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用藥冷知識?

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用藥冷知識?

生病吃藥,對於現代社會的我們早已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無論是頭疼腦熱時通過非處方葯進行自我葯療,還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處方藥物,很多人在把用藥方法和次數牢記於心的同時,似乎卻忘掉了,吃藥並沒有這樣簡單,不少藥物也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服藥方法和用藥注意事項。對這些習慣的疏忽,會讓藥物難以發揮正常效果,甚至產生嚴重副作用。今天的這篇文章,正是要談一談那些你很可能不知道的用藥「冷」知識。


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用藥冷知識?


不是所有藥片都能掰開吃?

我們日常生活中能遇到的藥片,可以大致分為幾種類型:常釋片、緩(控)釋片、腸溶片、分散片等。對於分散片而言,由於它需要在水或果汁中分散後才能服用,只需對分散後的藥液取所需用量,即可解決問題。而常釋片(也就是普通片劑)只是由藥物、賦形劑(一些能夠支撐起藥片形狀的材料,如澱粉)和標記藥片的色素組成,切開服用倒也沒有任何問題。


然而,對於緩釋片和腸溶片來說,切開用藥就會帶來大麻煩了。


腸溶片顧名思義,片劑的設計目的就是要讓藥物在腸道而不是胃內溶解。這是因為有些藥物往往具有一定的胃腸道刺激性(如阿司匹林),或是在胃內釋放會直接被胃酸降解而失效(如治療胰腺疾病的胰酶、治療食管炎的埃索美拉唑)。而大多數腸溶片靠的是不溶於強酸性環境的特殊包衣來抵抗胃酸,倘若把這類腸溶片掰開,包衣自然也會被破壞,結果要麼是藥物直接接觸胃部導致不適,要麼是藥物被胃酸降解而失效,自然是得不償失了。


而在服用緩釋片的情況下,這甚至會變得更糟。緩釋片服用的目的是要讓藥片進入胃腸道後,緩慢、平穩地釋放藥物,這一方面可以減少原本需要頻繁服用的藥物的用藥次數,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藥物在體內的濃度更加平穩,藥效更好。目前的緩釋片架構可以分為兩種,其中一種是給藥片加上能控制藥物釋放速率的包衣,另一種則是將藥物「關」在一個特定的骨架之中緩慢釋放。對於前者而言,掰開藥片會破壞包衣,導致藥片里應該緩慢釋放的藥物瞬間全部釋放,這會導致患者相當於服用了遠遠高於預期劑量的藥物,導致嚴重的、甚至致命的不良反應。

當然,緩釋片和腸溶片也並不都是不可分割的。前面所述的通過骨架來控制藥物釋放的緩釋片,由於藥物是通過骨架而非表面的包衣來控制釋放,通常可以一分為二服用。而部分腸溶片則是通過藥片內的一個個含有腸溶包衣的小球(微丸)來達到效果,也可以分散開(但不能掰開)服用。區分緩釋藥片是否可以掰開的最好方法,就是觀察藥片表面是否存在將藥片二等分或四等分的刻痕,這是葯企方便患者掰開服藥的標記。而倘若在腸溶片的說明書中找到了「對於無法吞咽的患者,本品可分散在水中服用」的字樣,標誌著腸溶片可以分散。


吃藥時出皮疹,不一定是對藥物過敏?


過敏這個概念我們並不陌生,當人體的免疫系統對某種物質反應過度,導致一系列癥狀的時候,就可以認為是對藥物過敏。對於用藥來說,最具意義的是免疫球蛋白E(IgE)介導過敏反應。這一反應是指人體內產生了針對藥物的IgE抗體,抗體一旦檢測到血液內的藥物,便會給負責免疫反應的肥大細胞發放信號,導致肥大細胞「吐出」一系列誘發過敏的物質,從而引起過敏反應(對過敏反應感興趣的可參見百度知道文章《蕁麻疹會傳染?》<http://zhidao.baidu.com/liuyan/detail?id=5838>)。


由於IgE介導過敏反應可以使遍布全身的免疫細胞瞬間活躍,產生嚴重的機體反應甚至是過敏性休克,因此體內存在著針對藥物的IgE抗體的患者,是萬萬不能再次接觸該葯的。令醫生們頭疼的一點是,IgE介導過敏反應的一大特徵是患者出現皮疹,很多患者在用藥後出現皮疹便會向醫生反應「我對這個葯過敏」,而不少藥物恰恰可以導致非過敏性皮疹,從而令人混亂。


令人混亂的「主力軍」便是青黴素類的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作為治療細菌感染的常用抗生素,它們經常出沒於醫院門診和藥房,屬於青黴素類的它們,也可以引起潛在嚴重的IgE介導過敏反應。但是,如果患者在服藥時患上了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一種由EB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一種常見於中老年人的慢性白血病),或是同時服用了預防痛風發作的別嘌醇,這兩種抗生素便會讓患者在服藥幾天內開始起皮疹。

不過當患者祛除了干擾因素後再次服藥,這種令人混亂的皮疹就不會再次出現,這也是和IgE介導過敏反應相鑒別的主要方法。除了上述兩種青黴素類藥物,對於連續服藥超過7天的女性患者,同屬抗生素的吉米沙星(常用於治療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也可以導致皮疹。因此醫生一般不會給女性患者,尤其是年輕女性開具吉米沙星。


不同劑型、相同成分的藥物,不能等價互換?


可能不少人都遇到過醫生處方的藥物因為某些原因斷貨,而同一藥物的不同劑型卻能輕易買到的情況。有些人可能認為「吃的是葯,又不是劑型」,而選擇購買另一劑型的藥物。然而,不同劑型、相同成分的藥物,往往不能輕易拿來互換,至少是不能等價互換。


事實上,不同的劑型不僅僅是為了方便患者服藥,更多的是提升藥物的吸收。例如相較於傳統的硬膠囊、片劑,藥物的口服液劑型往往能在患者體內達到更高的生物利用度(指服藥後進入血液循環的藥物占服藥劑量的比例)。而對一些吸收比較刁鑽(例如預防器官排斥的環孢素)的藥物,特殊化的劑型(如將藥物進行微乳化或微粒化處理)甚至直接能讓藥物的血液濃度上升不止一倍。因此如果需要將不同劑型的藥物互換,絕對不能想當然地等價互換,而是要在醫生指導、甚至是嚴密觀察下進行更換,以防止出現藥效降低或不良反應增加的情況。


這一點看上去有些平常,然而卻是不少患者用生命換來的代價。例如北京某著名醫院感染科曾收到過這樣的慘痛教訓:一名因嚴重感染而服用抗真菌藥物,本已經在該院被治癒的患者,在複發後前往當地醫院就診。患者正確告知了自己以往的病情,醫生也處方了與之前相同的藥物治療,然而,醫生處方的抗真菌藥物由原來的口服液換成了生物利用度較低的膠囊,導致藥效不能充分發揮,患者病情進展,被送到北京時卻為時已晚。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怎樣證明我們的宇宙只有三維空間?
您可能感興趣

這些有用的戶外冷知識 你都知道嗎?
關於狂犬病,有哪些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關於熊貓,有哪些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胃不好,這些常見的用藥誤區你知道嗎?
那些你不知道的靈異知識
畫說冷知識:那些你絕逼不知道的事
關於死亡,有哪些你不知道的小知識?
一些你不知道的生活冷知識
這些冷門歷史知識,你都知道嗎?
文玩圈的這些冷知識,一般人都不知道!
這些藥物小知識你都知道嗎?
你不能不知道的冷門植物知識!
刷牙也是有很多学问的,不知道你知道否?
那些錯誤的用眼「常識」,你都知道嗎?
醉酒有哪些危害?喝酒人應該知道這些知識!
這些地震知識你知道嗎?
這些冷到骨子裡的知識,你都知道嗎?
不可不知道的避孕藥知識!
那些錯得離譜的兩性知識,你肯定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