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一個普通的女人如何從自殺走向自我救贖?

一個普通的女人如何從自殺走向自我救贖?

一個普通的女人如何從自殺走向自我救贖?


文:吳曉芬(默默)微信/QQ:1501728029| iFuun專欄作家


原題《心理故事<奧麗芙·基特里奇>》 

近日看了部迷你美劇《奧麗芙·基特里奇》,個人感覺,可以把它當作是一部稍長一點的電影來看。不失為一部優秀的片子。後來了解了它前身是一部優秀的同名小說。


即便是同一朵花映在不同的人眼帘中,產生的也是不同的感受想法。一部電視劇或電影也是如此。我所述僅是我所感,而我的感受可能偏向於我把它當作是一個心理與心靈有關的故事來看待。


由四集構成的這部美劇,描寫的並不僅僅是奧麗芙這個女人的25年。在我看來這是一部完全的有關於心理的電視劇。也可以認為是一個有關於抑鬱症的故事。


作為一個妻子和母親,還有職業上作為一名教師。奧麗芙顯得性格孤僻、喜歡挑剔,吹毛求疵,令人感覺難以親近。缺乏溫情,固執無趣,為人處事過於刻板,待人刻薄嚴厲,在對待別人時雖一把年紀也顯得不通人情。她看到的彷彿永遠都是事物或人不好的那一面。有強迫性的清潔習慣。

這些通過細節全然刻畫了出來。兒子常常是沮喪的,在母親面前永遠感覺自己是一個「差勁的孩子」,飯桌上沉悶不快,兒子每次出鏡都是鬱鬱寡歡的樣子,稍為任性,就被母親一巴掌打過來。母親的壓抑籠罩著整個家庭的氛圍。有趣的是,父親是一個看似與母親相反的人,樂觀,總是看到事情好的一面。每年的情人節都會送妻子禮物,即便每次妻子都對著禮物或卡片無動於衷。第一集中,妻子對丈夫的冷漠厭惡感與丈夫對妻子的寬容愛護形成對比。


但奧麗芙雖然看似不通人情,卻對一個患有抑鬱症的女人(是她一個學生的母親)表示出關心,特意去她家裡給予她鼓勁。從這點來看她的內心其實並不冷漠,是敏感細膩的。特別是,對於患上抑鬱症的人,她彷彿更加地關心。從她的話中不難看到原因。她的父親是開槍自殺死的。奧麗芙的講述讓我們了解她的家族有抑鬱症類的精神疾病。或許因為如此,內在那部分抑鬱的自我令她尤其關心和敏感於那些被自殺和抑鬱癥狀困擾的人。因為她的內心深處,他們與她潛在的那部分自我在共鳴。這也是為什麼,後來她阻止了她的那名優秀學生的自殺。她的敏銳令她捕捉到他自殺的意圖。


一個普通的女人如何從自殺走向自我救贖?


奧麗弗冷漠固執的外表之下,有著一顆敏感脆弱的心。


丈夫藥劑師亨利是所有人眼中的好人,基本上「妻子虐他千百遍,他待妻子如初戀」。和奧麗芙相反,她眼中的世界都是髒的,可笑的,出口即是嘲諷的。相比之下他就像是個聖人。

好好先生亨利在遇到一個與妻子相反的女孩的時候,情不自禁地被吸引。和這個女孩呆在一起,常常是歡聲笑語。這個像小鳥一樣依人像小貓一樣粘人和無知單純的女孩令他很難不去照顧她對她好。


正如,奧麗芙被另一個男人吸引一般,那個男人是個煙鬼酒鬼,與丈夫截然不同。她為之心動,甚至想與他私奔。但她終究都沒有能夠邁開那一步。


或許觀眾會有困惑,亨利和那個年輕女孩在一起很快樂,他們都樂觀向上,很般配。奧麗芙看著對丈夫也沒有多少感情,她如此生活看起來並不開心,或許和那個男人在一起會有更快樂幸福。那個男人前面沒有交代其背景,但在後面,從他自殺之前(是一場車禍而死),在車禍之前他在酒吧留下的那張字條恰好交代了這個男人的背景,也是這張字條讓我們看到他之所以與奧麗芙互相吸引的原因——他們的相似性。


亨利與女孩走的很近,已經到了很曖昧的關係.但終究他沒有跨過那一步,他內心還是選擇了妻子。反過來奧麗芙也是如此,她最終還是沒有和那個男人私奔。


外表看似強勢固執的奧麗芙其實內心敏感脆弱,固執冷漠和強迫性的習慣只是用來更好地保護自己的外殼。

一場醫院被劫的經歷更細膩地表現出兩個人的另外一面。表現得彷彿無所畏懼什麼事都沒有的亨利只是無法接受自己內心的恐懼弱小。內衣被別人亂拖在地上,對奧麗芙來說比那時自己的生命危險更值得關注。令她深深崩潰的是羞辱感和失去控制感。當被綁時他們的互相指責對罵,揭示了他們一直隱藏在內心的對對方的真實看法。


其實,這兩個人的配對是符合他們內在的心理需求的。這是他們之所以婚姻持續到最後的最重要的原因。他們是彼此的救贖。


無法接受自己不好的那一面的亨利,這個「完美先生」,只有通過和奧麗芙在一起才能感受到自身的完整。因為自稱「怪胎」一樣的她,是他沒有表現出來的另一面。通過愛她和接納她,與她一起生活,他在接納另一面的自己。那個「不好的」或許一生都不被他所覺察的潛意識部分的自我。因為不被覺察,所以他只有通過和奧麗芙一起的生活才能實現「完整的自我」。


固執挑剔很難與人相處的奧麗芙,在丈夫中風癱瘓在床後感受到深深的孤獨。她幾乎沒有什麼朋友,而且出口容易傷人。在如此孤獨的時候,她才感受到原來討厭的丈夫其實在她生命中是如此的重要,他對她永遠都是喜歡認可,看到她好的一面,認可她所做的一切。她從來都認為是理所應當。他一直都寵愛著她。

其實她的內心很難接受自己,所謂外在的關係即是內在關係的反映。她的刻薄、討厭別人,挑剔,其實一樣是對她自己。她無法覺察,丈夫是這樣的一個存在——無條件地接納她,包容她。他的存在令她得以感受到被接納,被愛。這或許就是她所以沒有抑鬱發作的原因。是她所以沒有像父親一樣自殺的原因。可是當丈夫離開,兒子又討厭自己,她就打定了主意。等那條狗死了以後,她就自殺。這就是第一集的片頭——她準備在樹林中自殺。


劇中有一個畫面,奧麗芙和情人在海邊約會,他們說好要私奔,她削落的綠色蘋果皮掉下去,變成一條青蛇盤旋在她的腳腕片刻,然後遊走。這個畫面很美,但全身綠色的蛇令人想到有毒而致命,暗喻著若她真的與他私奔,結果會是致命的。這是導演高明的表現手法,而且令畫面神秘唯美。


蛇的意象還出現在她與成年後回鄉的那個母親有抑鬱症的學生傑里在海邊談話的時候,傑里看到海邊餐廳的女服務生在外面冒著很大的風采摘花朵,出現蛇的畫面。這原本是他的幻覺。但隨後就女服務生就掉到海里。蛇在這裡對傑里或是對女孩來說都是一個死亡意象。在傑里和奧麗芙在海邊的車內聊天時,他看到幻覺——奧麗變成一頭在吃東西的大象。幻覺的出現令他感覺到煩躁。在我看來,大象意味著平和,溫柔,穩重可靠。後來他在餐廳的女歌手唱歌時看到花叢包圍女歌者的意象,可以理解為他的心境已經出現轉變。


傑里回歸家鄉是計劃自殺,但因為遇到了奧麗芙被她洞察企圖而想方設法挽救了他。傑里或許因為遺傳的緣故而患有精神疾病,因為劇中有一個片斷是他的幻視是從少年時代就開始有了。重性抑鬱症發作時是有可能會出現幻覺和妄想的。所以並不能完全判斷傑里是抑鬱症還是其它精神疾病。加上他的成長經歷,與抑鬱症的母親生活在一起。可想而知令他的內心飽受煎熬。所以他上大學學的是醫科——精神科。這是他的心路歷程帶給他的自我救贖的方式。儘管他仍處於心理的「輪迴」之中,他自身飽受精神疾病的困擾,還有他的前女友,有自殘的行為。


真正令傑里放棄自殺的,其實是他在與被他救起來的女孩談話之後。談話之後,他才知道,原來那個那天看起來很沮喪的女孩並不是跳海自殺,而是她在摘花為了讓自己的心情好起來。傑里這個時候若有所悟,彷彿明白了什麼重要的東西,眼裡開始有了光。我用我自己的角度來理解他,傑里這個時候悟到的是,學會愛自己。不論心情多麼糟糕,要像她一樣,學會對自己好,取悅自己,愛自己。也只有當他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他才能夠真的放棄死的念頭。而救人也是一個拉起他的因素,他沒有自殺,挽救了一條生命。他的生,總是有意義的。而他可以將這份意義延續下去。



劇中在通過細節描述心理與精神疾病的輪迴。原小說作者想必是一個深諳於心理學的精神分析理論者。本劇講述的幾乎是三代人心理問題的傳遞和輪迴。因為奧麗芙的兒子也患有抑鬱症。由於母親教育的嚴厲苛刻,他一邊求助於心理治療一邊持續服藥。在這個過程中成長。這個時候的兒子,不再像小時候一樣面對母親完全地屈服。而是開始發出自己的聲音,表達自己的感受,開始不再因母親的指責而感到自責。這個時候,母親終於聽到了兒子的心聲。但她依然不能理解,她不認為自己做錯了什麼,也不認為自己的教育有問題,「至少他沒有把一個女孩殺死」。


她的兒子,外表看起來很好,是一名足科醫生,一開始娶了一個類似母親般強勢優秀的女孩為妻,不到一年後離婚。他不經常與家裡聯繫,特別是從不打電話給母親。後來他在吵架中告訴母親原因——他不想聽到她對他的責備挑剔否定。再後來兒子和一個心理治療小組中的成員相識結婚,一個有著多次婚姻帶著兩個孩子的女人,懷著孕仍酒不離手的兒媳婦,她有著酗酒的母親和暴力傾向的父親。奧利無法接受這樣的兒媳,但兒子卻在這樣的婚姻中能夠感受到幸福。因為妻子時時在乎和尊重他的感受,從一個細節,奧麗在探望兒子時對兒子抱怨「她怎麼老是問你感覺怎麼樣」,他們在心理的層面上共同成長,接納彼此。


一個普通的女人如何從自殺走向自我救贖?


這是一場生命的救贖


片頭是奧麗準備自殺,然後開始倒敘。她終究還是沒有自殺,因為她對傑里說過這樣的話「即使你在老家後面的小樹林也不行,因為那裡住著小孩,他們看到怎麼辦?總是會影響到別人的。」幾個小孩的出現令她打消了自殺的行動。但歸根結底卻是,她聽到了內心深處的聲音——她還不想死。生的本能(也是自愛的本能)還是佔了上風。


那個在樹林里散步邂逅的有錢老男人。他們其實是一樣的人,都是那麼自私固執,堅持已見。他們是如此一樣的人,他們在對方身上看到了自己,卻如此討厭。其實他們討厭的是這樣的自己。在放棄了自殺之後的奧麗芙,在人生的暮年終於開始面對真實的自我,開始反省,開始學著去接納這個自己,學著去愛這個自己。


這就是劇中最後一幕的意義——接受一個與自己相似的人——意味著最終的自我接納。


雖然演員年紀比較大,但女一號據說是奧斯卡得主,演技出眾。此片比較吸引我除了很好的故事,還有是那漂亮的小鎮風光,樹林,海景。最後一幕也很美,兩個孤獨的老人,躺在床上,窗外是海鳥與海浪。


我對這部片的感覺是,它描述了一種相對來說比較真實的生活,還有深入我們的內心世界,特別是對於曾經有過不幸福的童年的人來說,或許會有更深的共鳴和感受。對我來說,它是一個有關於心靈成長的故事。也暗示了生命的頑強。不論經歷了什麼,有任何的殘缺,靈魂有多少創傷。成長和家庭不論給我們遺留下了多少問題。只要活下來,我們內在自愛的本能力量就會開啟自我救贖的模式我們不同階段尋找的伴侶或是經歷的事情,都是令我們面對自我內在的一個過程。而一切,必將通向心靈的所需——通過愛身邊的人,來完成愛自己的使命。而生命,在這個過程當中綻放美好。


生命是如此脆弱,卻又是如此頑強和美麗。


責任編輯:趙蒙


TAG:心理科普 | | 影視解讀 | 心理原創 | 精神分析 |
您可能感興趣

如何看一個女人是否有福報和命運的走向!
女子剛穿越到這裡,就見一男子走向他對其說要她做他的女人
如何看一个女人是否有福报和命运的走向!
佛說:如何看一個女人是否有福報和命運的走向!
情人是怎麼走向毀滅的!
太慣著自己的男人,只會讓婚姻走向失敗?
女人不要以為自己很有資本,你的舉動正在逼著男人慢慢走向出軌的道路
如何看出一個女人是否有福報和命運的走向!
她來自波蘭,卻從這裡走向了世界!
酷派手機或將走向終結 誰是下一個拯救它的人?
女人的「這個地方」是走向她靈魂的通道
這5個原因,逼得你們的愛情走向死亡
今天,一個人離開了他自己,並走向了我們
不做皇后做妓女?她是如何走向放蕩人生的
從地獄到天堂,他完成了自我救贖,走向了人生巔峰,丹尼·特喬!
為何袁紹在失去這四個人後就走向了滅亡
婚禮上父親抓另一男人的手走向女兒,讓所有人都啞了
《人民的名義》祁同偉為什麼會走向自我滅亡?也許自卑是禍根!
誰依賴別人,誰就會走向毀滅,真正的高手,從來都是靠自己一步一步的走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