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春節習俗】初一拜年的習俗是怎麼來的?

【春節習俗】初一拜年的習俗是怎麼來的?

【春節習俗】初一拜年的習俗是怎麼來的?


導語:大年初一,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天。最能體現過年喜慶、歡樂、溫馨氣氛,又最具代表性、最帶文化味的春節活動,莫過於正月初一的大拜年了。


新年的初一,大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名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初一早晨,晚輩要先向長輩拜年。長輩受拜以後,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互道「恭喜發財」、「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在古代,上層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當時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係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為拜年。明代人們以投謁代替拜年。「名刺」和「名謁」即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又添了「團拜」的形式。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電話拜年和手機簡訊拜年、網路拜年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11種方式讓城市變智能?
發獃時,大腦比平時還忙?
2015年即將出現哪10大醫學創新?
喝酒真的有益健康?常識未必正確
您可能感興趣

拜年的習俗從何而來?
【年俗】初一習俗,你都知道嗎?
愚人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
花朝節的來歷和習俗
春節習俗完整版,看看老祖宗是怎麼過年的~
各地中秋節的習俗,快來看看有你家鄉的習俗嗎?
【春節習俗】大年初四,三羊開泰怎麼說
從吃月餅到賞月,傳統的中秋習俗是怎麼來的?
春節習俗完整版,看看老祖宗是怎麼過年的
歷史圖說:臘八節的來歷與習俗
聖誕節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哪些?
有趣的清朝春節習俗大盤點,一起聊聊以前過年的觀念與習俗
元宵節的來歷和習俗你知道多少?
今日立冬:吃餃子的習俗原來是這麼來的!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你知道多少?
春節傳統習俗之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農村磕頭拜年的習俗,你還記得嗎?
大年初五習俗之「破五」,這些傳統的過年習俗,你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