,較去年不合格批次有上升趨勢。據統計,去年紙尿褲不合格主要原因有,產品無中文標識或中文標識不符合我國國家標準的有關要求;微生物指標不符合我國強制性標準規定;未能及時提供毒理學報告等問題,不合格產品主要來自日本、中國台灣、印度尼西亞、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
童裝纖維成分標識錯誤
童裝方面,去年,廈門檢驗檢疫局共計檢驗進口服裝(含兒童服裝、嬰幼兒服裝)921批118.19萬件,貨值319.89萬美元。發現不合格58批69.89萬件26.47萬美元,主要不合格內容是纖維成分標識錯誤和耐水洗色牢度不合格,不合格服裝原產地以菲律賓、中國台灣、義大利、泰國等國家和地區最為突出。
今年1-5月,廈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共檢驗進口服裝297批145.4萬美元,發現不合格91批20.9萬美元,貨值不合格率為14.4%,較去年大幅下降。
餐具奶瓶重金屬遷移不合格
餐具奶瓶方面,去年,廈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共計檢驗進口食品接觸產品(含兒童餐具、嬰兒奶瓶等)1509批6.5萬噸1803萬美元;發現不合格29批41.751噸35.7萬美元,主要是由於標識標籤和鉛鎘重金屬遷移不合格。
針對安全衛生環保項目不合格的兒童用品,廈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均都已依法作退運或銷毀處理。相關負責人也建議廣大市民,要從正規渠道購買進口兒童用品,以確保質量安全。






※進口食品標籤竟然暗藏這樣的貓膩...
※進口食品一定安全?不!多款進口蜂蜜被檢不合格
※6.5噸進口食品倒進火爐?只因它們都不合格
※驚!食品安全再出大案,「進口酸奶」系走私貨!
※進口兒童用品有問題 進口兒童用品有什麼問題呢
※購買進口食品,你夠「專業」嗎?
※進口食品安全性高?不!進口食品不合格的也不少
※廚房裡的進口用品,我只服第4款
※進口食品竟無中文標籤!這樣的食品質量能有保障嗎?
※嚇死寶寶了!質檢總局來電:大量進口食品器具不合格...
※購買進口化妝品 你還在貪「便宜」嗎?
※進口牛奶怎麼選?
※進口餐廚具、器皿重金屬超標!進口商品並不如想像中優質!
※進口的鈣片一定更好嗎?
※這個國家石油儲備量全球第一 卻還需進口汽油!
※裝進口袋裡的魚
※天機!狗狗的進口零食真的是進口的嗎?多半是青島造的!
※秋褲,竟然是原裝進口的洋貨!
※這些進口食品不合格,你還在買嗎?小編常喝的飲料上黑榜了,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