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讀腦時代:快感指令

讀腦時代:快感指令

讀腦時代:快感指令


譯/genecode丨譯言


大腦是如何創造出喜悅與慾望的體驗?這就是大衛·林登的新作《快感指南針》的主題了。林登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神經科學教授,專門研究神經方面。不過在這書里,他探索的可是渴求、成癮性與滿足感存在的基礎。很多人都聽說過神經遞質多巴胺就是人類大腦中的「快感」信號,事實上它卻比這更複雜。那麼它究竟起什麼作用呢?

它扮演著一種雙重角色。舉例來說,如果讓飢餓的某人站在大腦掃描儀前,然而展示他或她所喜歡的食物圖片,就可以在掃描儀上觀察到在大腦的快感「電路」部分,名為紋狀體的地方釋放出了多巴胺。假如這人有機會吃到那圖片上的食物或者任何喜歡的食物,如果有掃描儀,也可以觀察到多巴胺的釋放。


多巴胺事實上是強調快感這種感受的物質,因為我們知道假如你讓人們說說他們從吃東西上得到多少滿足感(或者從其他人渠道得到體驗到的愉悅),肯定是與多巴胺的反應水平相匹配。


多巴胺的角色通常與喜歡或者渴望相捆綁,它甚至可能還與一種名為突顯性質的事物相捆綁。多巴胺的作用似乎有部分像是在說:「這裡發生的東西跟情緒有關,可能對持續生存或成功生育很重要,所以,清醒一下,集中注意力啦!」


有一些研究中,大腦中生成多巴胺的細胞通常可以由痛苦或愉快的感受激活。那麼,這怎麼可能呢?其實痛苦與快樂都很突出。它們在說:「喂,這可很重要。」

在這本書中,你推測道,也許有些人能在痛苦中獲得快感。  理所當然的,你不得不有所猜疑。即使像辣椒之類的東西,很多人喜歡,但它們事實上卻有點剌痛感。為什麼呢?這是我的猜測,也沒基於什麼證據,辣椒使大腦忙碌起來,說道:「喂,這可很重要。」這方面也增加了吃辛辣食物的樂趣。


有一些研究者還推測,多巴胺其實不是什麼快感,而是一種對快感的期望或預測。


這就引起了另一種「併發症」。我們似乎以生俱來對不確定的東西大題小作。當然,設想下這樣一個小小的賭博情景——人或動物都可以——其中有人提示你說,等一下馬上就有一種結果出來,但在此之前你不能確定你究竟能不能獲得獎勵——對於人來說,這獎勵是金錢,對於猴子來說,是果汁——然後就在那五秒種里,就可以看到多巴胺呈現漸進式的釋放出來。這點看上去似乎並不表明多巴胺本身不是快感啊。假如你問問那些真正喜歡賭博的人,其實他們喜歡那賭的過程,更甚於想贏的心理。


應該採用進化的方式來考慮這問題。進化是一種非常緩慢的過程,然而文化與技術的更新非常之快。我們生理上是相當適應那種狩獵—採集的社會模式,但是進化還是沒能趕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


讀腦時代:快感指令

假如你是生活在一個狩獵—採集社人,在食物短缺與頻繁出現饑荒的情況下,如果你能敢於冒險,尋求新奇並且享受不確定性,肯定是好處多多。那保證了你有更大的生存機會,好高的繁殖成功率。如果你很保守,兩者機率就都小得多了。


如果你生活在食物充足的情況下,也許謹慎行事一點才是明智的選擇。當你生活在群體當中時,便是一種團體生存,而不是一場個人的戰鬥。如果有一組人群中,大家具有不同的傾向,但享共同之處,那麼這群體肯定比所有人都愛冒風險或所有人都想規避風險更具適應力。


有人說,毒品通過改變我們人腦的獎勵機制,從而至少部分原因上造成了毒癮。不過顯而易見的是,既然這種機制的形成本身就是為了讓我們進食或者進行性行為,為什麼這些事物能反過來「劫持」這種獎勵機度?


我的看法是,嗜食症或性癮癖是相當真實的。嗜食症很常見,性癮癖就很少見。如果你看到有些人是病態肥胖,會想說:「那個,其實是不是因為那些人暴飲暴食?或者是他們懶得動彈?或者是他們代謝紊亂?」答案是大概有九成的重度肥胖者都是暴飲暴食的結果。


如果你觀察一下重度肥胖者的基因,那些削弱多巴胺信號功能的基因變異,即使你對某種物質成癮上癖的機率升高,也使你在行為性成癮的風險大增,其中就包括暴飲暴食。

關於成癮的最有害的刻板印象之一就是,認為它是一種盲目的享受主義,一種永遠在尋找「額外」樂趣。這其實有幾個不同層次上的虛假性。從生物學的角度而言,現在我們知道大多數癮君子的大腦在基因上及發育上,在癮癖形成的弧線進展上,強調快感的多巴胺信號都相對較弱,其實是衰減了。


癮君子尋求的是比所謂正常人更大程度的樂趣,不是因為他們想要獲得更多,而是他們想要獲得正常人通過適度行為可以獲得的同等快感。


我總是好奇為什麼快感系統總是有依附於某種特定行為或經驗的趨勢。為什麼一個人可以迷戀棒球成痴,另一個人偏偏嗜好蝴蝶如命?這問題相當之妙。我們知道,獎勵機制和情緒相關的大腦部分,及記憶和認識之間的相關聯繫,這些本身都是具有塑性,可能憑經驗而改變的。每個人與周遭一切的聯繫都是建立在個人的生活閱歷之上,這同時決定了在某特定時刻,你會感受到何種特定快感。


你又想像了一種未來「棒球帽」,將來有一天可以用來自我刺激大腦,創造出各種各樣的快感體驗。那種東西會不會成為終極的癮癖?或者到時大多數人,就像現在一樣,也能有自制力?畢竟有相當大部分的使用毒品的人,即使是使用的是海洛因或可卡因,也不是癮君子。

我想這一點現在還不完全清楚。如果人類真能夠以隨心所欲的程度來直接刺激自己的快感中心,我覺得事情可就嚴重了。我不覺得能有強烈地預測出在社會層面上這會導致什麼後果。我絕對不會贊成這種順其自然、一切安好的觀點,說「不用多慮,車到山前自有路。人們用是用會它,但工作還是要做,孩子還是要照顧,該幹啥幹啥。」


事實很可能介於這兩者之間,要麼一切安好、萬事大吉,要麼整個社會秩序被全盤打亂。然而確切的後果終究無法預測。


你也記得?在20世紀50年代時研究人員進行一項現在在看起來是非常不道德的研究。那是屈指可數的幾項人類被賦予刺激自己快感中樞能力之一的實驗。他們把電極植入一個男人身體的快感部位,嘗試去「醫治」他的同性戀。我們知道後來那男人怎麼樣了嗎?  那項研究後,他消失了一段時間。具體也不知道他發生了什麼事。幾個月後他回來了,但看上去他似乎不能持久性地轉成異性戀,這點我們是知道的。但是之後的故事,我們真的就不知道了。


有一點值得記住的是,這個人有巨大的精神壓力,深刻的抑鬱症,而這種自我刺激看上去起不了什麼作用。效果無法持久。


轉載須註明譯者、譯言以及 原文鏈接。商務合作請聯繫:biz@yeeyan.com

讀腦時代:快感指令

原文:how pleasure work


來源:healthland.time.com


歡迎加入 | 心理學與生活:專註翻譯趣味實用心理學  


溝通技巧:予人玫瑰,手有餘香
嘴上說沒有,身體的反應卻很誠實
有心事(2):難以原諒別人,其實是難以原諒自己
為什麼有人喜歡偷偷學習呢?
我就是我,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TAG:心理健康 |

您可能感興趣

微信時代:「閱讀腦」會被數字化嗎?
讀腦設備可以直接將你的意識轉變為語音!
去銀行應個聘都要被「讀腦」?分院帽成真了!——才怪
「讀腦術」實現 未來夢境和幻覺也能回看了
專家為你解讀腦中風的前兆跟後遺症
智能讀腦帽"可記錄大腦深層活動
臉書攢大招:解決VR/AR里的文字輸入 研發光反射讀腦技術
美國科學家研製奇特讀腦設備:幫助腦癱患者進行表達
Facebook研發光反射讀腦技術 英特爾聯手Oculus&ESL發起VR競技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