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研究發現小鳥的大腦不簡單,複雜程度出人意料

研究發現小鳥的大腦不簡單,複雜程度出人意料

研究發現小鳥的大腦不簡單,複雜程度出人意料



鳥有很高的智能

鳥的大腦很小,因此科學界一直認為鳥的智能很低。但是,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鳥大腦中的神經細胞密度非常高,鳥的大腦不像以前人們認為的那樣簡單。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近日發布報告稱,捷克、奧地利及巴西的科學家計算28種鳥大腦的神經元細胞數量, 並將之與其他物種相比較,得到出人意料的結果。


鳥大腦的神經元密度很大


鳥大腦雖然很輕、占整個身體比例很小,但是鳥大腦的神經元細胞密度很大。在每克腦重量中,金冠戴菊鳥(Goldcrest)的大腦神經元數量為455個、八哥260個、黑鸝(blackbird)201個、灰鸚鵡177個;相比之下,松鼠為83個、狒狒73個及豬34個。

研究者認為,大腦神經元的密度越大,說明神經元細胞之間的聯繫越多,信息處理能力越強。會唱歌的鳴禽和鸚鵡的大腦神經元細胞的密度是鼠的2~4倍。

研究發現小鳥的大腦不簡單,複雜程度出人意料



神經元細胞之間的聯繫示意圖


鳥大腦神經元分布特點與其他動物不同

研究者還發現,鳥大腦神經元的分布部位也和其他動物有很大差別。與哺乳動物相比,較大鳴禽和鸚鵡的大腦神經元主要分布與隨意自主行為有關的大腦前端皮層,而且密度比哺乳動物的大3~4倍;鳥的其他腦區如負責協調和調節肌肉運動的小腦,其中神經元分布密度較小,哺乳動物小腦中的神經元密度很大。


目前科學家不知道為什麼不同物種之間,大腦各個部位的神經元分部密度有這種明顯的差異。

研究發現小鳥的大腦不簡單,複雜程度出人意料



意想不到的結果

科技網站Quartz報導說,科學界長時間認為,大腦的大小決定動物的智能,物種之間的神經元密度沒有多大差異。但是,該研究結果讓科學家感到驚奇。他們以前沒想到鳥的大腦細胞與其他動物之間的差別如此之大,不僅數量和大小不同,而且分布特點也有明顯的差異。


他們發現,鳥的大腦不是以前想像的那麼簡單。根據研究報告,科技界近年來認識到鳥具有非常高的智能。很多鳥的智能甚至超過哺乳類動物。如鸚鵡,其認知能力、製造和使用工具、解決問題能力、因果推斷、甚至具有制定計劃及語言學習能力。


另據《科學美國人》的報導,美國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的神經科學家蘇珊娜?赫賽勒(Suzana Herculano-Houzel)說:「在我的想像之中,鳥大腦與哺乳動物之間的差別不過是在細胞體積和數量方面。」


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的神經生物學家埃利仕?賈維斯(Erich Jarvis)認為,雖然該研究尚不能確定神經元密度大小與智能的必然聯繫,但是研究結果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至少帶來「一種觀念上的突破」。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宙印象 的精彩文章:

揭露太陽死亡的全過程,我們不得不進行星際逃離!
月球背面到底有什麼?人類被騙30年
目前它只存在於實驗室,將來它定會改變我們的生活
月球真面目曝光,地球衛星已經千瘡百孔
它時速超過三百萬英里,如果沖向太陽系後果難以想像
您可能感興趣

研究發現,蝙蝠有很強的語言能力
研究發現,蜜蜂也有「好心情」
研究發現多吃這種食物,更容易獲得高潮
最新研究發現 一種通常無害的病毒會觸發嚴重腹腔疾病
你的體重超標了嗎?研究發現肥胖人群易患腦膜瘤!
研究發現意式咖啡在健康方面有重要作用
男子在海邊遊玩發現黑色不明物,帶回研究才發現不簡單
研究發現長期貧窮的人更容易造成大腦功能的衰減
意外挖出神秘巨大球體,仔細研究後發現它的來歷比想像中還珍奇
研究發現:顏值高的人更不容易生病!
不要只看論文,缺乏工程實踐才是深度學習研究的瓶頸
研究發現,吃飯時若細嚼慢咽,能防止體重上升
科學研究證明:嘴唇出現以下幾種顏色,是疾病發出「嚴重信號」,馬上重視不然晚了!
復旦大學研究者發現雄性大鼠的毒癮可遺傳給雄性後代
那些讓人腦洞大開的研究發現
研究發現越幸福的情侶越容易胖!但要付出超沉重代價
女子在海邊遛狗時,發現不明生物屍體,專家表示需要進一步研究!
研究發現多發性硬化症的發生機制
幾乎不需要電源,研究人員研發出超低能耗的溫度感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