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二·九」一代:那些勇猛而憂傷的年輕人

「一二·九」一代:那些勇猛而憂傷的年輕人

「一二·九」一代:那些勇猛而憂傷的年輕人



原載於《國家人文歷史》雜誌總第143期

「一二·九」運動之波瀾壯闊大概是民國學生運動史上之最,它不僅指發生在1935年12月9日的示威遊行,還包括「一二·一六」及1936年「三三一」等幾次大型示威,一系列救亡學生運動,餘波持續至七七事變抗戰爆發。20世紀五六十年代活躍於政壇或學術界的中流砥柱,履歷中大部分都有「一二·九」痕迹,如經濟學家顧准,外交家龔澎、黃華,文學史家王瑤,科學家錢偉長,清華校長蔣南翔,北大校長陸平……1935年他們正在北平上大學,國家危亡之際,即使「書獃子」也受到感染,離開冷板凳走上街頭。


學運高潮退去,青年領袖們選擇了不同的方向。一位美國華裔科學家晚年說:「我是『一二·九』那時候的學生。說老實話我當時在學校只是一個中等的學生,一點也不出色。真正出色的、聰明能幹、嶄露頭角的,是那些當時參加運動投奔了革命的同學。如果他們不幹革命而來這裡學習,那成就不知要比我這類人高多少倍!」「一二·九」之後奔向延安的清華1934級學生韋君宜感慨道:「他說的全是事實。我們這個革命隊伍里有好多當年得獎學金的、受校長賞識的、考第一的,要在科學上有所建樹當非難事。但是我們把這一切都拋棄了,義無反顧。把我們的聰明才智全部貢獻給了中國共產黨的事業。」


無論治學從政,特殊的經歷使他們一生帶著理想主義色彩,與一般的政治家和學者氣質不同。他們被稱為「一二·九」一代。


北平學生或比中共中央先讀到《八一宣言》

1935年何梅協定簽訂後,華北將成為第二個東北,中國將亡國等傳言紛紛。國內民族主義高漲,尤其青年學生,無不同仇敵愾渴望抗日。國民政府認為開戰條件不充分,一味忍讓,壓制抗日言論,更不允許民眾組織抗日活動。社會氛圍壓抑到極點,黑雲壓城。「到處都是乾柴,你一點就起來」。


「一二·九」爆發前後,中共在北平勢力很單薄。大革命失敗之後,華北地下黨組織屢遭偵破,至1935年,北平不過有黨員十來個,共青團員二十個左右。國民政府對高校管控嚴格,北大校址位於王府井附近的沙灘紅樓,在當局眼皮子底下,中共不易滲入。清華燕京地處今天的西北四環,屬於遠郊,左翼組織得以發展。燕京有黃華、龔澎等,後來都成為周恩來手下外交幹將。清華主要由中文系學生蔣南翔、歷史系姚依林、地學系黃誠領導,他們皆是中共地下黨員;「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這句名言傳誦全國,是學運的招牌廣告語。當時很少有人知道這句話是蔣南翔的手筆。韋君宜說蔣南翔從不對人提起,「他這個人就是這個作風」。


1935年夏秋,黃河泛濫,北平遍布華北和山東災民,中共北平臨時工作委員會指示姚依林、黃敬等,發動進步學生,組織黃河水災賑濟會,利用這個合法組織搞學生工作串聯各校。有學生從北平飯店一樓一位法國人開的法文書店中買到了《共產國際通訊》《共產國際半月刊》兩本雜誌,從中讀到了《八一宣言》。進步學生組織立刻展開行動,一夜之間,教授學生起床都在門縫、臉盆里發現了一張《八一宣言》傳單。


《八一宣言》是王明在共產國際起草的,以蘇維埃政府和共產黨名義,號召停止內戰,集中一切國力為抗日救國的神聖事業而奮鬥,內容深得人心。1935年10月首次發表於巴黎報紙,當時毛澤東率領中央紅軍歷盡險阻剛剛抵達陝北落腳,11月下旬才和共產國際代表接上頭,所以北平學生讀到《八一宣言》也許比中共中央還要早。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歷史 的精彩文章:

從皇帝「伙食」看古代貪腐:雞蛋30兩銀子一枚
外國人眼中毛澤東什麼樣?日本人曾認為是大胖子
清朝靠什麼打江山、坐天下:八旗制度興衰始末
貞觀之治真相:李世民坐享隋朝可吃100年糧食
《武神趙子龍》出現中秋科舉 三國歷史哪去了?
您可能感興趣

那些憂傷的年輕人
情人,一半憂傷,一半明媚
那一抹凌亂的憂傷
富家女一天花幾萬塊,而你一天才賺一百塊,淡淡的憂傷!
一半明媚一半憂傷,二次元孤單又燦爛的撐傘女生
「癌友分享」一半陽光一半憂傷-記錄我與乳癌的十一年
主人家一隻十分憂傷的貓咪 網友:這一身膘 是你也傷心啊!
喜歡這樣憂傷,這是一種人生的態度
一隻橘貓的小憂傷,這才是吃貨的最高境界!
沒有你的時光,一半明媚,一半憂傷
憂傷是上帝派來的槍,一槍一槍都命中我的心臟
史上最憂傷的汪星人,每天一副憂國憂民的樣子
人生有一瞬間的欣喜,也有一瞬間的憂傷
這就是所謂的減肥一個月反彈五分鐘,看完好憂傷
七夕,一個憂傷的夜晚
憂傷也是一種美麗,是心靈的一種莫名的酸楚
來自小老虎一生的請求,一個充滿蛋蛋的憂傷的故事。
來自小老虎一生的請求,一個充滿蛋蛋的憂傷的故事
我看著這個男的,心裡一股蛋蛋的憂傷,內有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