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蘇聯亡黨亡國的五大教訓

蘇聯亡黨亡國的五大教訓

蘇聯亡黨亡國的五大教訓



蘇共失敗、蘇聯解體,是很多人關注的一個問題,並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不同的思考和辨析。我們訪俄後對蘇共失敗的原因概括了四句話:既有政治原因又有經濟原因,政治原因是主要的;既有內因又有外因,內因是主要的;既有主觀原因又有客觀原因,主觀原因是主要的;既有歷史原因又有現實原因,現實原因是主要的。

在諸多原因中,必然有一種是主導的、起決定作用的。從根本上來說,問題主要出在蘇共黨內。


一、否定黨的歷史,否定黨的領袖


「欲滅其國,必先滅其史」。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戈爾巴喬夫、葉利欽等一再否定斯大林,否定十月革命和蘇共的光榮歷史。


赫魯曉夫最為典型,1939年3月,他在蘇共十八次代表大會上20分鐘的發言中,居然把斯大林恭維了32次。在1952年召開的蘇共十九大上同樣大肆吹捧斯大林。1954年他下令刊登斯大林逝世一周年的歌功頌德的社論。

他經常肉麻地說斯大林是「人類最偉大的天才、導師和領袖」,「偉大的常勝將軍」,「自己生身的父母」。但到蘇共二十大卻咒罵斯大林是「兇手」、「強盜」、「賭棍」、「俄國最大的獨裁者」、「混蛋」、「白痴」等,把一切最醜惡、最骯髒的語言加在斯大林頭上。同時誣衊斯大林在偉大的衛國戰爭中戰前「喪失警惕」,戰爭爆發後「驚惶失措」,戰爭中「靠地球儀指揮」。這是連小孩子都不會相信的謊言。


蘇共二十二大後,赫魯曉夫又把斯大林遺體從列寧墓中移出火化,進一步造成黨內和群眾的思想混亂,並且為帝國主義攻擊蘇共提供了炮彈。戈爾巴喬夫上台後,走得更遠,從否定斯大林到否定列寧,否定社會主義制度,否定蘇聯歷史,否定黨的領導,終於導致了蘇共黨亡政息。


怎樣評價斯大林和蘇共的歷史,仍然是總結蘇共失敗教訓的一個焦點。儘管斯大林犯過一些錯誤,蘇聯的社會主義制度也存在某些缺陷(—個新生的社會制度是難以避免的),但用實踐標準來檢驗,斯大林時期的蘇聯與1913年(一戰前的俄國最高年份)相比,社會生產力有很大發展,實現了國家工業化、農業集體化。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增強了,最突出的表現是打敗了德、日法西斯。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邱吉爾曾指出:他從沙皇手裡接過的是木犁,撒手人寰時留下的是原子彈。


有的說,「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計劃體制」是蘇聯亡黨亡國的主要原因。這也是不全面的。蘇聯垮台前夕,其經濟總量僅次於美國,相當於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的總和,其先進科學技術可與美國並駕齊驅,有的甚至領先於美國,即便是輕、重工業存在某些不協調現象,也不至於導致失敗,更何況蘇聯解體是在斯大林去世38年之後發生的,怎麼能把失敗的原因歸罪於早已去世的人呢?


二、喪失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權

列寧深刻指出:沒有革命的理論便沒有革命的運動;革命理論是行動的指南。蘇聯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是列寧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運用於俄國革命實踐的典範。蘇共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則是黨在理論上背離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使全黨失去了正確的理論指導,造成黨內外思想的混亂和社會政治動蕩。赫魯曉夫上台後大反斯大林,卻投有根據世界政治、經濟的發展變化和技術革命興起的新形勢,進行理論上的刨新,使黨的理論停滯不前,甚至提出了「20年建成共產主義」這樣盲目而不切實際的理論。勃列日涅夫雖有所修補,但基本上堅持了沒有赫魯曉夫的赫魯嘵夫路線。到戈爾巴喬夫則走向極端,他的「新思維」和「民主化」、「公開性」,其實質就是否定馬克思列寧主義,否定社會主義。


毛澤東同志深刻指出,凡是要推翻一個政權,必先造成輿論,革命的階級是這樣,反革命的階級也是這樣。在蘇共失敗的過程中,反蘇反共反社會主義的輿論甚囂塵上,各種報刊、電視、廣播、網路等媒體以及小說、戲劇、電影等各種文藝團隊,都加入了反蘇大合唱的樂隊。樂隊的總導演就是戈爾巴喬夫。一時間,社會主義、斯大林、列寧被說得一無是處,資本主義成了人間天堂。對於擁護社會主義、馬列主義的力量,極力打壓。結果就是黨內思想嚴重混亂,人民失去共同理想。戈爾巴喬夫1999年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美國大學研討會上不打自招:我生活的目的就是消滅共產主義。面對蘇共失敗、蘇聯解體的現狀,他說:「我生活的目的已經達到」。


三、黨的組織喪失了先進性


隨著蘇共領導層的蛻化變質,蘇共基層組織也喪失了先進性,失去了凝聚力、號召力、戰鬥力,不能發揮戰鬥堡壘作用,黨員質量下降,嚴重脫離群眾,不能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到垮台前夕,大多數黨組織和黨員已經是徒有其名。有的說蘇共20萬黨員時取得二月革命的勝利,35萬黨員時取得十月革命的勝利,550萬黨員時打敗了希特勒和日本法西斯,而在近2000萬黨員時卻失去了政權。黨的思想教育長期無人過問。黨的組織生活渙散,丟掉了批評自我批評。許多黨員缺乏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迷失了前進方向,相當多的人入黨不是為實現黨的綱領和目標奮鬥,而是為了自己在仕途上、物質上撈取好處,1993年重建俄共時,加人俄共的原蘇共黨員還不到10%。聖彼得堡原有蘇共黨員50萬人,1993年加入俄共的只有2.1萬人,該市的加里寧區原有蘇共黨員2萬多人,而加入俄共的只有85人。


原蘇聯解體時規定,兩個小時內黨員必須選擇政治上站在哪一邊,結果絕大多數站到葉利欽那一邊去了。這就說明蘇共經過35年的蛻變,黨員的質量嚴重下降,理想信念動搖了、瓦解了。可見,單純追求黨員數量、忽視質量是多麼可怕!列寧說過,那些徒有其名的黨員,就是白給也不要。寧肯少些,但要好些。這些話多麼中肯,多麼深刻!

黨要實行民主集中制,是列寧的建黨原則之一。列寧時期及斯大林初期黨內民主集中制執行得較好,斯大林後來也搞「一言堂」、「家長制」,長期不開黨的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搞個人崇拜。赫魯曉夫靠反對「個人迷信」上台,但上台後搞「個人迷信」比斯大林更嚴重,有過之而無不及。勃列日涅夫也是獨斷專行,就連向阿富汗出兵這樣重大的事情也是幾個人推翻政治局不出兵的決定而出兵的。戈爾巴喬夫鼓吹的「民主化」、「公開性」,是抽掉了階級性的民主和公開,其實質只能是對反蘇反共的人實行民主、公開,對擁護蘇共、維護蘇聯而反對他倒行逆施的人,則千方百計進行打擊,就連宣布共產黨解散這樣天大的事情,也是由他個人做出的。這樣的黨必然會失去黨員和群眾的信任,必然會失去黨內和群眾的監督,怎麼能不失敗呢?


四、黨風敗壞,嚴重脫離群眾


執政黨的黨風關係黨的生死存亡。列寧時期,非常注重黨的作風建設,嚴格要求各級領導幹部和黨員廉潔奉公,艱苦奮鬥,參加勞動,反對官僚主義,反對脫離群眾。


聯共(布)黨史中專門講了安泰與大地母親的故事,深刻闡述密切聯繫群眾的極端重要性。列寧堅決反對特殊,以身作則。他經常在辦公室接待來訪群眾。據記載,僅在1922年10月2日至12月16日,就親自接待125人次。

斯大林在嚴格要求自己、艱苦樸素方面也是令人稱讚的楷模。二戰期間,他的兒子雅科夫被德軍俘虜,希特勒提出,以釋放雅科夫交換被俘的德軍將領保盧斯,斯大林的回答是「我不會用一名將軍去交換一名士兵」,結果雅科夫死在德國法西斯的集中營里。和平建設時期,他一直保持簡樸的生活作風,一件短皮大衣竟然從十月革命一直穿到去世。他去世後清點其物品時,發現他僅有900盧布存款。斯大林的後期也存在高高在上、脫離實際的官僚主義,特別是大搞「個人崇拜」,使黨和國家的政治生活受到嚴重損害,黨內滋生了特殊化傾向。赫魯曉夫時期,黨風進一步敗壞,並且逐步形成了一個特權階層。


赫魯曉夫不講原則,瞎指揮,講大話、空話、套話,胡干蠻幹,不僅提出20年建成共產主義,而且搞工業黨、農業黨,盲目開墾「處女地」擴種玉米,使農業生產受到損害,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勃列日涅夫繼承赫魯曉夫衣缽,黨風進一步敗壞,他本人熱衷於追求表面榮譽和獎賞,在其執政期間竟然得到200多枚各種勳章,在他死後的送葬行列中,為他抬各種勳章、獎章的軍官達44人之多。他還要與列寧並列,1977年的十月革命節遊行中出現了與列寧像同樣大小的勃列日涅夫畫像。他有一次到亞塞拜然訪問,該共和國共產黨第一書記阿利耶夫送給他一座用純金製作的、價值連城的半身像。而阿利耶夫很快被調到莫斯科任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並成為政治局委員。


戈爾巴喬夫時期黨內腐敗更加嚴重。幹部職務越高,特權越多。莫斯科的特供商店就達100多處,在這裡各種進口的生活用品應有盡有,供高級幹部享用,嚴重地脫離了群眾。有些高幹的子女也仰仗親屬的權威,為非作歹,貪污受賄,走私販私。戈爾巴喬夫執行的改革成為新生資產階級的催化劑,大批幹部腐敗變質。蘇聯解體後,莫斯科的大富豪、俄國政府中的高官,不少是原來蘇共的幹部。


五,嚴重違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幹部路線


自斯大林時期就開始出現了對持不同意見的同志「殘酷鬥爭,無情打擊」的現象,甚至使一些幹部受到不白之冤。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戈爾巴喬夫嚴重違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幹部路線,任人唯親,親朋故舊、同學老鄉、部屬親信倍受重用,「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幾乎成為普遍現象。敢於講真話,提出批評意見的人受到打擊迫害。因此黨內低級庸俗之風盛行,對領導人只說恭維話、客氣話、官話、套話。黨在選拔幹部問題上的政治標準、德才原則,被任人唯親所取代,培植親信、拉幫結派成為合法。


戈爾巴喬夫時期,以各種借口推行其任人唯親的幹部路線。他上任不久就改組了中央書記處和政治局,新增政治局委員、候補委員和中央書記8人,撤職2人。更換了部長會議主席和6位副主席,撤換了40多名黨中央和政府部長,近100名州委書記。有的材料說,短短几年內,150個邊疆區、州、直轄市委的書記被更換了92.5%。錯誤的幹部路線造成黨政軍幹部隊伍思想空前混亂,嚴重損害了黨的威信,造成了幹部對黨的離心傾向。


俄共的許多同志認為,蘇共沒有解決好領導層的新老交替,黨的核心領導層出了問題,這是蘇共失敗的一個決定性因素。赫魯曉夫、戈爾巴喬夫都成長於蘇共二十大之後,根本沒有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更沒有樹立共產主義理想。俄共有些同志說,他們的背叛行為終究有一天會受到正義的審判。還有的認為,蘇聯長期處於資本主義包圍之中,孤軍奮戰,在一國建設社會主義。即使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形成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但仍受到資本主義世界的嚴重壓制,西方敵對勢力採用政治、經濟、文化乃至軍事等各種手段,千方百計搞垮蘇聯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甚至用收買黨和國家高級幹部及反社會主義分子的手段,使之成為「第五縱隊」,在劇變中充當「別動隊」、「民主派」,以實現其陰謀詭計。


總之,蘇共失敗的教訓,需要很好總結,以便成為我們的鑒戒,從而更好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作者:中央組織部原部長;來源:網路,崑崙策網編髮)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民學社 的精彩文章:

毛澤東六次接見錢學森,錢老說每次都給他指明了繼續前進的方向
您可能感興趣

二戰最牛間諜,他的假情報差點讓蘇聯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