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讀書是所有不讀書之人的致幻劑

讀書是所有不讀書之人的致幻劑

讀書是所有不讀書之人的致幻劑


文 :小海(微信公眾號:小海,seacreat)


我認識個小夥子,很有意思。我和他第一次聊天,就意識到他是一個從小就不讀書的人——這句話真的不帶什麼優越感,而是從他那極為有限知識、顛三倒四的表達、莫名其妙的熱情和衝動中,我的確能感知到他從小的世界裡是沒有書這個東西的。那時恰巧他開始立志讀書了,於是不經我隨口說一句「不如沒事兒多讀讀書吧」,他便成捆成捆的開始從黑東買起書來。

他讀書也是很有意思的,我翻了翻他讀過的書,發現都是畫的勾勾和圈圈,加上線條和標註,與小學課本無異。無論怎樣的文字,一經他讀小學課本式的分析方法,立即變得有些詼諧起來。有時他那般強迫自己念書,便如木頭一般定在那裡,半天也翻不過去一頁。有時讀著讀著,他就順手拿起手機,然後看手機去了。總之他就一直這般「讀書」,我也不知道該如何評價。


隨著人越長越大,我開始發覺很多事情事實上是一門天賦,讀書也不例外。否則我實在很難解釋為什麼有的人在其他小朋友都在玩泥巴看電視的時候呆在一旁看書,有人從極小的時候就知道看書,並可以連看一天不覺得有任何累的感覺。而且看就看吧,還記得特別牢,簡直氣死人。所以每當遇到這類讀書天才,我都不敢提任何關於讀書的事情。想想吧,即使隨意在關公面前提到「我當年也耍過大刀」,我也會感覺很臉紅的。


讀書是門天賦,這不僅體現在願不願意看書上,還體現在能不能看書上。儘管讀書這一行為的認可率在人群中高達95%以上,即幾乎人人都認為讀書是有益的,但真正這麼做的人實際上是非常少的。即使人人都願意在朋友圈炫耀自己剛剛讀完或正在讀一本書,但根據我多年以來一直的觀察,真正擁有讀書習慣的,只佔人口總數的5%,也許還不到5%,而這5%的人中,還有一大半讀的是那類比較廢的書——我並不願意真的把書分為三六九等,但事實是,如果一個人讀的書真的很廢,那他將多年神奇的只讀這類書,關於讀書的品位停留在那裡,不再往前前進了——無論如何,事實都是,讀書有益,人人認可,但卻幾乎人人都做不到。想做而做不到的,和不(刻意)想做卻能輕易做到的,之間的差別是什麼呢,就是能力。


那麼,奇怪的事情就在於,既然人們幾乎都做不到讀書,又老是因為自己沒能實現讀書目標而失望,幹嘛人們就不直接放棄呢?當大腦做出數十次嘗試而每次都失敗時,大腦就應該感到厭倦,並拒絕再讓自己產生新的想法才對。但讀書卻並不是如此,讀書與減肥一樣,常年令人無法置信的佔據著幾乎任何一個人最想做事情的前兩名。如果你仔細觀察一下豆瓣、人人這類社區的熱門帖子,就會毫無懸念的發現這一點。

人們不僅非常樂於炫耀自己正在讀某本書(往往沒讀完),喜歡某本書(往往只看懂了那一本),推崇某種書(往往沒看懂),還樂於與他人分享書,評論書,並尤其熱愛收藏和閱讀書單。這是關於讀書這件事里最最令人費解的事情之一,就好像收藏了一列書單,閱讀完了別人的書單,自己就已經即將讀完甚至已經讀完一樣。類似的心理效應,我能想起的只有看A片。


我從不推薦、收藏任何書單,我也不推薦任何書,豆郵發來問該讀什麼書的文字,更是讓我無所適從。除了專業書籍以外,任何一本書對於任何一個人而言都是第一到第七張餅的任意一張,我們完全無法在之前就斷定它是哪一張,或祈求它立即發生哪一張的作用。如果我們需要立即讓一本書起到餵飽我們的第七張餅的作用,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儘可能的去把比那本書淺顯或為其做鋪墊的書先讀完,然後那一效果才會有一定幾率的出現,如果事實並不是這樣,有的書總是能代表某一段讀書經歷的終點,那人類歷史流傳到現在的書恐怕就只剩幾百本了,幾十本也說不定。


即便如此,即便所有讀書的人都在一而再再而三的重申這一點,但神奇的是,依然有無數人在孜孜不倦的問到,什麼書能立即拯救現在的我?我讀那本書好嗎,划算嗎?歷史上你讀到的最能改變你的書是什麼?我也想讀。甚至,有的人乾脆連讀書這道程序都想省了,他們直接問的是,如果這本書濃縮成一篇文章/一段話/一句話/一個詞,你能告訴我是什麼嗎?


除此之外,還有無數人在心底里相信,雖然我現在還沒有讀書,雖然我還不具備讀書的能力,但只要我開始讀書,我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就將迎刃而解。雖然我現在人生迷茫,陷入困境,工作不順,學業受阻,感情障礙,缺乏動力,不懂自製,心智不全,等等等等,但只要我開始看書了,那麼一切問題都將很快迎刃而解。而這麼想的結果就是,既然我和大量問題的解決僅僅只依靠讀書就能解決,那成功豈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嗎,既然很簡單,那我現在再放任自己想幹嘛幹嘛多一會兒,也並沒有什麼不可以的。


這貌似是隱藏在許多人心中的痼疾,他們找不到解決現實困境的方法,於是就將其歸結為一個簡單到不可思議的理由,然後說服自己相信。這個理由,也就是寄託,既可以是讀書,也可以是減肥、早睡早起、不玩手機、不睡懶覺、身體健康、狀態奇佳、經濟好轉、運氣變好、時代進步、社會更公平,等等等等。

而讀書之所以是所有不讀書之人的致幻劑,也正是因為,有無數人相信,讀書只是一種我再努力努力就能很快做成的事情,而只要我做成這件事情,很多其他的事情也將順水推舟,一併完成。他們不明白,讀書不是你想讀,想扔就能扔。無論你究竟想鬧哪樣,讀書這件事兒,也可以說就是這種能力,就是那樣原地不動,不喜不悲的,將一切的寄託賦予讀書這件事,不管人究竟怎麼想,結果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其實,有件事情的真相我一直押著沒說。那就是那位小夥子經過一段時間的讀書,後來真的產生了一點的變化。也不是沒有任何變化(像宿命論者期待的那樣),也不是很大的變化(像不讀書的人期待的那樣),而是確確實實是一點的變化。我無法判定他能否接著變化以及能再變化多少,因為我無法判定他還能堅持多久。當然,即使他只堅持到今天,成就也是非常驚人的了。因為連續一段時間都在努力的讀書,能完成這一行為的人在總人口中的比例也不超過5%。即使——我仍要重複這一句——在95%的人都認為這一行為是正確的情況之下。也就是說,無論讀書這件事究竟如何,都是與95%的心懷讀書是正確的人的意志和慾望毫無關係的。讀書這門手藝,和世界上許許多多的事情一樣,都是那麼冰冷殘酷,異常高貴冷艷的杵在那裡,無論你怎麼想,都跟它毛關係沒有。


有時候想想,我們也可以認為這個世界上存在著這樣一種殘酷的事實,那就是當一個人二十好幾發覺一件事情真的很重要而想要去做的時候,他最終都是幾乎無法做到的,因為他人生中的前二十幾年都沒有做到,我們也沒法指望他某一天突然就茅塞頓開而做到。而之所以做到的那幫人的故事寫在書里,也正是因為做到這件事的人人數之極度稀有,僅此而已了。


但那又似乎沒有什麼關係,服下那瓶叫讀書或叫其他許許多多不同名字致幻劑,很多人距離實現目標似乎也僅有一牆之隔而已了,這也讓這個世界上的許多人每天都活在成功這兩個字的熏陶之中,就好像成功在生命里真的離他近過一樣。


題圖:Picography

讀書是所有不讀書之人的致幻劑 


本文由小海授權發布,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微信。


作者簡介:一個人用心緩更,認真做內容。我是小海。豆瓣知名用戶,多篇熱門文章及熱門影評作者。微信號 seacreat ,歡迎關注。


做你所愛,愛你所做
人際心理:怎樣在排隊中結識新朋友?
如何發揮領導的有效性
稻盛和夫:如何調動員工積極性

TAG:職場心理 |

您可能感興趣

說讀書沒用的,是那些從來不讀書的人
讀書的人和不讀書的人,差很遠
讀書和不讀書 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讀書無用論?並不是讀書沒用,只是沒有讀對書罷了!
有聲丨讀書人和不讀書的人最大的差別
讀書人為什麼不讀書了
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讀書和不讀書的人,究竟有什麼不同?
比不讀書更可怕的是,讀完了書還無知
不會讀書,比不讀書更有害
女人啊,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讀書和看書有所不同
讀書和不讀書的人,過的是迥然不同的人生
讀書人和不讀書的人,差別有多大
讀書與不讀書,人生大不一樣
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讀書和不讀書的人,過的是不同的人生
讀書人和不讀書的人最大的差別
桑兵:讀書,要讀懂那些「讀不懂」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