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使用化學「燃料」的小分子發動機,兩篇《Nature》系牛文賞析

使用化學「燃料」的小分子發動機,兩篇《Nature》系牛文賞析

生物體內的眾多生理活動都依靠化學「燃料」三磷酸腺苷(ATP)供能,例如肌肉收縮以及分子的跨細胞膜轉運。多年來,化學家們一直試圖仿效這一過程,人工構建小分子發動機(molecule motor),儘管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這些分子機器始終沒有做到利用化學「燃料」供能並無需外界干預自主運轉。最近,英國曼徹斯特大學David A. Leigh教授團隊和荷蘭格羅寧根大學Ben L. Feringa教授團隊分別用不同的系統實現了上述目標,他們的論文分別發表在《Nature》和《Nature Chemistry》上,相差僅有兩天。


「生物體內的發動機是結構較大的蛋白質,」Leigh強調,「科學家們已經開始製造具有類似功能但結構更簡單的分子機器。」他坦陳目前的小分子發動機速度慢、效率低,而且應用有限,但他認為它們現在的狀況有點類似早期的汽車,「如果Karl Benz沒有在1885年製造不用馬拉的車,我們就不會有現在的賓士一級方程式賽車。」Leigh認為,這種小分子發動機可以在化學合成、藥物輸送、化學分析等領域運送目標分子,或者為微型機器人或者微型工廠供能。

使用化學「燃料」的小分子發動機,兩篇《Nature》系牛文賞析


Karl Benz的汽車。圖片來源:emercedesbenz.com


Leigh團隊的索烴


Leigh和Feringa的團隊都是在2000年前後開始研究小分子發動機。Leigh小組的相關成果首次發表2003年(Nature,2003, 424, 174-179, DOI: 10.1038/nature01758),他們使用的是被稱為索烴(catenane)的兩個互扣的大環狀分子。Leigh小組這次依然使用了索烴,而且結果也依然發表在《Nature》上。(An autonomous chemically fuelled small-molecule motor.Nature,2016,534, 235-240, DOI: 10.1038/nature18013)

使用化學「燃料」的小分子發動機,兩篇《Nature》系牛文賞析



圖片來源:NPG


Leigh小組設計的索烴包括一個稍小的大環分子和一個稍大的大環分子,其中稍大的大環分子作為「運行軌道」,稍小的大環分子可以在其上連續定向的移動,移動所需的能量來自化學「燃料」9-芴甲氧羰醯氯(9-fluorenylmethoxycarbonyl chloride,Fmoc-Cl)的不可逆反應。其中,「軌道」大環上存在兩個相對的位點,可以通過氫鍵緊密結合稍小的「移動」大環,有99%的時間,「移動」大環都停在「軌道」大環的這兩個結合位點上。在這兩個結合位點的順時針方向還分別存在一個羥基,可以與化學「燃料」Fmoc-Cl反應並結合。結合後的Fmoc基團,就像欄杆一樣,能阻止軌道上的「移動」大環移動。通過不斷的結合和移除Fmoc「欄杆」,「移動」大環就可以移動起來,而且總體移動方向還可以控制。

使用化學「燃料」的小分子發動機,兩篇《Nature》系牛文賞析


圖片來源:NPG


這項工作的最精妙之處就在於如何控制「移動」大環的運動方向,關鍵就在於控制Fmoc基團的結合和移除。Fmoc從軌道上移除的反應速率是固定的,但結和的反應速率卻不一樣。當稍小的「移動」大環結合在「軌道」大環的結合位點上時,其附近的Fmoc-Cl結合位點與Fmoc-Cl的反應速率,要低於軌道另一端的Fmoc-Cl結合位點。也就是說,如果「移動」大環在「軌道」大環上順時針移動,Fmoc「欄杆」總是傾向於結合在遠端,不影響移動方向;如果「移動」大環在「軌道」大環上逆時針移動,它將總是傾向於遇到Fmoc「欄杆」,不能繼續。

使用化學「燃料」的小分子發動機,兩篇《Nature》系牛文賞析 點擊播放 GIF/773K


美國塔夫茨大學的Charles Sykes大讚這種方法「是非常漂亮的原理驗證系統」。不過,他也補充說,「因為很多燃料在到達發動機之前就消耗了,速度和效率還有待提高」。


「現在我們面臨的挑戰是製造更高效的小分子發動機,並用它們來執行一些任務,」Leigh回應道。


Groningen團隊的有機鈀


如果說Leigh團隊的索烴有點類似超小號過山車,那麼Groningen團隊的分子發動機就有點像一個迷你旋轉木馬。他們使用分子中的碳碳鍵作為「轉軸」,兩端連接著體積較大的化學基團,化學反應帶來的能量促使一個基團相對於另一個基團旋轉。這一系列的工作起始於2005年,他們當時使用了聯芳烴分子,通過條件不同的四個步驟來完成一次完整的旋轉(Science,2005,310, 80-82, DOI: 10.1126/science.1117090)。新的工作用的也還是聯芳烴分子,但使用了有機鈀催化劑,發表在《Nature Chemistry》上。(A chemically powered unidirectional rotary molecular motor based on a palladium redox cycle.Nature Chem.,2016, DOI: 10.1038/nchem.2543)

使用化學「燃料」的小分子發動機,兩篇《Nature》系牛文賞析



圖片來源:NPG


雖然新的工作還是需要條件不同的四個步驟來一次完整的360°旋轉,但關鍵的反應——碳氫鍵活化和氧化加成都依賴鈀催化劑。鈀絡合物可以與碳碳鍵「轉軸」上下方的芳香環都結合,其中兩個關鍵的化學過程都可以讓上面的環相對下面的環轉動180°,由此完成一次完整的旋轉。

使用化學「燃料」的小分子發動機,兩篇《Nature》系牛文賞析



圖片來源:NPG


「該系統屬催化旋轉發動機系統的開山之作,」Feringa說,「下一步才是建立一個使用化學燃料供能的系統」。


Sykes認為,該聯芳烴系統需要依次加入反應物,比之前的索烴系統更慢。「不過,該催化體系的氧化還原性質使其有可能在未來實現通過電化學控制分子發動機,」他補充道。


鈀在這個系統中的作用,其實也反映出了分子發動機的相通之處,不管它是聯芳烴分子、索烴或是依賴ATP的蛋白質。Leigh說,「分子發動機實際上就是一種催化劑,將能量高的化學試劑轉化成能量較低的物質。關鍵在於使用這些能量為分子的運動供能。」


1.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34/n7606/full/nature18013.html


2. http://www.nature.com/nchem/journal/vaop/ncurrent/full/nchem.2543.html


3. http://www.rsc.org/chemistryworld/2016/06/molecular-motors-chemical-fuel-proteins


小編的提問


這種分子馬達最終需要用於驅動其它分子體系,那麼在包含其他化合物的複雜環境中,其反應會不會受到影響?


點擊底部寫留言參與討論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X一MOL資訊 的精彩文章:

無金屬催化製備芳基或烷基二氟甲基硫醚
還不趕緊掙錢?窮日子或讓你孩子得抑鬱症!
您可能感興趣

UC Irvine發現固氮酶鐵蛋白 或將用於車用生物燃料
蔣三平教授Natl.Sci.Rev.:燃料電池技術展望
「Blue Crude」 清潔燃料【好奇心日報】
豐田搭檔 7-Eleven,開發氫燃料物流新車
南非鉑金生產商Implats積极參与燃料電池產業發展
無燃料EmDrive引擎被證實 物理定律受到挑戰?
現代展示Genesis GV80插電式氫燃料豪華SUV概念車型
孫予罕、鍾良樞團隊Nature Chem.:雙功能催化劑,直接變CO2為液體燃料
于波、喬錦麗和張久俊Chem.Soc.Rev.綜述利用固體氧化物電解池進行高溫共電解CO2/H2O製備可持續燃料—先進材料與技術
過程工程所Sci.Adv.:選擇性電催化劑提升使用高濃度甲醇為燃料的DMFC操作性能
奧迪Cetus氫燃料汽車獲設計白金獎 外殼呈流線型設計
CSIRO開發「氫-氨」轉換新技術:解決氫燃料長途運輸難題
賓士GLC F-Cell燃料電池車諜照曝光 年內投產
INL開發出提高核燃料安全性的新3D列印技術:AMAFT
黑科技來襲 現代氫燃料汽車閃耀CES ASIA
NASA研發既長又薄機翼 可省一半燃料成本
日本伊方核電站啟動核燃料裝填作業 遭民眾抗議
美俄科學家研發出廉價氫燃料的新配方 使用光和一些簡單的配料
水之流線 現代FE氫燃料概念車亮相CE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