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你無法改變父母,但可以做更好的父母

你無法改變父母,但可以做更好的父母

你無法改變父母,但可以做更好的父母


文:侯瑞鶴丨轉自公眾號「紫藤親子育兒」(微信號:zitengqinzi)


養育孩子的真理,不在看似打動你的方法和道理中,反倒是悄無聲息、日積月累但我們不以為然的親子互動中的細微之處在起作用。這也是很多父母儘管學習了解了很多高大上的育兒理念,但看到現實中孩子的情況仍會覺得困惑的重要原因。

家庭日常互動情景是親子關係的真實體現


幼兒園要開運動會了,老師讓小朋友們每人設計一個運動會的會徽,大家集體投票選出最高票者勝出。童童很興奮,爸爸拿出了專用的畫紙,童童拿起畫筆,正要揮灑時,媽媽著急地說:不要直接在這張紙上畫,先找兩張草稿紙,畫好了再在畫紙上畫。


孩子停下來,迷茫地看著媽媽。他不是在考試,也不需要一幅完美的畫,而是在無拘束地表達自己,沒有焦慮,沒有評判。然而,媽媽害怕童童畫不好,指導他先要在草紙上練好了,然後滿意了再在畫紙上畫。當然,媽媽這樣做並不是因為沒有畫紙,也不是因為捨不得畫紙。而是她典型的思維和行為模式、帶著焦慮的底色在這件事情上的呈現而已。


yarruta151000006.jpg

幸運的是,爸爸示意媽媽不要干預,讓孩子直接畫就好,不要太當成比賽一樣地追求結果。再說了,孩子即使畫好了,再往畫紙上謄時,他肯定很難自然地表達了,也不可能把自己全情投入到畫畫中了。他很可能變成了焦慮畫者,害怕出錯,害怕畫得不滿意,畫一筆看一筆再也與創作無關,與表達無關。


這樣的家庭片斷,或許我們並不陌生,而背後反映出來的親子互動過程和關係特點非常值得品味。


人際關係的三種模式,你是哪一種?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透過表面上的人際之間的互動,可以在更深層的意義上分成不同的關係。薩提亞模式的治療大師約翰.貝曼曾經闡述過三種不同的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類型1:我和物的關係

「我和物的關係」,指把人際交往的對象當成滿足自己的物的存在。在「我和物的關係」中,我沒有看到對方這個人的存在,只有對方是否匹配或滿足了我內心的渴望或期待。這是一種相對不平等的關係,一方被以滿足另一方而存在。


choreograph150800068.jpg


一位渴望被愛的母親,看到孩子和天天照顧他的爺爺奶奶親,心中很不悅,這種不悅和失落情緒本身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帶著這個情緒對孩子和祖輩心存不滿,怨恨他們,則是把孩子和祖輩物化了。因為母親沒有考慮到孩子和祖輩是個有情感的人,而不是一個像物一樣的存在,內心深處無法接受他們長期的相處有更深的情感是一件再合理不過的事情。


很多人際關係是這樣的一種深層的不平等關係。「我和物的關係」如果能夠長期存在,必然會以一方的壓抑或犧牲為基礎。


童童媽媽雖然很愛孩子,但是,她顯然並沒有看到孩子這個人,而是順著自己的焦慮去行動,孩子就成了母親緩解焦慮的工具。

人際關係類型2:我和你的二元關係


在「我和你的二元關係」里,我把你看作一個人,但是,是看作一個非對即錯的人,我和你之間的衝突往往糾結於誰對誰錯。


jackf150901664.jpg


顯然,二元的世界裡,非要分出個是非對錯,衝突是不可能找到雙方都滿意的解決方法的。說服一個人讓他真心地承認自己是錯的,實在是太難,因為對於一些人的信念而言,幾乎就等同於他的這個人,信念被否定,這個人也就相應地不存在了。

那些信念通常是他的生存之道或者獲取自我價值的途徑(比如:我是一個好人,我是一個無私的,我是努力的,我是隱忍而善良的等。),是他生活尋求確定和安全感的拐杖,如果你硬生生地把他拿掉,你還讓他怎麼活下去?當然,如果他能找到新的更穩定的支撐,比如,學習無條件地愛和接納自己。


在二元的關係里,是贏和輸的關係,表面上贏的人實際上輸了關係。


在我諮詢的個案經驗中,來訪者幾乎均無意識地通過各種方式,期待諮詢師來認同他的一個非常固著的信念。然而,這信念恰恰是不斷帶給他困擾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想像,一個主動尋求自我發現的人都如此難以動搖,更何況被迫要承認錯誤的人呢?


人際關係類型3:我們的關係


「我們的關係」,關鍵不在於你我,而在於我們,我們之間在人的層面上彼此聯結。我們彼此允許對方存在的方式,也允許自己存在的方式。能夠看到自己的,也能夠看到對方內心最深切的渴望,例如,渴望被愛、被接納、自由、有意義等。這是一種彼此滋養的關係。


雖然強調的是「我們」,但是我們之間並不糾纏,而是界限清晰,正如薩提亞女士所說的那樣:


我愛你而不用抓住你


欣賞你而不用批判你


和你齊參與而不會傷害你


邀請你而不必強求你


離開你也無須言歉疚


批評你但並非責備你


幫助你而沒有半點看低你


那麼我倆的相會就是真誠的,並且能夠彼此滋養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之間在聯結(感覺到與對方同在,感覺到自己被尊重到)的基礎上,分享彼此的需要和感受而不擔心被利用、攻擊和評判,在協商的基礎上達成一個雙方都認同的結果。


stockbroker140803514.jpg


親子關係模式:父母內心的親子關係模式的再現


親子關係不同於普通的人際關係。因為父母居於強有力的影響方,孩子缺少對父母的心理防禦能力,因此,父母內心的親子關係模式往往塑造了自己與孩子的親子關係模式。


孩子有可能與父母發展出三種可能的關係。


一是父母強勢,孩子壓抑,或是父母討好,孩子跋扈


只關注自己的感受,控制孩子、讓孩子來滿足自己期待的父母,有可能把孩子養育成物化的人,一個為了實現某種目標的工具,孩子只有壓抑自己的個性,難以享受生活的樂趣。表現在實際生活中也可能是被動地攻擊,比如,你想讓我好好學習,我乖乖地就是無法學習好。如果我學習好,就是替你實現了目標,你就得逞了。


如果父母與自己的父母之間是順從與支配的關係,有可能讓孩子順從自己,也有可能再也不願意讓孩子像自己一樣,而在關係中壓抑自己的需要,把自己當作滿足孩子期待的工具,沒有原則地遷就討好孩子,孩子就處於絕對支配的地位,孩子有可能飛揚跋扈,無視他人的權益、以自我中心。


二是親子之間輸和贏的關係


作為二元的對立存在,容易陷在一個你對我錯的反抗和衝突關係中。父母常常把孩子當成人一樣地事事講道理,事事分個正確對錯,要求孩子按照成人一樣地思考和做事。孩子藉助理性來處理和應對恐懼,理性既是他面對困難的解決方式,也是他試圖理解世界的方式。認為任何事情都有個絕對的外在標準,因此,理性的外表下往往隱藏著深深的焦慮。


這種關係中的孩子或許智商高,但通常缺少豐富的情感體驗。


有的父母會非常執拗強迫地要求孩子一定要承認錯誤和道謙,關注的點永遠是做錯了沒有,選擇對了沒有,這樣做對不對等,而較少關注這樣做是否合適。所以,孩子有時特別認死理,愛鑽牛角尖,顯得僵化和執拗。


這種親子關係,通常比較疏離。


三是共享親子關係


這是一種更親密,更輕鬆,可以自由成長為自己,也允許對方成為自己的關係。


父母通常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人格,能夠看到並接納孩子的不一樣,允許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存在。在安全的前提下,允許孩子自由選擇,如他怎麼玩,畫什麼,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衣服等比較個人化的生活內容,允許孩子做符合年齡特點的相應決定。


比如,你不能因為尊重孩子,把生不生二胎的決定讓一個六七歲的孩子來做最後一票的決定權。然而,你可以讓他選擇衣服鞋子的顏色,可以允許他以自己的方式來拼樂高,而不是一定要拼出一個看起來多麼漂亮的東西等。


孩子精神相對自由,對於對錯不過分糾結,靈活處理事情,能夠接受拒絕、也能夠拒絕別人等。因為作為人這個主體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表達,因此,負面情緒體驗恰恰相對較少,尤其是缺少加諸成人評判的,比如羞恥或過分地自責、愧疚這些限制人心靈的情緒。他就更可能和別人創造出「我們」這樣一種滋養的關係。


當然,這種「我們」的關係並不容易達到,可以作為一個目標去努力。塵世中的你我都需要不斷地學習和自我覺察,向這樣一種精神上相互滋養的關係靠近。


subbotina150600003.jpg


如何切斷負向親子關係模式的代際傳遞?


父母自我反思的缺失,可能導致歷史重演。


父母都不是完人,孩子也不需要完美的父母。然而,如果父母自我反思缺失,則可能會使自己的創傷經驗或者家族的創傷經驗在孩子身上重演。


我曾經有過多次瞬間的體驗。即當我有時在氣頭上訓斥孩子時,看到孩子因無措而害怕的樣子,恍惚間像是穿越了歷史看到了幼年某一刻的自己。後來就此體驗和許多父母溝通過,發現許多父母有過類似的體驗,只是他們並沒有在意。


然而,隨著我的自我反思,當暴發前那一刻,我可能更快地覺察到,或者即使暴發,也更可能從孩子身上瞬間看到自己影子,覺察到自己的情緒失控,從而意識到並停下來,與孩子之間平和而真誠的溝通彼此的體驗和感受,以及討論可能的選擇和決定。


父母的自我反思,可以減少孩子替代性體驗父母的創傷。


童年經驗里經常被欺負的母親,容易對孩子被欺負的信息過分敏感,並且常常擔心孩子會被欺負。不管母親做了什麼或不做什麼,但那彌散在親子之間的擔心和焦慮其實讓孩子替代性地經驗了自己童年的創傷。


如果進行自我反思,在自己與孩子之間的情緒劃清界限,不要用自己的經驗代替孩子的情緒體驗,就更有可能在親子互動之間及時地覺察和捕捉到自己情緒污染孩子情緒的時刻,而及時地停下來。


及時覺察後可以有諸如以下的自我提醒:這是我的感受,孩子的感受可能並不一樣,我還是去看下孩子怎樣反應和看待此事等。真實的孩子就會被看見,代際傳遞就可以停下來,孩子就有體驗自己生命的自由。


goodluz101000033.jpg


父母的自我接納可以減少代際創傷的傳遞。


不管目前情況怎樣,父母們千萬不要太多的自責。反而是更要接納自己,因為只有在接納的基礎上,才可能有所不同。父母要允許自己像允許孩子一樣,更何況,你今天這樣對待孩子,一定是因為你曾經被這樣對待過。


所以,你先接納的首先應該是自己內在小孩的部分,然後,再看見孩子相應的行為時,被安撫和接納的這一部分就不容易被激發,從而更容易看見孩子真實的需要,接納眼前真實的孩子。通常而言,你現實中的孩子就是你內在小孩的樣子。


有一朋友說,「你說要接納,我很懶,難道懶惰也應該被自己接受嗎?」


是的,即使你糟糕透頂,接納而不是嫌惡更可能是改變的開始。


接納是接納一個人原本的樣子,允許他以這樣的方式存在。接納並不代表一定是喜歡,而是允許。


具體到懶,你可以嘗試體驗下接納和不接納的區別。


和自己說下面接納的話:即使我懶,我仍然是值得愛的,仍然是有價值的,我允許自己這樣的方式存在世間。這樣,當我們看到孩子時,我們就不會一看見孩子「懶」而心生怒火,更可能看到孩子的真實處境,選擇合適或者有效的回應,而不是自動化地「騰」地一下子反應。


不接納的自我對話:我怎麼這麼懶,哎,我怎麼就改不了,我太沒有意志力了,人家為什麼都可以起的那麼早,我真是沒救了等。


不接納自己懶,覺得懶不好,作為最真實自我那部分就會產生對抗的力量,從而一看見孩子「懶」,就想去改變他,試圖要從他身上去之而後快。但是,孩子具體是怎樣一種情況可能就看不到了,顯然,這隔斷了真實的親子交流,在關係是對立的情緒下,指導必將無效。


——THE END——


原題:親子關係才是養育的關鍵!如何切斷負向親子關係的代際傳遞?


圖片來源:123rf.com正版圖片庫


責任編輯:晨歆


親子.jpg

TAG:親子心理 | 兒童心理 | 家庭關係 |

您可能感興趣

父母無意間的比較孩子其實都懂!但父母不懂
愛孩子,他很快沒有規矩,管孩子,他很快感覺到父母不愛他,作為父母應該這樣做
如果想要改變孩子的行為,父母應先改變自己
子不孝父之過,很多父母都無法真正理解這句話
當得知父母都命不久己,女子用自己的方式讓父母寬慰!
規矩養成不問好不好,當孩子朋友前先做好父母責任
孩子的情緒問題,父母可以這樣做
晚安心語:如果父母不同意你們在一起,別覺得父母不理解你。這世界上騙孩子的父母很少,但騙人的愛情很多
父母和孩子,誰更需要糾正?
你可能真的不認識你的父母
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靠得住,難以置信的父母行為!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教育孩子懂得感恩.而不是讓他們頂撞父母,惹父母生氣!
孩子性格好不好,就看父母相處的怎麼樣!
如果你可以選擇自己的父母
父母可以幫你幹家務,卻不能替你做丈夫
我們是孩子的父母,但更是夫妻
應對孩子「撒謊」,父母做好這5點就夠了,果然父母都很機智!
做父母,你追求的可能不是自我,而是自私!
並不是所有父母都能接受出櫃他要求父母參加自己的婚禮,卻被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