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一種肥胖是健康的?
隨著人們生活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的供應也越來越充足,人們很容易得到自己想要的食物,而那些富含脂肪(香)和精製糖(甜)的高熱量密度食物往往又最受歡迎,於是人們很容易能量攝入超標。再加上靜坐的生活方式和交通工具的普及,能量消耗相對不足,就導致了近年來超重和肥胖率連年躥升。根據今年第十一次全國營養科學大會最新公布的數據,我國18歲以上城市居民超重率32.4%,肥胖率13.2%,與10年前相比分別增加了約15%和33%。
世界衛生組織早就指出,肥胖已成為世界性的首要公共衛生問題。但部分肥胖人群顯然並不這樣認為,他們認為自己血糖、血脂、血壓等常見代謝指標都正常,於是總是這樣安慰自己:我很胖,但我很健康。一些研究報告也稱發現一類肥胖患者,他們雖然體脂比例超標但代謝特徵正常,很多研究者將這類人群稱為「良性肥胖」或「代謝健康的肥胖」人群, 據稱這類患者的全因死亡和心血管風險與體重正常者相同甚至更低。但是,這些研究的隨訪期較短,很多專家也對其結論提出質疑。
今年12月2日在線發表在《內科學年鑒》上的一份研究報告就顯示,「代謝健康的肥胖」其實是一種假象,良性肥胖可能並不存在。該meta分析報告是由加拿大多倫多西奈領先糖尿病中心的Caroline K. Kramer博士及其同事一起做的,他們對8項評估受試者代謝狀態和體重研究的結果進行了合并分析。這些研究的隨訪期為3年至30年。共涉及患者61386例,死亡或心血管事件3988例。研究結果顯示,代謝正常的超重或肥胖患者,即所謂的「良性肥胖」者,雖然短期內的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風險與代謝健康的體重正常者類似,但僅對至少隨訪了10年的研究進行分析時發現,與代謝健康的體重正常者相比,代謝健康的肥胖組患者死亡和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危險比為1.24。
研究者認為,對於那些被錯誤地視為「良性肥胖」或「代謝健康肥胖」的患者,超重與亞臨床代謝和血管功能障礙相關,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最終會導致死亡和心血管事件增加。
無獨有偶,上個月20號,《臨床內分泌與代謝》雜誌在線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也對所謂的「良性肥胖」說法提出了挑戰。該研究由德克薩大學助理教授KoKo Aung及其同事分析了聖安東尼奧心臟研究中的相關數據,研究共納入了五千多名受試者,其中大部分既無糖尿病也無心血管疾病。研究人員根據相關基線數據推測在此後長達7.4年的中位隨訪時間中發生糖尿病和冠心病的人數分別為2814人和3700人。代謝健康的肥胖者被定義為體質指數(BMI)≥30 kg/m2並且最多存在一種代謝紊亂的人群,代謝紊亂的正常體重者被定義為BMI<25 kg/m2同時存在兩種或以上代謝紊亂的人群,代謝紊亂包括常見的血脂異常、糖尿病和痛風等。結果發現與體重正常的健康人群相比,代謝紊亂的正常體重人群罹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分別為體重正常健康人群的2.5和2.9倍;而代謝健康的肥胖人群,罹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均為體重正常健康人群的3.9倍。顯然,代謝健康的肥胖人群發生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明顯高於代謝紊亂的正常體重人群。研究者認為絕大多數肥胖人群的健康狀況都不容樂觀,即使那些所謂的「良性肥胖」人群相當一部分的健康狀況也只能短期維持。
此外,7月17日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的一項前瞻性研究表明,長期全身或腹部肥胖獨立於肥胖程度,與中年時期亞臨床冠狀動脈心臟病及其進展相關。防止或延緩青年肥胖或可降低中年動脈硬化的發生危險。11月11日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學》雜誌上的研究顯示,無論是否伴有代謝綜合征,超重和肥胖均可增加心肌梗死及缺血性心臟病的發病風險。
看來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所謂的「良性肥胖」可能並不存在,沒有哪一種肥胖是健康的,如果你體重超標(以上研究中的體重超標被定義為BMI≥25),即使你現在各項指標都正常,未來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率也比健康的體重正常者高,甚至比那些代謝紊亂的體重正常者風險還要高。
其實,之前很多研究都顯示,超重和肥胖是心腦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和某些癌症(如乳腺癌、結直腸癌和前列腺癌)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尤其是腹型肥胖,又稱蘋果型肥胖,以腹部或內臟脂肪增多為主,對身體健康危害最大,因為這類人脂肪多堆積在內臟周圍,堆積在心臟容易引發冠心病,堆積在肝臟就容易造成脂肪肝,堆積在胰腺患糖尿病和胰腺炎的風險就增加。
想知道自己體重是否正常?常用的有腰圍法和體重指數(BMI)法,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根據腰圍數值與相關疾病危險性的關係,提出了腰圍的界限值,男性不應超過85厘米(2尺6寸),女性不應超過80厘米(2尺4寸),達到或超過這個界限值的話,糖尿病的患病率就為腰圍正常者的2~2.5倍,高血壓的患病率是腰圍正常者的2.3倍。體重指數法也是判斷體重是否達標的常用方法,BMI=實際體重(千克)÷身高2(米 2),WHO極力推薦在成人中使用這一指標作為診斷超重和肥胖的標準。按我國的標準,只要你的BMI數值在18.5~23.9之間即為體重正常。BMI小於18.5就為消瘦,BMI≥24即為超重,BMI≥28則可以診斷為肥胖。例如,某人身高 1.60米,體重64千克,則其BMI=64÷1.602=25,超過了24(超重邊線),但小於28(肥胖邊線),故此人屬於超重。
近年來,肥胖及其相關的慢性病發病率迅速增加,超過三分之一的美國人體重超標,全球肥胖者更是超過5億,包括中國,形式都非常嚴峻,這嚴重增加了醫療和社會的負擔。今年6月份,美國醫學會在芝加哥年會上,經過數小時激烈辯論,經投票後正式宣布把肥胖定義為「疾病」,這一決定也得到了美國內分泌學家協會的讚賞,當然,如果要想成為法律認可的疾病,還需要國際疾病分類法認可,因此,你現在還不能因肥胖而請病假。
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良性肥胖」並不存在,超重和肥胖本身就會增加各種疾病和死亡的風險,沒有哪一種肥胖是健康的,不能再一直樂觀的以「我很胖,但我很健康」來欺騙自己了,現在就行動起來控制體重吧。
參考資料:
[1]Are Metabolically Healthy Overweight and Obesity Benign Condi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2]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ity" Is Not Benign. Medscape. Nov 26,2013
[3]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Ischemic Heart Disease in Overweight and Obesity With and Without Metabolic Syndrome.
[4]孫長顥,營養與食品衛生學 .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有一種胖,叫窮胖
※有一種胃病是胃裡長了石頭,一種飲料卻有治癒的效果!
※有一種胖叫做幸福胖
※有一種幸福,叫身邊沒有討厭的人
※每天一勺醋,就能軟化血管?喝醋是一種有效的健康方式嗎?
※有一種有毒的讚美,叫「你很厲害,什麼都懂」
※不知道,有沒有這樣一種喜歡
※肥胖是一種營養不良?
※如果有一種顏色是屬於你的,那肯定是這樣的!
※有沒有一種睡眠面膜,真的有效,而且不黏枕頭?
※有一個逗逼的老師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有一個很早睡的男票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有一隻超大的汪是一種什麼樣體驗,如果是一毛一樣兩隻呢?
※有一個愛養花的另一半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有一種誤解是:一直吸煙,還不是健健康康地活到了八十多歲
※這魚有毒,但卻是最好吃的一種,肉質爽滑細嫩!
※有一種天氣,它有一些任性,還有一些囂張……
※有一種熊孩子,是可以原諒的
※多年堅持健身,卻沒有性生活,是一種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