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金日成為何稱寧願在沒中國幫助下戰爭

金日成為何稱寧願在沒中國幫助下戰爭

在朝鮮戰爭期間,中朝高層之間缺乏一種超脫意識形態的真誠和信任,從而給他們的同盟及合作帶來了困難。關於朝鮮戰爭停戰的時機,中朝雙方似乎一直爭論不休。沈志華:朝鮮戰爭歷時三年,但是從1951年7月至戰爭結束,打打停停,多一半時間都是在停戰談判中度過的。在這兩年多的時間裡,中朝雙方在停戰時機的問題上,也是分歧不斷,爭論不休。第五次戰役以後,中國方面終於感到戰爭難以繼續下去了。

金日成為何稱寧願在沒中國幫助下戰爭


1951年5月下旬,毛澤東主持中共中央召開會議,決定採取「邊談邊打,爭取談判解決問題」的方針。金日成卻仍然急於求成,反對戰爭長期化的打算,要求中朝聯軍6月末至7月中旬再發動一次總攻。毛澤東只得請金日成於6月3日抵達北京進行商議。經過商談,金日成同意6至7月不發動進攻,但還是要求經過準備在8月發動反攻。


毛澤東無奈,只好要求斯大林接見金日成和高崗,同時希望在蘇聯養病的林彪也參加會談。經斯大林同意,6月10日金日成和高崗乘蘇聯派來的專機飛往莫斯科。斯大林詳細詢問了中方關於停戰談判的意見後,表示同意,並給毛澤東回電:「我們認為,現在停戰是件好事。」金日成無法再堅持己見,朝鮮戰爭由此進入邊談邊打的階段。

金日成為何稱寧願在沒中國幫助下戰爭


據蘇聯大使拉祖瓦耶夫觀察,「朝鮮領導人對於停戰談判有些戒心,儘管他們沒有公開和直接地表達出來」。金日成回到朝鮮後,心情十分沮喪,認為蘇聯在聯合國的代表馬立克6月23日呼籲停戰談判的發言「是中國力圖達到停戰和擺脫援助朝鮮這一負擔的最明顯的表示」,甚至在馬立克發表聲明之後的幾天時間裡,北朝鮮的報界以及其他宣傳機關,對此都「沒有進行詳細的解釋,也沒有發表任何評論文章」。雖然朝鮮領導人後來也「認識到了締結停戰協定在軍事和政治上的必要性」,但他們認為中國代表團為能達成停戰協定而對美國人過分寬容和讓步,同時也抱怨中國人在談判過程中沒有及時地、充分地聽取朝鮮代表的意見。


特別是當7月27日毛澤東通知金日成,如果美國人堅持將現有的前線作為分界線的話,那麼可以向美國人做出讓步時,金日成表示了極大的不滿。他立即答覆說,「這種讓步是不可能的」,因為這意味著對朝鮮的「嚴重政治打擊」。金日成甚至對朴憲永說:「我寧願在沒有中國人的幫助下繼續進行戰爭,也不願意做這種讓步。」後來因美國代表在分界線問題上提出了過分要求,並在談判中立區進行挑釁,中方表現出強硬立場,才使朝鮮人的情緒有所好轉。不過,拉祖瓦耶夫注意到,「最近數月來,朝鮮人對中國人的態度明顯地冷淡了,朝鮮人更加堅定了依靠蘇聯的方針。」

金日成為何稱寧願在沒中國幫助下戰爭



我記得您提過,到了1952年,中朝雙方對於停戰談判的態度又倒了個,只是,雙方的立場仍舊是對立的。沈志華:的確,中朝雙方對談判的態度不久便走到了自己的對立面。1952年下半年,在朝鮮戰場雙方基本取得力量平衡的同時,板門店的停戰談判卻陷入了僵局,問題竟膠著在毛澤東起初認為最容易解決的戰俘問題上。此時,毛澤東主張把戰爭繼續下去,而在和平談判問題上堅決不能讓步,但朝鮮方面卻希望接受美國的停戰條件,儘快在停戰談判協定上簽字。斯大林從蘇聯與美國對抗的全球戰略出發,再次支持了毛澤東。

1952年2月板門店談判達成協議:在簽訂停戰協定後九十天內召開相關國家的政治會議解決朝鮮問題,但在其他議程,特別戰俘問題上還有爭議。這時,朝方主張儘快結束談判,金日成還直接向毛澤東表示出「不願繼續進行戰爭」的意見。拉祖瓦耶夫向莫斯科報告說:「金日成在與南日討論談判陷入困境的原因時表示了這樣一種看法:應該建議簽訂停戰協定,而把所有未解決的問題移交給政治會議去研究。金日成認為拖延談判是不利的,因為美國的空軍正在繼續給朝鮮造成慘重的損失。

金日成為何稱寧願在沒中國幫助下戰爭



他看不到繼續就戰俘問題進行爭論有什麼合理性,因為這些爭論正在導致更大的損失。」金日成還認為,中國志願軍的大多數戰俘都是以前蔣介石軍隊的人,在政治上不可靠,所以「為了他們去鬥爭沒有特別的意義」。「金日成指示南日弄清楚中國人在這個問題上的態度,並建議以李克農的名義在戰俘問題上做出讓步。」拉祖瓦耶夫還反映,中國領導人「擔心大量蘇聯軍事裝備的供給會隨著朝鮮戰爭的結束而減少或中斷」,並認為匆忙地解決問題,只能相反地導致削弱中朝方面的力量。


5月2日,朝鮮停戰談判五項議程中的四項已經全部達成協議,但在第四項議程,即關於戰俘安排問題上,美國方面提出了自願遣返的原則,而中國方面堅持應全部遣返,雙方的談判由此陷入僵局。朝鮮領導人原指望不晚於5月份與美國人簽訂停戰協定,並依此來計劃安排1952年下半年的經濟工作和政治工作,沒想到談判因戰俘問題產生爭議而拖延下來,「這使朝鮮領導人感到莫大的失望。金日成建議中國同志在戰俘問題上做出讓步,並爭取簽訂停戰協定」。

金日成為何稱寧願在沒中國幫助下戰爭



顯然為了照顧朝方的意見,7月3日,中朝代表團提出新建議:除了非朝鮮籍戰俘仍需全部遣返外,同意朝鮮籍戰俘無須全部遣返,「即其居住地在敵對方的朝鮮籍戰俘應返回敵對方領土;在應召入伍前居住於俘獲方領土上的朝鮮籍戰俘,應全部留在原處並應被釋放遣送回家」。但是美國方面不顧中朝方面的一再退讓(包括已不再堅持遣返全部被俘人員),於7月13日提出了總共遣返八萬三千人(包括人民軍被俘人員百分之八十和志願軍被俘人員百分之三十二)這個基本數字,並聲稱這是最後的、堅定的、不可改變的方案。中朝方面被迫做出最後選擇。


對此,中國領導人的態度十分堅決。毛澤東在7月15日給金日成的電報中說,在敵人狂轟濫炸的軍事壓力面前,接受其挑撥性和引誘性而並非真正讓步的方案,對中朝方面在政治和軍事上都是極為不利的。戰爭繼續下去,固然會給朝鮮人民和志願軍帶來進一步的損失,但中朝人民也在戰爭中愈戰愈強,鼓舞著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去反對侵略戰爭,並推動了全世界保衛和平運動的發展。戰爭使美國的主要力量陷在東方繼續遭受損失,而蘇聯的建設得到了加強並影響著各國人民革命運動的發展,因而也就推遲了世界大戰的爆發。毛澤東保證,中國人民願盡一切可能幫助朝鮮人民解決困難。

金日成為何稱寧願在沒中國幫助下戰爭



總之,「在現時形勢下,接受敵人這一方案必然要長他人志氣來滅自己威風」。最後,毛澤東不無用意地告訴金日成,中方的看法和方針,在徵求了斯大林的意見後再告訴平壤。同日,毛澤東致電斯大林說,中國主張堅決拒絕「敵人這種挑撥性和引誘性方案」,並表示準備戰爭擴大。毛澤東還通報說,「金日成同志對此有不同看法。」金日成在7月16日給毛澤東的回電中表示贊同他對當前局勢的分析,並感謝中國將全力提供援助的承諾。但是就在同一天給斯大林的電報中,金日成卻抱怨說,由於消極防禦的方針,轟炸給朝鮮的城市和平民帶來了極大損失,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拒絕接受敵方的條件。雖然他表示同意毛澤東的意見,但還是希望儘快停戰:「我們必須堅決力爭儘快簽訂停戰協定、實現停火和根據日內瓦公約交換所有戰俘。這些要求會得到所有愛好和平的人民支持,並使我們從被動的局面中擺脫出來。」


戰俘問題,這個看上去不那麼大的問題竟然成為了雙方談判的死結。沈志華:中朝之間在談判中的戰俘問題上持有不同立場,除了政治上的考慮之外,還有一個更為實際的原因,即雙方的戰俘政策完全不同。由於受國內戰爭傳統做法的影響和缺乏國際鬥爭經驗,中方從一開始就未曾想過扣留戰俘。1950年11月17日彭德懷致電軍委,擬在戰役發起前釋放一百名戰俘,以動搖敵人軍心。18日毛澤東複電,「釋放一批戰俘很對。

金日成為何稱寧願在沒中國幫助下戰爭



今後對戰俘應隨時分批放走,不要請示。」這樣,中方掌握的戰俘即相應減少。此外,1951年11月中朝商定,為便於釋放戰俘工作,以後南朝鮮戰俘交由人民軍管理,而志願軍只管理其他國家的戰俘。這樣,中方實際看管的戰俘人員十分有限,沒有多少談判的本錢,這大概也是中國主張「全部遣返」的原因之一。


而朝方出於戰後經濟建設需要勞動力的考慮,則暗地裡扣留了大量戰俘。據繼任蘇聯大使蘇茲達列夫的報告:「朝鮮同志認為將大量南朝鮮的戰俘扣留下來,讓他們在北朝鮮從事各種繁重的體力勞動比較好,而無須去考慮他們要求返回自己家鄉的願望。」問題最後還是在莫斯科得到解決的。1952年7月15日毛澤東電告斯大林,美方提出的方案,「兩者比例極不相稱,敵人企圖以此來挑撥朝中人民的戰鬥團結」。「在敵人的壓力下屈服,對我極為不利」,並表示即使談判破裂,也絕不讓步,「因為這個問題是個政治問題,不但對朝中兩國,而且對整個革命陣營都有影響」。第二天斯大林即複電:「你們在和平談判中所持的立場是完全正確的。」

金日成為何稱寧願在沒中國幫助下戰爭



周恩來隨後於8月訪蘇,並與斯大林舉行了多次會談。中途趕來的金日成、朴憲永和彭德懷參加了後期會談。除討論中國經濟建設的問題外,會談的重點在於確定以後戰爭中應採取的方針。周恩來介紹了戰場上中朝力量的情況,認為「現在我們有足夠的把握,可以進行更長時間的作戰,並且因為建立了堅固的坑道工事,也經得住轟炸」。關於戰俘問題,斯大林首先指出,美國人想按自己的主張解決戰俘問題,而根據國際法,交戰各方必須遣返除罪犯以外的所有戰俘。斯大林問,毛澤東對戰俘問題是怎樣考慮的:是讓步還是堅持自己的主張。


周恩來簡要地介紹了在這個問題上中朝之間存在的分歧,並表達了毛澤東「必須堅持遣返全部戰俘」的看法。周恩來說:「朝鮮人以為,繼續打下去不利,因為每天的損失要超過在遣返上有爭議的戰俘人數,而停戰對美國不利。毛澤東則認為,戰爭打下去對我們有利,因為這打亂了美國對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準備。」

金日成為何稱寧願在沒中國幫助下戰爭



斯大林當即肯定說:「毛澤東是對的。這場戰爭傷了美國的元氣。北朝鮮人除了在戰爭中遭到犧牲以外,並沒有輸掉任何東西。美國意識到,這場戰爭對他們是不利的,必須結束它,特別是當他們知道仍有我軍駐在中國以後。需要的是毅力和耐心。」斯大林還提出了一個更能觸動中國領導人神經的問題,他提醒周恩來說:「對美國必須強硬。中國同志必須了解,如果美國不輸掉這場戰爭,那麼中國永遠也收復不了台灣。」


對於平壤的說服工作,自然還要莫斯科出面。在9月4日與金日成會談時,斯大林問到,朝中之間在談判問題上是否存在某種分歧。金日成回答:「我們之間不存在原則上的分歧。我們同意中國同志提出的那些方案。但是,由於朝鮮人民目前處於的嚴重狀況,我們更願意儘快締結停戰協定。」斯大林立即說:「我們在此已經與中國代表團討論了這一問題,並表達了這樣的建議:不同意美國人提出的關於戰俘問題的條件而堅持自己的條件。」

金日成為何稱寧願在沒中國幫助下戰爭



「如果美國人不願意遣返百分之二十的中朝戰俘,……那麼他們的那百分之二十的戰俘也不能返回,一直到他們不再扣押中朝戰俘為止。」斯大林最後以肯定的語氣結束了這一話題:「這就是我們對此問題的看法。」1952年11月10日蘇聯代表在聯合國提出了解決朝鮮問題的新提案,24日又提出補充建議。28日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發表聲明,完全贊同蘇聯的提案和建議,即先停戰,再解決全部遣返戰俘問題。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抗美援朝:美軍哪個軍被志願軍趕下海
成吉思汗為何不攻列印度:被怪物嚇回
鄭成功父親曾亦盜亦商 料羅灣大敗荷蘭
中國空軍奇襲之謎:曾擊毀日戰機160架
您可能感興趣

朝鮮戰爭金日成為何說「寧可不讓中國幫我打仗」?
日俄戰爭中,為何中國會幫助日本打擊俄國?
俄軍為何急切求助中國,中國的「未來戰機」成為未來戰爭的競爭點
抗日戰爭中被稱為「戰神」的國軍上將是誰?
在這些戰爭中,動物竟然幫了大忙,成為「助戰英雄」
一支由朝鮮人組成的日軍,來到了中國,還幫助日本進行侵華戰爭
日俄戰爭中,清廷在宣布了中立之後為何又暗地幫助日本?
日本人說若是沒有這倆中國人的幫助,甲午中日戰爭就不會贏
金日成為何從朝鮮來到中國東北參加抗日戰爭?
這小國家曾經得到過中國的援助,後自稱戰爭強國,還想拿下泰國
毛澤東與金日成談朝鮮戰爭:中國志願軍奉陪到底
甲午中日戰爭中國失敗,只因為沒有派他出戰
日俄戰爭期間,中國為什麼要幫日本搞俄國?
日俄戰爭為何在中國的地盤交戰,清政府許諾他們什麼
有「波斯雄獅」稱,他兩伊戰爭中脫穎而出,後成為此國「間諜王」
抗日戰爭中被日軍俘虜的中國女兵,沒一個好下場
抗日戰爭中,他被譽為「戰神」,可為何十大將軍中卻沒有他
抗日戰爭時期!都有哪些國家幫助中國?
抗曰戰爭!日本士兵強姦中國婦女,有沒有後代在中國?現在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