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華瑰寶 壽山石雕件

中華瑰寶 壽山石雕件

中華瑰寶 壽山石雕件



藏品重:130g

壽山石是中國傳統「四大印章石「之一。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晉安區與連江縣、羅源縣交界處的「金三角」地帶。若以礦脈走向,又可分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因為壽山礦區開採得早,舊說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礦區的田底、水澗、山洞開採的礦石。經過1500年的採掘,壽山石湧現的品種達百數十種之多。壽山石已成為海峽兩岸經貿往來、文化交流重要的橋樑之一。


由於壽山石「溫潤光澤,易於奏刀」的特性,很早就被用於作雕刻的材料。1965年,福州市考古工作者在市區北郊五鳳山的一座南朝墓中出土兩隻壽山石豬俑,這說明,壽山石至少在1500多年前的南朝,便已被作為雕刻的材料。元代篆刻家以葉蠟石作印材,使壽山石名冠「印石三寶」之首,登上文化大雅之堂。加上明、清帝王將相的百般青睞,從而形成壽山石雕刻藝術從萌芽到發展到鼎盛的一脈獨特的民間工藝文化史,壽山石雕也成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都喜愛的文化藝術珍品。


明末,曹學銓發現並開始收藏田黃石,至清代,「壽山石熱」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於是在收藏壽山石雕品的同時,也掀起收藏壽山石原石的熱潮。收藏一件壽山石雕是一個資產的「保險箱」,也可以說是財產數量的象徵。2007年香港春拍上,清康熙御用紅白壽山石雕子母獅紐寶璽拍出7,264,000的高價,由此可見壽山石雕件的價值之高。

中華瑰寶 壽山石雕件


這件壽山石雕,重130g。石的質地溫潤,顏色為蠟黃色,呈不規則形狀,色澤通透,紋理自然清晰,雕工精湛,造型美觀,非常具有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收藏壽山石雕件已經成為了文人雅士的「專利」,這種風氣一直影響到至今,成為一種歷史性的社會風氣。


從雕刻上看該作品行雲流水,工匠大師運用其純熟的手法把這件壽山石雕刻的完美無瑕,彷彿與大自然混為一體。細節處理細膩,刀工柔美,無論是一刻一畫都顯得相當幹練,雕件的線條流暢婉轉,雕刻工藝非常考驗工藝者的毅力,而這件作品很好地展現了微雕藝術的魅力。


縱觀這些年壽山石雕藝術的發展,已經到了興盛時期,它也開始走上多元化的藝術發展道路。這是繼承和發揚我國文化寶庫中的遺產,也是豐富和發展壽山石雕文化的一項重要而有意義的工作。


當今,作為藝術的壽山石雕本身,可以說不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已經發展成為一門獨特的藝術。但從歷史的角度看,它見載於典籍的文字史料卻又如此缺乏。毋庸忌言,壽山石文化是在嚴重的「缺血」狀態下發育起來的。這是一種文化的錯位。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捨得齋 的精彩文章:

傳世名瓷 青花纏枝盤
珍稀古錢「天啟通寶背十」
您可能感興趣

中華奇珍!精美壽山石雕欣賞!
壽山石雕欣賞——秋韻
中山紀念堂 越秀五羊石雕
綠松石雕件《上山虎》欣賞
壽山石雕:因石施藝,因色見巧,方為中華國石
北宋永厚陵石刻——宋陵石雕佳品
山東博物館藏北齊石雕佛與菩薩像
中國青年玉石雕藝術家,豆中強「南紅瑪瑙創」作藝術品鑒
手藝(雕塑)「一相抵九工」的經典實例《林樹岳的壽山石雕》!
中華傳統工藝大師,季廷華青田石雕刻藝術品鑒
「披甲龍龜」綠松石雕件欣賞
青田石雕:寶石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四海龍王之首,東海龍王綠松石雕刻
手藝-中國玉石雕刻大師張紅哲玉雕畫稿賞析!
探訪房山皇后台,賞析康熙重臣伊桑阿墓石雕石刻群
五台山金蓮花禪文化主題酒店「石雕藝術展」
賀蘭山西麓南寺,內蒙古地區最大的石雕佛像群
2噸重「碧玉山」將亮相第12屆中國玉石雕精品博覽會
「龍騰四海」綠松石雕件,威武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