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回憶駐馬里維和部隊:醫院門口放著停屍集裝箱

回憶駐馬里維和部隊:醫院門口放著停屍集裝箱

>

當地時間5月31日,聯合國駐馬里多層面綜合穩定特派團營地的維和部隊遭遇襲擊,造成重大傷亡,其中中國維和人員1人犧牲,4人受傷。這是一起針對聯合國維和人員的恐怖襲擊事件。觀察者網特轉發兩篇回憶文章,以期讀者對馬里維和部隊的境況有更深入的了解。第一篇為中國記者「西山小寶」在事發後撰寫的、自己去年走訪駐馬里中國維和部隊的見聞,原載於澎湃新聞。第二篇則為國防部網站去年刊載的、第二批維和部隊士兵的回憶文章。


直擊|聯合國駐馬里加奧維護部隊營地:戒備森嚴,危險四伏


噩耗的到來,是在清晨。新華社的快訊雖然短至60多個字,但「援引中國駐馬里大使館」「位於加奧的營地」「駐有中國維和人員」三個關鍵語境,已經暗示我們:馬里的中國維和部隊出事了。

外交部隨後證實,中國赴馬里維和部隊1人犧牲,4人受傷。中國維和26年,悲傷再次來到眼前。



5月25日,中國第四批赴馬里維和部隊第二梯隊啟程。中國第四批赴馬里維和部隊第二梯隊200人分別由工兵分隊、警衛分隊和醫療分隊聯合組成。中新社 圖


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在馬里,就住在這個營地。離開的時候,我把一盒茶葉,和半卷沒用完的衛生紙,留給了隔壁的兄弟。我知道,這個地方太艱難。

去年的這個時候,我看到中國維和醫院門口單獨放了一個集裝箱,就問加奧營地的哨兵:門口的這個UN集裝箱是幹什麼的?為什麼孤零零地放在中國醫院的門口?


哨兵略帶傷感地說:這是帶有冷藏功能的停屍間。


在常年高溫45度的加奧,我不寒而慄。轉身離去的時候,我用手機拍下了這個孤單的停屍間,並祈禱:希望這扇通往死亡之門,永遠不會開啟。



馬里加奧營地中國維和部隊二級醫院門口的停屍間是一個有冷藏功能的集裝箱。

而事實上,這扇門不斷地被打開。中國維和醫生不停地被派往更北邊的基達爾或更遠的地方,把客死在他鄉的異國戰友接回來,收斂好。


每一次打開,中國維和醫院都要舉行一個簡單而肅穆的儀式,為這些膚色不同的藍盔戰友送行,其場面令人潸然淚下。在馬里,付出生命代價的國家已經超過了10個。


回憶駐馬里維和部隊:醫院門口放著停屍集裝箱


中國第三批馬里維和部隊二級醫院為陣亡的異國軍人舉行遺體轉運告別儀式。


就在5月29日,這是聯合國的國際維和人員日,馬里仍然發生了襲擊聯合國車隊的事件,造成5名維和人員犧牲。不能不說,其行為令人髮指。

客觀地比較,加奧的這個營地,是我去過的所有聯合國維和營地中,最危險的一個。這種危險主要體現有三:


一是營地本身的地理位置處於衝突各方的中間地帶。加奧位於撒哈拉大沙漠的南緣,首都巴馬科通往北部戰亂地區的唯一公路穿城而過,自古就是交通要道,戰略要地,多派武裝反覆爭奪,內戰中數次易手。後來,聯合國把維和部隊部署到了這裡,試圖起到隔離的作用。


二是馬里當地的安全局勢相當混亂。尤其是加奧以北地區,10條槍以上的武裝派別有100多支,已經不是正反力量的交鋒,而是多方的衝突不斷。即便是高度戒備的首都巴馬科,去年在麗笙酒店也出現了人質劫持事件,造成包括中國人在內的傷亡。


三是針對聯合國的有預謀襲擊比例很大。一有不滿,各派武裝就拿聯合國維和力量下手製造國際影響。聯合國在馬里的維和行動不滿三年,傷亡的維和軍人和文職人員已經過百。這個比例在目前聯合國正在開展的所有的維和行動中,比例是最大的。


戒備森嚴的馬里加奧聯合國維和營地。


中國維和部隊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艱難地履行著祖國和聯合國賦予的維和任務。中國的警衛在這裡守衛司令部,中國的工兵在這裡修建營地和工事,中國的醫生在這裡救死扶傷。


聽聞槍炮聲,或者看到彈著點騰起的黑煙,在加奧真是一件不稀罕的事情。法國人的支奴干直升機在天上轉圈,公路上稍微看到一點新鮮的浮土,就要下車檢查,防止埋了地雷。到達指定地點,裝甲車和士兵就呈戰鬥隊行散開,絲毫不敢大意。



馬里加奧聯合國維和部隊營地外設置的警示標誌。


單純從實戰化的角度來說,參加維和行動對中國步兵的實戰化意識是一種檢驗。在這裡,敵人是真的,開槍也是真的。


為了防止可能的襲擊,在加奧沒有大的集會,最多是以班為單位列隊點名,防止敵對武裝的突然襲擊時人員過於集中造成大面積傷亡。再熱的天,也都是按照聯合國要求著裝,防彈衣服、頭盔和壓滿子彈的槍。


但不幸和痛苦仍然不被阻擋。5月31日,再一次寫下了中國維和行動的悲傷。


犧牲的戰士是所在的中國第四批赴馬里維和部隊,剛剛完成輪換交接不足一個星期。他們,是為了人類最底線的生存與和平,才來到這片跟他們沒有半錢關係的馬里。


在柬埔寨磅湛省的斯昆鎮,一座中國維和烈士紀念碑矗立在那裡。1993年5月21日晚,中國維和部隊營地突遭不明身份武裝分子火力襲擊,陳知國和余仕利壯烈犧牲。


2006年7月25日,以色列軍隊對黎巴嫩南部希亞姆鎮進行空襲,中國軍事觀察員杜照宇所在的聯合國觀察哨所遭襲,杜照宇壯烈犧牲。


此前,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的中國維和軍人,已經有10人因為襲擊、傳染病、車禍或意外永別人間。聯合國主持維和行動70年,倒下的人員超過了3400人。


而這一次,馬里,又要留下我們的兄弟。雖然我們在那裡,幫助了那麼多窮人和孩子,卻仍然沒有阻擋住邪惡的力量。


可是,這樣的襲擊又真的能阻擋2400多名中國維和軍人為和平而來嗎?誰又能阻擋中國人的善良和勤勞?


倒下的兄弟,請靜靜地等待,等待親人們來接你回家。



在馬里的中國維和部隊官兵在營區內組織應急戰備演練。視覺中國 圖


我在非洲馬里維和的日子


原編者按:正是青春好放歌。瀋陽軍區某工兵部隊下士管泰然,於2014年9月頭戴藍盔,隨中國第二批赴馬里維和部隊出征。在持續的衝突和槍炮聲中,在時刻面臨生死考驗的維和任務區,這名「90後」士兵用筆記錄下了與他在三作品中所見到的完全不同的撒哈拉。曾經是對非洲大漠風情的嚮往,現在卻期盼人類的和平。在此擷取的這些寫在紙上傳回國內的質樸文字,跳動著一名年輕士兵的中國心、強軍夢,也呈現著中國軍人的責任與擔當。


遠征


我們維和分隊到達機場時,是下午3點。在等候送行的人群中,我一眼就看見了母親。


相見了,母親說得最多的就是「多拍點照片」。就快搬新家了,她要把我出征的照片掛在新家的牆上。母親平時常掛在嘴邊的話是「好男兒,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我知道,此時,她不想讓自己的「嘮叨」給我壓力。


攝影師讓母親站在我旁邊合影,母親卻擺了擺手。我想,她不是不想和我一起照相,而是想把鏡頭更多地留給她頭戴藍盔的兒子。我還知道,她是怕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而影響到我。


最後一張留影的背景是一扇玻璃門。那扇門,通往陌生的非洲大漠,通往巴馬科——馬利共和國首都。我們將在那裡轉乘軍用飛機,飛往此行的目的地——加奧任務區。


還好,沒有留下遺憾。母親與我相擁的瞬間,攝影師拍下了我們的合照。淚水,揮手,微笑——我的母親,總要留給兒子貌似的堅強……


坐著晚點的軍用飛機,又經過近兩個小時的飛行,我們終於到達任務區。營區越來越近了,遠遠就看見先遣分隊熱烈歡迎的場面。


我和我的戰友,將把腳印、汗水、警惕與尊嚴,全部拋灑在這裡。


鐵絲網上的歌聲


早晨開飯的時候,我意外地發現餐桌上有加餐——一笸籮餅乾!想起在家的時候,我最愛這種曲奇餅乾了。剛坐好,卻見班裡另一名老兵不慌不忙地把餅乾打包了。


兄弟……」我不知道老兵有沒有聽見我心裡的喊叫。老兵是屬於先遣分隊的,比我們早到一周。


我班位於營區邊緣,旁邊便是圍欄,外面有一條崎嶇小道。小道看上去已少有人走,僅剩下幾棵枯樹歪在路旁。突然,一個小女孩的聲音傳進我的耳朵。我愣怔了一下。再仔細聽,原來是小女孩用生澀的漢語在喊「餅乾」。向窗外望去,一個六七歲的本地小女孩正攀在鐵絲網上朝我們這邊揮手。她生怕自己個子矮小,板房裡的人發現不了她。


當看到有人注意她,女孩突然賣力地唱起了歌。唱完歌,女孩齜著米粒樣齊整的白牙,笑著看我們。剛才打包的老兵,此時立即拿起鞋架上的一袋餅乾,並將餅乾口袋特意扎得緊緊的,然後用力扔了過去。只見接到餅乾的那女孩,向我們比了比大拇指,說了聲「拜拜」,飛快地跑走了。


我的眼睛突然有些濕潤。餅乾——對我們來說只是餐桌上多了一樣點心。但對於當地的孩子來說,也許不只是填飽肚子。


我對老兵打包餅乾生出的誤解感到一些歉意。我突然覺得我心靈的深處,印上了老兵的溫情,還有那個黑人小女孩遺落在鐵絲網上的歌聲。


這片天空渴望寧靜


自從4名聯馬團士兵遭綁架,尼日營區遭受火箭彈襲擊,外部威脅好像愈來愈嚴峻了。


迫於這種錯綜複雜的安全形勢,我們分隊原計劃赴昂松戈地區搭建板房的任務被延遲。任務區轉向聯馬團東戰區司令部,為戰區司令部搭建3套活動板房。


就在到達指定地域,準備卸載集裝箱內的板房器材時,叉車輪子猛地攪進了沙坑。沙子又松又軟,陷進去的叉車輪子在半尺深的沙子里拚命打轉,可還是原地「嗡嗡」。等待卸載的戰友們一齊上陣,喊著號子拚命抵在叉車後面,想把深陷的輪子拔出來。


當時在樹下乘涼的外國軍人也都過來幫忙,搬石頭,刨沙子……大家渾身都被汗濕透了,跟從水裡撈出來的似的,但叉車依然無動於衷。後來,有人找來挖掘裝載機,才算救了場。


重新開工時,場地一片歡呼。當戰友們向助人為樂的外國軍人表達謝意時,他們邊說邊沖我們不斷比畫著。雖然聽不懂他們說的什麼,但看著他們興奮得通紅的臉,我猜想,那大概是「不客氣」的意思吧。


同在異域他鄉,肩負著同一種使命任務,這種無形的紐帶就這樣把人與人的心拉近了。


雖然新年已經降臨,但馬里各派的衝突並沒有因為跨越了2014就停止,戰火依舊在持續,甚至在升溫。槍聲、炮聲,還有簡易爆炸物造成的恐怖襲擊,不知道何時才能夠讓這片渴望寧靜的天空安靜下來。


彈夾都是滿的


車隊沿著N8公路向東駛去。沿途是沙丘帶,偶見漫天的沙丘散落著一簇簇逆生長的荊棘,像天上掉下的星星。


開車的是班長梁田。他臉頰上摔落的汗珠子,又砸到方向盤上了。本想遞張紙巾給他擦擦,才發現每個衣袋裡都空蕩蕩的。


前方的車隊突然慢下來了。咋了?我們都直著脖子向前看。前方隱約現出了路障。


有情況!坐在後排的衛生員呂佳明,一下子握緊了槍把,他的面頰通紅,眼睛也通紅,軍人的警惕全掛在他的臉上。我們的彈夾都是滿的!就在新年前後,聯馬團運輸部隊的車隊接連遭到恐怖襲擊,先後有多名軍人被炸傷。類似於這種「交火」或「襲擊」的情況通報,近一階段,顯然多於以往。不管外出執行任務,還是營區警戒,我們都格外小心。


每個人都屏息凝神。連車頂的風孔也關閉了,生怕任何一點雜音擾亂視聽。悶熱的駕駛室,時間像凝固了一般……對講機終於傳來中隊長鄭松濤的聲音:「前方是進出加奧的交通要道。有馬里政府軍把守,並在此地設置了臨時檢查站。」


我們長長舒出一口氣。梁田、呂佳明和我都不約而同地抹了把臉上粘膩的汗水。車內一絲涼也沒有,防彈衣、子彈帶已經把我們的身體捆綁得密不透風,加上有限的空間,整個人就像被關進了烤箱。


儀錶盤上的榨菜包已經裂開了一道口子,旁邊還有些迸濺的零星汁液的印跡,那是在路過馬里政府軍的檢查站不久後,它受不了高溫的膨脹,自己裂開了口子。已經長途跋涉近4小時,又經過剛才的緊張刺激,我和呂佳明都有了困意,只好不停地往耳朵和太陽穴上抹風油精。


馬上到達宿營地了。車窗外,隱約望得見尼日河了。隨後,我們驚奇地發現了另一番景緻——尼日河兩岸,豐美的水,碧綠的植被,成片的農田,古老的村落。這一切都讓人感到踏實。


想到我們此番萬里迢迢,出生入死,不就是為了換得眼前這安謐祥和的一幕么。

您可能感興趣

在北京槐樹嶺的兵工大院內,停放著一批坦克裝甲車輛
斯里蘭卡農村學校,角落裡還擺放著佛像
秦始皇放著鐵兵器不用,為何選擇青銅兵器陪葬?
紅樓夢裡面的大學問,全都在門口放著
葉克飛:那座存放著肖邦心臟的城市
陪酒女郎的一天,胸口放著打火機
活久見!坦克也需要停車位?網吧門口停放著兩輛坦克,土豪專用!
傻小子趕夜路尋醫救母,放著上門女婿都不當,連救命的道士都敢打
工作室里堆放著大量的紙皮箱,一周後得到科幻片中的宇宙飛船
女鄰居在院子里磨刀了,旁邊放著她家狗狗
牛逼!在店門口直接放著二代琥珀的廣告牌,只有騰衝敢!
園區路邊停放著一輛小車,卻被這群不速之客完全拆掉
放著我來!楊洋機場化身行走的「小黃人」,伸臂乖乖安檢不摘口罩
這個大教堂,安放著肖邦的心臟
飯店裡放著一個水族箱,客人到來即可大口大口的品嘗
色達五明佛學院,覺姆們居住的牆外路邊,盛開綻放著許多的山野花
印度女性為防止被侵犯:辦公室放著槍,隨身攜帶匕首
怎麼能放著錢不掙?雷蛇將進軍移動遊戲市場
警方查獲一處工廠,發現廠內堆放著大量的軟體黃金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