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儿童食品玩数字玄机 专家:高价买营养不如好习惯

儿童食品玩数字玄机 专家:高价买营养不如好习惯

儿童酱油、儿童面条、儿童饼干、儿童牛奶……如今市面上,各种「儿童食品」琳琅满目。


然而一个事实无法回避,至今我国仍没有完备的儿童食品生产、安全标准,换言之,「儿童食品」只是产品噱头。


在此背景下,儿童食品仍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甚至定价远高于普通食品。难道消费者买来的,只是心理安慰?

选购心理


不知哪个对 只好买贵的


上午十点刚过,位于北五环外的一家大型超市内,顾客陈女士面对着数十种酱油,有些不知所措。看来看去,她抬手取下货架最上层的一款小瓶装酱油。


红色的酱油瓶上,一个比着「剪刀手」的男孩卡通造型,占据了大半个商品标签。男孩旁边是四个大字「儿童酱油」,上面的小字说明则显示「酿造酱油 适合儿童口味」。

一旁的超市导购,急忙迎上前来,手却指着另一排货架的方向:「您是选儿童酱油是吧?推荐选那款有机的,给孩子吃嘛,就得选好一点的。」


还没等陈女士回话,导购人员已自顾自取下一瓶推荐的酱油,指着产品绿色标签上的配料表做起了介绍:「您看这款的配料,特别的简单,没有任何添加剂。您拿的那个虽然也是儿童酱油,但还是有添加剂。」


看陈女士的表情还是有所疑问,导购干脆直接指着陈女士手中的酱油做起了「科普」:「就比如这个三氯蔗糖吧,这就是个甜味剂,加这个就甜一些,孩子爱吃。但添加剂总是不好啊,您看这个就没有。」


导购口中的「差别」并非空穴来风,虽然同是「儿童酱油」,但比对两款酱油的配料表,确实有不小的差距,导购推荐的「有机儿童酱油」,其标称原料仅有「水、有机脱脂大豆、有机小麦、食用盐」,另一款酱油,则还有玉米、山梨酸钾、安赛蜜、三氯蔗糖等成分。


差距不仅体现在原料上,两者的价格也有天壤之别――同样160ml装的酱油,「有机」款的售价达到28元,另一款则仅为5元出头――即便是后者,同样的价格已可以买到一瓶500ml装的普通酱油。

解释显然起到了作用,陈女士将手中的红色瓶子放回了货架,接过了推荐的酱油,导购也颇有些得意的感觉,还不忘再解释几句:「下次您买酱油别看别的,就看营养成分表,您看这个的钠含量才500多,那个1100,孩子不能多吃钠,对身体不好。」


导购口中的「500、1000」,指的是酱油营养成分表中的钠含量,某种意义上说,这正是儿童食品消费者的「软肋」――儿童尤其是幼儿不能吃过多食盐,早已成为常识。


「给孩子买,确实得多看看,要是我们自己吃就随手拿了。」陈女士坦言,虽然最终选择了「贵的」,但是否是「一分价钱一分货」自己心中也没底:「花钱买放心吧,看这个包装确实也好些,感觉人家说得挺有道理的。」


数字玄机


营养成分表 单位各不同

儿童食品不仅仅出现在调料区,事实上,各种以「儿童专属」作为卖点的食品遍布超市。例如乳制品区,印有卡通图案的儿童酸奶颇为抢眼。一款6杯100克装的儿童成长优酪乳售价15.9元,而同品牌8杯100克装的普通酸奶售价则为8.8元,折合单杯计算,前者的价格是后者的2.4倍。与「天然、低盐」的儿童酱油不同,「添加DHA藻油」成为这款儿童酸奶的主打特色。


作为孩子的主食之一,儿童面条也成为不少家长的选择。一款350克装的儿童面条在外包装上注明了特别添加钙、铁、锌,营养成分表中,也专门标出每100克含钙190毫克、含铁2.4毫克、含锌2.4毫克,售价20.2元,而同品牌1000克的普通挂面售价仅为8.6元,折合后,前者的价格约为后者的6.7倍。在某母婴用品店中,一款同样以添加钙、铁、锌为特色的200克装儿童面条,售价更是高达38元。


「儿童食品就是针对孩子成长的需求,一个是减少添加剂,保障安全;另一个就是会加一些特殊的营养成分。」对于「儿童食品」的定义,超市销售人员表示并无明文规定,主要还是要看食品厂家的标注,而对于消费者而言:「最好就是看原料表、营养成分表。」


不过,查看原料表、营养成分表,并不能成为鉴别儿童食品的主要办法。与之相应的事实是:在我国现行的各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除三周岁以下婴幼儿食品、辅食外,并没有单独对「儿童食品」的成分作出规定。严格意义上,「儿童食品」这一说法本身就不「标准」,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儿童」又被分为「婴儿」、「较大婴儿」、「幼儿」等年龄分层,显然对于不同年龄的儿童而言,其食品的标准也不应完全相同。

与此同时,若消费者对比「儿童食品」与普通食品的营养成分,便会发现两者的差距并非如导购介绍般巨大。


如陈女士先后选购的两款酱油,仔细比较便发现,虽然红色款营养成分表中的钠含量高达1106mg,但这一数据的前提是「每份15ml」,而绿色有机款的「每份10ml」,如此计算,两者的钠含量差距没有数字显示中巨大。以「低盐」为卖点的有机款酱油,其含钠量甚至还高于某知名品牌的普通低盐酱油,只不过在该款普通低盐酱油的营养成分表上,「每份」也为15ml,导致其标称钠含量值达到700。而这样的细节,往往会被消费者忽略。


营养建议


高价买营养


不如好习惯


「在我国,目前只有部分针对婴幼儿配方食品、辅助食品的标准,并没有专门的儿童食品统一标准,也没有关于儿童食品的确切定义。市场上所谓的儿童食品,通常只是商家自己打出的概念。」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表示,虽然国家对于儿童食品没有明确规定,但对于产品标示则有明确规定――按照《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规定,当产品能量值或营养成分含量与参考食品的差异小于25%时,商家不能将「低盐」、「低热量」加入商品标签。


「以儿童酱油为例,某种产品至少应比同类参考产品中钠含量降低25%,才能说是减盐食品。现在不少号称减盐的儿童酱油无非是包装更小,或者营养成分表中每份的量不同,看上去好像比普通酱油的钠含量低一些,但换算后未必如此。」范志红介绍,消费者对于儿童食品的需求有一定道理,由于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营养元素参考摄入量不同,外加儿童肾脏功能发育还不完全,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将多余的钠排出去。因此,1岁以下的婴儿在饮食中不适宜加盐、酱油等调味品,1至3岁的幼儿,每天钠的摄入量也不应超过700毫克。


与此同时,我国成年人在钠的摄入量方面普遍超标,如果按成人标准喂养儿童,容易从小养成「重口味」,势必会加重肾脏负担,增加高血压等疾病风险。


「事实上,就算买了减盐的儿童酱油,也要考虑总的使用量,尤其是同时用酱油和盐的情况下,控制不好还是很容易出现钠超标的问题。」范志红表示,除了儿童食品中的钠含量,儿童食品中的含糖量同样需要注意,如儿童酸奶等奶制品,虽然以添加DHA为特色,但普遍存在含糖量过高,口感过甜等问题:「是否有DHA不应成为奶制品的选购依据,DHA大可不必从酸奶中摄取,而是可以通过让孩子多吃鱼来补充。」


「从理性角度来说,与其花大价钱买所谓儿童食品,或者补充各种营养素,不如让孩子从小养成合理膳食的习惯,改掉挑食、偏食的毛病。」范志红建议,尽量不要给孩子吃太多高度加工的食品,而是养成清淡的口味,多吃一些自己在家做的新鲜天然食品:「对于进口食品,也不应盲目选购,毕竟食品健康与否跟哪个国家生产没有必然联系。」


主笔 吴楠 宗媛媛


原标题: 原标题:儿童食品玩数字玄机 专家:高价买营养不如好习惯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江网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难得好文!一篇文章说透中国高房价背后的「土地财政」玄机
为什么有的药片是苦的,有的却是甜的?小小药片里有什么玄机?
这个帽子有什么玄机,为何女明星人手一顶?
玄机联手唐家三少,斗罗大陆重现神话还是踏足斗破苍穹的老路?
胡杏儿姐妹团大赞小孩可爱又英俊,英文名字竟藏有大玄机!
家庭出现这几种现象竟暗藏玄机,是升官发财,运势飙升的前兆!
范冰冰头上那顶帽子,到底有没有玄机
乐山大佛端坐千年、俯瞰人间万象,佛头后面大有玄机!
鱼玄机:一念之间,倾刻前尘尽散
山东诸城怎么火的?张择端居然在《清明上河图》中暗藏了玄机
斗破苍穹:这部动漫若让玄机来拍,或许又是一部国漫巅峰之作
被人忽视的偏安王朝,暗含百年玄机
中国已有五代机歼20为何还在造老式的歼11B?专家道出关键玄机
武则天的无字碑为何重达100吨?无人能解,毛主席道出玄机
小米秋季发布会海报泄露玄机!此前小米MIX 2渲染图可以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