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中國為何將3個精銳朝鮮師交給金日成?
核心提示: 1950年3月至4月移交給朝鮮的部隊以及裝備準確數據如下:總兵力1.4萬餘人,武器有步槍1.2萬枝、輕機槍440挺、重機槍180挺、手槍120把、迫擊炮132門、反坦克炮72門、105榴彈炮36門及若干彈藥。
一、問題的提出
國共內戰時期,東北的許多朝鮮人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至1949年5月初,其規模已達3個師。此時,毛澤東同意將這3個師移交給朝鮮,其中兩個師在7月到達朝鮮,另一個師從1950年1月末開始整編為一個師和一個團,在同年3月至4月間移交給朝鮮。
原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朝鮮人部隊編入朝鮮人民軍,使當時只有3個師、1個團和2個邊境保安旅編製的朝鮮軍隊實力瞬時大增。1950年6月25日,亦即這3個師被交給朝鮮後不久朝鮮戰爭爆發了。戰爭初期,與韓國作戰的朝鮮人民軍共21個步兵團,其中10個團是由中國移交給朝鮮的部隊組建的。許多朝鮮人民軍的高級指揮員包括總參謀長姜健、2個軍長以及6個師長都在中國東北經歷過同國民黨軍隊的戰鬥,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在朝鮮戰爭中他們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有西方學者認為,朝鮮人部隊的入朝與朝鮮戰爭的爆發有著密切的關係。也就是說,這些部隊的回朝被視為中國積極幫助朝鮮進攻韓國的證據。
著名朝鮮戰爭專家布魯斯庫明斯(Bruce Cummings)認為,就朝鮮戰爭爆發而言,中國的作用和影響比蘇聯大。他甚至認為,朝鮮戰爭之所以沒有在1950年6月以前爆發,是因為在中國南部及海南島同國民黨軍隊作戰的朝鮮人精銳部隊還沒有回國。他還認為,從1946年底起,朝鮮開始派遣數萬名朝鮮人部隊,與中國共產黨一起同國民黨戰鬥,特別是在朝鮮將軍金策的指揮下,大約3萬朝鮮部隊於1947年4月進駐滿洲。1948年2月,戰鬥力很強的李紅光支隊大約1萬人回到朝鮮並成為朝鮮人民軍的骨幹力量。此後,1949年7月至10月大約3萬至4萬、1950年2月至3月大約4萬至5萬兵力陸續回到朝鮮。從1948年到1950年秋,在中國參加戰鬥的朝鮮部隊陸續回國,其總數在7.5萬至10萬人之間。還有些學者根據當時駐韓國美軍的《每日情報》G-2報告,認為在中國解放戰爭期間,朝鮮向中國直接派遣了部隊。1947年3月到5月間集中派遣的兵力達到3萬人,再加上東北的朝鮮義勇軍,由朝鮮人組建的部隊共計7.7萬至12.7萬人之間。
那麼,上述說法是否屬實呢?為此,本文將考察三個問題:第一,對朝鮮義勇軍的組建及其發展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整個過程進行分析,查清該朝鮮人部隊和所謂朝鮮直接派遣的兵力的關係,即人民解放軍中朝鮮人部隊是否由朝鮮直接派遣兵力所組建;第二,關於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朝鮮人部隊回朝問題,蘇聯、中國等有關當事國的決策是如何做出的?其背景是什麼?蘇、中、朝各自的立場是什麼?入朝規模和攜帶的裝備如何?第三,通過考察朝鮮軍事力量規模的變化,分析朝鮮直接派遣3萬多部隊、而後來又回到朝鮮的兵力總數少則7.5萬人多則10餘萬人的說法是否合理
第一支隊:支隊長王子仁(崔仁),政委方虎山,初期僅有60餘名幹部。在南滿地區擴編部隊,1945年底與通化、柳河、清源各一個朝鮮中隊,輯安、桓仁兩個朝鮮大隊,正式編為朝鮮義勇軍南滿第一支隊。1946年3月該支隊擴編為6個大隊,並在通化地區改編為李紅光支隊,在南滿敵後參加游擊戰。1948年4月改編為東北人民解放軍獨立第四師,直屬遼北軍區建制。1948年11月東北解放後,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六六師,下轄四九六、四九七、四九八團,直屬東北軍區建制。1949年7月後到朝鮮。
第三支隊:支隊長金澤明,政委朱德海(吳基涉)。1945年11月19日,朱德海、李德山等19名朝鮮義勇軍幹部由瀋陽乘車抵達哈爾濱,與哈市保安總隊朝鮮人獨立大隊金澤明部隊會合,25日在賓縣正式改編為朝鮮義勇軍第三支隊。1946年12月,改編為獨立第八團,兵力3000餘人。自同年4月收復哈市後,該支隊一直擔負哈市衛戍任務,並抽調一部參加土地改革。1948年4月擴大改編為獨立十一師第三團。1948年11月,獨立第十一師改稱一六四師,下轄四九、四九一、四九二團,長春解放後,擔任衛戍長春任務。1949年7月第一六四師進入朝鮮。
第五支隊:1945年11月組建於瀋陽。支隊長李益星,政委朴一禹。11月21日,朝鮮義勇軍總部派文正一率先遣隊抵達吉林市,因蘇軍不同意其東進,暫時駐紮在附近地區。12月8日,文正一率領先遣隊30餘名幹部進入延吉。李、朴率領支隊主力400餘人,於1946年初抵達延吉。
1946年3月,以朝鮮義勇軍第五支隊為骨幹,加上一部分漢族幹部,與當地新建立的4個警備團擴編為延邊警備第一旅,兵力6000餘人,主要擔負延吉地區肅清土匪、建設東滿根據地的任務。4月該部一個團(即朝鮮團)參加第一次解放長春的戰鬥,團長朴洛權(朝鮮人)犧牲。隨後該部隊組建為東滿獨立師,1947年編入在延邊敦化組建的東北人民解放軍第十縱隊。第五支隊的一部分後改編為延邊軍分區獨立三團,獨立六團等部組建東北人民解放軍獨立六師,原第五支隊參謀長全宇任副師長。1948年11月東北解放後,獨立六師編入東北人民解放軍第六縱隊,後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三軍一五六師,該師主要由朝鮮人組成,先後參加了平津戰役和渡江戰役。
第七支隊:支隊長崔明,政委朴勛一。1945年11月21日,崔明等人隨同第五支隊抵達吉林市,編為吉林保安第七支隊,12月初,進駐樺甸。1946年1月,保安第七支隊正式易名為朝鮮義勇軍第七支隊。3月,第七支隊改編為樺甸縣保安團,後擴編為吉南軍分區第二十四旅第七十二團,主要活動在吉南地區。5月,部隊脫離吉南軍分區,調至公主屯一線,準備作為四平保衛戰的第二梯隊。四平、吉、長撤退後,部隊進駐五常休整。6月,二十四旅轉入吉南地區,開闢根據地。1948年4月,與朝鮮義勇軍第三支隊後身的獨立第八團、松江軍區第八團合編為獨立第十一師。
這些參加中國解放戰爭的朝鮮人部隊,於1948年底改編為三個師,即一五六、一六六、一六四師。到目前為止,沒有資料證明,在改編和擴充過程中,有來自朝鮮的兵力加入了朝鮮人部隊,而當時出版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資料也說明,這些朝鮮人部隊都是在中國東北組建並發展壯大的。由此可以判斷,這些朝鮮人師團,是完全由原住在東北的朝鮮人組成的。
有研究認為,國民黨軍隊在東北報復日本人時,也虐待朝鮮人,這是大批在東北的朝鮮人加入中國共產黨軍隊或者朝鮮義勇軍的主要原因。
三、朝鮮人部隊移交問題的背景及蘇聯、中國、朝鮮的立場
1948年12月末蘇軍從朝鮮完全撤軍,1949年1月美軍也向三八線移動,朝鮮半島出現了新的局勢。1949年1月中旬,韓國開始對朝鮮進行頻繁的武裝挑釁。1月27日、2月3日和4日,蘇聯駐朝鮮大使什特科夫在給莫洛托夫的報告中稱:「近10天以來(1月15日至25日),南朝鮮警察和軍隊擅自越過三八線的事件增多了」,「三八線形勢不穩定,南朝鮮的警察和軍隊幾乎天天都越過三八線襲擊朝鮮的警衛崗哨」。但他認為,「南方軍隊目前發動進攻的可能性不大,因為不論國內形勢還是國際形勢都不允許他們這樣做」:「也可能,他們將軍隊推至三八線附近,將其集中在主要方向上(從保護漢城的角度看,這些方向也是主要的),是為了保護漢城免遭北方軍隊進攻(他們一直預計北方軍隊會進攻)」。朝鮮方面也認為,「這些挑釁活動與目前新的聯合國委員會抵達南朝鮮有關,其目的是在三八線製造麻煩,以便證明美軍繼續留在南朝鮮是正確的」。
到了4月,蘇聯方面似乎意識到了事態開始發生變化。4月17日,外交部長維辛斯基致電什特科夫大使說:「預計美軍於5月份撤出南朝鮮,移駐日本附近島嶼,以便給南朝鮮軍隊行動的自由。與此同時,聯合國委員會也將離開朝鮮。4月和5月,南朝鮮將把自己的兵力集結在三八線一帶。6月,他們會突然襲擊北方,以便在8月以前消滅北方軍隊。4月10日,南方已在開城地區集結了約8000人(步兵旅),在議政府(三八線附近地名)地區集結了約1萬人(估計是第三步兵旅)。4月10日還在東豆川(三八線附近地名)站台卸下3輛坦克。請立即採取措施核實這些情報並報我」。4月20日蘇聯遠東軍總司令華西列夫斯基和蘇軍總參謀長什捷緬科向斯大林建議說:「『南方人』還在繼續向三八線調集部隊。我們不排除『南方人』可能對北朝鮮政府軍隊採取新的挑釁行動,並動用比迄今為止更大的兵力。考慮這個情況,我們認為,建議北朝鮮政府軍司令部採取適當措施,以回擊『南方人』可能做出的更大規模的挑釁行動是合理的」。
鑒於朝鮮半島的緊張形勢,蘇聯一方面以美國軍隊還在韓國為由決定蘇聯海軍分隊暫時留駐咸興港,並提供緊急軍事援助;另一方面建議朝鮮採取必要的措施。4月28日,朝鮮即派勞動黨派政治局委員金一向中共請求將朝鮮人部隊移交朝鮮。
對朝鮮的請求,毛澤東立即答應說,中國人民解放軍中一共有三個朝鮮師,駐紮在瀋陽和長春的兩個師可以隨時交給朝鮮,另一個師因為正在參加進攻戰役,南方戰鬥結束後將交給朝鮮政府。
經過協商,朝鮮和蘇聯制定了包括朝鮮人部隊入朝問題在內的針對韓國的大規模進攻的防禦戰略。維辛斯基預測,韓國進攻朝鮮的時間是1949年6月,什特科夫6月22日發給維辛斯基報告的「結論以及對策」部分明確指出:「一旦南朝鮮軍隊開始進攻,駐紮在瀋陽和長春的兩個朝鮮人師將立即轉移到朝鮮去部署」:「他們的任務就是在南朝鮮軍進攻時投入到北朝鮮境內展開防禦戰」。7月13日,什特科夫在報告中再次指出:「南方軍隊會先發制人在7月對北方軍隊發起進攻」。「金日成已決定將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朝鮮師調回朝鮮:瀋陽師配置在新義州,長春師配置在羅南」。
按照金日成的決定,7月20日長春師(一六四師)離開長春,經會寧抵達朝鮮的羅南,成為朝鮮人民軍第五師。同月瀋陽師(一六六師)從瀋陽出發,7月25日進入新義州最終轉移到安州(黃海道),成為朝鮮人民軍第六師。
然而,1949年下半年起,斯大林開始擔心朝鮮向韓國發動進攻。1949年9月23日,斯大林以聯共(布)中央政治局的名義通報金日成:「朝鮮人民軍向南方發動進攻的建議,有必要從軍事和政治兩個方面進行認真考慮」,表示反對朝鮮進攻韓國。10月30日斯大林甚至嚴厲斥責蘇聯駐朝鮮大使說:「煽動北朝鮮發動對南朝鮮的地方性進攻,這樣的挑釁行動威脅到了我們的利益,可能導致對手發起一場大的戰爭,你們的行動完全是不負責任的」。
儘管斯大林反對朝鮮武力統一計劃,但隨著中國解放戰爭的順利進行,解放軍中的另一個朝鮮師移交朝鮮也提上了日程。1949年12月2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司令員林彪向軍委報告說,「人民解放軍部隊中服役的朝鮮人約有16000人」,「在我軍轉戰華南以後,有一天發生了一場風波,一些人請求將他們送回祖國」。「現在戰爭將結束。為了朝鮮人民的利益,我們願將這些培養出來的幹部送回朝鮮(願留下者,我們收留)。」並請求中央與朝鮮勞動黨商討。12月29日代總參謀長聶榮臻將這份電報轉呈正在訪問莫斯科的毛澤東。
毛澤東接到電報後通知蘇聯,中國有意將剩下的朝鮮人部隊移交朝鮮,並通過平壤的貿易代表部開始交涉。朝鮮希望「即派參謀政治人員三人來中國把部隊整編好,於4月間更換夏衣後開始回朝鮮,並選一千多人先回朝鮮學習機械化兵種」。1950年1月11日,中國對朝鮮的要求表示同意。朝鮮派金光俠等三人到中國與代總參謀長聶榮臻協商。朝鮮方面除了部隊外,還希望中國提供裝備。1月22日,聶榮臻將朝鮮新的要求報告中央,(41)仍在莫斯科的毛澤東接到劉少奇轉來的報告後,於25日表示同意。
經過準備,第四十三軍一五六師及其他各部朝鮮人士兵8500餘人、第四野戰軍第十五兵團2500餘人、第一一三師1000餘人、第四十七軍各師的朝鮮人士兵約2000人,共計1.4萬餘名朝鮮士兵,在鄭州集結。3月中旬,這些朝鮮人部隊整編為獨立十五師、一個團和一個獨立大隊。3月20日,獨立十五師出發前往朝鮮元山,三月底抵達元山後成為朝鮮人民軍第十二師;另一個團4月初出發前往黃海島松林,成為朝鮮人民軍第十八團;獨立大隊則前往平壤編入機械化步兵團。
關於中國將朝鮮人部隊移交朝鮮問題,目前還沒有發現明確表明蘇聯立場的文獻,但是1949年5月毛澤東已答應南方戰役結束後移交剩下的一個師。1949年夏天劉少奇訪問莫斯科時也同意,中國分擔東方的革命。可以推斷,在蘇聯人看來,中國是在履行義務。
關於中國的立場,以往研究認為,朝鮮人部隊的入朝是在蘇聯、中國、朝鮮的策划下實現的,中國全力幫助朝鮮以實現武力統一朝鮮半島。這種說法值得商榷。
誠然,抗日戰爭時期共同鬥爭的經歷、相同的意識形態及國共內戰時期朝鮮支援中共等歷史與現實的因素,使中朝兩國形成了密切的關係,這使中國無法拒絕朝鮮關於朝鮮人部隊回國的請求。但中國並沒有立即將仍在參加進攻戰役的部隊移交給朝鮮。
同蘇聯一樣,中國也擔心韓國進攻朝鮮,毛澤東在判斷朝鮮半島局勢時說:「南方可能借日本人的幫助對北朝鮮發動進攻」。他進一步指出:「如果有日軍參加,那麼就要審慎,當敵人佔優勢時,為了保存自己的軍隊,最好放棄某些地區,以便在較有利的條件下包圍並消滅入侵的軍隊。要使黨、軍隊和人民做好思想準備,出現這種形勢是可能的,這並不意味著民主朝鮮的失敗,這僅僅是戰略轉移」。
另一方面,中國也考慮到了國內時局的需要。1949年5月初,在軍事上,國民黨已經無法與中共相抗衡。因此在瀋陽和長春擔當衛戍任務的朝鮮人部隊失去了原來軍事上的重要意義。甚至在有些解放區,中共已經開始實行裁軍。恰在此時,朝鮮請求中國移交朝鮮人部隊,於是得到中方的同意。
從經濟狀況看,中國此時更需要複員軍隊,以緩解財政困難。1949年11月15日,周恩來在同蘇聯駐華大使羅申談話時指出:目前正經受財政經濟困難,「現在,靠國家供養的人民解放軍有450萬人,國家企業和機關的工人和職員近150萬人。到1950年底,由於全國徹底解放,各省部隊和地方軍閥部隊編入人民解放軍,以及國家機關和企業數量的繼續增長,靠國庫養活的人數將達800萬,這是國家一個不小的負擔」。1949年,政府財政開支中軍費佔到45%,因此複員不可避免。在這種情況下,1949年12月,在第四野軍中一些朝鮮人士兵引起了一場風波,請求將他們送回朝鮮。
由此可以看出,解放軍中朝鮮人士兵的回國願望是朝鮮人部隊回國的直接原因。把中國移交朝鮮人部隊的決定視為中共支持朝鮮武力統一朝鮮半島的措施的觀點有失公允。必須指出的是,毛澤東一直反對朝鮮以武力統一朝鮮半島的主張。1949年10月中旬,毛澤東在回答斯大林的詢問時表明了這一立場。(54)12月16日,毛澤東與斯大林會談時又表示中國迫切希望和平。1950年3月底,毛澤東會見朝鮮駐中國大使李周淵,商討金日成訪問中國問題時說:「如果已經有了統一朝鮮的具體計劃,那麼會晤就必須秘密進行;如果還沒有統一朝鮮的計劃,那麼就可與金日成進行正式會晤」。周恩來則明確表示中國希望正式會晤,也就是說,中國不希望朝鮮實行武力統一計劃。
與蘇聯、中國不同,朝鮮一直希望以武力解決朝鮮半島問題。早在1949年3月7日,金日成同斯大林會談中便透露了以軍事手段實現朝鮮半島統一的想法,但遭到斯大林的反對。1949年8月12日和14日,金日成與什特科夫大使會談中再次提出,除了武力統一以外,別無選擇,他還說,如果我們不這樣做,「朝鮮人民不能理解,而我們會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失去報答祖國的歷史性機會。我們肯定一貫支持朝鮮人民的斯大林同志會理解我們的情緒」。1950年1月17日金日成再度請求斯大林同意武力統一計劃。根據美國學者凱瑟琳。威瑟斯比(KatherynWeathersby)的研究,到1949年末為止,金日成就武力解決朝鮮問題已向斯大林請求了48次以上。武力解決朝鮮半島問題的強烈願望,使金日成將朝鮮人部隊回朝看作進行軍事力量準備的重要環節。
四、朝鮮人部隊入朝的規模與朝鮮派兵問題
庫明斯根據美軍情報資料統計的數據認為,1949年7月至10月回朝部隊人數為3萬至4萬名,1950年2月至3月為4萬至5萬名,共計有7萬至9萬名士兵入朝。這個數字與實際不符。
中俄兩國檔案均表明,1949年7月進入朝鮮的部隊是東北軍區直屬一六四師和一六六師。一六四師的實際入朝人數是10821人,一六六師的實際入朝人數是10320人。兩個師的裝備如下:一六四師長槍5297枝、刺刀3456把、短槍588枝、輕機槍320挺、重機槍104挺、衝鋒槍206枝、戰防槍8枝、自動步槍1枝、訊號槍14枝、槍榴彈筒32個、擲彈筒67個、六零炮87門、火箭炮3門、迫擊炮26門、戰防炮12門、步兵炮1門、平射炮1門、機關炮2門、馬734匹。一六六師長槍6044枝、刺刀1833把、短槍722枝、輕機槍281挺、重機槍91挺、衝鋒槍878枝、卡賓槍2枝、訊號槍13枝、槍榴彈筒69個、擲彈筒31個、六零炮91門、迫擊炮33門、戰防炮10門、山炮3門、馬745匹。
1950年3月至4月移交給朝鮮的部隊以及裝備準確數據如下:總兵力1.4萬餘人,武器有步槍1.2萬枝、輕機槍440挺、重機槍180挺、手槍120把、迫擊炮132門、反坦克炮72門、105榴彈炮36門及若干彈藥。
據蘇聯駐朝鮮大使發給斯大林的報告稱,1946年年中,朝鮮組建了一個步兵旅,年底又組建了兩個步兵師,1947年初到1949年6月末組建了一個師。這樣朝鮮軍隊的步兵總共有三個師、一個旅。這些數字應該說是可信的。
接著,1949年7月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兩個朝鮮師回朝,到8月1日,朝鮮軍隊有5個師、1個旅,總兵力5.7萬人。1950年3月至4月,朝鮮人部隊的1個師和1個團1.4萬人回到朝鮮。到1950年6月25日戰爭爆發時,包括新組建的4個師,朝鮮總兵力共計10個師、1個坦克旅、1個摩托車團、1個炮兵團、1個高炮團,共計17.5萬人。
如果像庫明斯所說,1946年末有一部分朝鮮部隊、1947年4月又有3萬餘部隊被派往中國東北,那麼他們是什麼時候返回朝鮮的呢?從朝鮮兵力變化來看,他們回歸的時間應該是在1949年7月以後,但如上所述,回到朝鮮的朝鮮人部隊是在中國東北組建並發展壯大的,並不是由從朝鮮直接派遣的部隊所組成的。
1949年7月正是朝韓以三八線為界嚴峻對峙的時期,也是朝鮮針對韓國的進攻進行防禦準備的時期。而此時中國的局勢已經明朗,中共奪取全國的勝利只是時間問題。在這種形勢下朝鮮派遣的軍隊仍在中國參加戰鬥是不大可能的。如果朝鮮向中國派遣軍隊的話,他們應該在兩個朝鮮師入朝之前回歸。但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任何其他朝鮮人部隊回國的跡象。可以說,朝鮮根本沒有向中國派遣過軍隊。
當然,這並不是說沒有一個原住在朝鮮的朝鮮人到中國參加解放戰爭。一本在中國出版的書這樣寫道:「雖然不多,但也有在朝鮮北部地區的青年自願參加朝鮮義勇軍。特別是在滿洲地區朝鮮族比例相對較低的南滿地區開展擴軍工作的朝鮮義勇軍第一支隊也在朝鮮的北部地區招兵。」也就是說,朝鮮北部地區有一些朝鮮人加入了朝鮮義勇軍,但這並不意味著朝鮮正式向中國派兵。
那麼,美軍情報中為什麼有朝鮮派兵到中國的記錄呢?這是因為他們將1946年下半年撤退到朝鮮境內休整的中共軍隊(包括朝鮮義勇軍)重返滿洲的情況,經由朝鮮地區的中共軍隊在南北滿之間或關內關外移動的情況,(78)以及為防止意外朝鮮軍隊向朝中邊境移動的情況,錯誤地當作朝鮮向滿洲地區派遣軍隊所致。
綜上所述,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朝鮮人部隊回朝鮮堅定了金日成武力解決朝鮮半島問題的決心,但蘇聯和中國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都不是以支持朝鮮武力統一計劃為目的。以中國同意將原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朝鮮師回朝鮮作為「三國同謀論」的重要依據是站不住腳的。
【相關閱讀】金日成為何把幫助他打勝的援朝志願軍趕出朝鮮?
西班牙共產黨領袖卡里約曾說:金日成曾對他說,朝鮮戰爭是金髮起的,毛澤東比斯大林更早、更堅決地支持他。
從斯大林的角度看,中國和朝鮮同美國打一場大仗對他有說不完的好處。第一他可以做軍火商;第二他可以試驗自己的新式裝備,特別是米格飛機,還可能獲得某些美國軍事技術;第三他可以摸摸美國的底,在跟共產主義陣營對壘上,美國到底能走多遠。
但最使斯大林動心的還是中國人能消滅並牽制大量美國軍隊,使世界權力平衡倒向對蘇聯有利的一邊。斯大林的全球夢包括在德國、西班牙、義大利等若干歐洲國家 奪權。他在給毛澤東的電報里說:共產黨面對一個絕無僅有、而且轉瞬即逝的良機,那就是在資本主義陣營里,德國和日本這兩個主要軍事強國部剛剛戰敗,如果共產主義陣營和資本主義陣營之間打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話,「我們應當害怕這一前景嗎?我認為,我們不應當害怕」,「如果大戰不可避免,那麼讓它現在就來吧,與其幾年後打,不如現在就打」。毛澤東很清楚斯大林的夢,反覆向斯大林表態:可以依靠他來實現這個夢。毛澤東一再告訴斯大林的聯絡員尤金:美國可能在朝鮮投 入三十到四十個師,但是中國軍隊會把他們「碾」得粉碎。
金日成入侵韓國後,聯合國安理會很快通過決議派聯合國軍隊支援韓國。蘇聯駐聯合國的代表馬利克本來可以行使否決權,否決這一決議,但人就在紐約的馬利克沒有到會。馬利克曾向斯大林要求去安理會,斯大林親自給他打電話,叫他不要去。派聯合國軍隊的決議於是得以通過。蘇聯拒絕行使否決權的舉動,一直使人們大惑 不解,都說蘇聯錯過了阻止西方出兵的機會。實際上,斯大林是故意讓聯合國通過決議,想要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隊進朝鮮,好讓毛澤東的士兵們把他們「碾」得 粉碎。
毛澤東要幫金日成打仗了,斯大林自然要讓他當金日成的頂頭上司。但斯大林得讓金明白,大老闆還是他。當他首次電告金日成同意打韓國時,毛澤東正在莫斯科,斯大林對毛澤東一字未吐,反而命令金日成不許向中國人露出一點風聲。在毛澤東回國以後,斯大林才把金日成接來莫斯科,跟他討論作戰方案。
1950年5月13日,蘇聯飛機把金日成送到北京。一下飛機金直奔毛澤東處,向毛澤東宣布斯大林同意了。當晚11點半,毛澤東派周恩來到蘇聯大使羅申那裡去核實。第二天 一早,斯大林的話來了:「朝鮮可以著手行動;可是,這個問題應該與毛澤東同志本人討論。」15日,毛澤東對金日成表示無保留的支持:「如果美國參戰,中國 將派兵入朝。」毛澤東特意排除了蘇聯軍隊的捲入:「蘇聯同美國有38度線的協議,不方便直接參与軍事行動;中國沒有這種約束,可以全面援助北部。」
毛澤東主動提議馬上在中朝邊界部署大軍。
金日成同斯大林制定的計劃得到毛澤東的認可,斯大林16日來電最後點頭。6月25日,朝鮮的軍隊越過38度線,侵入韓國。美國總統杜魯門於27日宣布派兵 入朝。同時他增加了對正同越共打仗的法國人的援助,改變了對台灣的「不干預」政策。由於這一政策改變,毛澤東和他的後繼者們都只能對台灣隔海興嘆。
8月初,朝鮮軍攻佔了90%的韓國。美軍增援迅速趕到,9月15日在38度線以南的仁川登陸,把朝鮮軍截為兩半,緊接著準備向北進攻。29日,金日成急電斯大 林,請大老闆叫中國派「志願軍」。10月1日,斯大林告訴毛澤東:履行諾言的時刻到了。斯大林的電報先推卸責任說:「我現在遠離莫斯科在度假,跟朝鮮的事 有點隔膜。」接著他委婉而客氣地下命令:「據我看,如果您認為可能派兵援朝的話,您應該起碼派5、6個師向38度線進發」,「他們可以稱為志願軍」。「中國人民志願軍」就是依照斯大林的命令「誕生」的。
毛澤東馬上作出反應。10月2日凌晨二時,他要派到中朝邊界的部隊,隨時待命出動,「按原定計劃與新的敵人作戰。」但毛澤東在臨戰前,才召開政治局會議, 想聽聽同事們的意見。對毛澤東來說,政治局不是做決定的機構,而是為他提參考意見的智囊團和他決定的執行者。
這次,他特別要求智囊們暢所欲言,著重擺一擺出兵的不利條件。絕大部分人反對出兵。周恩來採取了模稜兩可的立場。反對聲音最高的是林彪。毛澤東後來曾講出兵「是一個半人決定的」,一個是他,半個是周 恩來。反對意見包括:美國具有完全的制空權,大炮優勢是四十比一,美國可能轟炸摧毀中國大城市及工業基地,甚至可能朝中國扔原子彈。
這些問題毛澤東都知 道,他也曾為此多少天睡不著覺。毀了中國對他本人有百害而無一利。毛澤東最終把賭注押在美國不可能打到中國本土來。中國的城市和工業基地也會有蘇聯空軍保 衛。毛澤東不相信美國會扔原子彈。不過,他還是為自己採取了以防萬一的措施:待在有堅固防空設施的玉泉山。
10月2日,毛澤東起草了一封給斯大林的電報,說他「決定出動中國軍隊到朝鮮和美國人作戰」。這之後他意識到自己一向對出兵顯得太積極,從未談過困難,不 利於同斯大林討價還價。毛澤東壓下已起草的電報,發給斯大林另外一封,故意表現得猶豫不決:中國出兵「多半會帶來極嚴重的後果」,「多數同志認為對此持慎 重態度是必要的」。
「因此,目前最好暫時不派出軍隊。」毛澤東怕斯大林把他的話當真了,特地說「我們尚未作最後決定,希望能同您商量」。
與此同時,為了給 出兵鋪路,毛澤東假裝給美國一個「警告」,派周恩來演了場有聲有色的戲。10月3日凌晨,周把印度駐華大使潘尼迦從睡夢中叫醒,要他告訴全世界,如果美國 軍隊越過38度線,「我們不能坐視不顧,我們要管」。
為什麼中國政府不直接發表聲明,而繞個彎透過一個在西方說話沒人聽的大使?顯然毛澤東有把握這個「警告」會被置之不理,他便能以「美國把戰火燒到中國大門口」為理由出兵。10月5日,聯合國軍隊推進到了朝鮮北部,斯大林對毛澤東感到有些不耐煩了。他回答 毛澤東那封「暫不出兵」的電報說:「我上次向您提出派5、6個師的中國志願軍,是因為我很了解,中國領導同志作出過一系列聲明,說他們準備好了派幾個軍去 支援朝鮮同志。」這裡的「中國領導同志」顯而易見是指毛澤東,提醒毛澤東朝鮮戰爭是他最先積極要打的。
毛澤東只是想抬高身價。收到斯大林的這封電報時,他已指定了入朝總司令:彭德懷。10月8日,他下令組成志願軍,「迅即向朝鮮境內出動」,當天電告金日 成:「我們決定派遣志願軍到朝鮮境內幫助你們」。他同時派周恩來,林彪到蘇聯,向斯大林要武器。路上,林彪給毛澤東發了封長長的電報,再次勸毛澤東回心轉 意,放棄出兵。 派強烈反對出兵的林彪去見斯大林,毛澤東有他的用心。他想讓林彪對斯大林多說,說夠出兵的困難,以便從斯大林那裡得到儘可能多的東西。
周、林於10月10日到達斯大林在黑海畔的別墅,當晚談了一夜。斯大林答應賣給中國飛機、大炮、坦克等軍事裝備,周恩來連價格也沒問。斯大林 曾許諾派「一個空軍師,一百二十四架飛機,提供空中掩護」,可現在他忽然說派不出了,蘇聯空軍尚未準備好,要等兩個月。
沒有空軍掩護,志願軍只好在地面上 等著挨美國飛機炸。周恩來、林彪堅持說蘇聯空軍掩護決不可少,爭來爭去斯大林也不鬆口。最後,斯大林打電報給毛澤東說:中國不必出兵。用毛澤東後來的話, 斯大林說:「算了吧!」斯大林這是在將毛澤東的軍,明知毛澤東想出兵,非出兵不可。
果然,毛澤東馬上就不爭了,說:「不管蘇聯出不出空軍,我們去。」10 月13日,他打電報給周恩來:「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周恩來看完電報後,一言未發,雙手抱著頭,陷入深深的沉思。毛澤東 怕周不把他的意圖傳達透澈,雙管齊下,通知蘇聯駐華大使羅申,中國一定出兵。
中國大陸,就這樣在1950年10月19日被毛澤東投進了朝鮮戰爭。……
朝鮮戰爭後,中國大陸仍在朝鮮留有幾十萬駐軍,但1958年3月12日,軍方總部卻發布了撤軍公報,稱將於1958年年底以前,分批將駐軍全部撤出朝鮮。從3月15日至10月26日,中國大陸分三批撤出了其在朝鮮的全部駐軍。到底這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秘密?!
這首先要從朝鮮勞動黨的構成說起。朝鮮勞動黨是在戰前不久才由4個主要派別聯合組成的,以金日成為首的游擊隊派雖然人數不多,但佔據了主導地位;親中共的 「延安派」成員則多為軍事領導幹部,在戰爭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莫斯科派(從蘇聯學習回來的朝鮮族人)和南方派(或國內派)雖勢力較小,但也有個別領袖人 物在黨內很有影響。
朝鮮戰爭自1950年6月25日持續到1953年7月27日(以南朝鮮簽署《關於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為標誌),在此期間,當時的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日成開始對身邊的元老級人物進行打擊;到了1956年,金日成正式對黨內「延安派」實施大清洗。
朴憲永(1900年——1955年)是威望很高的政治家,他在19歲時便參加了朝鮮「31運動」,後因日本警察的追捕而流亡中國上海。1945年,朝鮮取 得獨立後,以朴憲永為領導的朝鮮共產黨中央領導全朝鮮共產黨的活動。 同年,金日成從中國回到朝鮮後,一方面表示接受在漢城的朴憲永中央的領導,另一方面建 立了朝鮮共產黨北方局,但這在初期遭到漢城中央的批評,北方咸鏡道黨組織甚至一度表示不接受北方局的領導。1947年,由於韓國當局和美國的鎮壓,朝鮮共 產黨中央無法在漢城立足,領導人物紛紛被迫撤退到北方,於是在蘇聯的撮合下,南北雙方達成了聯合協議,正式成立了朝鮮勞動黨,以金日成為委員長,朴憲永為 副委員長。
朝鮮戰爭爆發後,朴憲永負責策動南方黨組織和民眾起義,由於戰爭失利,南方黨實力大減。朝鮮勞動黨內即指責南方的勞動黨在解放戰爭中沒有做到發動人民起義配合人民軍進軍的計劃,從而把戰爭失利的責任推到南方勞動黨領導身上。
1953年3月,司法部長李承燁、駐中國大使全五稷、第一屆最高人民議會議員金午星、韓國解放游擊第十支隊長孟種鎬、勞動黨聯絡部長朴勝源、勞動黨聯絡部 長裴哲、勞動黨社會部長姜文錫、內務省幹部白亨福等十人被判處死刑,另有兩人分別被判處15年和12年有期徒刑。當時,作為勞動黨第二把手的朴憲永也不能 幸免於難,他於1955年12月15日被判處死刑。上述等人都是以「美帝國主義僱傭間諜」的名義起訴的。
朝鮮戰爭爆發後, 金日成的朝鮮人民軍突破三八線一路南下,人民軍的主力是從中國歸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的兩個朝鮮族師和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各野戰軍服役的朝鮮族官兵以及從蘇聯歸國的旅蘇朝鮮僑民。
旅蘇朝僑大都是坦克兵。所以金日成的陸軍主力和裝甲部隊都極為強悍。他自己的那些游擊隊卻不值一提。由於金日成笨拙的指揮,導致在釜山前線的人民軍主力被 麥克阿瑟從仁川登陸的美軍截斷後路,基本被殲滅。大約11萬朝鮮人民軍成建制被俘虜。要不是朝鮮副帥崔庸健帶領少數部隊拚死扭住美軍使之不能迅速北上形成 合圍,金日成早就成了美軍的俘虜,到美軍戰俘營去啃窩窩頭了。
崔庸健是一位忠厚的將領,他在抗日戰爭時期就已經是戰功卓著,當金日成隨著蘇軍回國時,崔庸 健正在中國東北彙報工作。因為按照共產國際的決定,解散朝鮮共產黨,朝鮮黨員併入中國共產黨,崔庸健嚴格遵守既定的組織程序,所以被金日成鑽了空子。但即 使崔庸健先於金日成回國,這位親華的朝鮮領袖也不能被蘇軍接受。
崔庸健本人沒有政治野心,他一心擁戴金日成為領袖,在美軍仁川登陸後又死戰不撤,給金日成率殘部退入朝鮮爭取到了黃金般的寶貴時間。其實只要崔庸健稍一退 讓,金日成必敗無疑,而此時的朝鮮領袖必將是他這位次帥。 由於崔庸健的崇高威望,金日成後來的清洗始終不敢動這位老帥,1970年上趕著要跟中國友好,還 得派這位老帥訪華。「延安派」以參加中共及其軍隊並在1945年至1950年回國的朝鮮人為主,主要人物有金武亭、金枓奉、崔昌益等,大多數人與毛澤東、林彪關係密切。早在 朝鮮戰爭爆發前,金日成就為樹立自己的威望,大力清洗朝鮮各派包括「延安派」。1951年,朝鮮戰爭爆發後,金日成以「平壤失守」和「作戰不力」為由解除 了「延安派」勢力最大的人物、民族保衛省副相兼人民軍炮兵司令、第2軍軍團長金武亭手中的權力並開除軍籍,其後金武亭被彭德懷接往中國,後吐血而亡。被認為是毛澤東個人代表的朝鮮內務相朴一禹也被解除職務。
1956年2月,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蘇聯共產黨二十大會議上猛烈在批判斯大林,並藉機指責金日成在朝鮮大搞個人崇拜。4個月後,金日成訪問蘇聯,赫魯曉夫 曾要求金日成放棄個人崇拜。根據記錄了當時朝蘇兩黨會談的蘇共內部文件記載:蘇共向朝鮮同志提出忠告,朝鮮勞動黨存在嚴重錯誤,對金日成進行個人崇拜。
金日成接受了蘇共的提議,同意採取措施改正缺點。蘇聯的動向使得朝鮮國內的延安派受到鼓勵。延安派暗中策劃對金日成的批判。
實際上,從哪一方面看,金日成也 不配擔任朝鮮的最高領袖。1956年8月29日,朝鮮勞動黨舉行蘇聯、東歐歸國報告會,親蘇派的朴昌玉和延安派的崔昌益等人公開向金日成挑戰。
金日成回國後,得到了秘密報告,因此決意剷除「延安派」。同年8月29日,在朝鮮勞動黨召開的中央委員會議上,蘇聯派的朴昌玉和延安派的崔昌益等人對金日成的領導方 法提出批評,但遭到了金日成為首的滿洲游擊隊革命團體的反擊,並給對手安上「反黨分子」的帽子。
會議最終投票決定將朴昌玉和崔昌益開除出黨,並將其逮捕。 延安派的商業部長尹金欽、職業總同盟委員會委員長戌輝當天即逃亡中國。之後,蘇聯第一副總理米高揚、中共國防部長彭德懷先後訪問了朝鮮,均要求撤回對蘇聯 派和延安派的除名處分,是以在9月的中央全會上,崔昌益和朴昌玉又被恢復了中央委員身份。他們聯合要求金日成停止對他們的迫害,但金日成無動於衷。
1960年代初期亡命韓國的前朝鮮副總理助理吳基完見證了「延安派」發難及失敗的全過程:「延安派」的一位成員在朝鮮中央會議上剛一發言,立刻遭到金日成 游擊隊派一哄而上的高聲謾罵以至於無法繼續發言,會場亂作一團。其他「延安派」連發言的機會都沒有, 實際上金日成的卧底已經洞悉了「延安派」的意圖,因此 金日成迅即反撲,把涉及的「延安派」成員全部開除出黨。
1956年年底,朝鮮勞動黨開始換髮黨證(實際就是清黨)。1958年3月3日至6日,在朝鮮勞動黨第一次代表會議上,金日成公布了有關延安派陰謀的詳細材料,披露了黨中央第一副委員長金枓奉支持崔昌益、朴昌玉「反黨宗派集團」進行「陰謀活動的罪行」,決定將金枓奉、崔昌益、朴昌玉開除出黨。
一些「延安派」主要人物被判處死刑,其他一些人逃到了中國。經過一場轟轟烈烈的清洗運動後,到了1958年3月,朝鮮勞動黨第一次代表大會上,金日成將這 一連串事件形容為一大勝利,從此,以其為主體的游擊隊派獨佔了朝鮮的領導地位。據統計,到1961年9月,四次代表大會選舉出的85名中央委員中,原來三 次代表大會選舉出的71名中央委員連任者只有28人,而其餘43人中大部分是遭清洗的「延安派」和親蘇派。
金日成還在朝鮮全境開展思想整肅,後來解密的蘇 聯內部文件記錄了金日成的清洗過程:在一個月內,有兩千多人遭到整肅,其中4百多人以反對朝鮮政治體制的名義被公開槍殺。然而,金日成並沒有放過那些逃到 中國的「延安派」人物,而是追殺到中國, 找中共要人。最終,在蘇聯和中共的勸說下,金日成同意放過這些人,但條件是中共將在朝鮮的駐軍撤走。中國大陸這才 有了前述撤軍的公告。而金日成亦逐漸在朝鮮樹立起了自己的權威,成為了共產極權下的又一個獨裁者。
犧牲了數十萬軍人幫助朝鮮的中國大陸,就這樣被金日成變相趕出了朝鮮,而且在平壤的戰爭展覽館的12個展廳中,關於中國大陸軍隊的只有一個,其餘介紹朝鮮 人民軍作戰行動的均被解釋成與中國大陸軍隊無關。不過,中國大陸對此卻不敢吭聲,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在中國國共內戰時期,朝鮮也給中共提供了很大的援助。 如果沒有朝鮮的援助,中共軍隊在東北戰場能否獲勝也未可知。
中國大陸出兵朝鮮,不僅最後被金日成趕出來,而且被聯合國大會決議為侵略者。1951年2月1日,聯合國大會以44票贊成、7票反對、9票棄權的結果,通 過了「譴責共產黨中國為在韓國的侵略者」提案,中國軍人史無前例、實至名歸享受了醜陋侵略者的「輝煌」:在聯合國軍的反擊下,中國軍隊不得不在3月14日 放棄侵佔了70天的韓國首都漢城,退回3個半月前發動侵略戰爭的出發地朝鮮。
4月下旬,得到了國內大力補充實力大增的中國軍隊再次入侵韓國,又侵佔了韓國 大片地方, 一千多萬韓國人一而再地飽嘗中國侵略者施加的戰火蹂躪。1951年5月18日,為了間接幫助聯合國軍執行公務,打擊肆意與聯合國軍作戰的中國 人,聯合國大會通過了對中國大陸地區實行禁運的美國提案,47票贊成這個提案,8國(阿富汗、緬甸、印度、印尼、巴基斯坦、敘利亞、瑞典、埃及)棄權,蘇 聯、烏克蘭、白俄羅斯、波蘭、捷克斯洛伐克沒有參加表決。沒有任何一張反對票。
由於外交侏儒毛澤東實在太矮,站在凳子上還是看不見聯合國外交舞台,導致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不斷產生重大失誤,自絕於地球村人類社會。
中國大陸還首次遭到國際社會「禁運」的制裁。1951年11月12日,美國國務院公報稱:「有43個國家接受和積極貫徹了聯大決議,它們原來都是向中國出口戰略物資的主要國家。」侵略者——中國大陸地區,受到了人類社會的普遍抵制。
中國大陸在發動民眾「抗美援朝」時,是一「保家衛國」「打敗美帝野心狼」為忽悠的,但結果不僅美國沒有侵佔中國一絲一毫的土地,倒是中國「抗美援朝」自動 抗走了寶貴的領土。如今在網上發現很多網頁都有下面的內容:座落於中朝邊界的長白山天池和白頭峰,歷來是我國的神聖領土。
天池位於長白山之巔,乃火山爆發 鑄成的九峰圍合而成, 最高一座為白頭峰,歷史上中朝國界線在分水嶺東下20公里處,自南而北劃定。即使在日本統治朝鮮時期,天池也在中國版圖;且朝鮮建國 時對此也是承認的。在中朝蜜月中,朝方派員來華,提出分天池一角的要求,說什麼天池是偉大的金將軍革命事業的發源地,希望我國能理解朝鮮勞動人民深厚的無 產階級感情,等等。
我們這邊大手一揮,就切了天池一半(一說有53%)過去,分水嶺東側的三座山峰也跟著一道送了出去。朝方接收後的第二天,白頭峰便更了 名,改成了「將軍峰」。「我們這邊」能夠大手一揮就把天池切一半並且加上幾個高峰一起送給金日成的人,只有毛澤東。
領土問題,疆域地圖是最權威的資料。國家圖書館有地圖出版社1958年1月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集》(甲種本),在27—28頁,在東經128度線東 邊,北緯42度線上下,可以看到「天池」完全在中國境內吉林省範圍內,天池東邊標高2744的白頭山也在中國境內。而地圖出版社2004年6月版《朝鮮韓 國地圖冊》,在第9頁,在東經128度、北緯42度的周圍,可見一藍色塊,標註為「長白山天池」,中間自西南至東北一條線,應該就是中朝邊界線了,天池東 南有一山峰標記,標註將軍峰,標高2749,在朝鮮境內。
【記!得!訂!閱!本!賬!號!】
【記!得!訂!閱!本!賬!號!】
【記!得!訂!閱!本!賬!號!】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喜歡的朋友們可以點亮小紅心,點擊可以分享至微信朋友圈或者QQ空間與朋友分享呢!您的每一次分享都是對小編最大
的鼓勵喔!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我們深表歉意。

※1949年毛主席把三個朝鮮師劃給金日成指揮,他們下場如何?
※極道鮮師有了姊妹篇?TV動畫《極道超女》確定2018年春季播出
※34歲日本男星成宮寬貴吸毒照被曝光 曾演《極道鮮師》
※他曾演《極道鮮師》,如今34歲被曝吸毒
※求《極道鮮師》再來一波!一看就掉坑的校園日劇TOP10
※《極道鮮師》仲間由紀惠剪短髮!身材腫2倍大網友崩潰
※麻辣鮮師的老趙干德門開計程車養家,瘦20公斤的模樣令人心疼
※鮮師天團來襲|世紀難題:為什麼程序員總被黑?
※《極道鮮師》仲間由紀惠婚後大改招牌直發
※輻射的鍋?《極道鮮師》仲間由紀惠顏值大倒退
※鮮師天團的腦性男向你發射了一道學術光波,biubiubiu~
※極道鮮師:學霸穆里尼奧回母校開了一門課…
※極道鮮師里的帥氣型男速水重道,已經成了胖大叔了
※不僅是《極道鮮師》的大姐大,仲間由紀惠還有你不知道的很多面
※《麻辣鮮師》謝祖武寶刀未老!長又難台詞完全「零NG」
※《麻辣鮮師》小孟再當媽 范筱梵喜迎二子了心愿
※《麻辣鮮師》電影版確定開拍 蝌蚪張善為有望回歸?
※愛情不過期 女人學做婚姻保鮮師
※出演《極道鮮師》的他被誣陷吸毒 一怒退出娛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