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重回錢穆的文學課堂

重回錢穆的文學課堂

重回錢穆的文學課堂



新京報插畫/許英劍

1953年,流亡香港的錢穆,跌至人生谷底。他奮起掙扎的方式,是選擇去創建一所全新的大學:新亞書院。那年錢穆虛歲六十。


彼時,懵懂青年葉龍25歲,他走出著名的香港調景嶺難民營,坐在了新亞書院的課堂上,他第一次見到老師錢穆:長長的眉毛,不太有笑容,穿一件發舊但乾淨的藍色長袍。


此後的近四十年歲月,他們命運交織。


當年在新亞書院,錢穆開設中國經濟史、中國文學史、中國通史等八門課程,因同為江浙人士,葉龍對於錢穆的無錫口音國語毫無理解障礙,且自學速記,於是一字不落地記下全部聽課筆記。就這樣,原本是「紹興小書記員」的葉龍,從新亞書院出發,一路追隨老師錢穆,成為了他身邊最重要的「影子」記錄者。

一個甲子年過去了,葉龍在香港輾轉搬家十幾次,那些聽課筆記最不捨得丟。人老多情,他撫摸這些發黃的本子,漸漸萌發整理的念頭——他對自己說,趁還能看得見、寫得動,把這些講稿整理出來,也算是為後世「錢學」研究有「補白之功」。


2013年底,葉龍整理出第一本錢穆的講稿《中國經濟史》,然推出後學界甚少動靜。2014年5月,葉龍開始整理錢穆的中國文學史講稿。這一次,他渴望更多對錢穆的關注。


在全書出版前,這本錢穆的文學史講稿的部分章節曾在報紙上連載50期,其緒論中一句「直至今日,我國還未有一冊理想的『文學史』出現,一切尚待吾人之尋求與創造」,引發錢理群、洪子誠、陳平原、劉再復、王德威等海內外中國文學史家激烈爭論。


這本錢穆的《中國文學史》,從《詩經》發源,一直講至明清章回小說,貫穿中國古代文學的整體脈絡,被譽為「一本最好的中國文學入門書」。它經由天地出版社刊行之後,讀者熱情擁抱,學界卻顯得有些冷淡。


問題的癥結,可能在於「入門書」三個字。

錢穆版《中國文學史》,詳略不當,缺乏嚴正的學術規範;它很隨意也很「真性情」,講求「落花水面皆文章」,沒什麼高深的發現,它甚至被評價為一本「外行人寫給外行人的文學史」。


可它依然配得上我們足夠的敬意。


1955年,在那塊流亡的土地上,初創的新亞書院面積不足2000平尺,它落魄地擠在深水埗桂林街61-65號四個單位,樓下是紡織工廠,對面是三寶佛堂,後面是潮州飯店,斜對角是小舞廳。而書院的學生,大多來自難民營,早上干採礦修路的苦活,傍晚趕回學校聽課。他們的水平,決不能和當年的北大、清華乃至西南聯大的學生相比。給他們講授文學史,錢穆是吃力的,他必須遷就這些流亡學生的理解水平。


更心痛的是,錢穆講授中國文學史的時代,新文化一統天下,而在香港這「借來的城市」里,西方文明洶湧而下,中國傳統文化更難有立錐之地。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錢穆講中國文學史,自言是「以死者心情來寫死者」。他要說說舊文學的好,以期為新文學提供一份可能的貢獻。

也因此,想要看懂這本《中國文學史》,須真正看懂當年錢穆的心情——「我希望我不是做純粹的學術研究,我說話是帶感情的,我經常是隨便空說,請你原諒,但我希望做一個中國人,我要堂堂正正做人,中國文化要堂堂正正地站起來。」


撰文/新京報記者 柏琳


詳見B02-B05·主題


編輯:李媛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網 的精彩文章:

錢穆的初心 中國文學是傳下去的,等待後人欣賞
明代藩王 平庸生活里沒有真正的藝術
楊絳的成名與李健吾先生
夏日,記憶躁動
《英雄廣場》淚水即是最好的證明
您可能感興趣

功夫學院:重回學院
南懷瑾先生:重回「科學、哲學與宗教合一的文明」
馬文君:讓「全穀物」重回餐桌
寫自媒體重回學生時代:文史類寫作參考書目
人工智慧有多重要?諾基亞董事長重回學校學習AI
雷軍重回大學母校:一句話治癒了
馬尾辮要怎麼扎 讓你重回學生時代
海洋學家重回古希臘沉船揭開神秘機械之謎!
文藝女神江一燕重回校園,穿的學生樣不說,還戴上了紅領巾!
今天,熱報帶你重回課堂,向老師問好!
她們回來了!芭莎帶你重回華語樂壇最時髦的千禧大時代
德克薩斯:重回牛仔時代
馬伊俐出席活動,高開叉黑禮裙重回身材顏值巔峰,文章真有福氣!
重回時尚巔峰的淮海路
隊魂 重回巔峰
重回巔峰吧 龍珠激斗孫悟飯的正義之心
如果重回大學,你會選什麼專業?
青春學院派穿搭,讓你重回美好校園時光
《楚喬傳》宇文玥重回奪星之路,阿楚這下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