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探索外星球,誰比較合適?

探索外星球,誰比較合適?

探索外星球,誰比較合適?



2014的一天,我和克里斯?克拉夫特坐在一個被耀眼的陽光充斥著的湖濱餐廳里,他雙眼閃爍著光芒,精神矍鑠。他已經90歲高齡了,然而卻還在操心自阿波羅計劃之後,美國宇航局至今依舊停留在低軌道運行,阿波羅計劃時,他是該局的第一屆飛行主任。不亞於任何人,克拉夫特成立了國家航空航天局,並成功把人送上月球。

你或許會認為,他接下來希望看到的是人類馬上可以登上火星。然而,在接下來的90分鐘里,他一邊吃著麵條,一邊慢條斯理地說著,如今,對於火星計劃,最好是指望機器人,而不是人類。


美國宇航局火星載人計劃的緣由在於探索外星球的生命跡象,是為了對這個紅色星球進一步地研究和探索。然而,太空局最樂觀的估計是人類至少要在21世紀30年代後期才能抵達火星表面。克拉夫特一生中,已經感受到了機器人和人工智慧技術在不停地發展。他認為這一趨勢將會持續下去,甚至還會迅速發展。


在此情形之下,到了21世紀30年代末,機器人及其相關的AI設備將必定具有強大的功能。如果是這樣,為什麼還要花費相比於機器人研究20到40倍的費用把人類送到火星去呢?


人類的理論

這個問題,也許由約翰?格倫斯菲爾德來回答是再合適不過了,他是航天局最重要的現代探險家之一。格倫斯菲爾德不僅是5次駕駛太空梭的飛行員,以及哈勃太空望遠鏡首席修理師,同時他還是該局的首席科學家。我有幸在今年春天他離開NASA之前,和他探討了一下這個問題。


「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有些東西你可以使用機器人來做,但是有些事情只有人才能做的好。」格倫斯菲爾德回答道,「所有的探索都是人類研究出來的。即使我們使用機器人飛船時,它仍然是由人研究的。但問題是這個過程中,人類到底參與了多少?其實是關於探索的效率問題。當你有足夠多的人才,尤其是把行星科學家、地質學家和太空生物學家聚集起來運送到火星,毫無疑問,將會大大加快我們研究發現的步伐。」


勇氣、機遇和好奇心對於起始的探索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格倫斯菲爾德說道。但是因為機器人是按照一定的科學原理設計出來的,它們在這些特性上就不能給人類帶來驚喜。然而如果地球上的工程師和科學家們沒有參與其中,這些巡航器可能會錯過很多的發現,因為它們沒有設備儀器也沒有一定的編程,從而就不知道怎麼回應周圍的環境。


「但是,我們有資深的科學家,還有適當的儀器,他們能夠從事的科學範圍更廣,並且能夠更快地發現一些東西,」格倫斯菲爾德說道。「所以若真的希望人類探索低地球軌道以外區域,就需要將科學家高超技術和無人駕駛航天器一同結合起來,這樣才會產生真正的能量。」


格倫斯菲爾德指出,火星的季節性斜坡紋線(簡稱為RSL)最近被確認出,那些是火星上在相對溫暖的夏季里存在流動鹽水。他說,如果今天在火星上有任何生命跡象,那麼它很有可能存在於火星表面的冰礦交界面。

「如果我們不想對火星造成污染,那麼去一些地方時就需相當小心」他說。「我們可能會帶幾個小型機器人上去,它們是高度滅菌的,並且我們可以在可視範圍對其進行部署和操作。這樣一來,我們可以通過機器人了解到這些十分特殊的區域,而不是讓宇航員穿上髒兮兮的宇航服上去。」


殖民思想?


當然將人類送上火星還有另外一些原因。其中,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就希望這個紅色星球成為它的殖民地。由於該公司致力於研究人類是否可以成為多星球上生存的物種,所以往沒有人的地方輸送機器人,其實沒有多大意義。


相比SpaceX公司,美國宇航局想要超越低地球軌道探索的願望就顯得比較模凌兩可了。也許該局可以將政治化的探索目標作為他們前進的方向,即推出「第二個」阿波羅計劃。十多年來,NASA可以一次載送四個或六個宇航員在外太空停留30天。毫無疑問,這樣的佳績一直以來都是人類最盛大的成就。


更深入的了解

自從在月球上發現了水,人類的探索的步伐就發生了改變。


然而,這樣的情景也恰恰是克拉夫特和其他人最擔心的。自1972年阿波羅飛行之後,NASA的探索差不多已經暫停了40多年。NASA成立以來,發展如此之快,以至於從月球回來之後,就再也沒有其他項目可供研究的了。


對於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克拉夫特希望看到NASA可以制定出一個更加可持續的和切實可行的方案。就從地球附近的月亮開始著手,他說道。挖掘它的水、冰和其他資源,與其他感興趣的國家一同來建立月球殖民地。人類可建立一個大型月球射電望遠鏡,我們可以利用月球上的土壤和其豐富的硅酸鹽建立一個大型的太陽能發電場,將其功率發射回地球使用。遙遠的太陽系探索可以交給機器人去做,離地球較近的領域,則可以交給人類來開發利用。


1號機器人網(www.1hjqr.com)機器人行業最權威媒體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1號機器人網 的精彩文章:

機器人真的是你的安慰者嗎?
視覺觀測:人類大腦PK數字大腦,孰優孰劣?
您可能感興趣

莫非這裡真是外星球?
「星球探索」火星環境不適合人類生存輻射或使人不孕
離開地球去外星球生活,為了適應環境人類可能會變成真正外星人
人類起源於外星球?也許外星生物正在苦尋地球!
科學家找到比地球生存環境更舒適的星球,極有可能存在外星生物
地球的兄弟星球火星,到底適合人類居住嗎?
比炭還黑的星球,反光率不足百分之一!
這顆星球和地球極為相似,他雖不像火星可能存在生命,但更像地球
宇宙中存在一顆比地球環境更優越星球,可能存在比人類更智慧生命
如果地球毀滅了,還有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么?
這個星球的水竟比地球還多,疑似有外星生命
聽說你想去外星球?別急,哪裡都有外星人,來看看這十種外星生物
瑪雅竟然使用外星球天文曆法 難道真是外星人?
地球上最詭異的生物:來自遠古還是外星球?
科學家最新發現:探測到比地球更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這不是科幻片里的外星球,而是地球真實景觀
霍金:人類通過探測外星球污染痕迹 或能找到外星人
「外星生物」就在我們的星球上,別不信
我們可不可以在別的星球培養外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