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將軍干過什麼事

曹將軍干過什麼事

我們現在想當然以為是殺敵報國的,古人卻一讀就知道是仗著軍功要賞賜。


又是高考一年一度。對大多數人來說,讀大學只是有個名義上的專業,方便找工作。之後,隨著資歷增長,有了家庭責任,工作中也摻入了管人和管錢的要素,反倒是中學裡那些常識漸漸顯得更重要(參看拙文《不避「有用」教「無用」》,見2012年10月11日《南方周末》自由談)。所以筆者每年都會做幾張高考卷子,特別數語外卷子,看看自己是否仍然具備中學程度。


2016年語文全國卷Ⅲ的古詩閱讀,是北宋曹翰《內宴奉詔作》:「三十年前學六韜,英名嘗得預時髦。曾因國難披金甲,不為家貧賣寶刀。臂健尚嫌弓力軟,眼明猶識陣雲高。庭前昨夜秋風起,羞看盤花舊戰袍。」詩寫得一般,但考題較有趣。第8題問:「詩的頸聯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軟,眼昏猶識陣雲高』,你認為哪一種比較好?為什麼?請簡要分析。」我們的考題,通常將古詩當聖物,問有什麼神通,體現何種感情。很少像英詩教學那樣,鑽入作者內心,問一首詩是怎麼寫出來的,他的語言和意象來自哪裡。這道試題庶幾近之?

試卷第9題問:「這首詩與辛棄疾的《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題材相似,但情感基調卻有所不同,請指出二者的不同之處。」既然說了與「醉里挑燈看劍」題材相似,出題者在提示考生,曹詩也以愛國為綱?不過,以敝人猜想,既是宮宴奉詔,當著皇帝的面,曹將軍應該有些天子聖明的考量。若是「臂健」和「眼明」,就有點怨懟了,似乎責怪皇帝沒看到他的本事;而用「臂弱」和「眼昏」,就是說自己雖然心氣依舊很高,卻畢竟不再壯年,難怪天家不讓自己上戰場。末句的「盤花戰袍」,許是宮裡所賜,見著就慚愧,深感皇恩浩蕩啊。


這是大膽假設,還得小心求證。此事最早的記錄,似乎在北宋吳處厚《青箱雜記》卷六:「曹翰嘗平江南有功,後歸環衛,數年不調。一日內宴,太宗侍臣皆賦詩,翰以武人不預,乃自陳曰:『臣少亦學詩,亦乞應詔。』太宗笑而許之,曰:『卿武人,宜以刀字為韻。』翰援筆立進,因以寄意,曰:『……臂健尚嫌弓力軟,眼明猶識陣雲高。……。』太宗覽而惻然,即自環衛驟遷數級。」


太宗惻然?太宗感到痛心?怎麼不是被曹將軍的拳拳報國心所感動啊?與筆者預設不同嘛。查《宋史》,看看曹翰干過些什麼事。將軍《宋史》有傳,列傳第十九寫道:


「曹翰,大名人。……(雍熙)四年(987),召入為左千牛衛上將軍,賜錢五百萬,白金五千兩。淳化三年(992)卒,年六十九,贈太尉。……嘗作《退將詩》曰:『曾因國難披金甲,恥為家貧賣寶刀。』翰值禁日,因語及之。上憫其意,故有銀錢之賜。」

原來令太宗惻然的是曹將軍太窮,刀都賣掉了,似乎還想賣團花戰袍。原來這首詩是要官討錢的?古今語境不同,我們現在想當然以為是殺敵報國的,古人卻一讀就知道是仗著軍功要賞賜。


按上面引用的《宋史》推算,賜錢時曹翰已經64歲。宋代優渥功臣,他怎麼如此落魄?原來曹翰鎮守潁州時貪污瀆職,被下屬揭發,本該砍頭的,太宗想到他打天下的功勞,改為流放登州。後來重新起用,只是從前的家底都沒了,所以在皇帝面前哭窮。


皇帝以其功抵其罪。那麼曹將軍有些什麼功?《青箱雜記》說「曹翰嘗平江南有功」,那是打內戰的功。九江城抵抗了五個月,打下之後,《宋史》說他「屠城無噍類」——字面意義是殺到城中不再有活口。曹翰還以將廬山東林寺的五百羅漢移去開封的名義,弄來一批大船,把屠城劫掠所得的金銀財寶都搬到自己家去了。


曹翰雖在北方擋過一陣契丹,但一個「私市兵器,所為多不法」的地方官,千萬別去邊境。別搞得兩國邊民齊齊怨聲載道,既失內政又失外交。


為什麼出題者將一首要官討錢的詩當作愛國詩,而且這首詩還是內戰先鋒、九江大屠殺罪魁和軍中貪污「大老虎」所寫?或許,他們也是受人誤導。網上有一篇文章《紫竹齋詩話:金戈鐵馬武人詩》,就大讚曹翰「愛國」,而且此詩的版本,用了「臂弱」和「眼昏」。

本是覺得語文全國卷Ⅲ的第8題有點意思,小心查證卻查出一堆爛事。可憐了考生和網上的一本正經做題人,什麼「曹詩寫自己雖已年老,但報國之心猶存,重在表達『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豪情」,等等。


高考是全民關心的年度大事,麻煩出題時查一下作者的生平行狀,拜託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周末 的精彩文章:

安岳玄妙觀:玄之又玄 眾妙之門
閱讀關乎救贖
馬鈴薯的名堂
不是一個假嗓、一個扮相就能成為梅葆玖
就這樣激發市民閱讀

TAG:南方周末 |

您可能感興趣

七大三國演義中最搞笑的武將, 曹將秦琪墊底,第一毫無爭議
三國五虎上將大戰五子良將:曹將五局三勝,關羽第一個敗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