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一位企業家在飛機上寫的文章——《落雪無痕,生死無期》

一位企業家在飛機上寫的文章——《落雪無痕,生死無期》

一位企業家在飛機上寫的文章——《落雪無痕,生死無期》



就在出發上飛機的前兩天,噩耗傳來,我敬仰的NOTTER先生的母親去世了。七個多星期的不吃不喝,雙眼也看不見人了,終於撒手人寰。一陣的心痛。

凌晨一點半出發的航班卻因為目的地大霧,被拖延了四個小時。航空公司拉旅客去賓館休息的善意,技術層面上只是讓我更疲乏——剛剛入睡,則被叫醒,懵懵懂懂上了飛機,依稀彷彿還能睡會了。太多的折騰終於徹底醒了。


除了發動機持續的轟鳴聲,機艙里靜悄悄的,一片漆黑。座椅扶手上的按鈕發著慘白的光,像是幽靈。本該是被旅客擋住的——才看到航班上旅客很少,幾乎每組座椅上只躺一個人,黑乎乎看不清,細淡的白光映出一動不動的各式模樣——幾百次飛行從未見過的情形!


不禁一驚,悄悄撥開窗戶遮陽板,向外一看,卻已曙光初上,地平線上畫著粉紅色,漸變成黃色,再有亮藍,和暗藍,都是天空了,見不到一絲雲彩——已經在雲層之上了,怎麼可能呢?怪不得和平日偶爾沒有霧霾的藍天是另一種景象。


再向下看去,白茫茫一片,厚厚的積雪,拉皺它平坦的是山脊和河流,留下灰黑的筆墨,幾條直直的細黑線條該是馬路了。這裡該是西伯利亞或是俄羅斯的中北部吧。整個世界象是凍結了,死寂的凝重。

何處冬院不飄雪,奈何暮日無照陰。


或許死亡是那麼的自然,只是我們從未正視它?


前段時間,看了一本好友推薦的書《熵——一種新的世界觀》(傑里米.里夫金,上海譯文出版社)。終於讓我懂得了為什麼時間是有極限的。人類歷史、文化的不斷進步,物質文明的生產力的不斷解放之努力,似乎都是在加速打破平衡,加速有效能量的消耗,而由於無法突破能量守恆,結果是熵值越來越大,離死亡也越來越近,時間自然也有了盡頭


一切看是那麼悲哀!當我們領會了牛頓的三大定律,看了《國富論》,在三維機械世界觀的指揮下,運用數學和機械的科學技術,造就出豐富的物質文明,能上天入海,貌似強大富足,而不可避免的經濟危機一次次把積累、富裕和強大扯碎!只剩下顫抖和恐懼


也許懂得死亡,才能平靜得生活。記得兩年前,聽說義大利的好朋友馬西(女兒的教父)的父親急病,我特意打電話去。沒想到幾周後馬西哽咽的聲音從電話的那端傳來:父親走了。一切是那麼地突然,一個健康樂觀開朗高大的人,每次見面或告別總是緊緊抱抱我,然後捂住我的雙耳,親一下我的額頭,再不能來親我了,連什麼病因都沒來得及讓我們知道。

兩個多月後,趕到義大利,邀馬西帶我去墓地,「為什麼?你確定想去?那裡只是他的軀體,他一直在天堂看著我們——我感受得到」馬西平靜的回答讓「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的我一時語塞。


女兒三兩歲時曾問我:爸爸,我讀大學去的時候你死了沒有? ——我們是否都那麼懼怕死亡?無論與否,我們都無法拒絕死亡。也只有看清了新陳代謝,生老病死,我們才能精彩地活著,愉快地死去。


看著異國他鄉地面上厚厚的積雪,還是不能止住我懷疑今年是暖冬。瀋陽的朋友就在調侃上周的一場大雨穿越了季節而來到。四地工廠大院的樹榦上是否都已塗上了石灰?冬日殺蛹的期盼,希望明春少一些蟲害;然而寢室里的蚊帳卻遲遲不能褪去,周間幾日的氣溫回升就有蚊子出沒。


一切是那麼的詭異。直教人擔心今年的暖冬,帶來明春的蟲災。


而上月和銀行朋友的交流,從報章到現實著實讓我深深顫慄:今年企業倒閉的比較多,看來明年會更多。你們隔壁的兩家……

生老病死、春夏秋冬、時節更替,不變的定律。而一旦落到現實的對象上,就少不了震驚、感慨、或傷悲。


熱力學的兩大定律,能量守恆和熵定律即熱寂理論註定了死亡是終極目標。可我們對死亡的理解和態度,取決於我們活著的質量和長度。因為這偉大的能量守恆定律,卻也勉不了它的局限:條件!指定空間內的能量守恆!


遙望春來萬物生長,勃勃生機;看身邊嬰孩長大,周月判若兩人——都在告訴我們一個老生常談的真理:新陳代謝!打破空間對象的局限,讓你心愛的事物不斷從其他空間獲取能量!嬰孩的長大不就靠的是營養的攝入嗎?


這幾天召開的巴黎氣候會議同樣在告訴我們:人類只依賴地球內部的石化能量,不通過某種能夠利用界外資源(當前是太陽能,生物也是吸收太陽能而循環)的手段,是難以應付日益增長的人類需求,災難和滅亡就近了。

而霍金則警告我們:人類不走出地球,未來百年一定滅亡。我想是異曲同工吧。


這打破局限的生存法則,讓我想起今年初夏到下屬一個工廠去巡視,看到十幾年前從發跡地移栽過來的樟樹已枝繁葉茂,高大俊秀,很高興跨過花壇去親近它,沿著樹榦向上看,卻是震到了!——綠綠蔥蔥的枝葉下面,樹榦枝上密密留附著許許多多死亡的細枝!它在告訴我:沒有枯枝,就沒有綠葉;沒有死亡就沒有生存;死即為生,生即為死。


誰在河邊曰:「逝者如斯乎!」,西方有人呼應了:「人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裡」,今天的我還是我嗎?我即是生,我既是死,何懼生死呢?打破自己,淘汰自己!唯能獲得生存,不破不立。英雄當自強!打敗自己的永遠只有自己。


然而又能如何破呢?一日同學組織好友聚餐,餐桌上杯盞交替,海闊天空,濤濤不絕,煞是熱鬧。忽然蘇州同學的愛人在我耳邊輕輕細語,差點震落我筷子:「阿琳,很多人只是在說話,他們不是在交流」。三人行必有吾師:一個人只會賣弄自己的學識,不去積極吸收的時候,猶如新陳代謝只有了陳,他還能好好活多久?


做企業更是如此,產品是一定有他的生命周期的,如果沒有在產品上升級,也不再製造技術和工藝上不斷提升,競爭力和銷售一定是要滑坡的。而操縱這一切的都是員工,不在員工的素養上下功夫,產品升級和製造力的提升也是會枯寂的。


可是太多的企業只是眼睛看在市場上,總是埋怨說「過剩」。而另一方面,無論在會場,還是公共場合,甚至兩人吵架時,很多地聽到:中國人沒素養——那麼就把「素養」賣給他!這會是多大的成就啊!


前不久,兩個中國人在荷蘭因購買奶粉在大街上打起來了,震驚荷蘭和天朝。是啊,笑話中說中國人被汽車碾了,就是一張元素周期表,什麼重金屬元素都能找到。讓大家沒有元素的小小請求,能建立多大的市場?


新聞上又說從中國人和豬的身上發現了抗生素耐藥性極強的細菌。研究人員稱:在從中國人和豬體內採集的細菌(包括具有傳染性的細菌樣本)中,發現了一種能對終極抗生素產生強耐藥性的新基因。路透社11月18日報道稱:科學家稱這一發現」令人擔憂「,並呼籲緊急限制多粘菌素的使用。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不好活,病菌和魔鬼就會讓你死。看來提升「素養」是活下去的必由之路,觸發社會進步和啟動經濟健康發展,在市場經濟地位不斷被接受的過程中,用一個什麼樣的機制來觸發,則是關鍵了。時過境遷,改弦更張,淘汰和否定自己也是需要一個法則的。


於是牛頓晚年去研究神學了;錢學森晚年熱衷於特異功能……當數學不夠的時候,依賴了哲學,當哲學不夠的時候,依賴了神學。據說中央電視台已報導了中微子的存在,據說中微子能構成靈魂。當今工業革命過去快三百年了,建立在機械式三維價值觀的運行模式是否到了該升級的時候?


看看身邊:石化能源時代,正進入可再生能源時代;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現提倡供應側增長……


一個不能思想的腦殼是難以有創新的,沒有創新無言突破。套用一下尼採的話:死去的都是應該的,活著的打開你的枷鎖吧!


有些人活著,他卻死了;有些人死了,他卻活著。——活著的他是否還是你心中的那個他?請不要在意他是否會很快死去,請仔細看他深深的腳印。


滑開機窗遮陽板,太陽已升起!


2015/12/11 CA967 上海到米蘭的航班上

一位企業家在飛機上寫的文章——《落雪無痕,生死無期》



《熵:一種新的世界觀》


里夫金,霍華德著;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版


「這是一部引起西方學術界普遍震驚的著作。」


熱力學第二定律是一個物理定律,揭示了世界從秩序到混亂、從生機勃勃到最終消亡的發展規律。作者分析了農業社會、工業社會、信息社會的更替,認為人類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正產生出比它創造出來的財富更多更有害於人類的垃圾,從而指出,人類的社會生活也無法逃脫熵定律的無形之手,最終將走向「熱寂」。為了減緩走向滅亡的速度,我們應該節約,改變目前高熵的生產和生活方式。


熱力學的兩個定律可以用一句簡短的句子來表達:宇宙的能量總和是個常數,總的熵不斷增加。


熵的增加就意味著有效能量的減少。每當自然界發生任何事情,一定的能量就被轉化成了不能再作功的無效能量。


物質世界的萬物都是有限的,一切生命新陳代謝,最終歸於死亡。我們無法逆轉熵的過程,那是早已定了的,然而我們們可以運用自由意志來決定熵過程的發展速度。人類在這個地球上的一舉一動都直接影響到熵過程的緩急。我們可以通過對自身生活與行為方式的選擇,決定世界上有效能量的耗散速度。在這一點上,科學與形而上學、倫理學可以說殊途同歸。


人類要生存,唯一的希望就是放棄對地球的掠奪,轉而適應自然秩序。只有當我們承認世界的有限性時,我們才能真正領會到地球的珍貴。只有此時,每一事件才有特殊意義,生活本身才值得珍惜和保護。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夏基石e洞察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同樣是出軌,文章的事業一落千丈,他卻依然風生水起
在生命的白紙上,題一篇好文章
這是我見過寫原生家庭最好的文章,沒有之一
文章屬於星二代,導演為等他三年不開機,姚笛事業一落千丈
一位小學生每天看《新聞聯播》寫出的作文,秒殺所有文章
蘇軾書法《天際烏雲帖》:一篇文章、一段傳奇,今不知流落在何處
「小鮮肉」也有可學習之處,馬伊琍曝與文章宅家裡研究《三生三世》
美劇粉們,一篇文章讀懂了《權力的遊戲》前世今生
一首歌一篇文章甚至一張照片,就能讓你義無反顧去的目的地
他是一介書生,寫的文章引人不滿,還用槍指住國民黨上將的頭
「小鮮肉」也有可學習之處,馬伊琍曝與文章宅家裡研究《三生三世》|專訪
《我依然單身》風靡朋友圈的一篇文章!
他是舉世無雙的天才,卻因為自己寫的一篇文章而斷送前程?
出軌之後從一線跌落到18線,文章無戲可拍,自降身價都無戲可拍?
馬伊琍憑《我的前半生》狂飆演技圈粉無數,文章終於無話可說
傅而師輯集:惟有賈生能自夀,文章光燄無時無
一夜之間淪為渣男的明星,文章周立波領銜,最後一位沒人敢罵!
僅此一篇:擁有電動車的家庭必看的文章
馬伊琍被小三,如今一家人仍甜蜜,但《我的前半生》文章敢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