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張德勝 張雲飛:我們的世界觀

張德勝 張雲飛:我們的世界觀

綱目


一.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


1、宇宙萬物都是自私的,人也是自私的

2、先賢哲人們的觀點


3、近代一些科學論證


4、捫心自問:是否自私


二、如何對待人的自私問題

1、中國古人是如何對待人的自私問題


2、中國的主流文化如何利用自私本性的


3、西方古人如何對待人的自私問題


4、私慾的解放和西方的發展


5、個人主義好還是集體主義好

三.普世價值與文化碰撞


1.操之過急問題


2.是否該用普世價值法統一世界


3.未來的世界該是什麼樣


4.文明向什麼方向發展

張德勝、張雲飛:出生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兩個愛讀書的工人。


正文


一、人的本性是自私的


1.宇宙萬物都是自私的,人也是自私的。

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是大眾皆知的公理。這萬有引力就說明宇宙萬物都有私心,都有自己要吸引其他的私心。連光線也逃不出的黑洞理論,能更直觀的說明宇宙間自私的本性 。


宇宙間真的就是這麼回事,太陽把九大行星吸在以他為核心的太陽系裡圍著自己轉。木星、地球也有自己的衛星圍著自己轉,太陽系還要圍著銀河系的中心來轉動,這豈不是這些巨大的天體的私心嗎? 雖然它們不說話但都在按著私心運作了。


植物也是這樣。森林中的樹木不說話,卻在奮發向上擴展樹葉,爭奪陽光,,遮蔽周圍的同伴,在地下更是為爭奪水分而把根莖互相纏繞。雖不同於人類戰爭的飛機大炮,但是也是分毫不讓,你死我活啊。在乾涸的土地上落下一滴水都會拚命往自己身上吸,而絕不會禮讓他人的 。


動物們的自私更是明晃晃的,赤裸裸的,為爭奪食物和交配權不是亮出獠牙就是對出尖角,血腥場面幾乎每時每刻都在上演。我們早已見怪不怪了。


達爾文說:「人與動物之間沒有本質的不同」老子更是睿智地提醒人類:「道法自然。」人是從自然中進化了無限長的年代才發展演化起來的, 自然的屬性,必然融入人的意識里,及人的社會行為中。


宇宙自然中的自私本性人類必然要有。並且無法克服,至少在幾百幾千萬年內無法改變自私的本性,因為這些本性是在漫長的年代中逐漸,緩慢的進化而成的。


按進化論的觀點,沒有自私本性的生物是不會獲得進化發展的,早就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被淘汰掉了。 雖然我們在面上不願意承認人是自私的,但我們卻不得不承認,我們是自然之子,母親的屬性你不可能沒有。


2、先賢哲人的觀點


關於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話題,一向是主流文化要故意歪曲的話題,至少是遮擋和迴避的話題。在中國被儒家文化否定,在西方被宗教文化否定。 在中國古代文化大繁榮,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時期,荀子針對人之初性本善的主流觀點,提出自己不同的觀點,他認為:人之初性本惡,「善者偽也」,荀子認為人的本性是惡的,這惡似乎可以理解為自私,因當時儒家文化的善,是否定自私,肯定助人的!


荀子認為,不自私而助人不符合人的本性,只能是假的,偽裝的。


近代的鄭振鐸在他編輯的世界文庫中,有同樣意思的話,「人生不為己而為大眾是善者的謊言」。


在民間不必忌諱的人們就直言道出真情:「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但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裡,是信息壟斷的中央集權時代,皇帝是喜歡人人為我,而不能容忍人人自我,所以儒家的觀點被封為圭臬 ,荀子的話被擱置了,民間的話則受到了排斥和打壓,敢於承認自私的人則無法問世了,所以大家雖內心有自私,卻又在喊自私是不對、不好的。


西方人在宗教面前談自私是被排斥的,是要當原罪受處罰的。十四世紀掀起文藝復興運動,這是人性的大解放運動,就是恢復人的本來面目,解放宗教籠罩的思想。 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意識形態得以形成,許多睿智的哲人,對人的本性有了許多科學而深入的研究。


達爾文的進化論———適者生存理論也證明:沒有自我就不能生存,更不能進化。


法國人道主義學者蒙泰涅認為 :哪有把痛苦和悲哀作為人生目的的蠢人?放棄現實追求,去追求來世,違背理性,違背人的自然屬性。


荷蘭學者孟德維爾說:沒有任何力量可以說明或強迫人放棄自私,自立,自愛的本性。 做好事也要從對方那裡獲得一個等量的享受。


費爾巴哈,《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沒有這種利己主義,人簡直不能夠生活,因為我要生活,我就必須不斷地吸收有利於我的東西,而把有害於我的東西排除身體之外」。


法蘭西思想之王伏爾泰說過:自私是永遠存在的!


古羅馬最重要的喜劇作家普勞圖斯說:人人都是自私的。


英國作家騷賽也說過:自私是萬物之源泉。


3、近代一些科學的論證。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也是圍繞著自我來發展的。他認為人的一生有從低級到高級的五個層次的需求,這就是:生存需求、安全需求、交往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 如果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和達爾文的進化論來對應,這馬氏需求層次論的前兩個層次的需求,即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對應達爾文進化論中的第一個進化途徑,即自然選擇途徑。;馬氏需求層次論中的後三個層次需求,可以對應達爾文進化論中進化的第二個途徑,即性選擇或美的選擇途徑。


人類自身具有不同種類動物進化的兩種途徑,即自然選擇(貪)和性選擇(秀),就是即佔有物質財富,又要表面上做好事,秀道德,所以人的自私更具穩鄙性 , 不是沒有,而是比其他生物更巧妙罷了。 白居易的詩中寫到,相識當時身先死,一身真偽有誰知。王莽曾獲極好的口碑, 假如他早死,他的私心就不會暴露,反而會被稱讚為極好的人。這說明人的自私是可以隱藏的很深的。


英國演化理論學者道金斯,拋開層層包裹,找到了自私的深藏之處。他認為人的身體不過是軀殼,自私是通過身體表現出來的。比如偷東西是用手去掏包,但罪犯不是手,也不是人們普遍認為的大腦,而是基因。


基因是比細胞更小的細胞的靈魂。細胞使用顯微鏡才能看到的東西,而基因是比細胞更小了無數倍的精靈,人們哪裡看得到呢?()


道金斯為此寫了一本很轟動的書,書名就叫《自私的基因》。他認為就是這個叫基因的,根本看不到,摸不到的小精靈一樣的東西,主宰了世界萬物。


近代科技發展突飛猛進,已開始對外星球進行探索和了解,而對於人體自身的了解卻很有限,人體自身還有很多很多的謎團。


道金斯這本書是對人自身研究的一大突破,也解開了一些謎團。 比如,一般情況下,人們在理智清醒時,還是會在內心承認有自私的本性,但是對母與子那種無償的愛似乎不好解釋,但達爾文進化論和道金斯的基因理論似乎解答了這個問題。


母愛子不過是獲得自身基因的遺傳而已。 這也符合人性自私的理論。 但是,還有一些利他的甚至獻身的行為得不到解釋,人是自私的為什麼還要利他,還要獻身呢?這一直是個迷,司馬遷也說過人生莫不貪生惡死,但他也說過:「至於激於義理者不然」。 為什麼激於義理時就不怕死呢?


有了基因自私這個理論,一切就好解釋了。 身體是細胞的軀殼,細胞是基因的軀殼。每個人的軀體內部,分布著無數的細胞,因而也就有無數的基因。一個人的軀體內也就有一個基因家族,雖然利他和獻身,那也是丟卒保車罷了。壯士斷腕,蜥蜴舍掉尾巴,也只是損失了小部分基因的,這不也是很精明的自私計算嗎?


那麼獻身,死掉了一個人的全部軀體,這也是在丟卒保車。基因大家庭以死掉一個兒子的代價保全了全家也是值得,。


道金斯說:利他行為是犧牲自己拯救更多的自己。一個基因家族或一個基因鏈條從自私的角度計算,犧牲局部保全大局是划得來,是獲得更大的自身利益,是理智的自私。


認識了是基因在自私的理論,就會撥開迷霧,看清許多假象背後的真意,不能用偽道德粉飾面容,扭曲本性。理性的規劃適應本性存在的社會。


4、捫心自問是否自私


我們自己如果能客觀地捫心自問自己是否有私心,這是非常的心知肚明的,毋容置疑的,因為自私是與生俱來的本性。 一對雙胞胎也不會把母親的乳頭推給對方而自己不吸,許多鳥類的同巢的哥哥姐姐會啄死弟弟妹妹,許多人的兄弟姐妹為爭奪,繼承皇位或房產,金錢而大肆殺戮,大打出手。列朝歷代的貪官層出不窮,像韭菜一樣割了一茬又一茬,至今優勝。


幾千年的腐敗再腐敗,反腐再反腐,以至於王朝的顛覆和更疊也不能根本好轉,反倒是腐敗的周期越來越短,周朝存在了八百多年,唐還以後就不到三百年了。


為什麼腐敗不能根除,就因為自私之心不能根除,自私是人的本性,消滅自私等於消滅人性,本來吃肉是獅子的本性,你硬是不讓他吃肉,他只好偷著吃,否則他不能活下去。


是否依了獅子的吃肉的本性,獅子就會吃光了所有的肉?


不是這樣的,大自然的平衡法則,讓世人認識到有一個平衡的規律在約束著世界,自私是萬物的本性,允許你存在,但不能泛濫。 這個將在後文講到。


據說古代的楊朱是公開的利己主義者,他的名言是:「拔一毛而利天下者不為也」;曹操也說:「不能流芳百世寧可遺臭萬年」。他們都敢於張揚自己的私心。


王莽則善於偽裝自己的私心,更多的人們則是受正統文化輿論的控制,愛好是被引導的,需求是被煽動的,雖然被控制了思想,但也只是面上對自私口誅筆伐,內心卻蠢蠢欲動。 私心是人的終極屬性,他會在你放鬆警惕時隨時溜回來,這就是為什麼像過街老鼠一樣,人人喊打的自私卻屢禁不止呢?


人們判斷事物的時候,更多的是依據個人利益,而不是依據道理。客觀的評價自己,在利益和道德面前我們選擇了什麼?當今社會上,大家同聲埋怨的那句名言:現在社會上除了錢什麼都不認了。爹也不好使了,只剩一個錢字了,這說明了什麼?不正是自私猖獗的寫照嗎?


面子遮不住里子,內心抹不去的自私本性不必羞於面對,我們該思考的是正視那個自私的本性,不要試圖改變本性,而要順應本性的需要,又要限制它對別的本性的侵害。這是人類的領導者或者上帝該定的生存規則。


這個規則和執行就是獅子可以正當的吃肉,但不可以亂吃。


二、 如何對待人的自私的題


1、中國古人是如何對待的


中國以儒家為代表的主流文化是否定人的自私本性的,而認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楊朱等人也有不同的觀點,但都被中央集權制之下的主流輿論淹沒了。而後各朝代的禁錮愈發嚴苛,文字獄令人毛骨悚然,稍有異說,便有牢獄甚至滅族之災,所以只能眾口一詞———毋我!


但是自私是與生俱來的,並且會貫穿一生的,是不可去掉的本性。趨於壓力可以嘴上不說,但內心裡卻總是要有的。


沒有私心就沒有動力,汽車沒有發動機不能前進,人的活動是靠私心支配的,餓了要吃飯,渴了要喝水,住好房子要掙錢。


這些活動沒有自我的因素還能動起來嗎?現代科學的解釋是人的自私不止是一個理性的判斷,加拿大的,美國科學家都在基因的層面,觀察到了被稱為自私的轉作之基因,有到處傳播自己的侵略性和投機性。並認為正是這積極地自私性,發展了多元化從而加速了進化。


消滅了自私就消滅了人性,人類一——所有生物都趨於滅絕,更不會有社會和國家了,皇帝也自然是沒的做了。


2、中國統治者掌控的主流文化是如何利用人的自私本性來為皇權服務的。


既然自私每個人都心知肚明,統治者也非常的清楚,要滅掉私心幾乎是不可能的,那麼總得給私心留一點出路吧。中國的科舉考試是滿足士民私慾的唯一出路,下屬要進入上層必須接受四書五經的洗腦,在為皇家服務的前提下才能獲得個人的好處。


中國文化給出的出路就是忠君,愛國。封建社會是家天下,全國都是皇帝的家,所以愛國也就是愛皇帝了。


皇帝的忠臣和為保衛皇帝的家園而獻身疆場的人,會獲得較高的榮譽獎賞。


應該也有一些物質的獎勵,但記載的較少,榮譽上的獎勵則一再被津津樂道,有一些人在死後才獲得了一個謚號,雖然他死了,但他的名字卻能千古流芳了。


許多的人,應該說更有許多的精英,就是為此而死,且死而無悔,因為這流芳千古也滿足了他的私心。


他要享受這榮譽他的基因,他的子孫也可以享受這榮譽。甚至可以有好幾代的榮光,這不是私心的大滿足、大贏家嗎?


這也是達爾文進化論中的進化兩途徑之一,性選擇或美的選擇。


這是一個美學理論:給你確立一套價值觀讓,你按這一套價值觀去實現自我的美化,就同達爾文的進化論中的兩種進化途徑之一,性選擇——美得選擇。


什麼是美?這個標準我來確定,你只有按我的標準來做我才認可你的美。要展示自己的美勝出同類或他人,是動物及人的共同本性,這個是時不時的總要表現的,那麼我給你標準是忠君、愛國、三從四德、克已復禮等作為美的品質,如同孔雀的羽毛。


再給你一個途徑——科舉考試。科舉考試的過程,就是學習美的過程。你知道了什麼是美就可以出仕了,按照既定的美來走完自己的一生。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人們只能在這被定義為美的範圍內有活動,這才可能滿足一點點的自私。好在給自私留了一條縫,幾千年中的中國人只能沿著一條縫去期望書中自有黃金屋,這一條縫能通過的人極其有限,絕大多數人能量無法實現釋放,積極性得不到發揮,生產力更不能大發展,因而物質短缺,還被皇家奢侈揮霍,百姓自然艱難。


百姓們只能在溫飽線下掙扎度日,幾千年的中國進步的這麼慢,生產力這麼落後,物質這麼缺乏,百姓的生活這麼困苦,就是不肯承認,自私是人的本性而虛偽的否定它吧!


每個人都會在自私本性的驅動下,有提高自己生存質量獲得物質和榮譽的慾望。


私心可用!這些蘊藏在每個人身上的慾望,具有無限的能量,如果能開通道路,讓每個人都能充分的釋放慾望,就會有排山倒海的力量。中國的改革開放就充分證明了這一些,把無數的百姓,從一個個集體的捆綁中釋放出來,不再是集體,在生產隊里消極應付的種地,而是積極努力的種自己的地,糧食就一年更比一年豐收。


把工人從工廠的大鍋飯里趕下海,那就八仙過海各顯其能了。如今的民企在中國的貢獻是不可想像的。當今的中國是歷史上最強大、最富裕的時期,老百姓從沒過今天這樣的衣食無憂,這都是私人慾望釋放了才得到的巨大成果。


3、西方古代是如何看待自私本性的


西方文化的發源地在希臘,那是有諸多的島嶼組成的國家,甚至每個小島或每個城堡就是一個獨立的國家,物質精神生活都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所以要同外島——外界交流,至少要有物質的貿易。


在渡海或貿易的過程中,很多時候只有一個人在運行著全過程。個人的能力——渡海;個人的利益——貿易,立即就會體現。這種行為方式,讓他們形成了更看重個體利益意識。


注重個體能力的意識,不屬於中國。地大物博的中原文化,集體耕作,個人的能力不在於你一時一地的強勢,莊稼不會因你的強大而一夜長成,而在於你能持續始終的埋頭苦幹,耐心地伺候著莊稼慢慢的長成,這樣會在以後的較長時間裡,才會獲得統治者的賞賜。()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思想 的精彩文章:

程廣云:革命悖論——重思文革
再考「狼牙山五壯士」
吳偉:從特指到泛指:西戎名號變遷
俞平伯:紅樓夢辨·論秦可卿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