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確定網路空間為「戰場」 遭襲成員國將獲援助
參考消息網6月16日報道德媒稱,北約希望在華沙峰會上就網路空間威脅增加作出反應。在北約國家首腦的最後一次準備會議上,各國防長決定將計算機網路的虛擬空間和互聯網正式確定為戰場。
據德國《明鏡》周刊網站6月14日報道,「防禦網路攻擊屬於我們的共同防禦,」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位於布魯塞爾的北約總部說。
斯托爾滕貝格強調,當今時代的任何軍事衝突都缺少不了網路要素。僅僅出於這個原因,也應在海、陸、空防禦之外給予這一虛擬戰爭更多關注。
報道稱,此外,北約成員國之間交換敏感數據和軍事計劃的網路正在遭受不斷增加的黑客入侵壓力。北約的計算機專家每天都能截獲幾十起針對北約數據網路的攻擊,其中大多數能夠被阻截。
北約的這一決策將產生深遠影響。斯托爾滕貝格在接受追問時證實,針對某一成員國的網路攻擊可能觸發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規定的場景。該規定的內容是,成員國中的一國遭受攻擊時將被視作對所有成員國的攻擊,所有成員國應援助受攻擊國家。
斯托爾滕貝格著重指出,並非所有網路攻擊都會必然觸發這一場景。「最重要的措施首先是保護我們的網路,」他說,「我們是在防守,但我們必須繼續提高自己的能力。」特別是對北約正在進行的各項行動,通訊網路安全至關重要。
報道稱,不過,斯托爾滕貝格有意迴避了一個重要問題,即北約防長的這一決策是否也意味著建立一支攻擊性網路部隊,在遭受網路攻擊後能令黑客或另一個國家陷入癱瘓甚或對其發起攻擊。
在計算機網路專家看來顯而易見的是,即便是為了抵禦網路攻擊,國家或軍方也必須詳盡掌握潛在進攻對手的攻擊技術。因此,培養網路進攻能力對北約而言勢在必行,即便並不打算立即對網路攻擊發動者發起反擊。
目前北約僅僅是協助聯合成員國的網路能力。在塔林北約建立了網路防禦中心,為成員國軍官提供進修機會。愛沙尼亞曾於2007年遭受長達數周的網路攻擊。
報道稱,軍方猜測當時的攻擊源自俄羅斯。但就連專家也很難證明這一點。可能也正因如此,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首先敦促北約提高識別和分類網路攻擊的能力。他表示,這一議題是華沙峰會的重要議程。(編譯/焦宇)






※美國將設立網路戰司令部 網路與陸海空一樣成為戰場
※中國這武器海外成神 遭戰亂國家瘋搶 被稱戰場收割機
※美國支援各國的戰鬥機,在戰場上屢立戰功,被中國譽為「飛虎隊」
※日稱決不讓解放軍進釣島 中國劃好戰場
※緬甸戰場中國遠征軍被偷襲 17隻猴子助戰士們殺敵
※美國海軍瀕海戰鬥艦成功發射垂髮導彈,不再是戰場游輪
※中國「飛機墳場」細節曝光,戰場也可解封派赴戰場
※阿富汗戰場實錄:美國海軍陸戰隊街邊起灶
※戰場不是奧運賽場,逞能遭刀劈:中國騎兵猛砍日軍皇家騎兵!
※俄軍認為網路空間是重要戰場,將網路突擊視作等同於火力突擊
※此人被稱二戰梟雄,曾準備進行「三戰」,將中國作為主戰場
※對越反擊戰期間解放軍珍貴戰場圖
※搞趣網:劍雨崑崙 殺戮戰場
※高清圖片回憶越南戰爭:美國炮兵在越南戰場,炮彈隨便打!
※美國知名戰車解析:戰場屢立戰功,堪稱戰車表率,以美國上將命名
※蘇聯防空武器中東戰場大顯神威!此國戰機突襲反遭擊落41架
※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到底打贏了幾場會戰
※看美國陸軍如何「改裝」全地形軍用車 抵禦未來戰場網路攻擊
※二戰日軍為和在東南亞戰場屢戰屢勝但在中國戰場處處卻處處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