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高爾基與斯大林,是相愛,還是相殺?

高爾基與斯大林,是相愛,還是相殺?

1936年6月18日,蘇聯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逝世。熟悉蘇俄文學史的人都知道,高爾基在蘇聯時期擁有的官方聲譽,是世界文學史上任何一位作家都無法企及的。除了下諾夫哥羅德市改名叫「高爾基市」以外,以高爾基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公共設施、紀念館之多達到了無法想像的程度。在中國讀書界,高爾基的名字也盡人皆知。他是20世紀最早被介紹到中國來的蘇聯作家。他的著作在中國有多種譯本、縮寫本和改寫本,他的劇本在中國一再被上演。就是這樣一位蘇俄文學的泰斗,輿論在他生前與死後卻多次出現過截然相反的評價,因此在俄羅斯素有「大起大落的馬克西姆?高爾基」之稱。高爾基的一生中多次轉換角色。如果套用東正教的術語,在高爾基身上「基督性」與「反基督性」是同時並存的,革命前作為「無產階級海燕」的高爾基是知識分子,革命後作為「不合時宜者」的高爾基仍是個知識分子。但從他1928年轉變為「紅色文豪」時,還是不是知識分子了呢?高爾基1928年回國後,用他自己的話說,完成了「普羅米修斯到流氓」的轉變,於是,關於他的評價像來回烙煎餅一樣「不停翻個兒」也就在所難免。蘇聯東歐史研究學者金雁,認為破解「高爾基之謎」是解惑俄國知識分子的一個難題。而在諸多的「高爾基之謎」中,他的死亡之謎,成為其去世多年後世人津津樂道的話題,有人說他是被自己「公開的情人」穆拉毒死的,有人說這個「老煙槍」最後死於慢性阻塞性肺病,而流傳最多的版本,是「被斯大林毒死」,那麼歷史的真相能否還原呢?


撰文:金雁


深宮謀殺傳聞:被斯大林毒死?

關於高爾基之死,一直就有「政治謀殺」之說。起初這是斯大林時代的官方說法,說是他為「托洛茨基匪幫」所謀害,還說先於高爾基兩年去世的他的長子也是「托派」謀殺的。這個說法載入《蘇聯大百科全書》,而且在蘇聯人已經戳穿了這個謊言之後的1960年代,這些文字卻被譯成中文傳入中國,以至於改革前的中國人都知道高爾基「英勇捍衛了十月革命,後來被托洛茨基謀殺」!大肅反時期無數人被指為謀害高爾基的兇手而掉了腦袋。當時蘇聯當局指控被資本主義壟斷組織買通的醫生毒死了高爾基,負責給高爾基治療的醫學博士列文醫生被宣布為直接導致高爾基死亡的罪魁禍首,凡是為高爾基治療的醫務人員都被投入了監獄,到1941年9月2日這些人都被處決。

高爾基與斯大林,是相愛,還是相殺?



高爾基

人們是否因此就相信高爾基是自然死亡的呢?事實上,俄羅斯社會上一直流傳著高爾基是被斯大林毒死的傳聞。據說是因為斯大林馬上要搞「大清洗」和「莫斯科審判」,對高爾基不放心,生怕他又會像曾經的那樣「不合時宜」。同時高爾基存放在國外的檔案已經落到斯大林手裡,也就不怕他手中還有什麼把柄了。所以斯大林責成雅戈達「好好照看高爾基,盡一切可能不要讓敵人利用作家」。於是在雅戈達的「幫助下」,高爾基「患病」離開了人間。關於死因,有人說斯大林給高爾基送去一盒有毒的糖果,因為誰都知道,在內務部里有一個技術高端的毒物學實驗室,有人說是在斯大林的授意下,他被「溫和地折磨著離開了人世」,有人說雅戈達下令讓醫生加速了「自然死亡」。


在高爾基病重期間,《真理報》像當年對待列寧那樣定期發表作家的病情,斯大林曾三次前去噓寒問暖地探望。1936年6月18日高爾基終於去世,在紅場舉行的追悼會上斯大林、卡岡諾維奇、奧爾忠尼啟則、安德烈耶夫四人抬著高爾基的骨灰為其送葬,莫洛托夫致悼詞,蘇聯官方對高爾基蓋棺定論評價的調子拔得不能再高了。倒是受邀參加追悼會的法國左翼作家紀德在致辭中一語道出真諦:「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各國的大作家幾乎都是造反者和不安分的人,在蘇聯頭一次,大作家再也不是反對派分子了」。這真不知是對逝者的大褒,還是大貶?

高爾基與斯大林,是相愛,還是相殺?



安德烈·紀德

關於深宮中的謀殺傳聞歷來是難辨真偽的。相比「托洛茨基謀殺高爾基」的曾經的官方說法,「斯大林謀殺高爾基」的說法儘管也沒什麼確鑿證據,從邏輯上講倒比前者「合理」:比起1936年時早已灰飛煙滅的托洛茨基國內勢力,斯大林當然更有謀殺的能力,1935年拿到高爾基的國外檔案,1936年他就死了,1937年大肅反便狂飆席捲,這不由人不產生種種聯想!當然高爾基確實有病,可是以「治病」的手段蓄意加速死亡而不留痕迹,在宮廷秘史中向不乏例。說有此事固然難,說無又談何容易?


當時起碼可以證明,在高爾基去世的前一年,高爾基與斯大林的關係發生了逆轉,至少有一年時間斯大林不再來了,雖然以前他經常來拜訪高爾基,後來甚至高爾基已經撥不通斯大林的電話了,因為斯大林同誌異常繁忙,無暇顧及作家的請求了。深諳蘇聯政治鬥爭法則的人都明白,斯大林不需要活著的偉大作家,但卻非常需要一個死去的偉大作家,這樣就可以一勞永逸地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傳頌「世界上最好制度的僕人,斯大林同志與他的摯友——高爾基」之間的偉大友誼的故事。所以在高爾基臨死前斯大林曾三次去看望了高爾基,克宮的御用畫家葉法諾夫用四年時間繪製出巨幅油畫《斯大林在高爾基病榻前》,不用說,這一畫作獲得了畫壇的最高榮譽——斯大林獎金。這些事例都為後來高爾基「被謀殺說」增添了依據,以至於劇變後正是以「斯大林謀殺了高爾基」的理由有些城市保留下來了「高爾基大街」的稱呼。

高爾基與斯大林,是相愛,還是相殺?



高爾基大街

否認謀殺?未必是對高爾基有好感


而說無者也未必對斯大林或高爾基有什麼好感。例如索爾仁尼琴從來就不同意高爾基是被斯大林謀害而死的這種說法,他認為「斯大林搞死高爾基完全沒有必要,如果他能夠活得再長一些的話,對1937-38年也會唱讚歌的」。索爾仁尼琴從骨子裡瞧不起高爾基,對他的否定由來已久。在高爾基的「白波運河史」出版後不久,一個叫瓦爾拉姆?沙拉莫夫的人向世人揭露勞改營的真相,他在給索爾仁尼琴的信中說:「能否談談強制勞動的滋味?讚揚這種勞動豈不是說明一個人變得卑躬屈膝、精神墮落了,勞改營只能使人對勞動產生憎惡情緒。實際情況是,無論何時何地,勞改營都沒有教人從事勞動,在勞改營里,沒有什麼比極端深重的強制勞動更可惡、更侮辱人格的了。有人評論道,索爾仁尼琴在撰寫了《古拉格群島》以後,就在道義上獲得了任意批評高爾基的權利。因為索爾仁尼琴敢於向制度挑戰,敢於和制度決裂,而高爾基則是「文人依附制度的典型」。在《古拉格群島》、《癌病房》、《紅輪》里,索爾仁尼琴有幾十處提到高爾基,評價都是極其負面的。例如說,「高爾基這個名字從來就不是中立的」,他充滿了「諂媚和賣身求榮,與那些身陷囹圄仍能體現人性光芒的知識分子毫無共同之處」。等等。

高爾基與斯大林,是相愛,還是相殺?


索爾仁尼琴


於是證明高爾基為斯大林謀害,似乎反而成了維護作家聲譽的行為。前面說的那高爾基拖著不為斯大林寫傳記的事,就被解釋為高爾基終究還是有點抗爭的證據,斯大林要殺他似乎也就有了動機。很多人對他寄以同情。就連著名自由主義思想家以賽亞?伯林也說,高爾基一直維持了「俄國人民良心」的角色,他的死使俄國知識分子失去了「唯一強有力的保護者」,失去了「與早先相對比較自由的革命藝術傳統的最後一絲聯繫」云云。


高爾基的「抗爭」形象建立不起來


其實人是複雜的,在他回國以後的歲月中,他的那些獻媚的話實在是講得太多太肉麻了,而對「敵人」冷酷無情、落井下石的話也講得太多太狠了。那一點若有若無的不滿完全不足以建立他的「抗爭」形象。不要說與整個俄國知識分子自由傳統的聯繫,哪怕是與他自己「早先相對比較自由的」思想的「最後一絲聯繫」,從他回國後也已經斷掉了。今天人們一提到臭名昭著的「宣傳文學」、「歌德文學」,首先想到的就是高爾基和日丹諾夫,這個聯繫倒是沒法去除。高爾基是否被斯大林謀殺都無法改變這一點,正如無疑是被斯大林所殺的雅戈達、葉若夫也改變不了他們的形象一樣。

高爾基與斯大林,是相愛,還是相殺?



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


[蘇]高爾基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


而斯大林,如果他沒殺高爾基,人們會說兩人是沆瀣一氣,如果殺了,人們更會說他陰險毒辣,這也是沒法改變的了。尤其是,斯大林自己曾經製造過那麼多諸如「托洛茨基謀殺高爾基」的謊言,如果他自己也為謊言所誣(我們不贊成這樣),恐怕也是報應吧!


本文節選自《倒轉紅輪:俄國知識分子的心路回溯》第二章《破解「高爾基之謎」——大起大落的高爾基》,作者:金雁,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9月,經出版社授權發布。編輯:一一,柏琳。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搜狐新聞 的精彩文章:

英國極右翼政黨「英國優先」疑似被捲入議員槍擊事件
英國還沒正式退歐 美歐日央行已經準備救市
叫板谷歌大狗,中國大學生打造了一隻XDog!
您可能感興趣

海賊王:索隆與山治,相愛相殺,至此,是愛,是癌,是如來
和勒布朗相愛相殺的韋德,為何卻不願底薪加盟騎士???
相殺是破相愛是建,相殺相愛是真愛
海賊王里又一對相愛相殺的歡喜冤家,香克斯和巴基有愛美圖
跟達·芬奇歡喜冤家,和拉斐爾相愛相殺,米開朗基羅的傳奇與八卦
好友自古都是相愛相殺?
相愛相殺,曼聯與皇馬的肥皂劇不只有德赫亞一個人
相愛相殺,誰才是蘇東坡的最愛?
相愛相殺,愛多還是恨多?
柴犬:又是相愛相殺的一對,相煎何太急
大家竟然都被叱雲南帥炸,希望唐嫣和他相愛相殺!
艾希與瑟庄妮穿著內衣在陽台相愛相殺,女人的秘密是什麼?
有什麼是比皮特和朱莉相愛相殺更有趣的?有!
喵星人的愛情,就是要相愛相殺!
王思聰對林更新破口大罵?人家那是相愛相殺!
「相愛相殺」的梵高與高更
龍珠超94,弗利薩和悟空絕對是相殺相愛,一見面就互相傷害!
你是如何與蚊子相愛相殺的?
索隆與喬巴的相愛相殺,或許喬巴很依賴索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