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人工耳蝸:讓失聰者重獲新「聲」

人工耳蝸:讓失聰者重獲新「聲」

人工耳蝸:讓失聰者重獲新「聲」



■記者 丁佳

「我挺喜歡去學校上學的,我喜歡學數學、中文還有唱歌。長大了我想當一名樂高工程師。」


7歲的Charles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澳大利亞小男孩,跟別的孩子一樣,天真爛漫,無憂無慮,對世界充滿了期待。


人們很難想像,Charles其實是一名先天性聽力損傷患者,在18個月大的時候,他幾乎已經完全喪失了聽力。殘酷的事實讓他的母親感到心碎:「難道這就是孩子的命運嗎?」


但是,科技為這個家庭帶來了希望。安裝在Charles雙耳旁的一種小設備,徹底改變了這個小男孩的命運。

世界衛生組織2015年的一項數據顯示,全球大約有3.6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的聽力損失,超過全球總人口的5%。


「此外,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有將近1/3的人有聽力損失。這不僅妨礙了老年人的交流能力,更會導致他們產生與世隔絕感,以及焦慮、抑鬱和認知退化等問題。」科利耳公司高級副總裁AmadaLampe說。


總部位於悉尼的科利耳公司成立於1981年,是一家致力於植入式人工耳蝸和骨傳導植入系統研發的高科技公司。30多年來,科利耳在聽力技術的研發上取得了數個「世界第一」,為全世界80多個國家超過28萬名重度和極重度耳聾兒童和成年人提供了植入式聽力設備,目前在植入式聽力產品市場佔有超過2/3的份額。


上世紀60年代,親眼見證了父親深受耳聾之苦後,墨爾本耳科醫生Graeme Clark下定決心,要尋找方法幫助重度耳聾人士。1967年,他開始研究人工耳蝸的可能性。


儘管困難重重,但Clark和他的團隊鍥而不捨地努力了十餘年,終於在1978年實施了第一例人工耳蝸手術。那名患者在聽到澳大利亞國歌時肅然起立,讓無數人為之動容。

Clark的科研成果也導致了科利耳公司的誕生。公司首席科學家、高級副總裁Jim Patrick就是Clark當年的搭檔之一。


「與在外耳簡單地放大聲音的助聽器不同,植入式人工耳蝸可以繞過患者耳朵受損的部位,直接刺激耳蝸內的聽毛細胞。」Patrick解釋稱。


這種技術最大限度地模仿了人類自身聽力系統的工作方式。聲音處理器捕獲聲波,並將其轉化為數字編碼,然後再傳送到置於耳後皮膚下的植入體。植入體將數字編碼後的聲音轉化為電信號,植入體電極刺激耳蝸的自然聽神經纖維,聽神經纖維然後將電信號傳送到大腦,由大腦將其轉譯為聲音。


此外,這種設備還配有一個手持式的遠程助手,使用者可以通過它或直接在聲音處理器上控制聽聲,如改變聽聲程序或調節響度等。


「人工耳蝸的植入手術並不複雜,醫生也不需要特別的訓練。一旦植入後,人工耳蝸就能終身為患者服務。」Patrick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科利耳公司用戶互動全球協調員Kate Obermayer本身就是一名失聰患者,因為身體的限制,她找不到自己喜歡的工作,一度十分壓抑,甚至想過自殺。但在遇到科利耳後,她的人生軌跡改變了。


「我從12歲起就沒用過電話,但經過大概7個月的訓練,我就可以跟人們通過電話交談了」。她說,「這並不是一個輕而易舉的決定,我幾乎花了10年時間才鼓起勇氣植入人工耳蝸。現在我想告訴跟我有同樣困擾的人,你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


(責編:tibet)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西藏網 的精彩文章:

擔憂英國「退歐」 投資者現金倉位創15年新高
歷史文化品讀節目典出山西:唾壺擊缺
展出紅色珍檔尋找力量之源
餘姚80歲老人出版《唐詩新語》
尋求經濟學研究範式的互通共融
您可能感興趣

讓失聰者聽電話的手機殼
神奇蠶絲?做眼膜弱視者可夜間觀物,造耳膜失聰者聽雨打芭蕉
11名失聰者和他們的「航天十年」
十一位失聰者幫助完善NASA載人航天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