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覓仙方,覓睡方!睡眠是養生第一大補
睡眠被稱為「自然康復劑」,睡眠是最重要的養生方式,保證高質量的睡眠人更精神,更顯年輕態!名醫文摯對齊威王說過:人和動物只有睡眠才生長,睡眠幫助脾胃消化食物,睡眠是養生的第一大補。
人的一生有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睡眠是高等脊椎動物周期性出現的一種自發的和可逆的靜息狀態,表現為機體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性降低和意識的暫時中斷。
一、睡眠是養生的第一大補
清·李漁《笠翁文集》中說:「養生之訣,當以睡眠居先。睡能還精,睡能養氣,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堅骨強筋。」《黃帝內經》說:「人卧血歸於肝,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人之目視、足步、掌握、指攝等生命活動的能量,都是通過睡眠源源不斷地積蓄起來的。
採用正確的睡眠養生方法,達到養神、促進氣化、生精的目的,對於提高生存質量、抗病防衰、延年益壽具有重要意義,這也是歷代養生家非常重視的內容。
二、正確的睡眠養生方法
1、正常的睡眠時間
應在子時(23時至01時)以前上床,在子時進入最佳睡眠狀態。中醫睡眠機製為陰氣盛則寐即入眠,陽氣盛則寤即醒來。《黃帝內經》中說,夜半子時為陰陽大會、水火交泰之際,稱為「合陰」,是一天中陰氣最重的時候。
2、合適的睡眠姿勢
《老老恆言》說:「如食後必欲卧,宜右側以舒脾氣」。歷來醫家都推薦右側卧位,這是因為右側卧可使心臟在胸腔中受壓最小,利於減輕心臟負荷。另外右側卧時肝處於最低位置,有利於肝臟血液的循環,並且右側卧時胃和十二指腸的開口均在下方,有利於胃腸內容物的排空。
3、舒適的睡眠環境
安靜的環境是幫助入睡的基本條件,適宜的溫度、濕度和新鮮的空氣是良好睡眠的保障。睡前醒後要注意開窗通風,氧氣充足有利於大腦細胞迅速減輕疲勞。
4、長時間的深睡眠
要想睡好覺,前面3點尤為重要,但是最後這一點尤為關鍵。淺睡、易醒、多夢等都不能成為好的睡眠,深度睡眠才能讓身心和大腦更好的休息。睡眠質量不高的人,可在睡前喝百合棗仁茶:酸棗仁20g、百合20g、茯苓15g、桂圓15g、小麥和枸杞各10g,加水煎煮即可。亦可在睡前30分鐘沖泡一包桂圓百合棗仁茶,有異曲同工之妙。延長單位時間內的深睡眠時間,能大大的提高睡眠質量!
我們聰明的祖先還總結了「睡眠十忌」:一忌仰卧,二忌憂慮,三忌睡前惱怒,四忌睡前進食,五忌睡卧言語,六忌睡卧對光,七忌睡時張嘴,八忌睡時覆首,九忌卧處當風,十忌睡卧對爐火。
在所有的休息方式中,睡眠是被科學研究證明的,最理想、最完整的休息。因此,想要身心恢復活力,保證高質量睡眠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