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一句話具備了哪些因素,才有成為流行語的可能?

一句話具備了哪些因素,才有成為流行語的可能?

一句話具備了哪些因素,才有成為流行語的可能?



Chris Xia,超現實系秋葉原地下偶像。

(日報提醒:文中大量英文辭彙)


國內的流行語 / 成句 / 模板,國外的 catchphrase / snowclone,或者我們習慣所稱的 meme 類的東西,其實傳播起來都有幾個固定的因素。之前回答的知友們每個人都說了一點,但是都不全面,我以我的知識盡量補全成普適性比較強的理論吧。


其一,一句話要成為流行語的話,必須要有一個具有深厚傳播影響力的背景。不管是影視作品(「我了個去這貨不是葉子」)、書籍(「45 度角明媚憂傷仰望天空」)、遊戲(「我以前和你一樣也是個冒險家,直到我的膝蓋中了一箭」)、廣告(「現已加入肯德基豪華午餐」)、公眾人物的言論(「且行且珍惜」)、網路傳播(「你媽媽叫你回家吃飯」),首先必須置於一個流行空間里,否則是無法被「傳播開」的。同樣是起源於網路的流行辭彙,「屌絲」就比「狗」(S1 計量單位,指兩萬元)流行多了,也是因為百度貼吧的流量遠大於 S1。(倒是「鵝」這個單位在微博發揚光大了很多……我很欣慰(啥))


其二,單純的傳播影響力並不能讓任何一句話都擴散開;流行語自身必須要有比較強的代表性和帶入感,無論在什麼語境什麼話題下都可以無縫接入。我們經常會發現一些流行很快的句子是萬用的,比如說什麼都可以加上「不作死就不會死,你為什麼就不明白」,提什麼問題都可以在後面加上一句「元芳,你怎麼看」,它的含義和情緒表達都是模糊的,所以可以被當成萬金油一樣用,在初期流行的基礎上,用的人多了,就出現了二級擴散。很多動漫里的成句最早是在愛好者圈子裡傳開的,再擴散到大眾里,就是二級擴散的現象。

其三,就特定快速傳播開的單詞類流行語來說,它具有普適的高度濃縮綜合的概念,其實和第二點一樣,也都是放哪裡都可以用。帝吧傳出來的「屌絲」、大概是起源於豆瓣的「綠茶婊」,都符合這一類特點:你很難概括出一個典型的「屌絲」或者「綠茶婊」具有什麼樣的特徵,這給了實際使用中相當大的操作空間:自嘲可以用,罵人可以用,看誰不順眼都能用。這點其實可以參照維特根斯坦後期在《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裡面談到的 family resemblance。


至於所謂「短小」、「韻律感強」,雖說可以作為輔助因素,但在實際操作中也並不都是如此,比如有一句「我們的同志遍布五湖四海,甚至打入了某些組織的內部」,這句話並不算短小(韻律感還可以),但是也流傳得很廣泛;至於既不短小也沒啥韻律感還特別流傳開的,也有一句,不過誰看了都覺得難受吧——「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部分搜索結果未予顯示」。


——5 月 6 號的分割線——


大概是因為某位有名的知友回答了這個問題,於是這個答案也連帶著有人來關注了。感謝各位的認同和厚愛。


評論里有知友指出說「短小」這個特點非常重要;我對此的回答是:的確很重要,但是並沒有前面三點那麼重要,我上面列出的三項是決定一句話 / 一個詞能不能成為 catchphrase / buzzword 的決定性要素,而「短小」和「韻律感強」並不能算是決定因素,甚至可以說既不充分也不必要。不充分的原因是,並非所有「短小、韻律感強」的話都能成為流行語——我微信簽名只有六個字,「創世神在西城」,夠短夠精簡夠有韻味吧?谷歌上搜這句話,真正用的就我一個人。「短小」的影響和其他三條的力量不在一個水平線上。不必要的原因是,並非所有流行語都足夠短小、韻律感強,雖然大多數是這樣。「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也罷,「長夜將至,我從今開始守望,至死方休」也罷(好吧這兩句更接近於 quote 而不是 catchphrase),瓊瑤奶奶的台詞也罷,並不是「短」就可以解決問題的,有比單純的「短小精悍」更大的決定因素。如果有人看了 snowclone 的解釋,會發現 snowclone 的基準句可以非常長,比如說 Pullum 認定的 snowclone 的代表句:If Eskimos have N words for snow, X surely have Y words for Z,或者 David Crystal 從《銀河系漫遊指南》里拎出來的那句「to boldly split infinitives that no man had split before」(後來在 ST、Futurama 里都能見到它的影子),都不能算是典型的短句。長句、段落都有成為流行句的可能;儘管由於人類的記憶限度可能會在傳播中逐漸將它們分拆、壓縮,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無法成為流行句,也並不意味著流行語傳播的規則里就要把「短」列入進去。

一句話具備了哪些因素,才有成為流行語的可能?



以及,就某些知友的回答,我想說一點:在語言學、認知科學、文化傳播等方面,這的確是一個問題,不是單純地給它扣上一個帽子就可以解決的。「李杜詩篇萬口傳」,拿拜倫雪萊的詩泡妹子,也可以算是歷史上流行語存在的例子;只是目前我們有了更多的媒體傳播形式,能傳播開的內容也是雅俗均有。題主問的是現象之後的規則,我想回答的也是個例之後的普遍規律,這其實和華東師大那篇研究「呵呵」在聊天中的作用的碩士論文是差不多的。當然覺得那篇論文沒意義的人也大可以覺得研究流行語是低俗媚俗庸俗的,這不奇怪。


再以及,就另一條答案里所提到的有關這個系統的問題,我的想法是,「說得好,但是這毫無意義」(我是有多麼喜歡伊利丹,不,我沒玩過 WOW)。和自然科學不太一樣,社會科學的一些研究是從既成現象出發而最後歸結於既成現象的,也就是說,我們很難拿這個理論來預測什麼。不管是 Dawkins 初始的迷因理論,還是 Sperber 的 Epidemiology of Representation,甚至是提出「回聲用法」的關聯理論,都是非常形而上的,用來「解釋既成現象」的;它們很難用來預測一個事情會變成什麼樣子。你給我一百個脫離語境的句子,我很難告訴你具體哪一個會火而哪一個不會,你列出當前世界的一百個文化現象,我也很難告訴你一百年後具體哪個還存在(說真的,連 Dawkins 或者 Sperber 都做不到),這就像是你發條私信給我讓我猜你現在心裡想的什麼,差不多是一種耍流氓的行為;但是你給我一百個火了的句子,我可以告訴你推動它們火起來的共同的力量,告訴你在其他變數等同的情況下操縱哪幾個變數更容易讓一句話火起來。你覺得失望了嗎?這是語用學乃至語言學當前研究的現實狀況,基於已有的材料推測背後的框架,一步步逼近人類腦內的思維結構;如果說像那位答主期望的那樣,我們能在語言學做出「天氣預報」的話,那麼現在我們所站的位置,差不多和牛頓力學在物理學的位置相似,也就是說,早著呢。


最後無恥地推一下自己一篇有關於這個話題的博文,英語的,是為系裡的博客寫的——http://www.icge.co.uk/languagesciencesblog/?p=59。

——我是理論推導分割線——


流行語的使用,在語用學上是「回聲用法」(echoic use)的一種,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這種用法其實是說話者對之前已有的話的「迴響」。回聲用法的最大特點是,一句話不再表達其本身的含義,而是表達說話者對這句話的態度、反應。如果我罵我同學說「不作死就不會死,你為什麼就不明白」,我的意思不僅僅是要表達「不作死就不會死」這一個事實,同時也是給她看,「你看,大家都這麼說,我覺得這句話特別對,你為啥就不懂」。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大量地使用回聲用法呢?說得形象一點,這是病,還沒的治。沒錯,所謂文化因素的傳播,其實類似於流行病的擴散(參見 Dan Sperber, Epidemiology of Representation),人類的認知結構特別容易受到外部的影響,很容易被公眾擴散中的流行表達式(public representation)傳染,然後大批量地使用流行因素來構建與表達自己的心理狀態(mental state)。按照 Pullum (2003) 的一個說法,人類就是懶,在表達式上有現成的就直接依賴,不予創新。順帶一提,他總結出了流行語中重要的snowclone現象,就是我們平時用的模板類流行語,「單反窮三代、蘋果毀一生」「紅石窮三代,建築毀一生」「wow 窮三代,dota 毀一生」「語義窮三代,語哲毀一生」(等等我怎麼把自己專業黑進去了)這樣的。


既然人類認知結構有這樣的特點,那麼我們很容易就可以反推出流行語所需要的種種特點。首先,人類不是很容易被流行的東西「感染」嗎?那麼我們就要讓這個東西特別流行。如何讓它變得流行呢?你我說的話是很難流行起來的,一定要從有影響力的源頭來,不管這個影響力是什麼。政治語錄(國內就不說了,國外這幾年典型的就是奧巴馬的「Yes we can」)、明星紅人語錄(短到阿嬌的「很傻很天真」,長到留幾手的打分模板,不管紅人是靠自己的努力紅的還是靠別人捧上位的,起碼都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很多粉絲愛有樣學樣,很多黑子想踩,很多媒體拿他當靶子)、影視文學娛樂作品選段(國外成句最大源頭是指環王,就是因為指環王粉絲太多了),都來自有影響力的源頭。就算是完全起源於網路的流行語,像「你媽喊你回家吃飯」這樣的例子,實際也有著非常強力的影響背景——如果它沒發在 WOW 吧,而是一個日流量大概只有十個人的貼吧,那麼大概現在就不會有人知道這句話了吧。自行流傳也好,給錢炒作、有推手在背後也罷,其實都是在增添影響力,只是渠道不同而已;一概而論說「流行語都是拿錢炒出來的」,對於很多作品裡的成句是很不全面不公平的。

其次,人類不是有現成的用就不願意想新的嗎?那很簡單,我們就讓這個表達式在哪裡都能用就好了。流行語的第二個特徵「普適性強」也來自於這裡。甘道夫一聲吼「You shall not pass」,pass 的是什麼呢?在電影里是 Balrog Demon 面對的那條小路,對學生來說就可以是考試,對飛躍的戰友來說則可能是簽證,開車的可能遇到停車檢查,二戰的法國里則是拿它擋德國兵……總之,因為這句話單拿出來成了固定的一句,表達了一個近乎固定的含義,而在任何語境下都可以無縫銜接,它也就成為了懶人的趁手物品。


岡部倫太郎的「這一切都是命運石之門的選擇」,更是萬用無比:獎學金拿到了,這是命運石之門的選擇;妹子跟別人跑了,這是命運石之門的選擇;親王又祥瑞了,這是命運石之門的選擇;馬航飛機不見了,這一定是命運石之門的選擇!不管好的壞的,都可以被命運石之門選出來,慶幸或者不幸由你自己選擇表達;這麼順手的一句話,不用它豈不是太虧了。至於其他知友所說的表達力強和弱,其實都來自於這個模糊不定的概念——你想賦予它什麼樣的表達力,它就可以有。如果一句話情感太過鮮明,有時候也不容易成為流行起來的句子,因為它的語境限制太多了,你很難把它放在其他的語境里使用。相反,如果是流行詞的話,一般還會有著強烈的情感傾向,一眼還可以看出是褒還是貶。不過我畢業的時候沒研究詞,只研究了成句,這裡就不多說了。


如果你不想用流行語的話,也很簡單:外面再流行什麼,你也不去回應他們,堅持用自己的語言構築自己的心理狀態就好了。給自己的認知系統打一針疫苗,讓它對流行語的傳播免疫,你依然「以我手寫我心」。不過真這麼做的話,怕是也會被周圍的人當成是異類吧……


相關參考文獻:


全文選摘、擴充、改寫自 Xia, M. (2013).On meaningconstruction and usage of catchphrase in communication.(Unpublished master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London.


有關回聲用法:


Sperber, D., & Wilson, D. (1981). Irony and the use-mention distinction.Radical pragmatics,49.


Sperber, D., & Wilson, D. (1995).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mmunication(2nd ed.).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ilson, D. (2006). The pragmatics of verbal irony: Echo or pretence?Lingua,116(10), 1722–1743. doi:10.1016/j.lingua.2006.05.001


Wilson, D., & Sperber, D. (2012). Explaining irony. InMeaning and Relevance(pp. 123–145).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有關 Epidemiology of Representation:


Sperber, D. (1985). Anthropology and Psychology: Towards an Epidemiology of Representations.Man,20(1), 73. doi:10.2307/2802222


Sperber, D. (1994). The modularity of thought and the epidemiology of representations. In L. A. Hirschfeld & S. A. Gelman (Eds.),Mapping the mind: Domain specificity in cognition and culture(pp. 39–67).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有關迷因(meme):


Dawkins, R. (1989).The Selfish Ge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有關 snowclone:


Pullum, G. (2003, October 27).Language Log: Phrases for lazy writers in kit form


Pullum, G. (2004, January 16).Language Log: Snowclones: lexicographical dating to the second


以及舉幾個不同源頭的流行語的例子,爭取來源廣泛,好讓大家擺脫「流行語只有華語圈才有」的感覺:


文學書籍:文中提到指環王,經典的就是You Shall Not Pass!!!和One Does Not Simply Walk into Mordor,基本上每個學校的 meme 都會做這類的圖。冰火的「蘭尼斯特有債必償」也相當經典。中文的話,一個大家覺得有點意想不到的例子是萬用下半句「自掛東南枝」、「一枝紅杏出牆來」——顯然這也有很強的背景,誰上中學沒背過啊。

一句話具備了哪些因素,才有成為流行語的可能?



影視作品:這個就太多了……我博士論文一開始就是從這個詞構思的:

一句話具備了哪些因素,才有成為流行語的可能?



可惜後來沒做。BBC 版福爾摩斯那句「You lower the IQ of the whole street」也是英美劇迷不可缺少的成句。華語圈更是腥風血雨好不好,光是瓊瑤奶奶就製造了多少名句啊,「你無情你殘酷你無理取鬧」、「你有本事×××,你有本事開門吶」……


ACGN:「和我簽訂契約,成為魔法少女吧!」(絕望了,我對這個小圓研究論文都能集結出版的世界絕望了……)遊戲的話,文中引用過的老滾那句是因為翻譯問題走紅的,暫且擱置爭議;更經典的顯然是伊利丹的「你們這是自尋死路」,Portal 系列「The cake is a lie」(我起碼得在四個以上遊戲里見到這句話了)。

一句話具備了哪些因素,才有成為流行語的可能?



廣告:中國最成功的廣告是什麼,那顯然是「今年過節不收禮」,看到這句話我渾身上下全在起雞皮疙瘩。廣告成句用得很多的是日本,有興趣的人可以搜搜伯方の塩的典故。


網路走紅:流行句的話也是中外各一句——中國,「過去×××的方式弱爆了!看我的!」歐美,「湯不熱上有兩種人」,以及需要說的是,「don t watch an anime called boku」也是個歐美典故——沒錯,這就是傳說中的「yooooooooooooooooo!」


如果大家覺得缺了什麼種類的,麻煩留言,我會盡量補齊的。


讀完還不滿足,心中仍有疑惑,來Chris Xia 的知乎 Live ——從學語言到語言學,為你語音釋疑。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乎日報 的精彩文章:

大誤·看完就想學化學,別攔我,誰都攔不住
大誤·心疼《小時代》一分鐘
魔術師就是這樣在你的眼皮底下耍花招
選個好專業·嗯……現在還能不能學醫?
別讓這觀天巨眼成為下一個「浙江溫州江南皮革廠」
您可能感興趣

強姦也能成為一種文化,這真的太可怕了
這幾種風水,可能會讓你成為「剩女」!
為什麼有些女性不能成為母親?都是受了哪些因素的影響?
是我的眼睛出了什麼問題了嘛,什麼時候麻袋也成為一種時尚了?
講真,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很厲害的姑娘?
怎樣才能成為一隻不寂寞的單身狗?
霧霾如何成為一種正確的話語?
你所做的一切努力並不會立即給你想要的一切,但可以讓你逐漸成為你想成為的那一種人
女生有這種表現,說明你可能成為他的備胎了
這些棺材真奇葩,可口可樂瓶子也能成為棺材,太震驚了
想成為男神能夠輕鬆撩妹,那這些氣質髮型你怎能不會?
這些動物竟然也能成為坐騎,可看到最後一個時,真心佩服其膽量!
成為一個有魅力的女人,你該如何做?
當氫成為金屬,它將具備哪些不可思議的能力?
想要孩子具有什麼樣的品質,你就要努力成為什麼樣的人
90後能成為最具話題性的一代,就是因為他們最「敢」搞事情!
美人痣,也會成為要命的癌症,這幾種痦子一定要點了!
此人曾是滿清一大才子如果不是因情而亡可能成為有一個和珅
知道這些,你才能真正成為一個閃閃發光的好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