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欣頻:讀書不是唯一的覺知之道,卻可以拯救靈魂

李欣頻:讀書不是唯一的覺知之道,卻可以拯救靈魂

她是一個無可救藥的知識狂


她大量地買書、看書


卻從不丟書

愛讀書


只因讀書救過她的命


在她眼中


讀書不是唯一的覺知之道

卻是一道方便之門


最不假外求的路


她是誰


荒島君這就帶你


一起來聽聽她的故事


文 | 李欣頻

李欣頻:讀書不是唯一的覺知之道,卻可以拯救靈魂



我是一個無可救藥的知識狂,住在一間圖書分類細密的屋子裡。

我的家,基本上是一個為了書、CD、DVD和存放各式各樣資料存在的空間。一事不知,儒者之恥,我對知識的貪婪狂已經到偏執的地步。我想像我某個前世曾是圖書館員,所以善於整理和分類。堆在計算機桌前那兩落差不多半人高的書柱,是我正在閱讀以及希望自己必須在某一段時間內讀完的書。

李欣頻:讀書不是唯一的覺知之道,卻可以拯救靈魂



我把我的幾千本書拆成幾十個類別,再各自歸放在設計成一格一格的書櫃里,它們包括:

自我探索、易經、靈魂學、塔羅、賽斯、克里希那穆提、佛教、占星與生命密碼、天文學、大腦學、吸引力、二一二、時尚、飲食文學、生死學、巫術學、中醫藏醫印加醫學印度醫學、旅行總論、攝影、大陸先鋒詩、古詩詞、廣告學、創意學、夢、網路、知識與哲學、心理學、電影、量子物理、輪迴與中國預言、愛情理論、性別、建築總論、勵志、誠品閱讀、聯合文學……


旅行總論自成一類,總論之下再以地區細分為十多個次類,以便於搜尋和寫作。

李欣頻:讀書不是唯一的覺知之道,卻可以拯救靈魂



每一本書看完之後,就會被安置到屬於它的位置。DVD亦是這樣分類。總之,族繁不及備載,分類繼續擴大中。我甚至想換一間大房子來收納書。


大量大量地買書、看書,而且不丟書


其實我的生活愈來愈簡單。我適量的吃,不浪費食物。一年買不到三件新衣,有些衣服縫一縫補一補可以再穿。在《變局創意學》中,我寫了一篇〈向貧民學習孑然一身的最低生活需求〉:


……正因為我們處在變動中,所以包袱愈少愈好。


……我們不必等災難發生才開始學「放下」,只要利用每晚睡覺前五到十分鐘,觀想自己身外的人事物一一幻滅消失,只剩下自己這隻軀體時,靈魂里還留下什麼?


……想知道自己有沒有安全感?打開你家的冰箱就知道了,如果屯積過量的食物,就表示需要重新調整安全感不足的心態。


就如同《攻頂》這本書啟發我的,我們登山時,不可能把所有東西都背在身上,背包就這麼大,只能放進必需的物品,「生活所需被壓縮成一隻重量僅五十磅的背包」

李欣頻:讀書不是唯一的覺知之道,卻可以拯救靈魂



對我來說,書就是必需品。讀書的最高境界為丟書、無書,因為放眼望去天地間無一不是無字之書。然而丟書無書,如此境界必須歷經幾生幾世的努力才能夠到達。


我大量大量地買書、看書,而且不丟書,每兩星期大約花費一萬多元(台幣,摺合人民幣約兩千元)在博客來、誠網,在亞馬遜,從不手軟也從不比價。和《十四堂人生創意課》一樣,我寫《變局創意學》,背後也是上百本書和上百部電影的吸收、消化與再釋出。這是書寫最大的意義,是分享的樂趣,也是我甜蜜的使命。為了書寫,每一本書我都必須重看,取其菁華,相互參照。絕大部分書要在看第二遍、第三遍時才會發現之前忽略或錯過的,甚至是最關鍵的部分。


書寫是為了分享,只閱讀而不整理以及與人分享,我深覺是一種罪惡。書寫是閱讀的完成。

李欣頻:讀書不是唯一的覺知之道,卻可以拯救靈魂



我一天至少讀一本書,最多的時候,一天可以讀到五本,這還不是紀錄,據我所知,有人可以一天讀四十多本(薛良凱老師)。當閱讀累積到一定的量,一本書屬不屬於你,通常翻讀幾頁就知道,你也很快能夠辨認出每一本書的特點,找到自己之所需。


閱讀就是如此,當你讀得夠多,便理解得愈快;理解得愈快,又讀得更多,並且與原來的知識系統連結。不過小說除外,它需要一段不被干擾的時間,最適合在飛機上閱讀。

李欣頻:讀書不是唯一的覺知之道,卻可以拯救靈魂



有些書只要讀關鍵的部分,像量子力學的《優雅的宇宙》,數理的部分我會跳過,只讀觀念,再與其他同類型的書對照與串連。


我享受買書、讀書的樂趣,這一點也不構成壓力,時間也不成問題,連在廚房烤麵包的空檔我都能看好幾頁書。唯一的痛苦,是當你想買的書買不到時,例如2007年重出的《聖境寓言書》,現在竟然已經消失了。這麼重要的一本書,羅蘭艾默里奇拍攝電影的源頭,無聲無息地絕跡了。


「請趕快買呀」,現在我為讀者開書單時都必須再加上一句。對於這樣的閱讀狀態,有一次接受大陸媒體採訪時,他們直說不可思議、不可思議!


拚命閱讀,因為讀書救過我的命


一個人為什麼對閱讀如此執著、如此拚命?


理由很簡單,因為讀書曾經救過我的命。


少年時候我很不快樂,特別在高中那一段。我反抗學校,總覺得學校給我的儘是限制,行動的限制、思想的限制、想像力的限制。我因此也跟著痛恨這個世界,卻沒有朋友可以討論,為我解除迷惑。我還蹺家逃學,是老師父母眼中的問題學生。

李欣頻:讀書不是唯一的覺知之道,卻可以拯救靈魂



就在想放棄生命的時候,我遇到了一位老師:甘訓賓,在高三聯考壓力下,她給我自由和絕對的支持力量。我並沒有愛看書的父母,甘老師也沒有為我開書單,但是因為她,我得以逃離讓人窒息的教科書,躲進圖書館,在那裡我讀了一本又一本的書。


有一天,我讀到赫曼赫塞的《車輪下》,這本書救了我。赫曼赫塞擺出一種戰鬥的姿勢,站在少年的立場,強烈批判當時的社會以及不人道的教育制度,而我就是那個飽受摧殘,逃離教會學校的孤獨少年漢斯。但是漢斯死了,替代我死了,我內心的暴風雨慢慢平息,平安的從車輪下逃生,一直到現在。

李欣頻:讀書不是唯一的覺知之道,卻可以拯救靈魂



從此我完全明白,能夠救我、陪伴我的就是書。


很久以後我讀到《所有的巧合都是故意的》。我相信,人往往具有一種直覺,當你需要什麼時,靈魂會發出訊息,於是那個需要就恰恰好出現在面前,指引你。某一個時刻遇到某一本書絕不是意外,是註定。某一個時刻某一本書大賣,也不是偶然。

李欣頻:讀書不是唯一的覺知之道,卻可以拯救靈魂



當負面思考的力量太強大,人們就需要一本淺顯易懂,用最簡單的語言講出「心想事成」的正面思考法則,《秘密》、《吸引力》類型書因此大爆熱門。不要忽略簡單的哲理,往往蘊含最驚人的力量。

李欣頻:讀書不是唯一的覺知之道,卻可以拯救靈魂



於是我一路以書為伴,大學和研究所念廣告,撰寫廣告文案,出版《誠品副作用》,很目標導向的讀遍與創意相關的書,卻沒有想過有一天也會成為老師,甚至站在北京大學講壇上授課。


在北大我一邊念博士一邊當老師,有一班學生為在職生,非職場中堅份子即高幹;另一班為廣告系三年級學生。第一堂課我放「秘密」影片,一段一段講解,引導他們這要如何運用到生活上、創意上,台下幾乎都被定住了,鴉雀無聲,從來沒有老師用這樣的方式上課。


自成年後我開始瘋狂的旅行,拚命的收藏,迷戀著另類醫術及魔法超能力相關的知識和紀念品,還曾經拜劉君祖學習一年《易經》。

李欣頻:讀書不是唯一的覺知之道,卻可以拯救靈魂



二十八歲到三十四歲那七年,我一年至少旅行六趟,回家只為了卸下背包里的雜貨,洗好衣服再出發。旅行是閱讀的延伸,也是貫穿我此生的線索,是完成自我的一片片拼圖。


但這一切在我三十五歲那年從印度回來後,有了變化,我不想再到處找尋老師,我想緩慢下來,開始丟舊觀念、舊人生。雖然還是渴望旅行,但想去的地方已經不一樣了,譬如想到西藏學習藏醫,到一切屬於古文明的地方,祕魯、墨西哥,或者蘊藏特殊能量的南極。


我因此開始了我的靈性修練旅程。

李欣頻:讀書不是唯一的覺知之道,卻可以拯救靈魂



我因此大量購買心靈類書籍,最後發現,太多不被歸類為心靈的書,其實一樣在傳達靈性的訊息,只是沒有被辨認出來,像《暮光之城》,多數人認為是吸血鬼元素的青少女羅曼史,我卻把它視為靈性小說。《失落的符號》也是,《蘇西的世界》當然更是了。


每多讀一本靈性課題的書,往內心深入一步,就與存在更接近,每一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宗教中與自己的神連結。以我為例,我從印度教中學靜坐與呼吸,從佛教里悟到無常和空性,從回教學可蘭經和蘇菲旋轉舞,從基督教學禱告和與神對話。我的圖書分類學也因此愈來愈細緻。


如果只想看一本靈性的入門書,目前我會推薦《這一生為何而來》。這是一本探討靈魂的入門書,特點在它的架構非常清楚,先把人類的靈魂年齡分成一到十級,再歸納出十種靈魂的類型,列出二十種人類劇本的模塊,你將會知道這輩子為何而來,自己是誰,在什麼地方,應該如何努力。

李欣頻:讀書不是唯一的覺知之道,卻可以拯救靈魂



我原來就喜歡整理與分類,應該說,這樣一本書就是我想要寫的書,透過整理和分類去透視靈魂……


靈魂沒有好壞和高下,和年齡也無關。每一級靈魂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各有各看世界的角度。我是九級的靈魂,因為環境的變動,有時候會掉到五級,回到舊模式。五級的靈魂是最有力量的,努力推動事物前進的就是五級靈魂。十級的靈魂,是無我的狀態,有人生來就是十級靈魂,不慾望金錢不慾望愛情,性格穩定,自由自在無所掛礙,因此能夠接收到一些特別的訊息;我有個朋友就是這樣的人,每月只花一千五百元(台幣,摺合人民幣300元左右),從來不擔心錢,與他碰觸的人自然都會有所改變,我很欣賞這樣的人,一個悠閑而自由的靈魂。


讀到這樣的書,一本我想寫而已經被寫出來的書,我真的很滿足。


人怎麼可以不看書?


如果缺乏讀書動力,可以選擇參加讀書會。我和一群思想相近的朋友組成一個讀書會,會員各有各的專長,譬如塔羅、星象、醫療、生命藍圖、靈魂,我是其中看過最多電影的人,但我看書的數量遠不及她們。我們相互支持,交換書訊。事實上他們每一位都比我會讀書,也是我的書單來源,不少連出版社都還未獲得訊息的新書,他們第一時間便與大家分享。


所以我曾對學生說,請把一天二十四小時的活動如實記錄下來,幾點幾分做什麼,看書、看電視、打電動、吃零食、發獃、哈拉、上網……,只要讀這張紀錄表,就知道你是否浪費了生命,並且清楚推斷你的未來,根本不必問算命師。有一句話說的很好:「你怎麼過一天,你就怎麼過一生。」

李欣頻:讀書不是唯一的覺知之道,卻可以拯救靈魂



人要覺知。讀書是為了覺知。


透過讀書,慢慢覺知所說的話、所飄過的念頭、所行所為,一切從覺知開始,有覺知始能在黑暗中看見光,獲得智慧,進而拓展視野,從全球視野到宇宙視野,最終建立靈性視野。


我建議學生先讀《讓天賦自由》。

李欣頻:讀書不是唯一的覺知之道,卻可以拯救靈魂



它指引人要走向自己喜歡的路,另一方面,也會清楚自己的社會使命是什麼,這是一個層次比較高的職涯規畫,但畢竟這樣還不夠,社會使命之外,還要加上一個靈性使命,每個人都要找出自己的靈性使命。煮出一碗令人感動的面,烤出撫慰人心的蛋糕,這也是靈性使命。


但我也會提醒,其實我開的書單,你們也不需要全部讀完,只要其中有一本書,一本書中的一句話,能影響你一輩子的,這就夠了。


讀書當然也不是唯一的覺知之道,卻是一道方便之門,最不假外求的路。


待完成的人生功課


我無時無刻不在閱讀,觀照念頭,但有些作家的書,此時此刻的我不能看,譬如張愛玲。我的客廳供著一套張愛玲典藏全集,這一大套書,我曾經帶著它到北京,又從北京帶回台北,人總是把對他而言最重要的物品放在身邊。


這就是張愛玲之於我的意義。

李欣頻:讀書不是唯一的覺知之道,卻可以拯救靈魂



從國中時候看三毛編劇的張愛玲半自傳電影《滾滾紅塵》開始,我就明白張愛玲將會影響到我的生命,我的蹺家逃學與此有關。


看過《黑客任務》嗎?人的靈魂如程序,某一個程序會影響某一些關鍵的人,一層又一層,張愛玲就是一個特別的模塊,她影響著許多敏感纖細的女性讀者與創作者。她的靈魂和文字,鍵入某種病毒,致命的蠱惑,讀著讀著很容易陷進去,一陷進去就萬劫不復。因此我不敢讀,至少現在還不是時候,我的人生功課尚未完成。


還有許多書等待我看,我相信看書看到某一個臨界點,也許就不需要書了。到那一天,我希望可以不再看書,開始去做與文字無關的事,比如攝影、繪畫、跳舞、學習樂器……


人要往上跳躍,必須回歸到零,回歸到大我。我以這樣的心念面對我的這一世、我的書房、我的書,解構我對知識的偏執。


-END-


和荒島一起玩


荒島君公眾號


如果你正在經營咖啡館、青年旅舍、書店或創新空間,想24小時內加入荒島圖書館的大家庭,詳細了解請在後台回復加入荒島。


如果你有閑置的圖書想送到荒島,或者參加各地荒島的活動。請先關注荒島圖書館微信,再回復省份(不是城市噢),就可以找到離你最近的荒島啦!


微信號:islibraryhd


(長按上圖二維碼加關注喲)


文藝連萌覆蓋千萬文藝生活實踐者


我們終將改變潮水的方向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荒島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他們在廣芭,演繹了不一樣的《吉賽爾》,還有別樣的精彩人生
澳門賭場的江湖秘密都在裡面了!
舉報!上周六,有一群人「秘密」聚會在柬埔,不,簡樸寨!
您可能感興趣

讀書有什麼用,不知道!但是知道的是:不讀書,換來的將是一生的卑微!
比不讀書更可怕的是,讀完了書還無知
寶媽寶爸你可知道,如何如何讓孩子感觸感染到讀書的快樂?
讓您讀書「開竅」,記憶更好的它,您不可不知!
別鬧了,雖然我讀書少,但也知道耳環怎麼可能會是醬紫的
讀書譜:紙不夠的情況下,孫過庭是這麼做的……
聽說復辟可以不讀書了,溥儀立刻歡呼道:「復辟太好了,我贊同!」
蔡康永:讀書,就是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個超越自己的機會
「顏如玉」不是神話:讀書真的可以美容?
讀書不是非做不可的,而是想要去做的事情
讀書法理論,感覺自己像白痴?別不好意思承認,米芾都說讀不懂!
光緒皇帝其實是個明白人,看看他的讀書單就知道了!
請告訴你的孩子: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顏如玉」不是神話:讀書真的可以「美容」?
請告訴孩子: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看懂了陳道明、胡歌,才知道為什麼我們要讀書?
光緒皇帝其實是個明白人,看看他的讀書單就知道了
不知道這5個原則,讀書是無用的!
讀書,不可不知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