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來自媽媽的遺傳?
所謂智商,其實是「智力商數」的簡稱,是智力除以年齡的商,體現的是人在某個年齡段的智力發展水平。很容易想像,如果一個人得不到最基本的教育,即使先天基因再怎麼「聰明」,成年後的智商也不會高。所以智商這件事呢,絕對是「一半天註定,一半靠打拚」的,男士們千萬別以為娶了個博士妻子就能生下諾獎兒子喔。
那麼為什麼會有「寶寶智商遺傳自媽媽」這樣的說法呢?
首先,要從染色體說起。人類有23對染色體,其中1對是性染色體,分為X染色體和Y染色體,擁有XX染色體的受精卵將發育成為女寶寶,XY染色體的是男寶寶,另外22對則是常染色體。如果決定某一性狀的基因位於性染色體上,那麼這種性狀的遺傳就會和性別發生密切聯繫,而不呈隨機分布。例如我們熟知的色盲,就是一種基因位於X染色體上的遺傳性疾病,如果媽媽是色盲,兒子一定是色盲,女兒則很可能不是,因為男孩的X染色體來自母親,而Y染色體來自父親,女孩兩條X染色體的來源則是父母各一條。
早在上世紀70年代,科學家們就通過統計分析發現,雖然男女智商都服從正態分布,但男性的智商特別高或特別低的人數更多,而女性則更集中在中等水平,此外,一些跟智力發育相關的遺傳病也更多出現在男性身上,這些跡象都顯示,一些決定智力水平的關鍵基因位於X染色體上。後來,隨著基因組技術的發展,人們逐漸了解了越來越多的基因,發現X染色體上有許多基因管控著大腦,因此,可以說X染色體上存在「決定智商的基因」,對於男孩而言,由於只有一條X染色體,所以媽媽的基因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對於女孩來說,擁有兩條X染色體,影響自然也是父母各一半。換個角度來說,天才爸爸的「聰明X染色體」只能傳給女兒,兒子可是撈不著呢!
理論上似乎母親真的決定了兒子的智商,但實際情況如何呢?美國科學家統計了兩千多個家庭的父母及孩子的智商,發現母親和兒子的智商相關程度為0.443(相關程度數值為0~1,越接近1,兩者相關性越強,越接近0,說明兩者越沒有關係),父親和兒子的智商相關程度則是0.411,兩者之間的差距實在是微不足道。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結果,主要有幾方面的原因——第一,決定智力發育的基因不僅僅位於X染色體上,常染色體上也有一些影響智商的基因;第二,母親有兩條X染色體,最終傳給孩子的是哪一條,完全看天意;第三,基因的遺傳規律中,除了最為人所熟知的顯隱性遺傳之外,還有不完全顯性(如透明金魚tt和普通金魚TT的後代Tt是半透明金魚)、共顯性(如ABO血型中A和B都是顯性,隱性純合則為O型)、延遲顯性(如慢性進行性舞蹈病多在中年開始發病)、累加效應(如小麥粒色從R1R1R2R2到r1r1r2r2隨隱性基因個數增加而逐步遞減)、上位效應(如西葫蘆綠皮是隱性,白皮和黃皮都是顯性,但有白皮基因存在時,黃皮基因就不表達)、連鎖效應(如指甲髕骨綜合症基因往往與A血型基因相連,如果有病史的孕婦檢驗胎兒血型為B型或O型,則有很高的幾率為健康寶寶)等許多複雜的情況,不能簡單地推論;第四點也正是最開始說的,決定智商的不僅僅是遺傳因素,後天的培養和訓練也是非常重要的。

※智商遺傳自媽媽,性慾遺傳自爸爸
※原來「智商來自媽媽,性慾來自爸爸」,台灣人平均智商數一數二高!
※媽媽,讓我自己來好嗎?
※李嫣自信可愛遺傳媽媽品味,網友:都是王菲害了她
※來自媽媽的,一碗熱粥的關懷
※准媽媽,來看你家寶的眼睛、鼻子、身高、胖瘦都會遺傳誰!
※除了身高智商外,媽媽的這些東西竟然也會遺傳給孩子
※感謝爸爸媽媽的作文
※爸爸媽媽的愛作文
※來看看,順產媽媽和剖腹產媽媽的親身經歷吧!
※我的爸爸媽媽作文
※我的「獼猴桃」媽媽,我的腦癌媽媽
※我的爸爸和媽媽
※媽媽的靠背老椅,送給媽媽
※離奇自述:粗心奶奶弄丟孫子,去世後託夢給媽媽
※關於爸爸媽媽的作文
※貓媽媽用自己詮釋了母愛的偉大!
※稀罕媽媽的爸爸,才是好爸爸
※媽媽給我的愛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