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铁蒺藜:永不过时的防御性武器

铁蒺藜:永不过时的防御性武器

中国最原始的防御型武器—铁蒺藜,来源于一种低矮的蔓生草生植物,该植物学名叫白蒺藜,多见于生长在北方荒漠沙地上,白蒺藜的果实外壳有三角形尖刺,长满尖刺的果实成熟后掉地,总有一刺朝上能够扎穿刺伤路人。根据植物仿生学,聪明的中国人受此启发,按其白疾藜果实外形成功地仿制出了铁蒺藜。

铁蒺藜:永不过时的防御性武器


铁蒺藜的原型——来源于野生植物白蒺藜长满尖刺的果实


在中国古代战争中,为了阻碍敌军行军,常常将铁蒺藜撤布于敌人必经过的路径上,能够使经过这里的敌人战马或人脚被扎伤。

铁蒺藜:永不过时的防御性武器


铁蒺藜的原型—来源于野生植物白蒺藜长满尖刺的果实


三国时代,西蜀诸葛亮六出祁山征讨北魏,曹丕之子魏主曹睿命司马懿率军迎拒。魏军追赶行军路上发现到布满了蒺藜(诸葛亮退军撤下的),许多人马的脚部被扎伤,无法继续前进,司马懿乃下令:派两千人穿着厚底软木履为大军开路,于是蒺藜全扎在木履上,然后道路打通了。自从铁器广泛使用后,遂用模具生铁铸造,铁蒺藜就成为军中路障防御器材,也是中国最早的原始防御型冷兵器。

铁蒺藜:永不过时的防御性武器



三国时代的铜蒺藜

大约在战国时期,铁蒺藜早已出现了。《六韬·虎韬篇》:「狭路微第,张蒺芒」。《墨子·备穴篇》中也介绍:凡防守城池皆积参石、蒺藜。在地下坑道的进出口的必经路径上,也要设置蒺藜,谨防敌人从地下突袭。直至秦汉以后,蒺藜成为防御战中常用的障碍器材,除了在通路、防御地带、营区四周密布外,还可以埋设在陷井、机关或陷马坑中,刺伤来袭之敌。

铁蒺藜:永不过时的防御性武器



战国时代的铜蒺藜


唐朝以后,蒺藜的性能不断改进完善,种类也有所增加,以适应各种作战场合的需要。主要种类如下:

鹿角:将许多尖锐而坚固的树枝或树干捆绑在一起而成,因形状像鹿角而得名,亦称拒鹿角。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军营遭到敌军骑兵的偷袭。骑兵以其速度快、灵活和杀伤力大成为偷袭营寨的常用兵种,因此通过削尖的木棒而制成的木栅栏,即鹿角,可以有效防止敌军骑兵的冲锋。并且有些军营的鹿角上绑上一些铃铛,在敌军步兵移动鹿角时可以为守军提供警报,及时有效地防止敌军对本军营寨的袭击,大大提高了军营的安全性和防偷袭性。

铁蒺藜:永不过时的防御性武器



鹿角又名鹿砦,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守兵撤插尖竹制鹿砦布阵,成功地扎进日本鬼子豆坦克履带里,阻障迟滞了日本鬼子豆坦克的推进。

地涩:将逆须钉于长阔各约二三尺,厚约三寸的木板上,伏置(埋藏)于路上,用土、杂草掩饰。

铁蒺藜:永不过时的防御性武器



宁夏出土的一种明代铁蒺藜


铁菱角:「状如蒺藜,要道置之,以刺人马。」也可以安放在城壕、水池、河川渡口的水下。


揭蹄:在角径七寸的方形木做成的方框里外,「横施逆须钉其上」,用来拦陷、刺伤敌军马匹。

铁蒺藜:永不过时的防御性武器



二战的反坦克水泥锥阵能够阻碍坦克推进,始终有古代铁蒺藜影子。


留客住:又名「夜叉擂」。用湿榆木长一丈许,径一尺,周围施逆须,出木五寸,两端安轮脚,轮径二尺,以铁索绞车放也复收。自城上放下,刺击攀城敌人。


狼牙拍:合榆木为箕,长五尺,阔四尺五寸,以狼牙铁钉三千二百个,皆长五寸重六两,布钉于拍上,出木三寸。四面嵌一刃刀,刀入木寸半。木板前后有两个铁环,用绳子吊在城头滑车上,当敌人攻城时,则使人掣起,下而拍之。如敌人以手扳木板,四面刀刃均能伤敌。

铁蒺藜:永不过时的防御性武器



公元1126年,汴京保卫战,宋兵依托城墙使用狼牙拍(左)抗击金兵。


拒马枪:一种木制可以移动的防御障碍物。大约出现在唐代,用一根周径二尺的大圆木,长短因需要设定,十字凿孔,其上安装一丈长的木棍,上端削尖,面向敌人来袭方向,常设于城门巷口和要害之处,以阻绝敌人军马通行。

铁蒺藜:永不过时的防御性武器



古代拒马枪


五代十国末期,后周世宗柴荣亲自统率大军南征。吴军「横布拒马以万数,皆贯以利刃,维以铁索,又立捷马牌布铁蒺藜于战地,以阻拦周军。」

铁蒺藜:永不过时的防御性武器



现代海防版拒马枪被固定海岸线上,能够阻碍迟滞登陆舰、坦克装甲车抢滩登陆。


北宋时代,宋金对抗时期,宋将扈再兴利用黑夜,偷偷地在枣阳城外密布铁蒺藜;拂晓天快亮时,宋军佯败退走进城,金军急驰追击,结果人马踏中铁蒺藜者「十中七八」。


明朝1436年《明正统元年》令:增铸铁蒺藜,给开平、赤城,分布要害。

铁蒺藜:永不过时的防御性武器



明代的铁蒺藜


蒺藜制造简易,敷设方便,除了用生铁铸造外,也可以用竹、木削成尖刺代替,如木蒺藜、竹箭、竹尖桩等。战国时代,守城部队常在城壕中密设竹箭防止敌人袭击。《墨子·杂守篇》中有详细记载,后有军用竹尖椿就是由此而来的。

铁蒺藜:永不过时的防御性武器



带孔眼的青铜蒺藜,可用细绳串连携带,便于储存。


明朝军队将把铁蒺藜当作士军随身携带的守御战具。为了便于携带和布收,在铁蒺藜中间穿孔,每四至十个用绳索联成一串,带在士兵身边,在著名的抗倭戚家军中,每名藤牌手、挨牌手「各带蒺藜十串,每串六个连接」,每一小尺一个,每一步六个为一绳。俱用绳串入蒺心中而出。每一小队前面下五层,共计十五根,布成野营障碍物。

铁蒺藜:永不过时的防御性武器



西夏人的瓷蒺藜


水战中,也可向敌舰舷板上抛掷蒺藜,使敌水兵无法在船上行走。明代郑和率舰队下西洋时,明军规定:每艘大型福船必须携带铁蒺藜一千枚,海苍船携带八百枚。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明兵部右侍郎经略宋应昌率总兵官李如松统军援朝时,命令天津、辽东等八处分守兵备道筹造大批铁蒺藜随军应用。宋应昌下令:见在军士每名各与四十个,每四个穿成一串,总用长绳系之,盖倭奴皆跣足,听临时撤把刺戳。


成吉思汗曾多次征讨西夏无功而返,最后一次更是直接被瓷蒺藜掀翻下马,不久便因病而逝,其威力可见一斑。

铁蒺藜:永不过时的防御性武器



被人忽视的小瓷蒺藜居然改变了成吉思汗和蒙古历史的命运。


明军还使用一种蘸毒的铁蒺藜,名曰鬼箭。这种染毒的铁蒺藜真正恶毒之处是用细绳将穿在一起,浸泡在茅坑(厕所)化粪池污物里,数月后生出铁锈,铁刺上沾满了大肠杆菌、破伤风杆菌等致病细菌,再撤地为阻路守险之用,以竹筒安全撤放。军人步行通过时一旦被扎穿脚底,必定导致伤口感染化脓溃烂,久治不愈,最终使军队战斗力减员。

铁蒺藜:永不过时的防御性武器



北宋火蒺藜—中国最早的防御地雷


时过境迁,南北朝时代炼丹术开始盛行,时人服食五石散、金丹等追求长生不老已成风气,后来直至隋唐炼丹家和道士们炼丹时无意发现了黑火药,黑火药就成了古代战争最强大的秘密武器。于是防御型冷兵器与黑火药结合升级开发出了原始的地雷。

铁蒺藜:永不过时的防御性武器



北宋火蒺藜陶器瓶口内可装炸药、卵石


大约在中世纪明代,地雷已在古代中国军队中广泛应用。许多明代兵书中都记载了地雷的性能和形制,有的兵书上还绘着地雷的构造图,仅明代兵书《武备志》第一百三十四卷中,就记载了十多种地雷的形制。


早期的地雷是石工将石头开凿制成,构造比较简单,威力也比较小,钻眼将石球中间凿空,放上黑火药,然后杵实,留下十分之一的空隙,插入一节小竹筒,筒中放置引火线,然后用「纸浆泥」密封,埋在敌人可能通过的地方。当敌人接近时,点燃药线,引爆地雷,炸伤敌人,这种地雷叫做石炸炮。也有砍下竹杆,将竹筒内盛装黑火药降低制作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还可往内填充多枚小石子,提高了杀伤力。

铁蒺藜:永不过时的防御性武器



明代的蒺藜形陶器地雷


随着战争实践改良,古代的地雷也从石质、木质升级到铁质,用生铁熔铸的地雷叫无敌地雷炮。炮内装填


黑火药(大型的装一斗,小型的装三五升左右)。有的还按比例添加天然毒剂—如狼毒、砒霜、雄黄、硫黄、沥青、朱砂等,利用其毒性提高杀伤力,故称为毒火。装药后用木「法马」填实,为了防止单根火线熄灭,每个地雷上安装三根导火索,合装在一根短竹管内,万一某条火线闭塞不燃,另外两根也可引爆,地雷埋在敌人必经之处,然后,「赚敌入套,则举号为令,火发炮响」。

铁蒺藜:永不过时的防御性武器



罪犯企图驾车逃逸时,警察提前在公路上撤布一大片铁蒺藜扎破车胎,能够及时抓捕罪犯


点火引爆的地雷,用起来很不方便,必须要有人在旁边等待点火,易于暴露。戚继光在镇守蓟州时,发明了自动踏火装置——「自犯钢轮」。这种装置与现代日常用的打火机构造原理差不多,在导火线顶端装置钢轮与燧石,当敌人一脚踏在钢轮上时,钢轮转动,摩擦燧石打出火石,使导火线点燃,引发地雷成功爆炸。这样可以将它布置在机关上,敌人不小心触发机关就会引爆。

铁蒺藜:永不过时的防御性武器



受铁蒺藜影响开发出的铁丝刺网现在还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根据这原理,还成功研制出了大型触发地雷——万弹地雷炮:用大坛一口,内中装满火药,再用湿黄泥将坛口填紧,留下一小眼装引信埋在地下,再在地上堆放一大堆鹅卵石,火线上安设「自犯钢轮」。当行进中的敌人脚碰绊索时,钢轮就自动打火,点燃火线,使地雷爆炸,卵石乱飞,杀伤敌军人马。由此可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成功发明地雷的国家。

铁蒺藜:永不过时的防御性武器



美国电影《隧道之鼠》记载了越南人在坑道陷阱架设铁蒺藜、铁刺、地雷等阴毒机关,导致美国大兵中招死伤惨重。


现代战争中,用带刺铁丝编结的铁丝网,成为野战防御工事体系中的一项重要障碍器材。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曾发挥很大作用,迄今各国军队仍把铁蒺藜网当作制式障碍物。在和平环境下,军队营区、仓库、桥梁、机关、要害部门四周,也多设置铁蒺藜网,作为防御措施。

铁蒺藜:永不过时的防御性武器



美国侵越战争—越南人在坑道战陷阱留下锈迹斑斑的铁蒺藜和地雷。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侵越战争,美国曾遭遇了越南人的坑道战,越南人在地下遍挖坑道伏击美国大兵打麻雀战,常常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钻入坑道躲避火力反击,当美国大兵想钻入坑道追杀时,坑道内布置了各种陷阱机关和铁蒺藜、竹箭、地雷等,导致美国大兵们中招死伤惨重。足以可见古人留下的铁蒺藜可不是过时的冷门防御武器。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黄药师。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冷兵器研究所(公众号ID-LBQYJS) 刀剑咨询-铸剑师老沈(微信:LQLSS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