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一顆便可致命」的相思子究竟是什麼?

「一顆便可致命」的相思子究竟是什麼?

最近,一則《世界毒性最強植物雞母珠現身廣州》的報道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報道中說,廣州機場海關從一位由衣索比亞回國的旅客行李中,檢獲到了0.1公斤雞母珠。報道中還稱,「(雞母珠)毒性劇烈,一顆便可致命,被民間列為『世界上毒性最強的植物前五名』」。


「一顆便可致命」的相思子究竟是什麼?媒體對「雞母珠」的報道


其實,這個事件本身,是因為這位乘客夾帶國外植物種子入境,違反了我國海關檢驗檢疫條例而發生的。不過,很多網友看到報道配圖中那顏色鮮紅,一端還帶著黑色的植物種子,與自己在國內購買到的、用作配飾和觀賞的所謂「相思子(豆)」或「紅豆」十分相似,由此在網上引起了不小的恐慌。那麼,報道中的雞母珠究竟是什麼?它和「相思豆」、「紅豆」有什麼關係?它真的具有如此大的毒性嗎?

雞母珠、相思子和紅豆


其實從植物學上說,「雞母珠」其實是相思子的俗稱,屬於「同物異名」,而「紅豆」的概念,則更為寬泛。


相思子這個名稱,既是對植物名稱,也是對植物所結種子的稱呼。對植物來說,相思子是豆科相思子屬(Abrus)植物的統稱。全世界相思子屬植物共有約12種,廣泛分布於從世界各地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在我國,有四種相思子分布,其中以相思子(Abrus precatorius)這一種最為常見,此外在我國廣東、海南等地,還有不少毛相思子(A. mollis)、廣州相思子(A. cantoniensis)分布。而如果是對於種子來說,那麼相思子,則特指相思子這種植物所結的種子。


「一顆便可致命」的相思子究竟是什麼?相思子的果莢和種子。

相思子的植物本身平淡無奇,本身是攀緣的藤本植物,長有豆科植物典型的偶數羽狀複葉,每年夏季時節會開出一串串紫色的小花。在廣東等地,相思子植株,以及廣州相思子、毛相思子等植株的根莖,被稱為「雞骨草」來煲湯或做草藥使用。而相思子的特別之處,就在於它的種子:它的種子和普通的綠豆大小相仿,大部分呈現鮮艷誘人的紅色,而在胚根一端約1/3的部位則呈現黑色。這紅配黑的搭配,使得它顯得十分獨特。由於紅底配著黑色,頗似雞眼睛,因此在閩粵台灣一帶被稱為「雞目珠」,久而久之訛傳為了「雞母珠」。而在廣西一帶,還有著「猴子眼」的俗稱。


「一顆便可致命」的相思子究竟是什麼?相思子植株和花。


如果說是配色使得它引人喜愛的話,王維膾炙人口的《紅豆》一詩則使得它更為出名。「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相思子的稱呼,和這首名詩不可謂沒有關係。不過根據後人考證,王維詩中的「紅豆」,並非這黑紅分明的相思子,而更有可能是豆科海紅豆屬(Adenanthera)的海紅豆(Adenanthera pavonina),亦或是紅豆屬(Ormosia)的紅豆(Ormosia spp.)。後面這二者,種子都完全是鮮紅色,籽粒也更大,並且在歷史上的確有作為信物相贈的傳統。古人們沒有區分這幾種紅豆的意識,使得「相思子」之名旁落別家,也的確令人唏噓。


「一顆便可致命」的相思子究竟是什麼?海紅豆屬的海紅豆種子較為扁平。


「一顆便可致命」的相思子究竟是什麼?紅豆屬的紅豆。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由於《紅豆》這首詩,使得一些人反而給相思子戴上了「紅豆」的名稱,這下,使得相思子和我們日常食用的紅豆(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 或赤小豆Vigna umbellata)成了「異物同名」。這種混淆的影響就不僅僅是文學圈的爭吵,而是會鬧出人命的:因為相思子的確含有劇毒成分,如果和食用的紅豆相混淆而導致誤食,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


「一顆便可致命」的相思子究竟是什麼?日常食用的紅豆之一:赤豆


相思有「毒」


在報道中,對相思子的毒性描述為「一顆便可致命」。那麼,這是真的嗎?


相思子劇烈的毒性,來自於種子子葉細胞中含有的一類蛋白質成分:相思子毒蛋白(abrin,在台灣地區被稱為雞母珠毒素)。目前人們發現相思子毒蛋白可包含四種,分別以a-d命名,其中 b和c型毒性較低,而起到主要毒性作用是a和d型。完整的相思子毒蛋白,是由A、B兩條多肽鏈結合、摺疊而成的,十分類似於另一種廣為人知的植物毒蛋白——蓖麻毒素,而後者則因為曾多次被間諜組織用於暗殺活動而名噪一時。相思子毒素的毒理學也與蓖麻毒素十分類似,在進入人體後,B鏈可以與細胞膜表面的糖蛋白結合,並誘發細胞向內轉運毒蛋白,使得毒蛋白進入細胞內部。進入細胞後,A鏈則會和細胞內蛋白質合成工廠——核糖體結合,水解核糖體蛋白組分,使得核糖體失去蛋白合成的能力,最終造成細胞的死亡。這一過程通常需要較長的時間,因此人體往往要經過數小時乃至數天的潛伏期才會出現癥狀,表現為噁心、嘔吐、發燒、出血、循環衰竭等,嚴重時則會導致死亡。

「一顆便可致命」的相思子究竟是什麼?相思子毒蛋白(紅)和蓖麻毒素(藍)結構的比較


那麼,攝入多少相思子會造成生命危險呢?根據測算,對於純化的相思子毒蛋白粉末,成年人經口攝入的半數致死劑量大約為7μg/kg(微克每千克),而通過呼吸道吸入的半數致死量則為前者的一半,約3.3μg/Kg(這大抵是一些報道中「3微克就會致命」的錯誤的來源)。換句話來說,對於70kg體重的成人來說,吃下約0.5mg(1mg=1000μg)或吸入約0.24mg相思子毒蛋白純品,就有一半可能性致命。那麼考慮到相思子毒蛋白在種子內約2%的含量,以及相思子約70mg的平均重量計算,那麼的確半顆相思子中所含的毒蛋白量就足夠致命了。


面對相思子,我們怎麼辦?


不過,上面描述的,都是相思子中所含毒蛋白被人體充分吸收時的理想狀態。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購買或佩戴相思子製作的飾品,倒不至於「見相思子而色變」。首先,相思子毒蛋白存在於子葉細胞內,而它外面被一層緊密的種皮緊緊包裹。因此觸摸完整的相思子,並不會導致中毒。其次,相思子毒素並不具有揮發性,因此也並不會被吸入而導致中毒。此外,我們的皮膚附著的角質層,也能起到很好的阻隔作用,因此即使接觸少量破碎的相思子,只要及時擦除,也不會對健康造成什麼影響。

「一顆便可致命」的相思子究竟是什麼?接觸完整相思子飾品並沒有什麼危險,但一定要防止誤食


事實上,相思子和其製品最大的危險性在於被誤食,以及加工過程中形成的粉塵吸入。由於相思子具有「紅豆」的俗稱,因此在使用時可能同能夠食用的紅豆相混淆;而幼兒、寵物等,則可能不慎誤食。因此一定要注意全紅的食用紅豆,和紅黑相間的相思子的區分。如果家中有幼兒、寵物等,也應將相思子儲藏、放置在幼兒寵物無法觸及的地方。而在加工相思子時,也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鑽孔等操作產生的粉塵被吸入體內。


如果已經購買了相思子製作的飾品,那麼在拋棄、封存之餘,還有其他保證安全的辦法嗎?辦法是有的,那就是加熱處理。根據實驗,相思子毒素在80℃處理1小時以上,100℃處理30分鐘以上後,其毒性就會由於蛋白質變性而消失。因此將這些飾品進行至少半小時以上的高溫處理(烘烤或水煮),就可以去大大降低其毒性,讓其變得更為安全。當然,即使是處理後的相思子製品,也應妥善保管,確保萬無一失。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關於快樂,你必須知道的六個秘密
流鼻血是因為看到美女了嗎?
為什麼你必須要有一倆個愛好?
為什麼壞脾氣的人更容易被認可?
心理學家眼中最漂亮的男女面孔,長啥樣?
您可能感興趣

愛情說說:紅豆本是相思子,一寸相思一寸灰
組詩 相思子
CVVH聯合血液灌流成功救治相思子急性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