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公主病,你有嗎?

公主病,你有嗎?

公主病,你有嗎?


文:胡慎之


最近有個電視節目比較火,就是芒果台的《花兒與少年》。真人秀節目很受人追捧,一些明星的表現也就引發了許多觀眾的議論,其中許晴最具爭議。關於許晴,大眾吐槽最多的就是:「一個四十歲多歲的女人,為什麼還可以這樣任性?她有公主病。」

且不說社會主義國家裡沒有公主,就算有,那麼公主真是這樣的嗎?可能不是。沒有幾個人真正知道公主是怎樣的,也許就是因為大眾看到這樣一位女性身上的特質,無法用言語表達,所以就用想像的公主去形容吧。那麼所謂的「公主病」又是什麼呢?也許就是許多人認為的自我、自私和不顧及別人感受,另外再加上矯情、嬌氣和任性。


許晴,一位美麗的女性,是很多男人心中的「女神」。當然也因為如此,她與多名男性均傳出過緋聞。試問一下,很多觀眾不喜歡許晴有沒有這個原因呢?嫉妒?我想當然有。所謂嫉妒就是源自於「人有我沒有,人能我不能」這樣的比較。在比較中人們會感覺自己的價值和存在感比較低,會感到自卑,從而產生一種無力、被淹沒的感受,這樣的感受甚至可能會牽連出「被拋棄和被忽略」的創傷體驗。這種體驗是如此地痛苦,因此沒有人願意去體驗這樣的感受,所以人們會用一種看似有力量的情緒表達出來,也就是莫名的憤怒。可是這憤怒的「莫名」會讓人有些羞愧,所以當然要為這憤怒找點合理的理由——很簡單,我道德攻擊、找人軟處、扒人隱私,或者莫須有地用惡意中傷的方式詆毀他人,等等。所以當看到許晴同學可以很自由、可以不在意他人、可以不做「好人」時,許多人心裡可能已經暗暗不爽了,會想「憑什麼」,並站出來指責、攻擊她有公主病。這就是嫉妒——許晴為眾多觀眾所不滿的原因之一。


白雪公主因為漂亮,被繼母嫉妒心生殺機。在家庭中,如果有一個孩子太優秀,或者被父母特殊對待,其他孩子也會嫉妒。如在電影《孔雀》中,因父母對看似弱智的大哥給予更多照顧,弟弟和妹妹便設計買耗子葯要毒死自己的哥哥。


我們普通人會不會嫉妒別人可以成為公主,或者嫉妒她人可以被當成公主一般對待呢?當然會。但是很殘酷,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公主待遇得不到,那就說她人有公主病吧。所以在人際關係中,指責她人有公主病的,或許恰恰是因為自己想而不得。那麼,「一個四十多歲的女人,還可以獲得那麼多照顧」,被人詬病,也就「理所當然」。

公主病,你有嗎?


古希臘有個王子,因為太喜歡自己了,所以每天在池塘里看自己的倒影,終於有一天他掉進水裡死了,死後變成了一種花,叫「水仙花」。後來,英語中水仙花和自戀是同一個詞語「narcissism」,用水仙花來形容自戀。那麼我們人格中的自戀在什麼範圍內是正常,到什麼程度是自戀人格障礙呢?為了更清晰地講述這個問題,我們追溯到幼年時期。在幼年,每個人都會經歷一段極端自戀的時期,小嬰兒會覺得「我無所不能,我是世界的主宰」,這樣的自戀感覺大都出現在一歲。到兩歲開始這種自戀感覺會被打破,嬰兒這時開始慢慢地接受我只是我,我不可能無所不能,我也不會被所有人愛,當然,我也並不完美。再大一點,他們開始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會喜歡我的,而不喜歡我也並不是因為我不好。如果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嬰兒的自戀沒有被恰當對待,沒有順利度過這一時期,就有可能造成創傷。他們的自戀可能被一下打破了,變得極度自卑;亦可能被一種防禦方式保護,呈現自負,或進入封閉的自戀狀態里,演變為病態自戀。


公主病,你有嗎?


《紅樓夢》中病若西子的林黛玉,是許多人喜歡的人物,反而八面玲瓏的薛寶釵為很多人所不喜。其實林黛玉的自戀就是病態的,所以有很多自戀受損的女性,會把自戀投射到林黛玉身上,去可憐她、同情她,甚至為她的死而唏噓不已。有多少女性可以同林黛玉「感同深受」,卻對薛寶釵無感。對,黛玉身上就是這種感覺,小姐的身子丫鬟命,就好像一個男人經常說自己「懷才不遇」一般。也許詬病許晴者,也是將自己內心中無法面對的病態自戀投射到許晴身上,施以攻擊。(我內心中間有病態自戀的部分,但我因為無法面對所以不允許自己意識到。我又看到了矯情的有爭議的公眾人物許晴,那麼她完全可以做我的「替罪羊」,我把我自己身上不能面對的部分投射到她身上,說是她的,反正大家都這麼說。我去攻擊她,其實是間接地攻擊我自己)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羅傑斯有句經典名言:你做什麼都可以,那都是你的選擇,但前提是別傷害別人的利益。如果從這個角度看,許晴被人詬病甚至指責攻擊,是因為傷害了他人的利益嗎?我看未必。有時候,我們把自己的利益和別人的利益弄混了。比如,小時候,你覺得熱,不想穿那麼多衣服而拒絕媽媽,媽媽會很生氣,並且會指責你,似乎你傷害了她的利益。那時的你真的以為自己錯了,媽媽生氣很合理。因為媽媽都已經犧牲為你了,如果你還不知好歹,就是傷害的媽媽的利益了。小孩子一直未被恰當對待,會將這種邊界不清的狀態帶到到成年生活之中,也就自然會用同一種邏輯去理解人和人之間的利益關係問題:「你怎麼可以讓我不爽呢?你讓我不爽,你就是錯的。」許晴在成年時還可以扮演公主的「公主病」,讓很多人心生不爽,不管是出於嫉妒也好,激發了許多人內在的自卑也罷。總之,讓許多人不爽了,所以她被攻擊。其實,許晴呈現自己,那只是她的事情,並沒有傷害你的利益,你沒有權利去攻擊她的。

許多人有想成為公主的願望,因為這感覺太美。第一,人們按照自己的想像,認為公主可能是一直被照顧的,公主是這樣一個需要被及時滿足、被全能照顧、完全任性的狀態。就好比一個窮人,總想像富人的生活里,喝豆漿是喝一碗倒一碗一般。被照顧和被關注的感覺,如果加以引申,其實就是很多人需要的被愛的感覺。比如陪伴、專一、送禮物、對我好等等。我們希望在生病時候有人疼,在犯錯時候可以獲得寬容,在需要的時候會出現在身邊,並且,那個人必須亦是很強大很有力量的,類似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中的大藥瓶子,或者就是大熊身邊的「哆啦A夢」。第二,正因為公主一直被照顧,所以她很少需要去考慮照顧者的感受,也就以為自己不需要在人際關係中投入太多,不需要去體會,去覺察,去與他人共情。當然,即便如此,身邊的人還是會寵愛她,她根本不需要擔心別人會離開她或者忽略她。以上兩點就是我們成年人身上的渴望做公主的願望。但這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這種心愿既不被允許,又讓自己覺得很可怕——不相信他人是否真的會滿足我的願望。所以要隱藏自己的真實慾望,用另一種方式表達出來——因為慾望是不被允許的,是邪惡的,哪怕表現出來也要換個方式。所以當看到自己得不到的許晴一直在獲得,而且樂享其中時,她成為「全民公敵」,特別是女性的共同敵人,也便在情理之中了。


公主病,你有嗎?


當許多人發現自己如此強烈的渴望,在現實中求而不得時,她們便開始做一道證明題:我不是公主,但我希望獲得公主般的對待;或者,直接證明我是公主。怎麼證明呢?很簡單,就是看別人對待我的方式。


在兩性關係,或其他人際關係中經常出現這樣一種現象:通過別人對待我的方式,我感受到自己是什麼。就像一個三歲的孩子,媽媽說我是寶寶我就是寶寶,如果媽媽罵我,或者不理我,我就什麼都不是。希望別人把我當公主般對待,是因為我希望做公主。只有公主,才是被愛的;只有做公主,我才有價值。


於是在許多人的親密關係中,被愛體驗是必須獲得滿足的,都說在被愛中獲得愛的能力。我們一直被犧牲自己、成全別人的愛情所感動,甚至自己也一直渴望獲得這樣的愛情。殊不知,這樣的愛情其實是很虛幻的,都是瓊瑤阿姨用來騙小女孩子的。如果你內心有個公主,那麼你就可以一直是小孩子,一直可以認為那樣的愛才是愛。而真正的愛是成全和成就他人。被愛,就是被人成全、滿足和成就。

假如你真的要做公主,那你身邊的人要麼是皇上,要麼就是奴僕。這樣的人際關係,用一句很流行的話來說就是:不作死,就不會死。也許許晴並非是想做公主,她只是呈現出了自由自在的狀態,就被人們出於嫉妒、病態自戀或按照自己的想像投射性地認為她是公主,她想做公主。這又符合一個心理規律:內心有做小偷願望的人,看誰都是小偷的模樣。


要想做公主,還需要有做公主的資本啊,各位看官請謹記。


公主病,你有嗎?


向日葵心理諮詢中心:020-38299651       

觀點自成一派 且聽慎之胡言 


胡慎之:關係心理學家,向日葵心理創辦人丨微博:@胡慎之心理  微信:hushenzhixl


圈子不同,不必強融
再劫麵包店——未被實現的願望的詛咒
張德芬:沒有什麼事情的結果是一定的

TAG:心理科普 |

您可能感興趣

沒有公主命卻有公主病,韓雪爆料的是她么?
沒有公主病,卻有公主夢
這些星座女,沒有公主命,卻偏犯有公主病!記得收斂自己!
沒有公主命,別有公主病
怎樣看出女友有沒有公主病?
聽說你有公主病,那生個娃吧!
黑童話!公主,我終於見到你了,公主你怎麼,不要啊!
常寧公主是誰?常寧公主是怎麼死的?
有人罵熊黛林公主病,但她如果有公主病真心走不到今天啊
娛樂圈有公主命和公主病的女星 你最先會想到誰?兩者差在哪了?
許晴告訴你,她真的不是公主病,因為她就是公主!
女性測試:你有公主病還是公主范兒
如果您家有「公主」,讓她練書法吧!
史的荒唐之事,公主的老公死了公主你想改嫁誰啦?
沒有公主命,就必須有顆女皇心!
女友有公主病,如何引導她為我投資?
公主文化除了讓女孩子患上「公主病」,還做了什麼?
可以有公主的優雅,但別生公主病……
薦號 | 沒有公主命,別有公主病