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朋友圈來自火星,女人的朋友圈來自金星
G點訪談第102期|情侶性格愛好的相似與互補
杜杜昨天收到一封私信,內容是這樣的——
王小姐和胡先生是一對80後情侶,他們的苦惱是經常吵架,有時候甚至鬧到要分手。其實他們兩個人都是好人,但王小姐認為是他們的性格和興趣都太不同,所謂「圈子不同,不必硬融」,才會導致如今分崩離析問題的出現。她最後提出了一個千古疑問,情侶之間到底是相似好,還是互補好呢?
為了告訴王小姐,情侶之間感情並非只有雙方「相似」才能維持下去,杜杜採訪了六對90後「差異產生美」的情侶,通過我們對他們12個人朋友圈的窺探,大家一同來(chi)感(gou)受(liang)下。結果似乎預示著在90後情侶中,更多的圈子不同,也是可以融得很好呢。
/
1
話癆VS「社交群落失語者」
/
「朋友圈就是記錄生活、抒發情感的!」左側話癆同學自稱是個心思細膩的水瓶座,對他來說,「一天不發朋友圈會死」雖然有些誇張,但如果不能即時發朋友圈來記錄當天的事情,他絕對會感到魂不守舍。
他的女朋友,坐在他旁邊低頭玩指甲的的Error跟我說:「他特別愛在朋友圈裡刷存在感,最高記錄是一天發了二十三條」,然後丟給話嘮同學一個巨大又寵溺的白眼。
「這樣不好嗎?這樣我就跟直播日常差不多,你可以省不少心呢。而且你又不怎麼看微信,還嫌煩噢?」話嘮同學不光在朋友圈裡愛話嘮,面談的功力也毫不遜色,名副其實。
「嗯,說的也是。」Error一副懶得理他的表情繼續跟我講,「即使這樣我還是每天有一千八百次想要屏蔽他。」
/
2
同一個世界,不同的「靜靜」
/
視覺上,這一對情侶就比上一對和諧得多,起碼和諧在頻率上。各自的朋友圈形式極其統一,一個只發照片,一個只轉鏈接,且一個多餘的字都沒有。面對杜杜的疑問,他們反而覺得我的提法很奇怪。
「懶得想說什麼,字不重要,看圖就好。」
「我想說的文章都替我說了,不然我為啥轉?」
/
3
輕奢VS黑暗料理,浮華VS淳樸
/
「我之前在紐約工作,她在澳洲念書。現在都回國了。」
兩人都願意用發朋友圈的方式記錄生活,不過不同的是,金宇只會在照片後面加一個小小的emoji表情,顯得乾淨利落;而Amber卻總要長篇大論一番,生怕日後翻看時遺忘什麼重點。他對美食美景來者不拒,且都是高大上高逼格的五星酒店和一星米其林;她卻只對吃的情有獨鍾,而且大多是不加修飾的自製零食和黑暗料理……想問你們真的不想同對方一起分享他/她心中的美食嗎?
「同樣是拍照,他的比我好看很多。不光是取景和技巧,是因為他比我還愛修圖,把濾鏡稱為世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我只有在自拍的時候才這麼想哈哈。」
/
4
沒有情侶頭像,我是我,我也是你
/
杜杜加了Blue與Moni的一瞬間,就被十萬點暴擊傷害了。兩人不僅頭像搭配地像模像樣,朋友圈裡還滿是恩愛的痕迹(考慮到照片的隱私性及其殺傷力,我沒有將它們放上來)。
「我們兩個風格算是很相似啦。他是搞藝術的,我業餘也愛畫畫和小而美的裝飾品,」Blue滿臉堆笑地跟我說,「他常送我喜歡的東西,我也愛發到朋友圈裡,這是我們表達愛意的一種方式。」
這時Moni突然從角落裡冒出來,假裝刻意地迴避Blue,悄悄地對我說:「你聽她說的漂亮話,還不是因為她逼我換頭像?」
/
5
學渣與學霸的相愛相殺
/
初次見到他們倆時,杜杜能隱約感受到他們氣場的差異,而直觀的微妙感受,則很輕易的通過朋友圈客觀表現了出來。兩個人目前是異地,他們每天最多的交流就是晚上在視頻里的幾分鐘。
苗苗說:「我經常失眠到兩三點,他卻是規律地不得了,那個時候他早已經睡到六親不認了,所以我常自己在夜裡聽歌,分享下來也算是記錄心情。其實我也想通過他的朋友圈了解他一天都做了些什麼,可是他壓根不怎麼發,不發就不發吧,也不給我點贊評論,哼。」她說希望能通過朋友圈裡有限的東西,跟男朋友分享的生活,但男朋友似乎並不十分領情。
「我覺得每天都過得差不多,吃飯,睡覺,打遊戲,泡自習室。她發的朋友圈我會看,但也不說啥。」他說,他跟苗苗的慣用語是「在幹嘛」和「吃了沒」。
點擊播放 GIF/79K
/
6
文藝青年與工作狂人
/
Cynthia的男朋友比她大六歲,「三年就有代溝了,我倆之間的溝不止一個。」她用哭笑不得的語氣說著,然後給我發來了她「叔」的朋友圈。
「我們從不以朋友圈為交流載體」,阿叔叔叔連忙跟我解釋,「因為我的朋友圈裡總要轉發工作相關的東西,它更像是我工作上的工具,而不是個人的展示平台。她不一樣,她喜歡往上發浪浪的東西,都很贊。我覺得她能理解我。」
「能理解,畢竟他還要賺錢帶我出去浪。朋友圈沒有共鳴沒關係,我可以直接調戲他。」(笑)
我們說情侶之間的相似與互補,其實是需要分方面的。王小姐和胡先生氣質相近——都是膽汁質,而功能互補——一個任性一個包容,這樣的組合會比較有激情,但是衝突多。
還有的是氣質互補,比如說一個是多血質一個是抑鬱質,而功能相近,比如從事的工作和擅長的領域相近,這樣的組合比較穩定,但生活中因為兩個人都不擅長的方面比較多,導致生活中有一些困難。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相似的地方相對多一些對於情感的穩固性會比較好,那麼完全不同喜好和性格的人是否「圈子不同,不必硬融」呢?上面我們看到的情侶朋友圈大多呈現出的是一種求同存異、包容並濟,似乎給互補型的愛情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呢。
今日互動:
你和你另一半的朋友圈差異有多大?
(也可以截圖到後台哦)
關注杜蕾斯,拒絕調戲,歡迎來搞!



※男朋友贊了別的女生的朋友圈
※朋友圈里让人泪奔的瞬间
※萌爆朋友圈的小黃人來啦
※這樣發朋友圈的男人,都會找不到女朋友!
※我愛的人,她在朋友圈
※他的朋友圈全是女朋友的照片。
※他的朋友圈全是女朋友的照片
※康震:蘇軾朋友圈裡的僧人與女人
※女人這樣發朋友圈,男人就要小心了
※父親永遠是女兒一輩子的超人!刷爆了朋友圈
※愛發朋友圈的女生有人疼
※男人朋友圈暴露著什麼秘密 從朋友圈內容來看男人的屬性
※女生髮什麼樣的朋友圈最勾人
※讓女人憧憬的男朋友的朋友圈應該是什麼樣
※在朋友圈秀易招惹小人的星女有哪些
※讓這個男人,刷爆你的朋友圈!
※「朋友圈有人需要女朋友嗎?」
※求救!我女朋友的朋友圈又一片空白了
※在朋友圈发男朋友照片,对女孩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