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陳曉旭:一個從電視劇演到生活現實里的林黛玉

陳曉旭:一個從電視劇演到生活現實里的林黛玉

陳曉旭


傳奇的一生


曹禺先生說:「從梅蘭芳到現在,我看過十幾個黛玉,以這個為最好。"


早年


經歷


陳曉旭1965年10月29日出生於遼寧省鞍山市,父母均在鞍山京劇團任職,父親任導演,母親任學員班教師,父母希望曉旭能女承父業,可她不喜歡京劇,卻醉心於芭蕾。10歲的時候,她擁有了一雙紅舞鞋,開始學習芭蕾。那時,她常常在全校乃至全市的舞台上演出著名舞劇《白毛女》中的「北風吹」。

70年代中期,中國大多數人基本保持相同的髮式和著裝。但她一直想與眾不同,喜歡漂亮的東西,即使同樣的辮子,也要辮得別出心裁。


當時,學生要經常到工廠、農場體驗勞動。由於母親的寵愛,常常隨順她的小詭計,使她可以逃避勞動去學心愛的舞蹈,以至學校的人都認為她嬌氣。「這一點也成為我終生需要克服的習氣。」但是她學習芭蕾非常用功,12歲時就已經可以做白毛女倒踢紫金冠的高難度動作。但在曉旭通過了所有的芭蕾考核後,一紙政審鑒定擊碎了她的芭蕾夢。她落選了,因為芭蕾舞團對她的評語上寫著:「這是資本主義的苗子」,老師最終選擇了其他女孩。曉旭後來回憶時說:「現在回頭看,我非常感恩這位寫評語的老師。她是第一個教我審視自己的人,如果沒有那一次的挫折,我就不會有後來的成就。」


陳曉旭1978年進入鞍山雜技團,開始了每天艱苦練功的生活,並任報幕員,半年後轉入鞍山話劇團,但每天只能打打下手,演一些小配角,算個學員。


曉旭自幼喜愛讀書,3歲時,父母便開始教她讀古詩。12歲時,她放棄了舞蹈,卻迷上了書本,開始在日記中寫詩,儘管她只有十幾歲,卻滿紙悲天憫人的惆悵。母親見她當時的情況,給她辦了一個圖書證,從圖書館借了很多書閱讀。當時最喜歡的書是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雨果的《悲慘世界》和曹雪芹的《紅樓夢》。此後便開始在雜誌《青年詩人》上發表自己的詩,14歲時發表的第一首詩作是《我是一朵柳絮》,那時的她從未談過戀愛,卻寫了許多愛情詩。詩人氣質也是後來王扶林導演選擇她出演林黛玉的重要原因之一。

陳曉旭:一個從電視劇演到生活現實里的林黛玉



傳奇女子:


陳曉旭


演藝


經歷

陳曉旭:一個從電視劇演到生活現實里的林黛玉


1983年,籌備多時的《紅樓夢》劇組在全國範圍內選拔演員。從小喜愛讀書的陳曉旭從《夜幕下的哈爾濱》的作者陳嶼處拿到一本雜誌,上面有一則消息是「如何選擇寶黛釵?」,中央電視台籌拍《紅樓夢》,寶、黛、釵、鳳的扮演者要從普通的男孩女孩里挑選。曉旭當時還在鞍山市話劇團當學員,別人覺得她跟林黛玉比較接近,鼓勵她去試試,但她當時特別沒有自信,以為這麼大一個巨著肯定會選名演員,唯一的信心就是小的時候就特別喜歡讀《紅樓夢》,而且喜歡把林黛玉的詩都記在筆記本上,自己也會寫詩。後來在男友畢彥君(後來成為陳曉旭的第一任丈夫)的鼓勵下,給導演王扶林寄去了一封情真意切的自薦信,把對林黛玉的理解寫了好長好長几頁紙,同時寄去的還有一張自己的照片,照片的背面是她14歲時寫的一首小詩《我是一朵柳絮》,希望能飾演林黛玉這個重要角色。


寄信時並沒抱太大希望,但一周之後,導演王扶林親自給她回信,希望她去北京面試,曉旭感到非常意外。她請了三天假,偷偷跑到北京面試,那天下著大雨,挺狼狽的樣子去見了王導,回答幾百個問題,雖然回答得很膚淺,但走的時候她心裡還是比較有底,因為王導叫她把票根留好,說不定還可以報銷。這讓曉旭有了很大的信心。


但在等待了一年之後,第二年的春天,曉旭才接到通知她參加《紅樓夢》劇組在圓明園開設的演員培訓班。她當時就是想演林黛玉,而其它的角色沒有那麼讓她覺得嚮往。她說:「我就是林黛玉。如果我演其他角色,觀眾會覺得林黛玉在演另外一個女孩的角色。」《紅樓夢》劇組為期三個月的第一期演員培訓班結束之後,導演王扶林認為林黛玉這個角色應該有詩人的氣質,而陳曉旭在這點上比較貼近,綜合素質也是最好的,所以最終獲得了肯定,出演林黛玉。


對能夠出演林黛玉,陳曉旭認為「我不覺得我能演林黛玉是因為我長得美,或是演技好,只是我的性格和氣質與她很像」。2001年陳曉旭和王扶林導演在北大的講座中說:「也許我在長相、在表演,或其他單方面不如別人(黛玉候選人),但是在綜合素質上,我覺得我是最適合的,演黛玉是為了人生追求,完成一種使命似的宿願,不是僅僅一個角色追求,除黛玉外無二人選」。


電視劇《紅樓夢》自1984年開機,經過三年的艱苦拍攝,整整三四年的時間是一個人人生中成長最重要的階段,等於上了一個紅樓大學,聽到很多紅學家的講課,學棋書畫的陶冶,對她的個人氣質和今後的人生都產生了很大影響。紅樓姐妹的情誼如同大學的室友,若干年後那依舊是最美好、最真摯的情感。陳曉旭1987年的回憶長文《夢裡三年》中說:「我擁有無數個美麗的夢,最美的一個是從這裡開始的……」,「女孩子們不知不覺地湊在一起,談論著過去和將來。她們已不是當年的醜小鴨了,三年的磨練使她們成熟而自信。她們正滿懷壯激嚮往著更廣闊的天地。但願滄桑的人世不要磨滅了她們從前的一份純真。我多麼留戀那四月的圓明園呵!留戀那盛開的桃花,那條蜿蜒的小路,那些為選擇一個理想角色而苦惱的女孩子。那裡灑滿了我芬芳的回憶,那裡珍藏著我最美麗的夢想,那是一個多麼難忘的春天呵!一夢醒來已經三年了。別了,同舟共濟的朋友!別了,相戀三年的《紅樓夢》!別了,這段終生難忘的時光!不要強咽那杯惜別的苦酒,不要把離愁寫在你緊蹙的眉頭,不要開口,讓我把你最後的微笑印在心上,然後,在心裡道一聲珍重。這就夠了,這就足夠了。」


2003年藝術人生《紅樓夢再聚首》時,陳曉旭說:「我還是喜歡他們說我是林黛玉,因為我覺得給我最美好的印象和最美好的回憶的,就是《紅樓夢》的林黛玉,《紅樓夢》的那段經歷。」


電視劇《紅樓夢》於1987年拍攝完成,在中央電視台開始熱播,這也使得才21歲的陳曉旭一夜成名。當時對陳曉旭塑造的林黛玉形象褒貶不一,學術界的評價似乎不高,批評的聲音大於肯定的意見。直到電影《紅樓夢》放映之後,兩相比較見出高下,學術界和輿論界對電視劇《紅樓夢》才有了比較客觀的認識和評價。


陳曉旭在1990年《當代電視》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說「坦率地說,我不能夠對我所扮演的林黛玉做出一個完整的結論,因為觀眾在收看我的表演的同時也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對於這樣一個具有相當高意境的與相當高審美價值的人物的理解,不能不因每個人的文化素養與欣賞品味而有所差異。記得當時有幾種評論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曹禺先生說: 從梅蘭芳到現在,我看過十幾個黛玉,以這個為最好。』一位專家說: 林黛玉是江南女子,為什麼要到鞍山去找演員,這不是南轅北轍嗎?』一個女學生說: 我就是喜歡林黛玉,因為她有個性,從不溜須拍馬。』一位工人觀眾說: 我不喜歡林黛玉,小肚雞腸,酸溜溜的。』你看,這不是修養、品味上的差異嗎?」,評價電影《紅樓夢》時說「至於哪一個《紅樓夢》更象《紅樓夢》,哪一個林黛玉更象林黛玉,我們似乎無須爭論,相信時間和觀眾會做出正確的回答。」


《紅樓夢》播出之後,她出演了電視劇《家春秋》中的梅表姐一角,但這個角色給觀眾的印象始終是林黛玉的感覺,林黛玉的影子深深的印在了陳曉旭身上。她在2004年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說「事實證明, 林黛玉』已成為我演藝途中一座不可逾越的山峰。在此之後,是我生命中的蒼茫時刻。雖然我是眾人眼中的明星,但沒有導演敢請我演其他角色。陳曉旭的名字被林黛玉取代了。」


2003年藝術人生《紅樓夢再聚首》時,陳曉旭說:「《紅樓夢》為我打開了一扇窗,又關上了一扇窗,我無法進入,只好重新開闢一條路,卻意外地發現它通向更美麗的遠方。」 「《紅樓夢》讓我看到了一個非常精彩的大千世界,讓後又向我把這個門關上了,我不能在演藝事業上有更大的發展。但我還不想放棄這個精彩的世界,所以我只好自己重新走另外一條路。但當我選擇這條路的時候,需要勇氣,就是並不知道它會,遠方的風景是什麼樣的,是險惡還是美麗。」


隨後三年的時間,她一直在北京漂泊,多次面臨搬家的窘境,直到1991年開始了新的創業,開始投身商界。2006年在北大演講中,在談及為何棄演從商時說,她是個理性的人,不合適做演員,沒有演員的激情。

陳曉旭:一個從電視劇演到生活現實里的林黛玉




傳奇女子:


陳曉旭



創業


經歷

陳曉旭:一個從電視劇演到生活現實里的林黛玉



拍攝完《紅樓夢》和《家春秋》兩部電視劇之後,陳曉旭被分配到北京軍區戰友歌舞團成為一名演員,不過此時的她一直在北京過著並不穩定的生活,當時流行出國熱,陳曉旭也想去美國,但被認為有移民傾向而拒簽。後來想去德國轉簽到美國,但是在德國呆了三個月,陳曉旭發現自己並不適合在國外生活,於是最終還是毅然回到了北京。1991年,在朋友的介紹下,長城廣告公司在徵集承包經營,陳曉旭拿出買股票積攢出來的錢組建製作總部,自負盈虧,開始了從商。一年後,男友郝彤(陳曉旭第二任丈夫)也加入到公司中。


陳曉旭說闖入廣告界只是個偶然,說白了是為了生存。陳曉旭的創業資金是買股票賺來的。那時中國的股市也是剛剛起步,她拿演出積攢的兩三萬塊錢跟著別人買原始股,沒想到股票翻了好幾倍,她成了「先富起來的人」。


公司創始之初,陳曉旭可以說一無所有。既無廣告從業經驗,手下除了幾個大學生,也沒有得力助手,沒有辦公地點,就在一家酒店租了間客房,業務舉步維艱,房租和人員工資壓得她透不過氣來。經過努力,一個月後,終於迎來了轉機,一家藥廠慕名而來,「我知道林黛玉是不會騙我的。」廠方代表說。


當時中國只有幾百家廣告公司,從1991年到1993年,在陳曉旭的帶領下長城廣告公司製作總部發展很快,迅速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起初「林黛玉」的名氣為她到帶來了不少好處,當時的市場環境,客戶不知道該信任誰,於是名人效應產生了作用,從來拉來了一些客戶資源。但真正合作之後,她發現不能簡單吃老本,靠以前的知名度,那是非常幼稚的一種想法。「有理性的人絕不會因為你是"林黛玉』就多給你一單生意,如果真有人為了這個找上門來要做生意,我還信不過他呢。但我還是喜歡被喚作 林黛玉』的,這能勾起我青春時代最美好的回憶。可是我不會陶醉於此,我是一個理智的人,我不認為有人因此喜歡跟我交往或者追捧我有任何意義。我希望做更實在的,有價值的事情。」後來在客戶和企業前面,靠的是誠信、敬業精神。


但公司發展並非一帆風順。1994年,他們為一家北方醫藥企業代理央視投標墊款數百萬。同年,公司選擇了多元化投資,代理德國潔具公司在中國的銷售。當時正逢國家經濟調整,公司業務發展遭受嚴重挫折。客戶解體,投資失敗,公司陷入債務危機。生死存亡關頭,陳曉旭決定貸款經營。貸款的壓力,迫使陳曉旭從國外買來一批經營管理書籍,埋頭苦讀。她嘗試放棄多元化投資,改革公司內部結構,完善了17項客服程序與合同漏洞。這些在當時的廣告環境下的作為,已成為廣告管理學的經典案例。


1995年,長城廣告公司製作總部業績達到4000多萬元,旗下有十多個簽約品牌,銀行貸款全部還清。


1996年,陳曉旭在原公司的基礎上創立了自己的公司——北京世邦聯合廣告有限公司,並出任董事長,時年31歲。


1998年,世邦廣告代理了五糧液、五糧春、報喜鳥、羅蒙等一系列中國著名品牌,在業界建立了自己的優良的口碑。當時國際4A廣告公司正以全新的服務理念和擴張速度,進軍內地市場。具有一定實力的本土客戶也對4A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陳曉旭憑直覺感到,未來的本土市場競爭,將在4A公司與本土大型廣告公司之間展開。


陳曉旭對世邦進行了第二次改革。3個月內,調整了公司組織結構,引入了一批來自國際4A公司的港台員工,這些「外來和尚」帶著半生不熟的大陸話和一套成熟的運作理念,讓世邦的客戶和員工感受到全新的服務方式和廣告流程。


4A式改革,為世邦迅速帶來了更多的廣告片製作。然而,一個月後,這些廣告片都陸續遭到否決。客戶反映,創意不本土,效果不理想。有些經銷商和消費者甚至看不懂。陳曉旭帶領公司一班人逐一拜訪客戶,客戶的經銷商以及終端消費者並與他們真誠溝通。他們意識到,國外企業先進成熟的管理模式有值得借鑒的東西,但中西方強烈的文化差異也是造成中國企業照搬西方管理模式導致失敗的最根本原因。


「中國的大多數公眾仍然很難理解個人主義和個性創造力。因此,美國和歐洲那種推銷能從產品中滿足個性和個人享受的廣告創意在中國根本行不通。我們更多的立足於慷慨大方和寬宏大量。即使是年輕人也不想顯得自己自私自利。所以我們在設計廣告時,就淡化產品這方面的價值趨向。」


在經過冷靜思考後,陳曉旭思路逐漸清晰,「我們不會比企業更懂得本土市場,但是,我們一定要比4A更懂得本土企業。」她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即學習國際廣告的先進手段和手法,但一定不能脫離中國本土的文化構建與深層消費洞察。這一年,世邦開始了內部員工的4A教學培訓與中國儒家文化學習,並開始建立針對中國酒水行業的專業調研資料庫。此次整改後,世邦營業額開始沖入億元大關,一些移情4A的本土客戶又回到了世邦的懷抱,業務步入正軌,公司迅速發展成包括廣告、文化和商貿三家公司的一個品牌企業。用陳曉旭的話說,即是「儒家思想確實是我們企業文化的源頭,它影響了很多人,包括我們的客戶。」


1998年,陳曉旭創建了北京世邦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出任總經理,開始涉及傳媒和影視業。2000年投拍的電影《愛上新世紀》獲「百合獎」提名,2002年投拍的《冬日細語》獲第9屆上海電視節國際評委會特別獎,2005年投拍的電影《租期》或第13屆大學生電影節最佳數字電影獎、東京SKIPCITY國際數字電影節最佳數字電影獎。


到2004年,世邦廣告已發展成包括廣告、文化和商貿三家公司的一個品牌企業。此時的陳曉旭也名利雙豐收,還獲得了「中國30位傑出女性廣告人」、「2005年中國經濟年度風雲人物」、「2005~2006年度中國十大最具風采女性廣告人」等榮譽稱號,在商界享有盛名。


2006年,陳曉旭首次擔任製作人投資拍攝了電視劇《紅衣坊》,作為2006年中央電視台一套的開年戲,取得了不錯的收視與口碑。


2006年,自1991年進入廣告業界,經過15年的發展,世邦廣告公司已成為一家年營業額近兩億元的4A廣告公司。1999年~2003年,世邦廣告連續4年獲得中央電視台優秀廣告代理公司稱號,2004年獲得中國生產力學會頒布的「中國十佳誠信廣告機構」和「中國十大策劃專家」稱號,中國廣告協會「廣告人中國案例」品牌策劃金獎。


陳曉旭2006年3月6日在北大演講中談到自己商業上的成功和林黛玉之間的關係時說:「大家知道我現在是個企業家,很多人依然說我和林黛玉的性格有很多契合之處。有的記者問我是如何處理林黛玉的柔弱和企業家的果敢之間的矛盾。我沒有覺得林黛玉是柔弱的,她很堅強。如果說林黛玉這個人和我現在所做的工作有什麼聯繫的話,那麼就是"創意』。廣告是很有創意的,而林黛玉是個很有創意的人,比如 葬花』的行為顯出她非常有靈性。她看到落花,把花當作生命一樣的尊重,把花埋起來,葬了,像悼念一個人。還有跟賈寶玉吵架的方式也特別有原創性。所以說,如果林黛玉到現在也是一個很好的廣告人。」她是一個喜歡冥思的人。傳統的頭腦風暴法很有效果,但對於她,大多數真正好的想法是在獨處的時候產生。「這印證在我為"五糧液』——中國著名的酒業集團做廣告的時候。作為中國"酒業之王』,他們想推出一種新產品: 五糧春』。並希望在前期以"五糧液』的品牌來帶動新品牌。我採用了中國古詩中的經典辭彙 系出名門』來做推廣。以"秀其外絕無奢華,慧其中內蘊悠遠』的詩句賦予物化產品以鮮活的形象感。 現在,這個品牌連同廣告語: 名門之秀五糧春』已經幾乎和五糧液老品牌一樣知名。」

陳曉旭:一個從電視劇演到生活現實里的林黛玉




傳奇女子:


陳曉旭



感情


經歷

陳曉旭:一個從電視劇演到生活現實里的林黛玉



陳曉旭有兩段婚姻,第一任丈夫是演員畢彥君。陳曉旭和同屬鞍山話劇團的畢彥君自少年時就相識,1983年正是在男友畢彥君的鼓勵下,她才鼓起勇氣向《紅樓夢》劇組投遞了自薦信。1987年拍攝完《紅樓夢》不久,二人就結婚了。但如此快速的結婚反映了他們在感情上的「倉皇心態」,結婚畢竟不是戀愛,很快他們就離婚了。2003年陳曉旭在接受採訪時談到自己的離異經歷時說「婚姻應該是非常嚴肅的。我自己呢,是因為拍攝完《紅樓夢》之後,真的有了家庭的生活,才發現很多的東西,是大家互相以前沒有發現而不能適應的。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性格,我自己那個時候的性格,稜角太多吧,不能包容別人,並不能給別人帶來快樂,然後很難相處,實際上我演林黛玉的時候,我的性格很像林黛玉。」


1991年,陳曉旭認識了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的學生郝彤,後者邀請她參加拍攝他的畢業作品《黑葡萄》。陳曉旭在郝彤三顧茅廬之下答應拍攝,二人在拍攝過程前後互相了解,拍完戲後,劇組東拼西湊幾千元錢給陳曉旭作報酬,可她覺得學生不容易,只留下了1000元,這個舉動打動了郝彤,郝彤開始追求曉旭,於是兩個人就此結緣。郝彤畢業後在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工作了一年,隨後他辭職和陳曉旭一同投身於商界。2007年2月23日,陳曉旭剃度出家,3月8日郝彤也正式出家,陳曉旭去世後,有傳言說其已還俗,曉旭父親說」他和我們一直沒怎麼接觸,他也是挺悲痛的,怕見這個事,就不怎麼接觸,不好回答。「


套用莊子的話:「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陳曉旭與林黛玉之間,到底是陳曉旭替林黛玉演著,還是林黛玉借陳曉旭活著。


馮其庸為悼念陳曉旭寫下這樣一首詩:


草草繁華過眼身,


夢中影里盡非真。


如今覓得真香土,


永入仙鄉出凡塵。


自此,天堂多了陳曉旭,人間再無林黛玉。

陳曉旭:一個從電視劇演到生活現實里的林黛玉




傳奇女子:


陳曉旭


陳曉旭:一個從電視劇演到生活現實里的林黛玉


陳曉旭:一個從電視劇演到生活現實里的林黛玉



好享讀有話說:


每天送你一個故事,明天想聽什麼故事呢?如果你對這個故事很喜歡,快點跟你的家人朋友分享吧~^_^


關於稻草人童書館:


是成立於廣州的專業童書內容提供商和版權經紀人,明智出版社(香港)及廣州原典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旗下的圖書內容製作品牌之一。致力於為中國內地出版商提供青少年圖書內容服務,團隊主要成員為粵港兩地的高校教師、研究生及留學人員,擁有中國最大的外版圖書資源,每年推出新書品種200多;所有圖文內容均來自於外版原書原圖。版本稀見&靠譜、插畫精美&量大,是本館推出選題的獨特優勢。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媽媽必讀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這個導演曾用一部電視劇捧紅趙麗穎、李沁、楊冪,如今合作林更新
劉濤、趙麗穎、楊冪拍攝電視劇時候的穿幫鏡頭!
新一代電視劇女王:孫儷楊冪都不如趙麗穎?
李光洙:電視劇中的娛樂圈,與現實很接近
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溫暖的弦》,由黃曉明、宋茜出演主角
電視劇中扮演護士的五大女星,李小璐清純,林心如綠茶婊
陳坤和倪妮的電視劇《凰權弈天下》來了,和秦俊傑一模一樣!
由趙麗穎主演的8部電視劇,最後一部才是真正捧紅趙麗穎的!
鄭秀晶演過的5部電視劇,李寶娜尹世娜海拉,你喜歡哪一個角色?
電視劇收視率小花排行榜:楊冪,趙麗穎,唐嫣,劉詩詩,鄭爽?
孫紅雷竟飾演胡歌的人生導師,複習一邊顏王主演的電視劇吧
楚喬傳燕洵母親白笙扮演者李穎個人資料背景及演過的電視劇
《七月與安生》電視劇版曝光主角,趙麗穎攜手鄭爽,楊洋將飾演渣男?
鄧麗君的故事將拍成電視劇,陳妍希或將飾演一代歌后鄧麗君?
從孫儷周迅到唐嫣趙麗穎,當紅女神都扎堆此類電視劇
曾萬人空巷的電視劇《渴望》主演現狀:凱麗李雪健等六大戲骨活躍
捧紅明星最多的電視劇,楊冪趙薇姚晨孫儷都要感謝它們
金在中、姜敏赫、林允兒、鄭秀晶,愛豆都跑去演電視劇啦!
孫儷、趙麗穎、楊冪身家大比拼,誰才是真正的電視劇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