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一位鮮為人知的烈士:林彪的二弟林向榮

揭秘一位鮮為人知的烈士:林彪的二弟林向榮

【導讀】林向榮烈士是時任第四野戰軍司令員林彪的同胞二弟,在林彪生前極少被宣傳,九一三後更不為人提及。

揭秘一位鮮為人知的烈士:林彪的二弟林向榮


「林家三兄弟」【林育南、林育英(張浩)、林育容(林彪)】在中共建黨、建軍歷程中都做出了傑出貢獻,在中共黨史上被稱為「林氏三傑」。


其實,林家一門共有四兄弟及兩位侄、甥共六人先後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


上個世紀初的林家大灣只有三十多戶人家。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山村,竟是中國革命精英輩出的搖籃之一。1952年新中國民政部門曾發給林家大灣48塊烈屬光榮匾,林明卿家族竟收到了三塊,那是——林育英烈士、林育南烈士和林向榮烈士的。


「林氏三兄弟」(林育南、林育英、林彪)早為人所熟知。但人們對林家的第四位兄弟,林彪的親弟弟林向榮烈士卻知之甚少。

林育南、林育英是林彪的堂兄。林育南是林育英和林彪的革命引路人。林向榮則是林彪的胞弟,是受林彪的影響,從林家大灣趕赴延安投身革命的。


林向榮,1916年出生,比林彪小9歲。1937年初(全面抗戰爆發前夕),林彪的大弟林育菊到陝北見到了二哥林彪。當時,林彪任紅一軍團軍團長兼紅軍大學校長。林彪向大弟育菊介紹了全國的革命形勢,並送給他一份「紅大」的招生簡章,讓他帶回家鄉廣為宣傳,號召家鄉的青年前來投奔革命。


林向榮看到哥哥育菊帶回的「紅大」簡章後欣喜異常,立刻要去延安找哥哥林彪,報效革命。林向榮還另外召集了幾個家鄉青年夥伴,一行共9人一同奔赴延安。其中還有林彪的侄子林欣然、外甥陳得之(林彪的大姐林寶珠之子)。


林向榮抵達延安後,進入「抗日軍政大學」(前「紅軍大學」)成為第4期學員,並於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揭秘一位鮮為人知的烈士:林彪的二弟林向榮


不過,林向榮沒能成為哥哥林彪校長的學生。因為,此時林彪已經出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師長,率隊奔赴抗日殺敵戰場了。不久,林向榮在「抗大」聞知哥哥率第一一五師在平型關取得了中國全面抗戰以來的第一場勝利——「平型關大捷」。


第二年(1938年)三月,林彪在率部隊轉進山西隰縣尋機殲敵時,被閻錫山部哨兵開槍誤傷。


林彪被護送回延安時,毛澤東親自騎馬迎出20里接林彪。林向榮聞訊也立即趕去探望哥哥。


當時,延安的生活十分艱苦。當時20多歲的小弟林向榮認為當師長的哥哥薪餉高,想要幾個零花錢。不料,林向榮錢沒要到,反被哥哥林彪給教育了一番。

林彪說:「我雖然是師長,但沒有錢。」


林彪還要求弟弟「過艱苦的日子」。為此,林向榮還誤會了哥哥。


當時,軍事委員會軍需署每月撥付第十八集團軍(八路軍)三個正規師(四萬五千人編製)的餉款是56萬圓,人均每月12圓有餘。若按當時國軍的規制,當師長的林彪薪金標準的確很高(月餉可高達數百圓)。


但林向榮並不清楚,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官兵實際卻並沒有按照國軍標準領取薪水。包括林彪師長在內,官兵一律每月只發1圓。換句話講,八路軍三個正規師領回的薪餉(56萬圓),是要分給延安後方使用以及用於擴展獨立武裝的。

不久,林彪去蘇聯療傷,林向榮從「抗大」畢業。林向榮堅決要求奔赴抗日最前線。於是,林向榮就被分到了堅持敵後的晉察冀軍區第三軍分區。延安一別,林向榮便與林彪天各一方,失去了聯繫。


在晉察冀邊區,林向榮歷任連長、參謀、團參謀長等職。抗戰勝利後的1946年6月,林向榮調到晉察冀軍區獨二旅獨立五團任參謀長、副團長、團長。解放戰爭期間,林向榮率部參加了解放石家莊、綏遠、天鎮、豐鎮、應縣、集寧等戰役。


1948年11月,林彪指揮東北野戰軍(後改稱「第四野戰軍」)取得了「大決戰」首戰——「遼瀋戰役」的勝利,解放了東北全境。

揭秘一位鮮為人知的烈士:林彪的二弟林向榮



入關後,林彪、羅榮桓兼任「平津前線司令部」司令員、政委,統一指揮東北和華北的所有武裝部隊,負責解放華北的軍事行動。


「平津戰役」期間,作為華北部隊團長的林向榮也成為哥哥林彪麾下的一員戰將。林向榮率團參加了張家口戰鬥,並從山洞裡生擒了敵軍第二七一師師長張進修和副師長梁超。此役僅僅用了16個小時,在全縱隊創造了首次殲敵一個整師的記錄。


「四野」攻下天津、和平解放北平。1949年2月,身為華北最高軍事統帥的林彪進駐北平後,向聶榮臻打聽多年未聯繫的小弟林向榮的消息。此時,林向榮所在的華北軍區第一縱隊第二旅在順義改編為第二十兵團第六十六軍第一九七師,林向榮任一九七師第590團團長。


六十六軍首長接到華北軍區聶榮臻的電報後,立即通知林向榮到北平去看望哥哥林彪。林向榮在北平見到了闊別多年的兄長,並在北平飯店住了幾天。


這是他們兄弟倆自延安分手十多年後的首次聚首。林向榮是受兄長林彪的感召,走出家鄉,投身革命的。看到弟弟的成長,林彪自然非常高興。


就在這時,六十六軍接到了參加解放太原的戰鬥命令。軍、師首長考慮林彪、林向榮闊別十餘年重逢,都勸林向榮留在北平陪陪兄長,不要去太原了。


林向榮一聽就急了,說:「我在華北打了十多年仗,解放太原是華北最後一仗,我怎能不參加哪!」


攻打太原,是解放華北的最後一役。作為我軍在華北地區的軍事統帥,林彪對弟弟的豪氣十分欣賞。林彪勉勵林向榮「今後更加努力勇敢戰鬥,再立新功!」


林向榮向林彪告別後,立即動身返回順義駐地,並帶部隊趕赴太原前線。


孰料,北平一別,竟成了林彪與親弟林向榮間的永訣。


3月12日,第六十六軍出發開赴太原前線,3月20日到達太原北郊。

揭秘一位鮮為人知的烈士:林彪的二弟林向榮



太原是閻錫山經營了近40年的老巢,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因為多年來不間斷的施工,形成了縱深達五六十里,前後共3層的「百里防線」,其中包括「三大要塞」、「四道核心」、「五列屏障」等,築有5000多個堡壘,配置了600多門大炮,有84000人的守軍,還有1000餘名投降後被其收編的日軍骨幹。 靠著這些資本,閻錫山命令部下血戰到底。


早在1948年10月,華北軍區副司令員兼第一兵團司令員徐向前就指揮18個旅11.5萬餘人開始攻打太原,未克。隨後,改為長達半年之久的「緩攻」。


「平津戰役」結束後,我軍調集了華北軍區的第十八、十九、二十兵團整整三個兵團,尤其是由「四野」調派三個炮兵師(1300餘門重炮)配屬華北三個兵團。彭德懷親赴太原前線指揮部,接替徐向前指揮三個兵團對太原發動總攻。


4月19日晚,第六十六軍進入陣地,準備拂曉開始行動。半夜,第一九七師陣地前面陽曲鎮的守敵第七十一師二一二團在團長的帶領下全體主動投誠,第一九七師兵不血刃,佔領了陽曲鎮。


次日早晨3時,第一九七師從陽曲鎮出擊,直撲設在皇后園溝南的敵暫編三十九師師部,當場擊斃了試圖頑抗的敵師長劉鵬翔。全師乘勝向敵縱深發展,向南攻佔了古檀、新店,與第一九八師會合。


經過2個小時激戰,又連克七府墳、十里鋪、新城鎮車站和鍊鋼廠的敵據點,先後殲滅了敵第四十六師某團和二十七師八十九團。


接著,部隊繼續向化工廠進攻。這是敵人北郊防線的核心據點。


就在此時,對面的敵人打出了白旗,並用擴音機喊話:「我們同意休戰,請貴軍師級長官前來商談受降事宜......」


據先期偵察,這裡正是敵軍刻意經營之處,他們能輕言放棄嗎?然而在我軍兵臨城下的壓力下,又不能排除敵軍投誠的可能性。再者,如果實施強攻,部隊也會招致不必要的損失。


當時,一九七師政治部下面設有敵工部,專門負責出面接洽受降事宜。師政治部主任朱卿雲原為林向榮的老搭檔——第590團政委。

揭秘一位鮮為人知的烈士:林彪的二弟林向榮



1948年10月,華北軍區獨立二旅5團團長林向榮(右一)與戰友朱卿雲政委(左一)等合影。照片源於朱卿雲後人朱岩回憶林向榮文章。


原本應該由師政治部朱卿雲主任帶敵工部同志去與敵人接洽的。但林向榮判斷敵人完整投降的可能性不大,師領導前往洽談存在較大風險。於是,林向榮主動請纓,提出應由他親自帶一個排前去試探。「萬一敵人施展詭計,我們也能隨機應變,利用地形靈活反擊。」


林向榮態度堅決,分析得也在理,師領導同意了他的意見,並布置部隊準備隨時出擊接應!


林向榮和警衛員騎在馬上,走在最前頭。狡猾的閻軍果然使詐,他們有意把林向榮他們引到了一個三面受交叉火力威脅,又無有利地形可利用的一片「絕地」中。


據一個僥倖生還的戰友事後敘述說:一到敵人據點前,對方就凶相畢露:「報上姓名來!」林團長從容答道:「團長林向榮!」「媽的,才來個團長送死呀!」


看來這伙敵人的胃口不小,想在這裡重創解放軍並傷害我師級首長,太陰狠了。


雖然面臨絕境,林團長臨危不懼果斷反擊,交火中他的警衛員先中彈倒下,就在林團長上前救護時,也被機槍子彈擊中,當場犧牲。


大部隊隨即出擊接應,但立即被敵軍密集的火力阻擊,傷亡嚴重,不得不停止進攻。


21日凌晨,上級指揮部調來了炮兵增援,第一九七師兩面夾攻,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苦戰,完全摧毀了化工廠的敵人工事,殲滅了守敵,突破了敵北郊防線。接著,第一九七師分割包圍了機床廠、皮革廠、修造廠等據點的敵人,很快就肅清了環城鐵路以北、大北門以東、卧虎山以西的外圍之敵,全面控制了北郊工廠區一帶的防區。


4月24日,太原總攻開始。配屬六十六軍的「四野」炮一師用猛烈的炮火覆蓋太原城垣,一九七師各團奮勇撲向太原城。


經過激戰,一九七師五八九團一營率先登上太原城,把第一面紅旗插在了太原城頭上(該團在戰後榮獲「登城先鋒團」稱號)。隨即其他部隊又炸開太原小北門,一九七師後續部隊不斷進入城內直搗閻錫山的國民黨太原「綏靖公署」。十八兵團、十九兵團也從不同方向攻進太原城內。

揭秘一位鮮為人知的烈士:林彪的二弟林向榮



華北最後的重鎮太原宣告解放!


林向榮烈士犧牲時,年僅33歲。


得知林向榮犧牲的噩耗時,一九七師領導十分震驚和痛心。


一九七師黨委給林彪發去慰問信,代表全師指戰員「向林彪表達哀悼痛挽之情,並且檢查了師部方面過於大意,對同志愛護不夠的責任。」


林彪很快就專門給一九七師黨委回了信。林彪沒有責怪任何人,只用簡短几個字明確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為革命而犧牲完全應該,這完全可以理解!」


林彪的態度「令所有人感動不已。」


林彪的侄子林叢安(林彪大哥林慶佛之子)曾說過:「作為親屬,我對叔叔(指林彪)是有感情的。作為一個老兵,我仍認為他是一個世界級的軍事家。作為一名黨員,我認為我叔叔對中國革命是有貢獻的,戰爭年代他是革命的。舉一個例子,就是我的小叔叔林向榮。1949年他去北京看望他的哥哥林彪,當時林彪是四野的司令員,他完全有能力把弟弟留在身邊,可他還是把弟弟送回了前線。就在這次,我的小叔叔在解放太原的戰役中犧牲了。」


林向榮是林明卿最小的兒子。林彪後來一直未敢將小弟犧牲的事告訴年邁的父親,總是說弟弟「出國學習去了」。


不料,少不更事的「老虎」(林立果),在爺爺面前不小心說了實情——「我二叔1949年就已經在太原犧牲了……」。


老人一聽頓時崩潰了。


多年以後,林向榮的老戰友(一九七師五九一團供給處主任)的妻子王秀萍老人還常跟兒子回憶起林向榮。老人說:「北平剛解放那年,我帶著你到部隊看望你爸爸,林彪的弟弟林向榮還抱過你哪,我抱著你還到過太原前線……」。


六十六軍接到解放太原的命令時,王秀萍便帶著兒子回唐縣老家。臨行前,林向榮來看望她們,說「王秀萍,我們要去解放太原了,到時候太原見!」說著,又抱起戰友的兒子親了親。


王秀萍的兒子說:「父親與林向榮在抗日戰爭時期就相識。林向榮從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調到第三軍分區司令部,父親在分區工作。因為都是「三八」式,年齡又相當,來往比較多。」


父親跟家人說起:「林向榮是林彪的親弟弟,可性格不一樣。林向榮性格開朗、活潑,有時候還開個玩笑。」


朱岩紀念林向榮的文章也提到:「林彪與林向榮都與其母親容貌相似,但性格迥異:林彪沉默文靜,林向榮活潑好動。」


王秀萍老人晚年仍清楚地記得:4月中旬,她丈夫從前線捎信來,說部隊駐在太原城北小北門附近,正在進行攻城準備。她和幾名部隊家屬,抱著兒子騎著牲口奔向太原前線。


王秀萍到達太原城北門六十六軍一九七師駐地時,看見部隊正在開追悼會,急忙問:「誰犧牲了?」


有個幹部回答說:「林向榮同志犧牲了……」。


王秀萍頓時就愣住了,說:「林參謀長(林向榮曾任過參謀長)在北平時還對我講太原見,怎麼就見不到了哪!」


王秀萍懷著悲痛的心情抱著兒子參加了林向榮烈士的追悼會。


一位鮮為人知的烈士——林彪胞弟林向榮(下)


林向榮團長(左)與朱卿雲政委(右)及晉察冀軍區獨立5團戰友合影。


林向榮的戰友、原第590團政委、時任師政治部主任的朱卿雲更是悲痛萬分。朱卿雲老人常跟子女說:「在某種意義上說,林向榮的挺身而出,是掩護了我。」


朱卿雲老人生前總是跟子女說:「我將來最終要和這兩個戰友去作伴。一個是我的入黨介紹人。另一個就是林向榮,他們是我一生永遠不能忘記的人。」


「太原戰役」的戰損率實在是太高了——殲敵8萬餘,而我軍僅陣亡人數就高達4.5萬人,超過了全國任何一次攻城戰役。【「遼瀋戰役」這樣一場大決戰,殲敵47.2萬,我軍僅陣亡1.4萬人——吳語注】


華北的最後勝利,正是用林向榮等45000名烈士們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如今,他們已經全都安息在石家莊的「華北軍區烈士陵園」了。


正如朱卿雲老人生前常說的——「林向榮是一生永遠不能忘記的人!」


林向榮烈士是時任第四野戰軍司令員林彪的同胞二弟,在林彪生前極少被宣傳,九一三後更不為人提及。


我翻遍手頭資料,竟未查到林向榮烈士的出生日期,僅從本文中提及的「按照部隊中『三十、團』(即超過三十歲的團級幹部)才能批准結婚這一規定,林向榮犧牲時還是孑然一身」得知林向榮烈士1949年4月24日犧牲時不到30歲……


前些年曾出版過一部叫《林家三兄弟的不同歸宿》的書,講述了林彪與林育英(張浩)、林育南兩位烈士不同的人生道路。書中提到的這兩位烈士並不是林彪的同胞兄弟,而是其同族的堂兄。鮮為人知的是,林彪的同胞二弟林向榮,是解放戰爭中在太原戰役時光榮犧牲的一位烈士。雖不及兩位犧牲的堂兄般聲名顯赫,但也是為新中國的成立,灑盡最後一滴血。


林彪之父林明卿有過6個子女,最大的和最小的都是女兒,中間是4兄弟,他們從大到小分別叫慶佛,育容(林彪),育菊(林程),向榮。這4兄弟字型大小按照「正大光明」4字排序,林彪字「祚大」,林向榮字「祚明」。


林彪與林向榮都與其母親容貌相似,但性格迥異:林彪沉默文靜,林向榮活潑好動。


大革命時期林彪離開家鄉南下廣州,成了黃埔軍官學校的第四期學員。全面抗戰爆發前夕,也就是1937年初,大弟林育菊到延安見到了二哥林彪,林彪時任紅軍大學校長。他向大弟介紹了全國的革命形勢,送給他一份「紅大」的招生簡章,讓他帶回去廣為宣傳,號召家鄉的青年前來投奔革命。


正在家中的林向榮看到這份簡章後欣喜異常,立刻表示要去延安報效革命。他召集了另外幾個青年,一行9人一起上路,其中有林彪的侄子林欣然、外甥陳得之。【博主註:林欣然,1920年12月生,林彪的侄子;陳得之,林彪的大姐林寶珠之子。】


1938年林彪出國病休,此時林向榮已成為紅軍大學後身抗日軍政大學的第4期學員,畢業後分配到晉察冀邊區第三軍分區。


從1941年起他就與我父親[應為朱清雲]並肩戰鬥。1946年6月,林向榮已經擔任了晉察冀軍區獨立第五團的團長。當時我父親是他的搭檔,團政委。林向榮擔任團長後,他們一起率部參加了解放石家莊、綏遠、天鎮、豐鎮、應縣、集寧等地的戰鬥。


平津戰役時他們團參加了張家口戰鬥,從山洞裡生擒了敵軍第二七一師師長張進修和副師長梁超。此役僅僅用了16個小時,在全縱隊創造了首次殲敵一個整師的記錄。


1949年2月,他們所在的華北軍區第一縱隊第二旅在順義改編為第二十兵團第六十六軍第一九七師,我父親任師政治部主任,林向榮則任該師第五九O團團長。


這時遼瀋、平津、淮海三大戰役已經勝利結束,渡江戰役在即。解放戰爭已經到了最後取得全面勝利之時,第六十六軍奉命參加解放太原的會戰,徹底解放全華北。


第六十六軍於 3月12日出發,經歷了其在解放戰爭中最長的一次行軍後,3月20日到達太原北郊。


太原是閻錫山經營了近40年的老巢,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因為多年來不間斷的施工,形成了縱深達五六十里,前後共3層的「百里防線」,其中包括「三大要塞」、「四道核心」、「五列屏障」等,築有5000多個堡壘,配置了600多門大炮,有84000人的守軍,還有1000餘名投降後被其收編的日軍骨幹。城郊的兵工廠不斷地提供彈藥給養,美國人還派出了陳納德航空隊直接參戰。


靠著這些資本,閻錫山命令部下血戰到底。我軍審時度勢,調集了一切可以投入的部隊,包括第十八、十九、二十整整三個兵團,加上第七軍,還有軍委第一、二、三炮兵師等部隊,成立了以徐向前為司令員兼政委的太原前線指揮部,彭德懷副總司令也親臨現場指揮。


4月19日晚,第六十六軍進入陣地,準備拂曉開始行動。半夜,第一九七師陣地前面陽曲鎮的守敵第七十一師二一二團(欠兩個連)在團長的帶領下全體主動投誠,第一九七師兵不血刃,佔領了陽曲鎮。


次日早晨3時,第一九七師從陽曲鎮出擊,直撲設在皇后園溝南的敵暫編三十九師師部,當場擊斃了試圖頑抗的敵師長劉鵬翔。全師乘勝向敵縱深發展,向南攻佔了古檀、新店,接著與第一九八師會合,繼續沿鐵路向南橫掃。經過2個小時激戰,又連克七府墳、十里鋪、新城鎮車站和鍊鋼廠的敵據點,先後殲滅了敵第四十六師某團和二十七師八十九團。


部隊繼續向化工廠進攻,這是敵人北郊工廠蔚藍色防線的核心據點。就在此時,對面的敵人打出了白旗,並用擴音機喊話:「我們同意休戰,請貴軍師級長官前來商談受降事宜......」


據先期偵察,這裡正是敵軍刻意經營之處,他們能輕言放棄嗎?然而戰場上臨機處置時,又不得不考慮敵軍投誠的可能性。如果強行攻擊,整個部隊也會招致不必要的損失。


我父親作為師政治部主任,下面就有敵工部的設置,專門負責出面接洽受降事宜。綏遠戰役中他曾和師長成少甫一起深入虎穴談判,以後也多次成功地解決了一個個難啃的骨頭。


正在此時,林向榮團長主動請纓。他認為敵人完整投降的可能性不大,不應讓師領導冒險前往。他表示應由他帶領一排人前去試探,萬一敵人施展詭計,我們也能隨機應變,利用地形靈活反擊。


即使是正面強攻,本來也應採取這種作法,反正總要有個突擊隊前行。他說得句句在理,師領導同意了他的意見,叮囑整個部隊隨時準備出擊接應!林向榮與其警衛員各自騎在馬上,走在最前頭。


他們這一行人出發了。這段時間好象特別漫長,大家的心裡也忐忑不安。突然間,敵人陣地那邊響起了猛烈的槍聲,果然有詐!大部隊隨即出擊接應,但立即被敵軍密集的火力阻擊,傷亡嚴重,不得不停止進攻。21日凌晨,上級指揮部調來了炮兵增援,第一九七師兩面夾攻,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苦戰,完全摧毀了化工廠的敵人工事,殲滅了守敵,從而也突破了北郊工廠區的防線。接著諸如機床廠、皮革廠、修造廠、毛織廠、窯廠等一個個據點的敵人很快就被分割包圍消滅。第一九七師按照預定目標肅清了環城鐵路以北、大北門以東、卧虎山以西的外圍之敵,全面控制了北郊工廠區一帶的防區。


再來看看林向榮和他那一排人的下落。直到解決了化工廠那個據點裡的工事之後,大家才發現,敵人有意把他們引到了一個三面受到交叉火力威脅,又無險可守、無有利地形可利用的一片「絕地」中。據一個僥倖生還的戰友說:


一到敵人據點前,對方就凶相畢露:「報上姓名來!」林團長從容答道:「團長林向榮!」「媽的,才來個團長送死呀!」 看來這伙敵人的胃口不小,想在這裡重創解放軍並傷害我一些高級首長,太陰狠了。


雖然面臨絕境,林團長臨危不懼果斷反擊,,交火中他的警衛員先中彈倒下,就在團長上前救護時,也被機槍子彈擊中,當場犧牲。


出征太原前,部隊還在順義時,林彪還曾出於手足之情把這位胞弟接到北平城內住了幾天,這是他們兄弟參加革命後的首次長聚。


林向榮回到部隊後說,哥哥看到他的成長十分高興,還勉勵他今後更加努力學習勇敢戰鬥,爭取再立新功。沒想到這竟成了他們的永訣。


師領導得知此事十分震驚、痛心,主持師政治部工作的父親更為失去這位多年相伴的戰友難過至極,在某種意義上說,是林向榮的挺身而出掩護了他。


由他起草的師黨委發給林彪的慰問信中,全體領導向林彪表達了哀悼痛挽之情,並且檢查了自己方面過於大意對同志愛護不夠的責任。誰料到林彪立即回信,他沒有怪罪任何人,只用簡短几個字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為革命而犧牲完全應該,這完全可以理解!」 令所有人感動不已。


4月24日5時30分,太原戰役總攻打響,第一九七師五八九團一營教導員葛和睦高舉著一面滿是彈孔的紅旗,率領兩個連隊冒著槍林彈雨把這第一面勝利的紅旗插在太原城頭上,他們團被授予「登城先鋒團」的光榮稱號。太原戰役我軍陣亡人數高達45000人,超過了全國任何一次攻城戰役。這一勝利是所有象林向榮那樣的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


林彪後來一直未將二弟犧牲之事告訴父親,總是說他出國學習去了。不料林立果17歲時在爺爺面前不經意地說了一句「我二叔1949年就已經在太原犧牲了……」老人一聽頓時崩潰了。


父親生前總說:「我將來最終要和這兩個戰友去作伴,一個是我的入黨介紹人,另一個就是林向榮,他們是我一生永遠不能忘記的人。」


現在他們已經全都安息在石家莊華北軍區烈士陵園裡面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資源精選 的精彩文章:

揭秘毛澤東的詼諧英語:「三塊肉喂你馬吃
蔣介石自認在大陸失敗「癥結」在哪裡
誰是第一個喊「毛主席萬歲」的人?竟然是蔣介石
14億國人萬萬沒想到:中國領土不止區區960萬
您可能感興趣

一位鮮為人知的烈士——林彪二弟林向榮
清朝的三位皇帝,寫給忠臣烈士的三副著名輓聯!
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烈士劉胡蘭簡介
熊尚林烈士簡歷 熊尚林的參謀長是誰
向楊靖宇烈士致敬
烈士家屬和官兵一起悼念兩位烈士
夏明震烈士的夫人 夏明震烈士墓在哪?
一位烈士家屬致羅援將軍的公開信
斯大林之子死於德軍戰俘營,他是蘇聯的叛徒,還是孤獨的烈士?
國士無雙:丈夫是兩彈元勛中唯一的烈士,妻子是中科院最美院士
被越南人守護的烈士陵園,這裡的老百姓會說「中國軍隊最好」
毛澤東一家有六烈士 媒體揭秘是誰殺害了毛澤潤
紅廉商城:蔣曰英烈士墓
漢末三國第二十位諸侯,被尊奉為烈士,卻將家人變成人肉湯
大書法家黃庭堅的故居,竟然在烈士陵園裡,並和三國軍師墓在一塊
文科留學博士:被譽為壯士乃至烈士,他們是怎樣煉成的?
烈士紀念日紀念最特殊的烈士 他是兩彈一星元勛中唯一的烈士
他是蔣介石校友陳誠的同桌 抗日戰至最後一人 國共都承認的烈士
他叫小蘿蔔頭,是世界上最小的烈士,和抗日名將楊虎城一同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