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概只有 5% 的人才知道的西安那些冷知識

大概只有 5% 的人才知道的西安那些冷知識

西安到底有沒有東稍門,端履門怎麼沒有門,大小學習巷從何而來,玉祥門是為了紀念馮玉祥,南大街為什麼比其它三條街短?西安那些冷知識你知道嗎?


西安的東稍門在哪


為什麼西安有北稍門、南稍門和西稍門,唯獨沒有東稍門!明洪武年間重建西安城時將當時奉元城所沿用的唐城牆向北向東進行了擴建,而向北的擴建並 未將北稍門包入城牆之中。只有向東的擴建幅度因東關居住區最,所以向東擴大約三分之一,即延伸了大約1300米(約擴大了一倍)。將東關新居民區包入形成 現在西安城規模,但同時也將原奉元城的東稍門包入城中,至此西安再無東稍門之說。

所謂稍門,指正門外的居民區有一層土圍牆的外出通道。因為在過去,東門到雞市拐的正東方向住滿了人,使得道路擁擠狹窄。又因為西安東關有塊高地, 來往車輛無法直接上到坡上,道路就因地而生,並在此迂迴向北拐去,向北拐到八仙庵那個地方迂迴了一下。這一點和其他幾個城門外大不一樣。


雞市拐


正是由於拐彎的緣故,本來作為東稍門的這個地方就不叫「稍門」了,而被稱作「雞市拐」,作東門外的正路在此拐彎的意思講。所以說並不是沒有東稍門,而是它沒有處在正東的位置,不像北、西、南三稍門那樣正對著正城門,且早先在此處也並沒有設立公交站點,所以東稍門也就漸漸被淡化了。東稍門的位置大概就在現在雞市拐向北,再向東一點的位置。


端履門最初不叫「端履門」

從鐘樓沿東大街向東而行,大約一站路,有一個十字路口,西安人都稱這裡為「端履門」。雖然以「門」為名,但這裡沒有門。


端履門


其實「端履門」在很久以前是有門的,大臣們每天早上上朝走到這座門外,必整冠端履,才能進去面見皇上,故此門以「端履」為名。不過,稍有歷史素養的老者還是會說,端履門是明代的物事,當然那時大臣們整冠端履去拜見的肯定不是皇帝,而應該是藩王。如今已無法探源這個「整冠端履」的說法出自何處,不過,考諸史冊,「端履門」最初的名字,其實跟鞋子沒什麼關係,而是很文雅的「端禮門」。


「端履門」這個地名,從明代西安秦王府城的「端禮門」一脈相承而來。明太祖朱元璋建國伊始,分封次子朱樉為秦王,位於西安城內的城中城——秦王府城便破土動工了。端禮門,是明代西安秦王府城內城的南大門,也是秦王府城的正門,其地位在明秦王府城諸多城門中當屬首位。


端履門

端禮門作為明秦王府的正門,漂亮又氣派。史料載,端禮門上刷著紅漆,門板上的銅釘都是金色的,門上建有城門樓,「覆以青色琉璃瓦,飾以青綠點金,廊房飾以青黛。」端禮門外有壕溝、橋樑,門內為秦王府城宮殿區的前廣場,其北端還有一座飛檐反宇、施青綠點金彩繪的三間三頂牌坊。坊前左右雄踞著兩隻高丈許的銅獅。明秦王府城端禮門舊址,大概在今新城廣場南殘存城垣偏南處,即南新街上。


大小學習巷是因學習產生


學習巷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說法:第一類說法,也是流傳比較廣的一種傳說,是相傳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郭子儀由涇川(今甘肅涇川縣)回到長安,其麾下的回紇、大食等將官等200多人也一同到達,這些將官是平定安史之亂的有功者,皇帝允許他們留在京城做官娶妻生子,為了讓他們熟悉唐王朝的典章制度和語言文化,就讓他們集中在一起學習,此後就把他們學習的地方稱為學習巷。

大概只有 5% 的人才知道的西安那些冷知識


大學習巷


第二類說法則認為,古時伊斯蘭教徒大多通過新疆、甘肅、河西走廊等黃河以西地方來到西安,所以將他們居住的地方叫做河西巷,後改稱學習巷。總體來講,這兩種說法都有一定的根據,有關學習巷名稱的來歷,現在還很難定論。


現西安城內有大小學習巷兩巷,但過去大小學習巷統稱學習巷。不是說小學習巷就小,大學習巷就大,只是因為大學習巷看起來街面寬闊,小學習巷巷子窄而已。粗略估算,小學習巷的住戶大概是大學習巷的3倍還多。


玉祥門是為了紀念馮玉祥

大概只有 5% 的人才知道的西安那些冷知識



玉祥門


玉祥門,西安西城牆一城門。1926年4月,河南軍閥劉鎮華在吳佩孚、張作霖、閻錫山的支持下,率鎮嵩軍9萬餘人進攻陝西,企圖消滅退守西北的國民軍,開始對西安進行長達8個月的圍攻,使西安人民凍餓戰死4萬多人。

大概只有 5% 的人才知道的西安那些冷知識



馮玉祥


為解西安之圍,中共北方局書記李大釗請于右任赴蘇,敦促在蘇聯考察的馮玉祥將軍回國重整舊部,以解西安之圍。馮玉祥接受了李大釗提出的「進軍西北,解西安之圍,出兵潼關,策應北伐」的意見。同年9月16日,馮玉祥總司令在內蒙古五原誓師後,便率國民聯軍進軍陝西。11月27日夜,在國民聯軍和守城陝軍的夾擊下,鎮嵩軍全線潰退,西安城解圍。

大概只有 5% 的人才知道的西安那些冷知識



玉祥門


1928年為方便交通,特鑿通明城牆而修此門,為紀念馮將軍的歷史功績,取名玉祥門。玉祥門是西安東、南、西、北四大固有城門之外,較早開鑿的城門之一,也是古城西北一重要交通孔道。


南大街為什麼比其他三條街短


這裡面有個傳說。這個傳說與下馬陵有關,與漢儒董仲舒有關,與明洪武年間秦王朱樉「不喜儒生儒術」的荒唐行徑有關。傳說西漢時期,董仲舒因朝庭群小的嫉妒和饞言,沒有再被漢武帝重用,最終退隱鄉野,直到無疾而終。漢武帝因董仲舒清貧感動,後來親自為董仲舒踏斟墓地,選擇了秦代遺留下的「宜春苑」做為董仲舒的墓地並厚葬,還修建了董子祠,並詔告天下。

大概只有 5% 的人才知道的西安那些冷知識



南大街


一天,漢武帝出城狩獵,路經董仲舒墓園時,出於對一代鴻儒的愛戴與尊敬,還離墓園有三十丈時,漢武帝就翻身下馬,凈心凈手,步履而過。隨行的大臣和護駕也都跟著漢武帝步行而過。從此,董仲舒墓園周圍的這塊土地,就被人們稱作「下馬陵」。並且形成了一種制度:凡過往的官員、儒生,一律在三十丈外,下馬步行而過。

大概只有 5% 的人才知道的西安那些冷知識



下馬陵


隋文帝建大興城和唐高祖建長安城時,都把「下馬陵」留在了城內。可是明朝朱元璋定都南京,封次子朱樉為「秦王」治關中。秦王重建長安城,也就是現在的西安城。秦王推崇武治,不喜儒生,不尊儒術,所以下令縮短南城距離,把「下馬陵」驅逐出城。動用了數十萬苦役耗時十年修筑西安城,誰知第二天秦王城巡行,發現「下馬陵」和陵前的祠堂又「跑」到了城裡。秦王大怒,下令砍了南城監工,並傳令拆了南城重築,一定要把「下馬陵」驅逐出城。

大概只有 5% 的人才知道的西安那些冷知識



董仲舒墓


於是工匠苦役們辛苦三年,總算把「下馬陵」隔在了城外。可誰知,第二天「下馬陵」又跑到了城裡。秦王氣得吹鬍子瞪眼,遂令工匠推倒重築。這回把「下馬陵」拋出城數十丈之遙,而且隔了一道水深丈余的護城河。秦王看後不禁暗喜,心想:這下我看你怎麼進城傳播儒術?選第二天秦王登城一看,「下馬陵」又進到了城裡,光采依然,香火依然。秦王一氣一驚,不久便一命身亡,奔了黃泉。

大概只有 5% 的人才知道的西安那些冷知識



下馬陵


西安城的南大街由於接連被「斬」了三次,所以南大街遠比東、西、北三條大街要短。雖然早已沒有儒生去給董仲舒敬供香火,但下馬陵依然還在城內,地名也依然叫「下馬陵」。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城市文化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這些關於手機的冷知識,99%的西安人都不知道
史上最變態的冷知識,西安人你一定不知道!
10個西安公交出行冷知識,身為西安人的你知道嗎?
西安特色小吃,都有哪些讓人回味無窮的?
西安又多一好去處,只是你還不知道
這口西安獨有好味道,在家也能吃到啦
這才是一個真實的西安
玄武門之變遺址在西安的這條路上,已經很少人知道了
西安小吃知多少?讓我留口水了
你可知道歷史上的西安城被「毀」過多少次?
少帥西安事變不殺蔣介石,不只為抗日還有有一個女人
西安熱成了火焰山!但空調用錯一身病,這些知識你得知道!
那些年我在西安吃過的美味小吃
西安大雁塔景區周圍的小商品街,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錢賺
西安有哪些特色小吃?
有了這個,還去啥西安碑林?
四大名著都提及的兩個城市,第一個是西安,第二個卻鮮有人知!
西安有哪些讓人流連忘返,吃了再想吃的特色小吃?
天天吃,西安小吃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