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作品少、不喧嘩、不資深,但我希望他們是傳統手藝的未來

作品少、不喧嘩、不資深,但我希望他們是傳統手藝的未來

人物專訪


王雨與林瑾洪是一對年輕夫妻。


在冬季,他們會到陰山面,尋找兩年生的無斑慈竹。

有時候,翻大半個山頭也只能找到一兩顆符合要求的竹子。

作品少、不喧嘩、不資深,但我希望他們是傳統手藝的未來



林瑾洪取竹

選到合適的竹子後,要刮青、劈篾、做絲,


這樣的竹絲細度0.28毫米,薄度0.1毫米。

作品少、不喧嘩、不資深,但我希望他們是傳統手藝的未來



夫妻倆的宜興好友根據他們的設計,

採用上等的底槽清紫泥,


製作出一個微微收口的杯子。


杯子中斷有一截凹槽,深度不到0.4毫米。

作品少、不喧嘩、不資深,但我希望他們是傳統手藝的未來


王雨將竹絲排莖,不能有裂縫,


過程緩慢,心靜才可達。

作品少、不喧嘩、不資深,但我希望他們是傳統手藝的未來


排莖


紫砂杯杯身直徑6厘米,


那個深度不到0.4毫米的凹槽內,


排滿上百根竹莖。

作品少、不喧嘩、不資深,但我希望他們是傳統手藝的未來



竹絲在手中穿梭,不容一絲懈怠,


以免斷裂或者不夠整齊。

作品少、不喧嘩、不資深,但我希望他們是傳統手藝的未來



五日或者一周後,


竹編鎖好口,


成了一隻完整的杯子。


編好第一個杯子,王雨握在手裡說:


「快四年了,總算做滿意了。」

作品少、不喧嘩、不資深,但我希望他們是傳統手藝的未來



這個杯子的工藝叫瓷胎竹編(又名竹絲扣瓷),屬於國家非遺項目,


會做並且能做精的人不多,


會根據現代審美進行設計製作的更少。

作品少、不喧嘩、不資深,但我希望他們是傳統手藝的未來



林瑾洪生於85年,太太王雨生於88年,


最初只是想與手藝人合作做產品,


他們把瓷胎寄給四川邛崍的竹編手藝人,


結果不甚理想。


兩個非常追求完美的年輕人,決定自己學著做。


2013年初,夫妻倆前往成都,


拜譚代明為師。

作品少、不喧嘩、不資深,但我希望他們是傳統手藝的未來



譚代明


譚代明是瓷胎竹編技藝傳承人,獨創了成都「新派竹編」。


學習的過程漫長而艱苦,在林瑾洪與王雨看來,譚代明教給他們的不僅是技藝,更重要的是精益求精的手藝態度。


這份精益求精,使得他們在之後的創作與製作過程中,困難重重。


為什麼做只杯子,要自己做工具,自己進山選竹,自己劈篾做竹絲,自己編織?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恢復最初的精湛,而這些用在市面上買到的工具、材料難以達到。


夫妻倆不僅僅學會竹編,還學習了漆藝,


同樣是一種死磕精神。

作品少、不喧嘩、不資深,但我希望他們是傳統手藝的未來



王雨做漆器


同樣需要學習製作工具。


刷漆的刷子用少女的頭髮所制,因頭髮柔軟細膩而富有韌性。

作品少、不喧嘩、不資深,但我希望他們是傳統手藝的未來



頭髮刷製作


漆器的製作工序複雜,若細數,上百道工序。

作品少、不喧嘩、不資深,但我希望他們是傳統手藝的未來



除去制漆,大致可分為木胎製作—禙布—上灰—陰乾—打磨—上漆—陰乾—打磨—裝飾—打磨清光等工序。

作品少、不喧嘩、不資深,但我希望他們是傳統手藝的未來



做漆器之上灰工序


王雨說,打磨尤其繁瑣。


「每天9點上班磨到中午吃飯,下午1點過又繼續到五點半,一天下來手上若是沒有保護好,指頭的皮都會被磨掉一層。而磨下來的漆水亦是過敏物,而且黑得看起來比洗拖把的水還臟,即便換過幾次亦是如此,長期下來手指上、指頭縫裡都長滿了小水泡,刺癢難忍,手也隨之變得很糙。


師傅們說做漆是一件很苦的事情,但一看見成品出來時那種能將人完全沁入的美妙光澤,又覺得之前的一切都值了」。

作品少、不喧嘩、不資深,但我希望他們是傳統手藝的未來



做漆器的前期工序—口沿裱布


教他們漆藝的是宋西平。

作品少、不喧嘩、不資深,但我希望他們是傳統手藝的未來



宋老師


宋老師待人熱情,最為拿手的技藝就是雕填,是成都漆藝代表性傳承人。


二人還有一位老師——


宋老師工作室的付賢芳師傅。

作品少、不喧嘩、不資深,但我希望他們是傳統手藝的未來



付師傅


「(付師傅)凡事皆身體力行盡心儘力,做好器物只當本職不為錢財或名利。對於教授的種種,師傅雖只是小學畢業,較之今天的大學導師卻有過之而無不及,未嘗不讓人感慨。付師傅自己常常得意的說道,『你們跟我學到的不只是做漆,還學到好多生活經驗』,」王雨說。


世面上漆器的漆,有化學合成,


而他們所用的傳統大漆則是自然之物。


夫妻二人曾去貴州尋訪割漆人。

作品少、不喧嘩、不資深,但我希望他們是傳統手藝的未來



跟著割漆師傅進山割漆


幾年前,7月,他們跟著60多歲的馮師傅進山割漆。


尋到一顆漆樹,先掛掉樹上的苔蘚,


然後割出大口子,用刷把將漆液掃入竹筒,


來來回回,忙活一早上,不過一斤左右的漆。


而且,割過不久的漆樹不能連續割,需要讓它休息。

作品少、不喧嘩、不資深,但我希望他們是傳統手藝的未來



割漆


這種割漆法叫做刷把漆,與常見的蚌殼漆不同,


這種方式最累,但是漆液成分最好。


好,所以難得。


對於我們這些看客,大多感覺有趣和尊敬,


其中的辛苦,沒有親歷是難以體會的。


林瑾洪與王雨如何走上學藝的道路,還學得如此通透。

作品少、不喧嘩、不資深,但我希望他們是傳統手藝的未來



林瑾洪做木胎


林瑾洪畢業於天津工業大學,王雨畢業於東華大學,


學的都是工業設計。


工作兩年後,兩人辭職去旅遊,並非純粹的旅遊,而是一邊尋訪手藝人一邊旅遊。


2012年2月啟程,原計劃的3個月,一走就停不下來。


用林瑾洪的話說:傳統工藝太有魅力了。


最後,他們走了福建、江蘇、浙江、四川、貴州、雲南六個省,用半年時間看了50門手藝。然後,他們開始思考,能否聯合手藝人做些有意思的產品。幾經折騰,夫妻倆用拜師學藝代替了合作的方式。而選擇學什麼,以及拜什麼師,前面的半年尋訪,是很好的基礎。


或許是師傅們,對他們的影響,也或許是他們本身的嚮往,


兩人精益求精,追求近乎偏執的完美,所以出品很少。

作品少、不喧嘩、不資深,但我希望他們是傳統手藝的未來



蓮瓣茶則

作品少、不喧嘩、不資深,但我希望他們是傳統手藝的未來



2014年作品——放堅果的盞盤


最重要的是,他們做的東西,


技藝上尊重傳統,設計上則符合現代審美。

作品少、不喧嘩、不資深,但我希望他們是傳統手藝的未來



戴久後變色的檬子木手鐲


如今,他們在蘇州鄉下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名為澄懷格物


工作室門前,就是太湖,還能看到洞庭山。

作品少、不喧嘩、不資深,但我希望他們是傳統手藝的未來



文刀米:現在的狀態是你們希望的嗎?


林瑾洪:嗯。雖然經濟狀況不是很富裕,但主要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創造東西的感覺很好。就這樣做,把澄懷格物工作室這個手工藝品牌做響一點,但不求大。


傳統是個老話題,大家關注的多了,但是落到實處、細處而非營銷式的關注卻不那麼多,也不夠深刻。我翻看澄懷格物早前尋訪的記錄,手藝人的現狀不理想,有很多原因,有自己思想上過於閉塞的原因,也有外界的原因,諸多種種。如果一門傳統手藝,僅僅只是靠帶有憐憫等情感色彩的關注、購買,是很難維繫的。創新確實才是出路。


這對夫妻,似乎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不停的學習和製作,我問他們有沒有參加過展覽,回答沒有,因為作品少,希望先積累。他們記錄手藝的文字,平和、客觀,不賣弄才情和苦情,我很欽佩。


看完他們的故事,或許你會像我一樣慶幸,


他們,以及像他們一樣的年輕人會是中國傳統手藝的未來。


本文圖片由林瑾洪提供


如果你喜歡本文,歡迎分享朋友圈


公號微博轉載需授權,不然我咬人


微信公號:文刀米微博:服飾導報文刀米


每周一篇人物專訪


每周一篇時尚解析


兩周一篇辛辣評論


文刀米不流行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刀米 的精彩文章:

突然明白為什麼她拿到這件衣服時會掉淚
您可能感興趣

她的這項手藝,不是心靈手巧的人還真不能勝任
話說不作就不會死,原來作死這門傳統手藝是古代皇帝傳下來的
房子全用紙造,卻堅固得淹不了震不塌。不靠自己的手藝賺錢,所以他成了全世界「最窮」的建築師
祖傳的手藝不能丟,刨坑,汪是認真的!
這一刻,我寧願他們不是手藝人!
不喜歡多肉的手藝人不是好廚師
嫂子,你的手藝這麼好,不開麵館太可惜了
師傅說學這手藝賺錢找媳婦都不難,可如今還是光棍,來看他的經歷
再不去畫下來,北京的老手藝都快看不到了
表妹,想嘗我的手藝可以,你不能把別人媳婦介紹給我啊
現在的生活不容易,還是要學會一樣手藝啊
這種盆景製作手藝也是沒誰了!
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嘗嘗姑娘的手藝了
武將出身的他,居然還會這個手藝,了不起!
你能相信這是面做的嗎?老祖宗的傳統手藝,真是驚艷!
既然來了就別擔心,我這紋身手藝是祖傳的
木雕作品,不僅要手藝好,更要材質美
大牌們攜手藝術家搞創作,但論「作妖」,竟沒人比得過它!
自以為手藝很錯,業主卻直說無細節不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