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楊凝式《韭花帖》,得二王風神,自由抒寫性靈

楊凝式《韭花帖》,得二王風神,自由抒寫性靈

楊凝式,字景度,號虛白,陝西華陰人。唐末為秘書郎,五代時官至太子少師,世稱「楊少師」。一度在洛陽過著一種佯狂的生活,因此時人還給他「楊風(瘋)子」這麼一個雅號。


楊凝式的書法在唐時受歐陽詢、顏真卿、懷素、柳公權等人影響較大,後上溯魏晉,於二王處得其風神,形成自己多變的風格,自由抒寫性靈,開創有宋一代尚意書風。

楊凝式《韭花帖》,得二王風神,自由抒寫性靈

楊凝式《韭花帖》,得二王風神,自由抒寫性靈


楊凝式《韭花帖》,得二王風神,自由抒寫性靈

楊凝式《韭花帖》,得二王風神,自由抒寫性靈


楊凝式《韭花帖》,得二王風神,自由抒寫性靈


清乾隆內府藏本 無錫博物館藏


傳世的作品只有四件: 《韭花帖》 《盧鴻草堂十志圖跋》,行書,為楊凝式為唐人繪畫所題的一段跋,用筆、結體極類顏真卿的《爭座位帖》、《祭侄稿》,渾厚凝重。 《夏熱帖》,行草,是楊凝式苦於夏天暑熱而作的一通手札,似取法於顏真卿的《劉中使帖》和柳公權的《蒙詔帖》,遒勁挺拔而又沉著痛快。


《神仙起居法》,草書,內容是記敘古代醫學上的一種按摩法。只有八行,全篇初看粗頭爛服,若不經意,其實用筆時緩時疾,一氣呵成,顯示出其控制節奏韻律的高超技藝。時而草書之中夾雜一些行書,後人稱為「雨夾雪」,此法始於顏真卿稿書,到楊凝式一融會貫通,使人望之已無跡可尋,幾入化境。


宋人對楊凝式頂禮膜拜。蘇東坡在《東坡志林》中稱「楊公凝式筆跡雄強往往與顏行相上下」。黃庭堅作詩推崇他,還說:「楊少師書,無一字不造微入妙,當與吳生(吳道子)畫為洛中二絕。」連挑剔的米芾也贊其「天真縱逸」、「如橫風斜雨」等等。然而楊凝式的影響絕非僅僅限於宋代,六百年後的明朝,一代書法領袖董其昌對他更是異常重視,董其昌的書風也明顯受到楊凝式作品(尤其是《韭花帖》)的感染,董在《畫禪室隨筆》中數番提到楊凝式。歷來讚譽甚多。


據傳楊凝式不喜作尺牘,因此流傳到今天的這幾件紙本墨跡,顯得異常珍貴。《宣和書譜》等典籍稱楊凝式喜題壁,居洛陽十幾年,兩百多寺院均有其壁書,風靡一時。如無楊凝式墨跡的寺院,往往會先粉飾其壁,擺放好筆墨、酒肴,專門等楊凝式來題詠。楊風子「若入院,見壁上光潔可愛,即箕距顧視,似若發狂,行筆揮灑,且吟且書,筆與神會。書其壁盡方罷,略無倦意之色。」(張齊賢《洛陽縉紳舊聞記》)。壁書隨興而作,無拘無束,所以無法刻石而保存下來,儘管如此,像黃庭堅這樣的人物仍然到洛陽「遍觀僧壁間楊少師書」,可見楊凝式給宋人影響之深。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密碼 的精彩文章:

米芾的行書的刷法,掌握9個特點有用處
李世民的《屏風帖》,深得右軍草書意趣及使轉形勢
龍門二十品,字形獨特、筆力剛健,穿越了1500年的光陰,好像聽到落地「噹啷」之聲!
《書譜》筆法的具體體現,孫過庭既說了,又做了
您可能感興趣

《神諭:瑪雅傳說》流光羽翼首曝 拉風神裝帶你飛
《火王》與陳柏霖組「火王天團」出道 景甜變身「風神」白衣舞劍肆意洒脫
米芾行書《賀鑄帖》,奇崛之最,風神皆全
米芾經典行書《賀鑄帖》,奇崛之最,風神皆全
剛勁圓熟、風神洒脫:唐 顏真卿 行書《祭伯文稿》書法欣賞
淡而彌厚,風神洒脫——石濤花卉冊
清·高其佩《雜畫冊》,點染勾寫隨意,頗得機趣風神
風神灑盪留千載——觀范義成老師銘品《風神灑盪》有感
東方風神錄里的蘿莉與御姐,萌神與女王攜手來襲
富堅義博《全職獵人》再出新角色,畫風神似女明星
陰陽師式神傳說,獨眼一目連竟然是風神?
方寸間的漢風神韻
風神俊秀的寶玉為什麼會覺得自己就是「泥豬癩狗」?
《羞羞的鐵拳》沒看夠?艾倫變身時間浪人,畫風神同步!
蕭敬騰「雨神」並不算什麼,陳奕迅也當上「風神」了?
美女書法家徐燕作品欣賞:筆墨性情,風神瀟洒
在「網紅」張召忠眼中,東風風神的「軍工情緣」有何不同?
風神俊秀的寶玉為什麼會覺得自己就是「泥豬癩狗」?誰讓他如此「自卑」?
新中式 · 古風神韻 , 儒雅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