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軍報:個別單位科研創新成果偏離打仗成擺設

軍報:個別單位科研創新成果偏離打仗成擺設


軍報:個別單位科研創新成果偏離打仗成擺設


資料圖: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


原標題:軍報:個別單位科研創新成果偏離打仗成擺設


讓創新準星對準打仗靶心


軍隊任何工作和建設,最終都要接受實戰的檢驗。創新也不例外。今天的一切創新,都是為了明天的戰場打贏。創新準星對準打仗靶心,創新才有價值、才有意義。


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創新之於戰鬥力,猶如發動機之於機動車。沒有創新,戰鬥力提升就如鏡花水月、空中樓閣。一部世界戰爭史,就是一部創新進取的軍隊戰勝落後守成軍隊的歷史。滑膛槍炮的發明,使長矛大刀退出戰爭舞台;飛機火箭的發明,又使常規武器處於從屬地位。軍事上的每一次創新,都把戰鬥力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提高戰鬥力的不懈追求,又強烈地呼喚創新、要求創新。可以說,戰爭始終是創新的「觸發器」,創新則是戰鬥力的「倍增器」。沒有創新能力的軍隊,註定是要落後和挨打的。正如恩格斯所說:「在人類的命運中,除了不固定本身之外沒有任何固定的東西,除了變化本身之外沒有任何不變化的東西。」面對日趨激烈的世界軍事競爭,不創新不行,創新慢了也不行,否則就會陷入戰略被動,造成災難性後果。

創新不是簡單的「讓歷史告訴未來」,而是要求「讓未來引導現實」。一位軍事理論家說:「軍人的主要任務從來就是對未來戰爭進行全面的準備,但時常由於種種原因,他們所準備的往往是過去了的戰爭。」真正的創新,眼睛永遠盯著未來,目標始終向著未來。現在,戰爭形態加速由機械化向信息化演變,創新的焦點也應加速從機械化向信息化轉移。創新越是符合信息化戰爭的需要,就越能彰顯價值;創新越是針對信息化建設的問題,就越會受到歡迎。如果瞄著「過去的戰爭」,用力越大,離目標就越遠。


打贏靠創新,創新為打贏。創新成果有沒有用、有多大用,最終由戰場說了算。在戰場上,哪些是真創新、哪些是偽創新,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無用的,就像把照片放到有顯影粉的水裡,立馬顯出真相來。戰場用不上、打仗用不了,花再多的錢、拿再多的獎,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現在,個別單位科研創新成果不少,但在部隊派不上用場,成為樣子和擺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為創而創,不是為戰而創,創新偏離了打仗這個靶心。


戰場需求,是革新的動力;打贏需要,是創新的追求。不論是抓理論創新、抓科技創新,還是抓科學管理、抓人才集聚、抓實踐創新,只有把創新準星對準打仗靶心,讓難題牽引創新課題,才會有新的發明、新的創造、新的突破,真正使創新驅動跑出加速度,搶佔未來軍事競爭戰略制高點。(本報評論員)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解放軍狙擊手右眼撲進飛蟲 眼腫像桃打出滿堂彩
洛杉磯摩天大樓外安裝玻璃滑梯 離地面305米高
美國總統競選人特朗普捧妻子做「傑奎琳第二」
你知道嗎?男人這裡長白髮要趕緊補營養
小老鼠大幫手:看看「排雷嗅探鼠」的訓練日常
您可能感興趣

網路成果算科研成果,是評價體系的創新嗎?
如何打造一個成功的科研生涯
要把抗癌科研項目做成「國家名片」
科研創新促進隊伍建設
有人才有成果 京東攜手科研高校打造的合作才是真給力!
中國軍備屢屢創造奇蹟,科研成果將開啟大爆發模式!
近期科研成果掃描
博士延期畢業成常態?科研成果和論文是兩大難關
科研成果突出 編輯經驗豐富
用光催化科研成果造福民生
【熱點】推動中醫發展的科研基地在秀域正式成立
北京自然博物館最新重大科研成果新聞發布會成功舉行
以創新和科研為特色 赴以色列留學漸成中國學生熱點選項
手機三個月沖一次電是什麼感覺?最新科研成果讓你擺脫充電寶
中國一重大科研項目已完成演示立項,五角大樓憂心忡忡!
浙江力造科技成果轉化「浙江樣本」 促科研成果「蘇醒」
世界首次,中山大學科研人員成功編輯修改血液致病基因
中德生態園擬設新能源技術科研成果轉化平台
科研一輩子都沒有突破性成果咋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