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世民做的一個最無奈的決定:讓最次的皇子李治登上皇位

李世民做的一個最無奈的決定:讓最次的皇子李治登上皇位

李世民做的一個最無奈的決定:讓最次的皇子李治登上皇位



英武的唐太宗親手締造了一個強大的帝國,可是他親手精心培養的繼承人卻令他大失所望。昔日追隨他打天下的寒士們,也不具備擔負起匡扶李唐的力量。隨著保守派大臣佔據主動,年幼的李治被推向前台。無奈之下,唐太宗改立李治為太子,正可謂「聰明一世,懵懂一時。」

唐太宗即位不久,立長子李承乾為皇子,時年八歲。為了培養李承乾,唐太宗可謂煞費苦心,不遺餘力。李世民首先選擇年高望重的李綱為太子少師。李綱的教育內容大體上以儒家君臣父子之道為主,師教嚴肅。「每談論發言,皆辭色慷慨,有不可奪之志。」當時年幼的承乾未嘗「不聳然禮敬。」唐太宗對承乾虛心接受師教,最初是滿意的。然而,承乾生於深宮大內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成人以後缺乏乃父那樣弓刀躍馬,千里馳騁,接觸民間,目睹社會動亂、民生疾苦的閱歷,故而目光短淺、識不及遠。」及長,好聲色,漫遊無度,然懼太宗知之,不敢見其跡。每臨朝視事,必言忠孝之道,退朝後,便與群小廨下。而且承乾想方設法閉拒宮城的進諫規勸。當唐太宗發現了承乾的某些劣跡後,並沒有放棄對他的期望與培養。


貞觀五年六月,太子少師李綱病逝,唐太宗把教育太子的重任委之於左右庶子于志寧、李百葯的肩上。李百藥針對承乾頗為留心典籍及愛好嬉戲的特點,寫了一篇《贊道賦》,以古來儲君成敗之事來諷諫承乾。唐太宗對此十分賞識,然而李承乾依然故我,于志寧、李百葯只好灰心離職。


唐太宗考慮到李承乾雖有過失,然而仍有可塑的希望,認為只要有名師的指點,總可匡正果實。於是又無色了中書侍郎杜正倫為太子右庶子。杜正倫曾為秦府文學館學士,貞觀初以不畏觸犯逆鱗而聞名朝野,唐太宗起用杜正倫的用意在於「太子生長深宮,百姓艱難,耳目所未涉,能無驕逸乎!卿等不可不極諫。」設身處地為承乾著想的用心可謂良苦。這時,承乾腳上患病,不能朝謁,失去了太宗對他教誡、監督的直接機會。於是群小之輩乘虛而入,引誘這個「好聲色」的太子走上了「奢縱日甚」的浪蕩歪道。對於杜正倫的規諫,他全不理睬。杜正倫因而採取了從正面誘導的方針,著力彌補承乾「不聞愛賢好善」的缺陷。但是屢次開到都沒有奏效,最後只得彈出底牌,想用乃父的私囑來威懾他,冀其震懼,改過自新。但承乾作表奏聞,太宗難堪,只得遷怒與杜正倫,貶為州官,以示懲罰。經此一波三折之後,唐太宗還未完全失去對承乾的希望,又選定當代宿儒孔穎達為太子右庶子,以匡其失。孔穎達堅守諫職,「每犯顏進諫」,面折承乾。承乾的乳母認為措辭過重,孔穎達不為所脅,反而「諫諍愈切」,並借撰《孝經義疏》之機,「因文見義,愈廣規諫之道。」太宗聞訊後,深為嘉納,賜孔穎達帛百匹、黃金十斤。可是承乾還是無動於衷,唐太宗只得另尋名師。貞觀十二年,遷孔穎達為國子祭酒,遂命著名諫臣張玄素為太子右庶子。


面對太子不肖的現實,唐太宗一直沒有放棄李承乾,但他的心情卻時而有所動搖。這也難怪,因為皇儲的問題歷來都是封建皇帝德的政治難題。大約從貞觀十年起,唐太宗開始表露過廢立太子之意,這給子嗣和大臣們留下了廣闊的想像和行動空間。其中,最有競爭力的當屬魏王泰及其僚屬。

李泰是長孫皇后的次子,是承乾的胞弟,貞觀十年,徙封魏王。李泰幼時聰敏絕倫,稍長善作詩文,成人後愛好經籍、輿地之學,深得太宗歡心,由此得寵。李泰的得寵與承乾的失寵大體上是同時發生、交互消長的。而唐太宗對麗台也是有意心許,並對之偏袒。貞觀十年二月,唐太宗「以泰好文學,禮接士大夫,特命於其府別置文學館,聽自引召學士。」李泰手下文人心領神會太宗的默示,便由司馬蘇帽出面,「勸泰延賓客著書,如古賢王。」於是,李泰奏請撰著《括地誌》,物色著作郎曉得眼等四人撰寫。由於唐太宗的大力支持,經費充裕、待遇優厚。「士又文學者多與,而貴遊子弟更相因籍,門若市然,」這位李泰奪嫡打響了第一炮。


貞觀十四年正月,唐太宗臨幸魏王泰宅邸,赦免雍州牧長安縣囚徒死刑以下罪犯,免延康里當年租賦,賜泰輔料及同里老人各有差等,這是一種特殊的恩寵。四年前,李泰生母長孫皇后身患重病,承乾建議赦免囚徒以祈求福慶,唐太宗沒有照辦。此時此刻,唐太宗卻為愛子特別開恩。他的這種做法已經逾越了禮制,但他卻不以為然。


唐太宗對魏王的寵愛是很明顯的,但他無法在嫡子繼承製與自己的心意之間作出割捨。然而,自貞觀十年至貞觀十六年以來,從唐太宗對魏王泰有意偏袒並著力扶持他的實際行動上來看,唐太宗是有意讓魏王泰再合適的機會到來時成為儲君的。


貞觀十年正月,唐太宗重新調整了分封子弟十七人為王;二月,除五人因年幼暫不赴任外,其餘十二人均下詔遷往諸州都督,但只有相州都督魏王李泰「不之官,」由張亮代行都督相州職權。太宗把李泰留在身邊,就含有廢太子的用意在內。貞觀十一年,唐太宗任命禮部尚書王珪兼任魏王李泰的師傅。


貞觀十一年,侍御史馬周上疏曰:「漢晉以來,諸王皆為樹置失宜,不預立定分,以至於滅亡。人主熟知其然,但溺於私愛,故前車既覆而後車不改輒也。……昔魏武帝寵樹陳思(即陳思王曹植、曹操第三子),及文帝即位,防守緊閉,猶同於獄囚,以先帝加恩太多,故嗣王從而畏之也……」此言顯然是在提醒唐太宗及早定分止爭,不可對魏王樹恩過多,以免禍亂滋生。然而,唐太宗並不以為意,將馬周的進言放在了一邊。

貞觀十二年,唐太宗聲稱「設無太子,則母弟次立」,暗示魏王泰可以取代承乾。魏徵當即表示反對:「殷人尚質,有兄終弟及之義。自周以降,立嫡以長,所以絕庶孽之窺愈,塞禍亂之源體。為國家者,所宜深慎。」並強調,「立嫡以長」是皇位繼承的原則。這令唐太宗很不樂意,但他看到重臣海濱不贊同李泰。於是,次年他特地命宰相房玄齡兼任太子少師,向群臣表示自己對太子地位的重視。


貞觀十五年初,為了慶祝平定高昌的勝利,唐太宗賜宴於兩儀殿,與群臣討論高昌滅亡的原因。魏徵乘著唐太宗高興當場進諫說:「臣觀古來地王撥亂創業,必自戒慎。」還舉出了漢高祖劉邦「將廢嫡立庶,」後經謀臣張良的勸告,卒以賴之不廢的典故,希望太宗在廢立太子的問題上要聽大臣們的忠言。」唐太宗聞聽此言很覺掃興,但考慮到魏徵一心只為社稷,也就並沒有發怒。不久,唐太宗外出巡幸,他特命已被漸漸疏遠的皇太子李承乾「監國」,並留尚書右僕射高士廉加以輔佐。


貞觀十六年,太宗謂侍臣曰:「當今國家何事最急?」各為我言之。尚書右僕射高士廉曰:「養百姓最急」。黃門侍郎劉洎曰:「撫四夷急。」中書侍郎岑文本曰:「《傳》稱:『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由斯而言,禮義為急。」諫議大夫褚遂良曰:「幾日四方仰德,不敢為非,但太子、諸王須有定分,陛下宜為萬代法以遺子孫,此最當今日之急。」太宗曰:「此言是也,朕年將五十,已覺衰怠,既以長子守器東宮,諸弟及數字數將四十,心常憂慮在此而。但自古嫡庶無良,何嘗不傾敗國家。公等為朕搜訪賢德,以輔儲宮,爰及諸王,咸術正士。且官人事王,不宜歲久。歲久則分義情深,非議覬覦,多由此作,齊王府官僚,武陵過司考。」


面對重臣的反對,唐太宗最終放棄了立魏王為嗣的打算。他開始限制諸王的權力,弱化諸王的僚佐了,為的是東宮地位的穩固。


為了匡正承乾的君德,唐太宗又誠心邀請他最信任的大臣魏徵出任太子少師,並向群臣宣誓:「方今群臣,忠直無逾魏徵,我遣傅太子,用絕天下之疑。」當時,魏徵因病初愈,上表辭退。唐太宗特下手詔曉諭:「周幽、晉獻,廢嫡立庶,危國忘家。及漢高祖幾廢太子,賴四皓然後安。我今賴公,即其義也。」魏徵得到詔令後,知道責任重大,於是不顧老病,最終接受了這個職任。這說明他為了維護皇位嫡長制及預防爭立儲君的內亂,願意擔負起匡扶承乾的重任。

然而,從貞觀十年開始,隨著唐太宗廢太子之意的表露,朝臣中為了奪嫡漸漸形成了一些派系,政局開始被立儲之事攪動的有些混亂。唐太宗深知,穩定壓倒一切,於是他於貞觀十六年以後開始放棄了長達六年之久的謀立李泰為嗣的打算,重申了嫡長子繼承製,並且一再強調「良佐」輔弼,以塞禍亂。


貞觀十七年春正月十七日,太子太師,鄭國公魏徵去世。一代名相從此與世長辭。唐太宗聞訊,悲痛不已。舉喪之日,唐太宗親自到靈堂前痛苦,追贈魏徵為司空,謚號「文貞」,並親自為他撰寫碑文,將之寫於石碑上。另外,他又賜給魏徵家食邑九百戶。唐太宗回顧了魏徵赤膽忠心,報效社稷的一生,對身邊的侍臣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說完,悲傷流涕,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然而,魏徵的去世,另有一層含義。


魏王黨人蠢蠢欲動,他們乘機散步:「太子承乾腳有毛病,而魏王李泰聰明,領悟力又高,時常隋太宗出遊……已有附會者」的傳言。同時,在內庭外庭,魏王黨人也加緊了攻勢。

李承乾早已失寵,加之沒有重臣支持,又惡名遠播,疾病纏身,他開始著急了,日夜擔心自己地位不保。迷信武力的李承乾派心腹死士乞干承基暗殺魏王,卻不料乞干承基潛入魏王府後見到魏王府豢養的死士八百餘人,戒備之森嚴,幾乎無從下手。此計不成,李承乾又找來漢王李元昌、侯君集、杜荷等人商議,素來含怨的李元昌和侯君集乘機力勸李承乾謀反,他們很快就結成了死黨。


貞觀十七年二月,就在李承乾緊鑼密鼓地策劃政變時,太宗第五子齊王李祐於齊州(今山東歷城)起兵造反。叛亂很快就被平定,但在審問謀逆案件時,牽連到了李承乾的親信乞干承基。


四月初一,乞干承基在傳訊中供出了李承乾密謀發動政變的方案。太宗大為震駭,立即指定司徒長孫無忌、司空房玄齡、特進蕭瑀、兵部尚書李世勣,會同大理、中書、門下組成專門法庭進行調查審判。這個專門法庭幾乎彙集了當朝所有的高級官員,可見太宗對調查太子謀反案是何等的重視?專門法庭經過調查,認定謀反證據確鑿。太宗問侍從官員說:「怎麼處置李承乾?」沒有人敢回答,通事舍人來濟建議說:「陛下仍然是慈父,太子得以終其天年,當屬最好的結局。」唐太宗接受了這個建議。四月初六,唐太宗下詔罷黜太子李承乾,貶為平民,囚禁於右領軍。九月初七,李承乾被流放到黔州。


李承乾謀反之後,太子之位出現了空缺,各方勢力都在蠢蠢欲動。然而,魏徵去世之後,黨爭的殘酷性已使得諸多大臣對立嗣問題不敢進言。當此一時,魏王又佔據了主動。


然而,急不可耐的魏王卻當著父親的面立下了奇怪的誓言:「臣今日始得為陛下子,乃更生之日也。臣有一子,臣死之日,當為陛下殺之,傳位晉王。」當唐太宗將此言轉述與大臣們時,諫議大夫褚遂良當即正詞直諫說:「陛下言大失。願審思,勿誤也!安有陛下萬歲之後,魏王據天下,肯殺其愛子,傳位晉王者乎!陛下昔者既立承乾為太子,復寵魏王,禮秩過於承乾,已成今日之禍。前事不遠,足以為鑒。陛下今立魏王,原先措置晉王,始得安全耳。」唐太宗深感褚遂良所言在理。


當時只有十七歲的晉王李治由於有重臣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的鼎力支持,因而很為魏王所忌憚。唐太宗出於保全宗室的考慮,便召見了李治,卻發現他魂不守舍、憂心忡忡,心裡很是奇怪。後來一再追問與調查才得知實情:原來魏王泰見晉王李治還是個孩子,於是派人私下裡要挾他說:『汝與元昌善,元昌今敗,得無憂乎!』經此恐嚇,晉王果然『憂形於色,坐卧不安』。唐太宗對魏王泰的這一做法很是反感,他不曾想到魏王的心機如此之重,陰謀如此之深。幡然之後,他才想到李承乾為何有如此過激的行為了。


不久,唐太宗與李承乾進行了最後的交談。李承乾說:「臣貴為太子,更何所求?魏王久有奪嫡之心,只恐被他加害,才與朝臣謀自安之道。一幫兇險不逞之人,遂叫臣為不軌之事。今若以泰為太子,這是中了他的圈套了。」李承乾這番話的份量,並不亞於褚遂良對李泰虛偽誓言的揭露。唐太宗不無痛楚地說:「承乾言亦是。我若立泰,便是儲君之位可經求而得。泰立,承乾、晉王皆不存。」自此,唐太宗徹底打消了立李泰為太子的念頭。


經過反覆的波折,唐太宗想到了第三子李恪,他對群臣說道這位三皇子「英果類我。」但李恪是隋煬帝女兒楊氏所生,為庶出,按照嫡子繼承製,他的資格在嫡子之後。李世民將改立李恪為太子的意圖傳達給眾臣時,遭到了長孫無忌的堅決反對,他說:「晉王仁厚,守文之良主,舉旗不定則敗,況儲君乎。」


其時,長孫無忌在朝中權重無比,他的言行已經代表了整個關隴貴族集團。在朝中,長孫無忌又有房玄齡、李世勣、褚遂良等人的支持,加之他又具備國舅的身份,自己的子孫中沒有一人參與謀反。這一切因素,導致了唐太宗在晚年加深了對長孫無忌的信任。


而李恪,久在外藩為王,與朝中大臣來往較少,因而缺少了來自權力中樞的支持。


輝煌已經散去,只剩下沉默之後的沉思。經過幾番猶豫不決的反覆斟酌之後,太宗痛楚且遺憾地認識到:大局已定——李治將是唯一的人選。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煮酒論野史 的精彩文章:

包公被開除回家,一路竟然沒有飯吃,也沒有地方住
荒唐的唐僖宗不但不務正業,而且還拜太監為乾爹
初戀完勝現任——最重要的一個理由
辮子頭的由來,竟然是跟一個漢奸有關
皇帝「封筆」,是為了給秘書放假
您可能感興趣

清朝康熙歷史上十二位皇子,上演九子奪皇位,最有才能的八阿哥下場最慘!
李世民最喜愛的兒子,毛主席都讚譽有加,卻是大唐最悲情的皇子!
歷史上的今天:一個身份卑賤的皇子出生,造就唐朝最後一個盛世
傳教士的一番話讓無緣皇位的三皇子玄燁繼承皇位,成就康熙盛世
唐太宗李世民為何要把皇位傳給九皇子李治,最後變成了武則天稱霸大唐?
清朝最牛的皇子,卻錯失皇位,否則不會有慈禧禍國
晚清最牛皇子:只因太有才而痛失皇位,如果稱帝絕沒有後來的慈禧
李世民為何要把皇位傳給九皇子李治,變成了武則天稱霸大唐?
揭秘康熙駕崩後的九子奪嫡,唯一一個沒有窺視皇位之心的皇子
此皇帝開創了太平盛世,卻因一個決策,餓死了數十萬的皇子皇孫
康熙最看好的一個皇子,屢次扶持袒護他,卻被四阿哥一計斗敗
死在太子之位上的皇子,為何被自己的父親追謚為皇帝?
論清朝最牛皇子,因太有才錯失皇位,否則不會慈禧禍國、八國聯軍
此皇子,本無緣皇位,靠與太后私通上位!當皇帝後,卻逼殺太后!
皇帝傷感膝下無子,一個太監卻說:皇上莫怕,我幫你養了一個皇子
一個「半文盲」皇子就任藩王,後來卻造就超越漢唐的中華盛世
此皇帝開創了中國最繁榮的盛世,卻因一個人,一天內殺死三名皇子
苻堅並非皇子功勞也不是最大,為何卻登上前秦王位呢
身為一國之後,兩個皇子的母親,卻深明大義將繼子推上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