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日本作家野島剛:中國人和日本人要盡量看到對方的好

日本作家野島剛:中國人和日本人要盡量看到對方的好

摘要野島剛建議,中國人看待日本人也好,日本人看待中國人也好,應該在一開始抱持著「我們是非常不一樣的兩者」,這樣對對方就不會有過分的期待,誤解也就會逐漸減少。



日本作家野島剛:中國人和日本人要盡量看到對方的好


日本朝日新聞記者、專欄作家野島剛 圖片來自網路


因為《兩個故宮的離合》、《謎一樣的清明上河圖》,日本朝日新聞記者、專欄作家野島剛這幾年在中國聲名鵲起。今年48歲的野島剛在1987年第一次來到中國,將近30年的時間裡,他不斷加深對中國和中國人的了解,同時作為一個日本人,也一次次感到「有那麼一點被誤解了」。


近幾年,野島剛在不少中國媒體上開設專欄,試圖通過自己文字來一點點解開中國人對日本人的誤解。這些專欄文字就彙集成了《被誤解的日本人》一書,在今年3月由上海三聯書店出版。



日本作家野島剛:中國人和日本人要盡量看到對方的好

《被誤解的日本人》



6月18日下午,野島剛來到福州路上海書城,與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郭定平一同與讀者分享了如何消除中日之間的誤解,加深理解。野島剛認為,在目前的情勢下,首先要正視一件事:中日之間的國民感情,並沒有那麼理想化。而要作出改變,也不能保持不切實際的期待,需要每個人一點點慢慢地去改進。


「中國人和日本人,我們盡量不要站在反日、反華,或者排日、恐華的立場上去,甚至親日、親中這種辭彙要忘記,盡量以知日、知華,或者羨日、羨華,看到對方的優點和好處。這樣才是理解的開始。」



日本作家野島剛:中國人和日本人要盡量看到對方的好

6月18日下午,野島剛來到上海書城,與讀者分享了如何消除中日之間的誤解,加深理解。




「不增長對日本國民來說也沒什麼不方便的」



在和中國人接觸過程中,野島剛發現,中國人很喜歡提所謂日本「失去的20年」。1992年,野島剛進入朝日新聞,這一年日本的經濟泡沫開始破滅,整個國家經濟走上了低迷時代,甚至出現了負增長。


而同一時期的中國,改革開放的成果初現,此後的20年間,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此消彼長下,中國人往往就會認為,這20年里,日本人過得很窮很苦,很不開心。

野島剛提醒,實情並非如此。「因為此前的二三十年,日本經濟剛剛經歷了一個飛速發展的黃金期,所以到這個時候,已經到了一定程度,就不增長了。增長當然是好的,但是不增長對於國民來說也沒有什麼不方便的。」



中日「一衣帶水」也是個誤解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此後出現了一個為期不短的中日友好時代。在那時,中日雙方都喜歡提「一衣帶水」,可是在野島剛看來,雙方其實對這個說法的內涵都不甚了解。


「『一衣帶水』的說法也是一個誤解。因為歷史上日本人跟中國人基本上沒有什麼交流。」野島剛認為,在古代中國,比如中國唐朝時期(日本奈良時期),中國是先進大國,日本是落後小國,所以只是日本單方面向中國學習。

中日之間「一衣帶水」的海,其功能並不是加強雙方的交流,而是阻隔對方過來。比如元朝兩次攻打日本,都因為這道水而失敗,日本人想要去中國取得一些先進文化和技術,也是要冒著風浪帶來的生命危險。「所以『一衣帶水』不是中日關係加強的原因,是中日關係斷絕的原因。」


雖然海洋阻隔了交流,但古代時期,日本一直都崇拜中國。直到明治維新,日本仿效歐美而走上現代化。甲午戰爭後,日本人一下子從對華的劣等感轉變為優越感,開始看不起中國。「人跟人之間的情感可以修補,但是國家間的情況,一旦開始惡化,就很難阻止。」


比如1980年代,中日之間的關係是蜜月黃金期,80%的日本人對中國有好感。但是近些年的民調反映,80%以上的日本人對中國沒有好感。


野島剛相信,這80%的日本人並不是討厭中國。「如果日本人討厭中國人,現在大量的中國人到日本買東西,大家會遇到不友好的情況,但是目前還沒有聽過一個有根據的報告說,中國人去日本買東西,被日本人侮辱、不禮貌。」


「但是當你被民調訪問你對中國的情感時,你可能就會想到一些反日遊行,大家都會很自然地想到國家與國家的關係,所以也就很自然地就划了『沒有好感』。」


但是野島剛也提醒,不要太小看這種國民感情的變化。如果日本人對中國,或者中國人對日本,一旦由80%的沒有好感,上升到90%、100%,那就是非常恐怖的了。



中日並非「同文同種」



在中國,野島剛經常聽到「中日同文同種」的說法,他覺得這是造成很多誤解的一個原因。


一個例子是,1972年田中角榮訪問中國恢復中日邦交時,對日本侵華戰爭作出了道歉,他用的說法是「ご迷惑」。這句話在日語里有兩層意思,有時候是給對方添了麻煩,不好意思,有時候是非常誠摯的道歉,具體要看語境情況。



日本作家野島剛:中國人和日本人要盡量看到對方的好


1972年9月28日,周恩來與來訪的日本首相田中角榮祝酒致意。東方IC 資料



「但是當時的日方翻譯卻把這句話誤譯成『添了麻煩』(編者按:關於這個翻譯究竟是誤譯,還是有意為之,目前尚有爭論),這就相當於對中國人說,我們(發動)中日戰爭是添麻煩,中國人當然不開心。」


野島剛認為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誤會,其背景就是對中日「同文同種」的想像。「因為如果覺得『對方和我差不多』,那麼一旦生氣了,自然就滿腹牢騷去抱怨。而如果置身於『我們不同,彼此差異』的大前提下,當發生齟齬時則有必要相互之間更細緻、更準確地去理解對方。」


實際上,中日也確實不是「同文同種」。日語中雖然有部分漢字,但是日語系統里的漢字與漢語的漢字用法相當不一樣,可以說經過幾千年已經內化為日語的固有組成部分,日語和中文基本上是不一樣的語言系統。


而在「同種」這個問題上,野島剛認為就更是誤會了,儘管搜索網路可以看到各種日本人是中國人後裔的說法。「根據DNA實驗結果表明,日本人是南洋來的,中國人是從西方來的(編者按:人種西來說),即使長得很像,但不是同種。」


所以野島剛建議,中國人看待日本人也好,日本人看待中國人也好,應該在一開始抱持著「我們是非常不一樣的兩者」,這樣對對方就不會有過分的期待,誤解也就會逐漸減少。



已經過了需要靠「友好」定位的時代



野島剛不太喜歡聽到「中日友好」這個說法。他說自己並不是不喜歡中日關係友好本身,而是不喜歡不斷強調這句話。


因為中國人、日本人在說「中日友好」這四個字的時候,似乎預設著中日已經友好了,「但我們知道,中日之間要解決的問題太多了。實際上,講這句話的出發點,其實是我們沒那麼友好。」


「往友好的方向發展是對的。1972年時,說『中日友好』非常有用,有意義,但是已經過了40年,我們知道對方對我們是什麼感情,中日之間有什麼麻煩,很難解決的問題是什麼,這時候我們還要靠『友好』這樣的理想辭彙來定位我們的關係嗎?」


野島剛認為,現實的考量是沒有友好不友好的問題,而是日本人需要中國,中國人也需要日本,說清楚了這個問題,才會有更深入的了解。


「日本和中國的國民感情,其實沒那麼理想,這是一個事實。如何要改變國民感情?很難,感情的部分不容易馬上解決。所以我建議,不要對中日關係抱著太多的期待,我們慢慢、慢慢地、紮實地改進中日關係,不是要一兩年就改變。」


「整個情況很難改變,而且之間有很多歷史遺留的問題,還有很多問題還沒解決,還是沒辦法完全成為打交道的鄰居。現在日本和中國開始有很多交流,大量的日本人到中國去,中國人也有到日本去。這對中日互相交流、減小誤會非常有幫助。我們盡量不要站在反日、反華,或者排日、恐華的立場上,甚至是親日、親中,這種辭彙也要忘記,盡量知日、知華,或者是羨日、羨華,看到對方的優點和好處。這樣才是理解的開始。」(文/徐蕭)



轉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日本人迷戀人偶,因為假的比真的更真實
馬修?伯恩:鬼才舞蹈里的別樣人生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戰時日本核計劃的承擔者
電動車2020年電池大量報廢后如何回收利用?
成為一具木乃伊要經過多少天?
您可能感興趣

日本人眼中的中國人特徵,他們說得對么?
日本人眼中的中國是什麼樣的?
《被誤解的日本人》:最為中國人喜愛和憎恨的日本人
美國人眼中的日本人是什麼樣?
一個在日本生活的中國人眼中的「日本」和「日本人」……
日本人最崇拜的中國藝人,曾暴打日本人
在希特勒眼中的日本人和中國人
從日本美食看日本的「匠人精神」
99%的日本人討厭中國,為什麼中國人還要去日本
日本人眼中的《西游记》,看完我震惊了!
这家店开到了中国 为何日本人都在疯抢他们的东西
美国人眼中的日本人什么样?
日本人和中國人真的同種嗎?
美國把核彈投在日本,為什麼日本人卻不恨美國人?
日本在中國的領土上打敗了俄國,中國人卻欣喜若狂!
中国人和日本人对出轨的看法:看完你的三观还在吗?
都是島國,日本與英國有哪些不同?日本人看了該生氣了
日本女人嫁到中國後說了一句話:國人震驚!
日本女人和中國女人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